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組裝一套較為復雜的實驗裝置,正確的組裝順序是什麼
進行裝置組裝時要從下到上,從左到右,實驗完畢撤裝置時正好相反,應從右到左,從上到下.
⑵ 化學實驗中 如果問實驗裝置不完善的地方,應該考慮哪些方面
1,裝置安裝是否合理。
2,是否檢查裝置氣密性。
3,檢查裝置是否完好。
4,實驗裝置的原理是否正確。
這是我本人的觀點。
⑶ 創新並不高深莫測,對實驗進行改進是創新的表現方式之一.一個實驗步驟的變化,一個實驗裝置的改進會收到
【實驗一】(1)由裝置的特點可知,該裝置是加熱固體可用來製取O2;
(2)在高溫條件下,由碳與氧化銅的質量是比是3:15,當碳與氧化銅的反應生成了銅和一氧化碳的質量比是3:20,所以碳有剩餘,所以,該反應的方程式是:C+CuO
高溫 | .
⑷ 化學題目中問及「實驗裝置中的不足,並要求進行改進」時。答題思路是什麼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
要看是什麼實驗,如果有關氣體的可以看其是否採取防倒吸裝置,若是有版害氣體則需要尾氣處理權裝置,看看有沒有。 有的實驗是缺少溫度計或者玻璃棒之類的,只要多做做不同類型的實驗題多看看就會自然的明白題意的。 希望能幫到你,
⑸ (2010北京)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夾持儀器已略去)探究銅絲與過量濃硫酸的反應.下列實驗不合理的是(
A.在加熱的條件下,當銅絲與濃硫酸接觸時才能反應,當往上抽動銅絲時,銅內絲與硫酸不接觸,反應停容止,故可通過上下移動①中銅絲可控制SO2的量,故A正確; B.SO2具有漂白性,品紅能被二氧化硫漂白,可用品紅溶液驗證SO2的生成,故B正確; C.SO2為酸性氣體,具有污染性,可與鹼發生反應,生成亞硫酸鈉和水,可用NaOH溶液吸收多餘的SO2,故C正確; D.銅與濃硫酸的反應Cu+2H2SO4 加熱 | .
⑹ 化學實驗是科學探究的基礎.請回答有關實驗問題:(1)下面的四個實驗裝置有三個都存在明顯缺陷,其中完
(1)A.加熱揮發出的乙醇被酸性高錳酸鉀氧化,所以乙醇也能時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從而導致干擾烯烴的檢驗,故A錯誤; B.實驗室用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加熱製取氨氣,氨氣易溶於水,和氧氣在常溫下不反應,密度小於空氣,所以氨氣採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故B正確; C.蒸餾分離混合物時,溫度計測量餾分溫度而不是混合溶液溫度,故C錯誤; D.乙醇和濃硫酸在170℃條件下製取乙烯,溫度計測量混合溶液溫度,故D錯誤; 故選B; (2)氨氣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氨氣和氯化氫反應產生白煙,所以可以用濃鹽酸或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氨氣,其檢驗方法為:取用水濕潤的pH試紙(或紅色石蕊試紙,或粘有濃氨水的玻棒)靠近b管口,若試紙變紅,故答案為:取用水濕潤的pH試紙(或紅色石蕊試紙,或粘有濃氨水的玻棒)靠近b管口,若試紙變紅; (3)①二氧化氯的熔點較低,易揮發,所以二氧化氯要密封且低溫避光保存; 二氧化氯和鹼反應生成亞氯酸鹽和氯酸鹽,同時還生成水,離子反應方程式為2ClO 2 +2OH - ═ClO 2 - +ClO 3 - +H 2 O; 從溶解度曲線可以看出,常壓在略高於38℃時蒸發留在母液中的NaClO 2 太多,只有減壓時蒸發,在略高於38℃時水分揮發多一些、母液少一些; 根據圖象知,當溫度略高於38℃時析出氯酸鈉晶體,所以蒸發結晶析出氯酸鈉晶體時,溫度控制在略高於(或大於)38℃, 故答案為:低溫避光;2ClO 2 +2OH - ═ClO 2 - +ClO 3 - +H 2 O;減壓蒸發;略高於(或大於)38℃; ②潮濕的KClO 3 和草酸(H 2 C 2 O 4 )在60℃時反應製得,所以要用溫度計控制混合溶液溫度,二氧化氯常溫下是氣體,其熔點較低,要使其變為液體,應該採用冰水混合物冷卻,二氧化氯有毒不能直接排空,所以要有尾氣處理裝置,所以該裝置圖為 . |
⑺ 高考化學 怎麼找實驗裝置的不足之處
實驗裝置的不足之處一般是缺少尾氣處理或者安全瓶。嚴格定量實驗需要注意水蒸氣的處理。
⑻ 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CO還原CuO的實驗.試回答:(1)該裝置存在一處不完善的地方是______
(1)一氧化來碳有毒,應該有尾源氣處理裝置,而本題無尾氣處理裝置,所以該實驗的問題是無尾氣處理裝置; 因為一氧化碳可以燃燒生成對大氣無污染的二氧化碳氣體,所以可以用燃燒的方法把一氧化碳處理掉. 故答案為:缺少尾氣處理裝置,而把一氧化碳直接排放到空氣中了. 在出氣口處添加一燃著的酒精燈,把未反應的一氧化碳燃燒掉(或在出氣口處套一氣球,用來收集未反應的一氧化碳) (2)若不先通一氧化碳氣體,則該裝置中混有空氣,最後生成的銅在高溫條件下會又被氧氣氧化成氧化銅,所以在加熱之前要先通一會兒一氧化碳. 故答案為:② (3)黑色的氧化銅在高溫條件下可以被一氧化碳還原為紅色的銅,同時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故答案為:黑色物質變成紅色 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CO 2 +Ca(OH) 2 =CaCO 3 ↓+H 2 O |
⑼ 某同學為了驗證植物的葉是蒸騰作用的主要部位,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該裝置有何不足之處請幫他設
對比來該實驗可分為兩組_對比_源_實驗:一組是_甲__和__乙_,其變數是__溫度_,實驗結果是_甲__液面下降較大,可得出結論是_溫度越高蒸騰越激烈__;另一組是_甲__和__丙_,其變數是 葉子 ___,實驗結果是___液面下降較大,可得出結論是___。
與實驗裝置不完善相關的資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