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機械產品質量檢測的方法,如一個零件怎麼檢測,合格不格等等,
目前,很多製造業企業都有對產品的缺陷率(壞品率)進行統計和分析,但常是每個產品的負責人單獨進行自己產品的統計分析,或是每天記錄到電子表格里,相應的負責人只是監控每天的產品的合格率,以下要介紹的是一些可以進一步對產品的缺陷進行監控和分析的方法:
1、首先企業要對產品的缺陷進行整理和處理,進行必要的編碼工作,統一各部門對缺陷的描述,以方便在企業內部的交流,缺陷的編碼工作要在各相關的部門先搜集相關的信息,然後建立一套規則進行缺陷的編碼,此項工作一般是由質量部門(QA)負責統籌;
2、 由生產負責部門對各產品進行每天的數據搜集和統計工作,目前大部分企業是做在電子表格中,但也有些公司只是用紙張來記錄,此方法不推薦使用,因為數據的使用價值不大,無法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和更復雜的分析,最好是有系統平台對數據進行統一的處理;
3、常用數據分析的方法:
a、每天監控缺陷率的變化,如注意總缺陷率是否上升或是下降;
b、注意前三項缺陷率的變化,當公司正在做質量改善活動時,就很有必要每天監控缺陷率的變化情況;
c、分析缺陷率下降或是上升的原因,一般從5M1E方面去查找原因,一般來說,來料和機器的變化導致缺陷率變化的可能性比較大,也是比較常見的原因;
d、每周要做匯總的報表,此時要比較的是每周的缺陷率變化的情況,因為是一周的數據匯總,所以數據相對來說,能夠比較客觀和准確地反應當前的合格率或是缺陷率變化的情況;
e、要對每一關鍵工序都進行缺陷率的統計,最後可以算出某一產品的一次通過率,即產品的直通率;
f、每月最好也要對產品進行月報表的統計工作,此數據可以用來評估優率改善活動的效果;
g、不同產品之間的分析和比較,如同一系列產品之間缺陷率的比較,如果產品的設計及工序大部分是相同,在缺陷率方面應該是不會有太大的差距,如果差距比較大,此時就需要對工序等進行具體的分析,調查原因;
h、對同一工序,如果是有許多的產品,此時也應該分析不同產品之間的缺陷率的差距,找出其中的原因;
4、對於缺陷控制比較嚴格而且缺陷細分化程度比較高的場合,如何進行缺陷的分析?
要對缺陷進行嚴格的分類控制,首先生產在控制時,就要先對缺陷進行分層統計,如分不同的機器,不同的關鍵物料批次,不同的人員班次,甚至於不同的工裝夾具造成的缺陷都要分類統計,這樣做的優點是查找問題時比較容易,但是在收集數據時比較費時,一般情況下如果有系統來統計就會大大降低工作量,否則工作量會比價大,但是數據分析的效果也較好;
例如:早晚班數據的對比,如下表所示:
合格率分別為93.56%和93.93%,差距比較小,此種情況是正常受控狀態,缺陷方面,A1都是排在第一位,但對於早班的情況A2排在第二位,此時需要進行分析,看有無進一步提高的可能,因為A2在晚班時,其缺陷率比價低;
工序 晚班 1# F001 A 2700 2526 93.56 A1 54 A3 29 A4 27
早班 1# F001 A 3000 2818 93.93 A1 75 A2 25 A3 21
5、如何對重要的控制參數進行日常的監控及進行相關的分析?
在任何產品生產的生產過程中,總是存在一些對產品的質量有非常大影響的工序,我們稱之為關鍵工序或是重要工序,對此類工序,我們必須對其進行重點控制,一般常用的工具是用控制圖進行控制,或是對此工序的產品合格率進行監控,對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的常用方法,一是分析其工序能力,分析工序能力的主要目的是觀察數據的離散程度,對不同時段的數據進行比較時,比較SIGMA是比較好的方法,因為工序能力受客戶給定規格的影響,如果規格經常會變化,此時比較CPK就得不到正確的信息,但是如果是比較數據的離散程度,則不受規格的影響,能夠比較好地反應工序是否變化。
2. 視覺檢測是怎麼發現產品缺陷的
物件的缺陷有很多種類,如尺寸不良,邊角缺料,肥邊,表面劃痕,表面污物,字元logo漏印,錯印等。一部手機從零部件到整機,中間可能經歷了幾百種不同過程的外觀缺陷檢測。除了高昂的人力成本,人工檢測的方式還存在效率低、易疲勞、人員流動率高需要反復培訓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機器視覺檢測應運而生,那麼機器視覺是怎麼發現產品缺陷的呢?
其實機器視覺的工作原理很簡單,就是將待檢產品的圖片和良好的產品圖片進行對比,如發現有偏差的地方就說明這個待檢產品是不良品,是有缺陷的,機器視覺檢測的難點在於如何使瑕疵更容易被識別出來,加大有瑕疵的產品圖像與良品圖像的差異度,這就涉及到光源和照相機精度的問題。
3. 求推薦一個檢測產品外觀缺陷的機器視覺品牌,謝謝啦!
