① 影響機械傳動效率的因素有哪些可以採用哪些措施來提高機械傳動的效率
一、過渡曲線干涉。過渡曲線干涉就是齒輪在嚙合的過程中,齒輪的齒頂與其相搭配的齒輪齒根發生了過渡曲線處的干涉。
二、齒廓重疊干涉。其實齒廓重疊干涉十分好處理。只要將任意齒輪在嚙合位置的兩齒廓,在它們的工作段不相交就可以了。
三、齒輪最大嚙入深度小於某一規定值。如果出現了齒輪在嚙入的過程中,最大的嚙入深度小於了它自身的規定值,那麼這一傳動設備傳動的承載能力就會減弱。只要我們適當的擴大嚙合區間,卻不能小於它自身的某一規定值,這樣這一影響因素就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傳動帶套在主動帶輪1和從動帶輪2上,對帶施加一定的張緊力,帶與帶輪接觸面之間就會產生正壓力;主動輪轉動時,依靠帶和帶輪之間的摩擦力來驅動從動輪轉動。帶傳動的基本原理是依靠帶和帶輪之間的摩擦力來傳遞運動和動力。
(1)某機械傳動裝置每天工作12小時擴展閱讀:
機械傳動機構,可以將動力所提供的運動的方式、方向或速度加以改變,被人們有目的地加以利用。中國古代傳動機構類型很多,應用很廣,除了上面介紹的以外,像地動儀、鼓風機等等,都是機械傳動機構的產物。中國古代傳動機構,主要有齒輪傳動、繩帶傳動和鏈傳動。
帶傳動工作時,為使帶獲得所需的張緊力,兩帶輪的中心距應能調整;帶在傳動中長期受拉力作用,必然會產生塑性變形而出現鬆弛現象,使其傳動能力下降,因此一般帶傳動應有張緊裝置。帶傳動的張緊方法主要有調整中心距和使用張緊輪兩種,其中它們各自又有定期張緊和自動張緊等不同形式。
一對斜齒圓柱齒輪嚙合時,由於輪齒在圓柱面上是螺旋放置的,所以兩嚙合輪齒齒面是逐漸接觸又逐步脫離的,而一對直齒圓柱齒輪嚙合時,兩嚙合齒齒面是同時在齒向全長上接觸,之後又同時脫離。因此,斜齒圓柱齒輪傳動平穩性好,沖擊小,特別是在高速重載下更為明顯。
②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圖示運動機構簡圖,傳動裝置總效率怎麼計算
傳動裝置總效率=電動機效率×V帶傳動效率×齒輪傳動效率×滾動軸承效率的三次方×輸送帶傳動效率
③ 機械設計作業題
機修09機械設計基礎復習大綱一、填空題 1.分度圓上的壓力角等於 20 ,摸數取的是 標准 值,齒厚和齒槽寬 相等 的齒輪稱為標准齒輪。 2.閉式軟齒面齒輪傳動的強度設計,首先按 齒面接觸疲勞 強度條件計算,再按 彎曲疲勞強度 校核。 3.帶傳動應力由 拉應力 、 離心應力 和 彎曲應力 組成。 4.當兩軸線 空間交錯 時可採用蝸桿傳動。 5.當兩軸不適於嚴格對中時,宜採用 彈性可移 式聯軸器。二、選擇題 1.帶傳動中出現打滑現象是因為( ) A.帶的張緊力不足。 B.帶受拉塑性變形長。 C.外載荷太大(超載)D.帶速超出限制范圍。 2.在蝸桿傳動中,通常( )為主動件。 A.蝸桿 B.蝸輪 C.蝸桿或蝸輪都可以 3.當兩個連接件之一太厚,不宜製成通孔且連接不需經常拆卸時往往採用( )。 A.螺栓連接或螺釘連接 B.螺釘連接 C.雙頭螺栓連接 D.緊定螺釘連接 4. 彈性聯軸器和離合器均具有的主要作用是( )。 A.補償兩軸的綜合位移 B.聯接兩軸,使其旋轉並傳遞轉矩 C.防止機器過載 D.緩和沖擊和振動 5.增大軸在剖面過渡處的圓角半徑,其優點是( )。 A.使零件的軸向定位比較可靠 B.使軸的加工方便 C.零件的軸向固定比較可靠 D.降低應力集中提高軸的疲勞強度三、判斷題( Y )1.對於普通螺栓聯接,在擰緊螺母時,螺栓所受的載荷是拉力和扭矩 ( N )2.在多根V帶傳動中,當一根帶失效時,只需換上一根新帶即可。( Y )3.蝸桿傳動的機械效率主要取決於蝸桿的頭數。 (Y )4.三角形螺紋多用於聯接,矩形螺紋、梯形螺紋多用於傳動。 ( Y )5.利用軸承端蓋可固定軸承的外圈。四.簡答題 1.直齒圓柱齒輪傳動、斜齒圓柱齒輪傳動、蝸桿傳動的正確嚙合條件分別是什麼?直齒圓柱齒輪傳動:兩個齒輪的模數和壓力角必須分別相等,且等於標准值。斜齒圓柱齒輪傳動:兩個斜齒輪的法面模數和法面壓力角分別相等,旋向相反。