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實驗裝置的連接順序
實驗裝置的連接順序
(1)
一般原則:
①程序
氣體發生裝置
→ 除雜
→ 乾燥
→ 收
集、性質實驗
→ 尾氣的處理
考慮乾燥與除雜的順序時,若採用溶液除
雜,則先凈化後乾燥;若用加熱除雜,
則乾燥在前,若有固體吸收劑常溫除雜,則
據題意而定。尾氣處理:有毒氣體常采
用溶液(或固體)吸收或將之點燃,無毒氣
體直接排空。
若制備的物質需很乾燥無
水份,則需在尾部加裝乾燥管,以防空氣中
的水蒸氣進入。
②介面的連接:總體上遵循裝置的排列順
序,但對於吸收裝置應長進短出(或
深入淺出);量氣裝置應短進長出;洗氣裝
置應長進短出;乾燥管應大進小出。
③氣體發生:一般按:裝置選擇與連接→氣
密性檢驗→裝固體葯品→加液體葯
品→開始實驗(按程序)→拆卸儀器→其他
處理等。
④加熱操作:主體實驗加熱前一般應先通原
料氣趕走空氣後再點燃酒精燈,其
目的:一是防止爆炸,如
H
2
還原
CuO,CO
還
原
Fe
2
O
3
;二是保證產品純度,
熄滅酒精燈時,一般是「先移後滅」的原
則。
(
2
)思維過程:原理→反應物→儀器裝置
→現象→結論→作用意義→聯想
如:
①實驗是根據什麼性質和原理?實驗目
的是什麼?
②所用反應物:名稱、狀態、代替物(據實
驗目的和相關的化學反應原理,進
行全面分析比較和推理,並合理選擇),
⑤實驗現象:
自上而下,
自左至右全面觀察;
Ⅱ 氣體制備儀器安裝順序
1 先檢驗氣密性後實驗
2 先檢驗純度後點燃
3 先通氣體後點燃酒精燈
先熄滅酒精燈後停止通氣體,防止金屬在高溫下又被氧化
4 溶解 過濾 蒸發
5 計算 稱量 溶解 定容
6 水沖洗,布擦,水沖洗,水沖洗,用水沖洗必要時看醫生(切不可用手揉眼)
7 玻璃管
Ⅲ (2007無錫)如圖所示為研究氣體擴散的實驗裝置,兩個瓶中分別裝有二氧化氮氣體和空氣,其中二氧化氮氣
二氧化氮氣體是紅棕色的.
應該將下邊瓶子裝入二氧化氮氣體,因為二氧化氮氣體的密專度大於空氣的密度,本來屬應該在空氣的下方.
如果發現上邊瓶子內的氣體也變成了紅棕色,則說明二氧化氮氣體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就可以證明擴散現象的存在,即二氧化氮氣體在不停地向空氣進行擴散.
故答案為:二氧化氮,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
Ⅳ 如圖所示為研究氣體擴散的實驗裝置,兩個瓶中分別裝有二氧化氮氣體和空氣,其中二氧化氮氣體的密度大於空
二氧化來氮氣體源是紅棕色的. 應該將下邊瓶子裝入二氧化氮氣體,因為二氧化氮氣體的密度大於空氣的密度,本來應該在空氣的下方. 如果發現上邊瓶子內的氣體也變成了紅棕色,則說明二氧化氮氣體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就可以證明擴散現象的存在,即二氧化氮氣體在不停地向空氣進行擴散. 故答案為:二氧化氮,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 |
Ⅳ 擴散實驗
德國科學家托馬斯·格拉漢姆於1828~1833年間對氣體擴散進行實驗研究,隨後1833年到年間,長期進行液體擴散現象研究。
圖8—1示意格拉漢姆進行液體擴散實驗時簡單而有效的實驗裝置,大水槽水的底部放置有裝滿食鹽水的小水杯,圖8—1a~c中的水杯僅口徑不同。
圖8—1 格拉漢姆液體擴散實驗裝置
a—小口杯;b—中口杯;c—大口杯
實驗結果表明兩個方面的定性結論。一方面,若一次實驗中小杯裝的食鹽水濃度相同,在相同擴散時間內食鹽進入大水槽的量的順序是圖8—1 c>b>a,說明食鹽的物質傳遞量與杯口面積成正比。
定義單位時間內物質因擴散通過擴散面積A傳遞的量為擴散流量,用JA表示,量綱為[M·T—1];定義單位時間內物質因擴散通過單位面積上的量為擴散通量,用符號J表示,量綱為[M·L—2·T—1]。擴散通量J是強度性質,對於確定的擴散系統J是空間坐標及時間的函數。擴散流量JA與擴散面積(A)和擴散通量的關系為JA=A·J。擴散流量與擴散通量的量綱不同,有些文獻中稱擴散流量JA為「擴散通量」,則「單位面積上的擴散通量J」可改稱為「擴散通量密度」。
另一方面,當小杯內裝的食鹽水濃度不同時,對擴散流量JA有圖8—1c>b>a,而對擴散通量J,圖8—1 c>b>a,即食鹽水濃度c大則擴散通量J 就大,J與c成正比。
擴散實驗中測量的擴散流量JA和擴散通量J都與測量的時間區段有關。格拉漢姆在擴散實驗研究中用通量等物理量描述擴散現象,卻沒有給出描述擴散過程的動力學方程。
Ⅵ 如圖所示是觀察氣體擴散的裝置
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無規則)運動
Ⅶ 氣體擴散原理及規律(急)
任何物質都不停的在做不規則運動(分子運動論);
擴散是指某種物質的分子通過不規則運動、擴散運動而進入到其他物質里的過程;
氣體擴散是指某種氣體分子通過擴散運動而進入到其它氣體里;
因為氣體分子的不規則運動比較激烈,所以擴散比較明顯;
氣體擴散規律:同溫同壓下,氣體的擴散速度和氣體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
Ⅷ 如圖為研究氣體擴散的實驗裝置兩個瓶中分別重要二氧化碳碳氣體和空氣中氧化碳
二氧化氮氣體是紅棕色的.
應該將下邊瓶子裝入二氧化氮氣體,因為二氧化氮氣體的密度大於空氣的密度,本來應該在空氣的下方.
如果發現上邊瓶子內的氣體也變成了紅棕色,則說明二氧化氮氣體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就可以證明擴散現象的存在,即二氧化氮氣體在不停地向空氣進行擴散.
故答案為:二氧化氮;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
Ⅸ 組裝一套較為復雜的實驗裝置,正確的組裝順序是什麼
進行裝置組裝時要從下到上,從左到右,實驗完畢撤裝置時正好相反,應從右到左,從上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