瑞科智能,可以考慮下。
去年我們廠采購了幾台螺絲螺母篩選機,現在運作一直蠻穩定的。
這個設備可以自動上料自動分料,效率確實高,整個過程平穩性良好。
4. 用什麼設備可以檢測鑄造產品中的缺陷
鑄件缺陷檢驗用設備:表面缺陷(如裂紋)使用磁場探傷方法(即MT檢測);內部缺陷(如縮松、縮孔)使用超聲波探傷方法(即UT檢測)。
5. 想檢測零部件產品內部結構和缺陷,哪些設備可以檢測
合肥含銘電子生產的X光內部缺陷檢測設備,適用於各種金屬、非金屬零部件產品的內部結構與缺陷檢測。由高頻光源、數字平板探測器、操控平台、自主研發的高性能數據採集及圖像處理系統組成,利用X光成像原理獲取產品內部結構圖像,利用圖像處理演算法對圖像數據進行優化處理,清晰顯示內部結構,軟體功能強大,具備圖像拼接、圖像多幀疊加採集、局部處理、雙能採集、偽彩等功能,檢測精度最高可達20um,單人控制,操作簡單靈活。同時可根據缺陷類型選配AI自動識別診斷模塊,自動識別缺陷。
6. 缺陷檢測可以檢測哪些產品
產品是指能夠供給市場[1],被人們使用和消費,並能滿足人們某種需求的任何東西,包括有形的物品、無形的服務、組織、觀念或它們的組合。產品一般可以分為五個層次,即核心產品、基本產品、期望產品、附件產品、潛在產品。
7. 金屬表面缺陷檢測方法有哪些
1、輪廓測量儀
輪廓測量儀採用均布的4隻二維激光測量感測器測量軋材截面,4隻感測器包容軋材整個截面,真正做到無盲區測量。其應用范圍可以是任何截面形狀的輪廓,如圓形、方形、螺紋鋼、六角形、軌梁、T型、H型和其他長材產品。測量軟體系統根據各感測器的測量數據擬合截面形狀,可在軟體界面直觀顯示軋材的截面形狀及關鍵尺寸。應用於軋鋼、有色金屬等的在線表面缺陷監測。
2、漏磁檢測
漏磁檢測技術廣泛應用於鋼鐵產品的無損檢測。其檢測原理是,利用磁源對被測材料局部磁化,如材料表面存在裂紋或坑點等缺陷,則局部區域的磁導率降低、磁阻增加,磁化場將部分從此區域外泄,從而形成可檢驗的漏磁信號。
3、紅外線檢測
紅外線檢測是通過高頻感應線圈使連鑄板坯表面產生感應電流,在高頻感應的集膚效應作用下,其穿透深度小於1mm,且在表面缺陷區域的感應電流會導致單位長度的表面上消耗更多電能,引起連鑄板坯局部表面的溫度上升。
4、超聲波探傷檢測
超聲波檢測是利用聲脈在缺陷處發生特性變化的原理來檢測。聲波在工件內的反射狀況就會顯示在熒光屏上,根據反射波的時間及形狀來判斷工件內部缺陷及材料性質的方法。超聲波探傷技術多應用於金屬管道內部的缺陷檢測。
5、光學機器視覺智能檢測
光學機器視覺智能檢測的基本原理是:一定的光源照在待測金屬表面上,利用高速CCD攝像機獲得連鑄板坯表面圖像,通過圖像處理提取圖像特徵向量,通過分類器對表面缺陷進行檢測與分類。
這5種方法均可檢測軋鋼及金屬表面的缺陷尺寸,輪廓測量儀更是可在線無損檢測軋材表面缺陷的設備,檢測精度高,對軋材的材質、溫度等都無要求,可以說是在線金屬缺陷檢測的重要幫手。
8. 工業視覺檢測表面缺陷有哪些
第一種是人工檢測,傳統人工給企業帶來了一定成本壓力,而且在進行缺陷判別時不夠精準,難以達到企業所需要的精度及效率。
第二種是機械裝置接觸檢測法,這種學習方法雖然在生活質量上能滿足社會生產的需要,但存在安全檢測設備市場價格高、靈活性差、速度慢等缺點。
第三種是機器視覺檢測法,即利用圖像處理和分析對產品可能影響存在的缺陷進行有效檢測,這種方法採用非接觸式,安裝靈活,測量精度和速度都比較高。
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由於每個產品缺陷都不一樣,我們一般常見的缺陷都屬於結構型缺陷,像一些外觀,尺寸,規格等都屬於這一類,而通過機器視覺識別檢測系統可以對目標表面圖像內容進行預處理,並與標准圖像對比,找到其中可能存在的缺陷,然後識別並判斷能力缺陷種類和嚴重污染程度,對產品市場進行垃圾分類分級處理。
9. 產品有缺陷用什麼儀器檢測
實際應用中比較常見的有以下五種,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常規的無損檢測方法:一之後才做其他深入的儀器檢測。例如焊接件表面和鑄件表面較多VT做的比較多,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