蝸桿傳動:在中間平面內,蝸桿的軸面模數ma應等於蝸輪的端面模數mt,且為標准值;蝸桿的軸面壓力角aa應等於蝸輪的端面壓力角at,且為標准值;蝸桿分度圓柱上的升角r應與渦輪分度圓上的螺旋角b大小相等,且蝸輪與蝸桿的旋向必須相同。 2.聯軸器與離合器有何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相同點:聯接兩軸、傳遞運動和轉矩。不同點:聯軸器——聯接的兩軸只有停車後 經拆卸才能分離。離合器——聯接的兩軸可在機器工作中方便地實現分離與接合。 3.帶傳動為什麼要核驗包角?小帶輪包角越大,接觸弧上產生的摩擦力也越大,則帶傳動的載能力也越大,通常情況下應使包角大於120。五.計算題 復習周轉輪系
④ 為什麼絕大多數機器的原動機與工作機都有機械傳動裝置
傳動裝置是在原動機與工作機之間,用來傳遞動力,改變轉速、轉矩的版大小或運動方式權的改變,來符合工作機功能要求。
常見的幾種機械傳動方式機械傳動按傳力方式分,可分為摩擦傳動和嚙合傳動,摩擦傳動又分為摩擦輪傳動和帶傳動等,嚙合傳動可分為齒輪傳動、渦輪蝸桿傳動、鏈傳動等等,按傳動比又可分為定傳動比和變傳動比傳動。
(4)某機械傳動裝置每天工作12小時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傳動部分由各種傳動元件或部件,軸及軸系、制動、離合、換向和蓄能元件組成,以實現動力和運動的傳遞。
當工作機要求變速時,若能與動力機調速比相適應,可直接聯接或採用定傳動比傳動裝置,當工作機要求變速范圍大,用動力機調速不能滿足機械特性和經濟性要求時,則應採用變傳動比傳動。除工作機需要連續變速者外,盡量採用有級變速傳動。
當載荷變化頻繁,且可能出現過載時,應考慮過載保護裝置,當工作機要求與動力機同步時,應採用無滑動的傳動裝置。
⑤ 機械自動化設計題 求幫忙 急求
如果想以後干設計這一行建議自己做做,不要以為沒用。工作以後你就知道了,我可是深有體會了
⑥ 傳動裝置的總效率計算
總效率抄η=運輸機傳送帶效率η襲1×運輸機軸承效率η2×運輸機與減速器間聯軸器效率η3×減速器內3對滾動軸承效率η4×2對圓柱齒輪嚙合傳動效率η5×電動機與減速器間聯軸器效率η6;
傳動系統的組成和布置形式是隨發動機的類型、安裝位置,以及汽車用途的不同而變化的。例如,越野車多採用四輪驅動,則在它的傳動系中就增加了分動器等總成。而對於前置前驅的車輛,它的傳動系中就沒有傳動軸等裝置。
汽車傳動系的基本功能就是將發動機發出的動力傳給驅動車輪。它的首要任務就是與汽車發動機協同工作,以保證汽車能在不同使用條件下正常行駛,並具有良好的動力性和燃油經濟性,為此,汽車傳動系都具備以下的功能:
減速和變速
我們知道,只有當作用在驅動輪上的牽引力足以克服外界對汽車的阻力時,汽車才能起步和正常行駛。由實驗得知,即使汽車在平直得瀝青路面上以低速勻速行駛,也需要克服數值約相當於1.5%汽車總重力得滾動阻力。
減速作用
為解決這些矛盾,必須使傳動系具有減速增距作用(簡稱減速作用),亦即使驅動輪的轉速降低為發動機轉速的若干分之一,相應地驅動輪所得到的扭距則增大到發動機扭距的若干倍。
⑦ 某機械傳動裝置在靜止狀態時,
^以O作AB的垂線,垂足為E。內
則:OE^容2 = R^2 - BE^2 = 4.5^2 - 2.5^2
PO^2 = OE^2 + PE^2
= OE^2 + (PB-BE)^2
= OE^2 + (9-2.5)^2
= 4.5^2 - 2.5^2 + 6.5^2
= 56.25
⑧ 用於膠帶輸送機的機械傳動裝置設計.題號ZDD(B)—01
設計好了嗎
⑨ (2002河北)某機械傳動裝置在靜止狀態時,如圖所示,連桿PB與點B運動所形成的⊙O交於點A,測量得PA=4cm
解答:解:復制連接PO,並延長PO交⊙O於點C、D,
根據切割線定理,得PA?PB=PC?PD;
設OP=x,則有:
即(x-4.5)(x+4.5)=4×9,
解得:x=7.5(負值捨去).
故點P到圓心O的距離為7.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