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明等同學的化學興趣小組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實驗目的:(1)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做細鐵絲燃燒
(1)根據實驗室製取氧氣的裝置儀器的名稱,可知①試管、②量筒;故答案為:試管;量筒;
(2)依據利用氧氣在集氣瓶中排出水的體積,測得氧氣的體積的方法,則裝置儀器的連接順序是acbd,故選C、b;
(3)根據實驗裝置步驟的要求:在試管口放一小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受熱飛濺進入導管,堵塞導管;發現B瓶中的水變紫紅色,說明有高錳酸鉀飛濺進入導管,故答案為:試管口沒有塞棉花;
②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放出大量熱,生成的四氧化三鐵可能會粘在瓶底或瓶壁上導致集氣瓶炸裂,所以集氣瓶底放少量的水或鋪一層細沙,起到隔熱和阻隔作用;故答案為:瓶底沒有放一層水或沙;
(4)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3Fe+2O2
點燃 | .
2. 在探究運動和力的關系時,小明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小明認為,影響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距離的因素除了
小車從斜面上滑下後,是靠慣性前進的,所以質量越大、慣性越大,初速度越快,滑行得越遠.這些都會干擾實驗的結果; 為了控制這兩個量,可用同一輛小車,從同一個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三次實驗,平面越光滑,小車所受阻力也越小,前進距離就越遠,運動時間就越長; 小車之所以最終停下來,是因為受到了摩擦阻力的作用,所以我們推測,當這種阻力為零時,小車將會做勻速直線運動. 故答案為:質量、速度,小車,斜面,高度,小,遠,長,零,勻速直線運動.
3. 小明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1)實驗時,小明將木塊放在水平木板上,彈簧
(1)木塊在水平木板上運動,受到的摩擦力是水平方向的,為了使拉力和摩擦力成為一對平衡力,彈簧測力計必須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並使木塊作勻速直線運動; (2)a、由序號為1、2、3三組數據可知,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壓力不同,摩擦力不同,可見,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所受的壓力有關;並且f=0.2F; b、由序號為1、4、5三組數據可知,壓力相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摩擦力不同,可見,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有關; (3)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觸面的面積有關,於是她在上述實驗的基礎上,將木塊沿豎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後,用剩下部分繼續進行實驗,測得木塊所受的滑動摩擦力變小.由此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隨接觸面積的減小而減小.你認為她的探究過程存在的問題沒有控制壓力不變,正確的做法是:將木塊沿豎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後,將切下部分疊加在剩餘部分上面,進行實驗. (4)由圖2可知,要使木塊由靜止開始運動,至少要2.3N的水平拉力;如果實驗剛開始時用1.5N的水平拉力拉靜止的木塊,根據二力平衡,則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於拉力的大小為1.5N;如果實驗時木塊所受的水平拉力是3N時,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故摩擦力的大小仍為2N; 故答案為:(1)勻速直線運動; (2)a.f=0.2F;b.1、4、5; (3)沒有控制壓力相同;將切下部分疊加在剩餘部分上面; (4)2.3;1.5;2.
4. 小亮設計如圖所示裝置進行趣味實驗。 (1)使用甲裝置進行實驗時,將滴管中的物質擠入燒杯中,然後打開
(1)CO2 NaOH溶液(2)C (3)乙
5. 小明用下圖A所示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1)實驗時,取下橡膠塞,點燃紅磷後迅速伸入集氣瓶中並旋緊
(1)紅磷燃燒會生成五氧化二磷固體顆粒,所以觀察現象會看到白煙.內 故答案為:紅容磷繼續燃燒,產生(大量)白煙;磷+氧氣 點燃 |
6. 為探究空氣的組成,小明用圖A所示裝置進行實驗.(1)實驗時,取下橡膠塞,點燃紅磷後迅速伸入集氣瓶中並
(1)紅磷燃燒會生成五氧化二磷固體顆粒,所以觀察現象會看到白煙. 故答案為:紅專磷繼續燃燒,產屬生大量白煙;磷+氧氣 點燃 |
7. 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1)實驗時,小明將木塊放在水平木板上,彈簧
(1)水平、使拉力和摩擦力成一對平衡力;(2)a. 1、2、3 ;f=0.2F 壓 ; b. 1、4、5; (3)2.3;C
8. 小明用如圖A所示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1)實驗時,取下橡膠塞,點燃紅磷後迅速伸入集氣瓶中並旋緊
(1)實驗時,取下橡膠塞,點燃紅磷後迅速伸入集氣瓶中並旋緊橡膠塞,這時看到的現象是:紅磷劇烈地燃燒,產生白煙; 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磷+氧氣 點燃 |
9. 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A、B進行趣味實驗.(1)使用裝置A進行實驗時,將滴管中的物質加入到錐形瓶中,
(1)使用裝置A進行實驗時,將滴管中的物質加入到錐形瓶中,版發現氣球鼓起來,則權錐形瓶中的物質可能是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反應,使瓶內的壓強變小,故填:CO 2 ,NaOH溶液; (2)使用裝置B進行實驗時,將滴管中的物質加入到錐形瓶中,發現氣球也鼓起來,則是B瓶中產生了氣體額導致壓強變大,可能是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了硫酸鋅和氫氣,故填:Zn+H 2 SO 4 ═ZnSO 4 +H 2 ↑; (3)裝置A、B中氣球都能鼓起來的共同原理是錐形瓶內外存在氣體壓強差,故填:錐形瓶內外存在氣體壓強差. |
10. 小明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A、B進行趣味實驗.(1)裝置A進行實驗時,將滴管中的物質加入到錐形瓶中,
氫氧化鈉溶液能夠吸收二氧化碳氣體,導致瓶內氣壓減小,故氣球能夠膨脹起來;鋅和內稀硫酸反容應能生成氫氣,導致瓶內氣壓增大,故氣球能夠膨脹起來. 故答案為:(1)CO2NaOH溶液 (2)Zn+H2SO4(稀)═ZnSO4+H2↑ (3)錐形瓶內外存在氣體壓強差.(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給分)
與小明用所示裝置進行實驗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進水自動裝置
發布:2025-10-07 06:27:03
瀏覽:346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