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③ 如圖是「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測定」實驗的改進裝置.主要操作是:在實際容積為150mL的集氣瓶里,先裝進50m
(1)白磷過量能夠將集氣瓶中的氧氣盡可能的消耗掉,使實驗結果更准確;
(2)白磷燃燒放出熱量,所以開始燃燒到結束實驗,集氣瓶中的氣體受熱膨脹而是集氣瓶中液體進入燒杯中,然後集氣瓶冷卻後,氧氣被消耗而使集氣瓶中壓強減小,從而使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中,集氣瓶的容積為150mL,在加入50mL水後剩餘的容積為100mL,而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所以反應完全並冷卻後進入集氣瓶的水的體積為20mL,故最終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為:50mL+20mL=70mL;
(3)根據進入的水的體積可以知道氮氣難溶於水,且其化學性質不活潑;
(4)炭粉和氧氣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不能產生集氣瓶內外的壓強差,所以實驗不能成功;
(5)在集氣瓶里預先裝進的50mL水,在實驗過程中可以加快集氣瓶冷卻、液封導氣管末端以防氣體逸出並且能夠緩沖集氣瓶內氣壓的驟然升高.故選ABC.
故答案為:(1)使集氣瓶內的氧氣消耗完全;
(2)先下降,後上升;70;
(3)難;不活潑;
(4)不成功;因為生成物是氣體;
(5)ABC.
④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試驗的改進裝置有什麼優點
你可以把改進裝置發過來
⑤ 右圖是「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測定」實驗的改進裝置。
雖然沒圖我試著解答下
1.液面上升
50(原來的水量)+21(氧氣燃燒完吸入的水量)=51
2.B
⑥ 如圖示「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測定」實驗的改進裝置,主要操作是:在實際容積為150mL的集氣瓶里,先裝進50m
①白磷從燃燒到熄滅冷卻的過程中,瓶內的壓強先增大,後又降低,因回此瓶內水面的變化是先答下降,後上升;
②由於空氣中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容積為150mL的集氣瓶里,先裝進50mL的水,所以空氣體積是100mL,所以氧氣占著20mL,所以最後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50mL+20mL=70mL;
③實驗完畢,若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不到總容積的15,你認為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裝置漏氣或紅磷的量不足或裝置未完全冷卻就打開止水夾.由此你還可以得到氮氣的一些性質:不易溶於水;化學性質不活潑.
④集氣瓶內預先裝入適量的水,使白磷燃燒時集氣瓶內氣壓不會過度增大,不至於使集氣瓶中氣體受熱膨脹而逸出.同時還可以加快集氣瓶冷卻,緩沖集氣瓶內氣壓的驟然升高.故答案為:abc.
故答案為:
①瓶內水面的變化是先下降,後上升; ②70;
③裝置漏氣或紅磷的量不足; 不易溶於水;化學性質不活潑; ④abc
⑦ 如圖是「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測定」實驗的改進裝置.主要操作是:在實際容積為l50mL的集氣瓶里,先裝進50m
(1)白磷從燃燒到熄滅冷卻的過程中,瓶內發生的現象是劇烈燃燒,發黃光,產生白煙,放熱;
(2)白磷燃燒放出熱量,所以開始燃燒到結束實驗,集氣瓶中的氣體受熱膨脹而是集氣瓶中液體進入燒杯中,然後集氣瓶冷卻後,氧氣被消耗而使集氣瓶中壓強減小,從而使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中,集氣瓶的容積為150mL,在加入50mL水後剩餘的容積為100mL,而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所以反應完全並冷卻後進入集氣瓶的水的體積為20mL,故最終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為:50mL+20mL=70mL;
(3)若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比預計的小了,你認為導致這一結果的可能原因漏氣或磷少量.
根據進入的水的體積可以知道氮氣難溶於水,且其化學性質不活潑;
(4)在集氣瓶里預先裝進的50mL水,在實驗過程中可以加快集氣瓶冷卻、液封導氣管末端以防氣體逸出並且能夠緩沖集氣瓶內氣壓的驟然升高.故選abc.
故答案為:
劇烈燃燒,發黃光,產生白煙,放熱;70;漏氣或磷少量;無色氣體、不能燃燒(不助燃);abc
⑧ 怎麼改進測量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
很簡單
把燒杯換掉
將集氣瓶改裝使他的底部沒有再將他放入水槽
水就會進入集氣瓶
在用放大鏡聚焦是P燃燒
這樣就好了
⑨ 用紅磷測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改進的方法 如題
注射器內加入來100ml水,然後自往廣口瓶塞上插注射器,把點燃的紅磷迅速放入廣口瓶中,並蓋上插著那根灌著100ml水的注射器的蓋子,待燃燒結束冷卻至室溫時把注射器內剩餘的水注入量筒,計算比100ml少了的體積.然後用這個體積比上250就是空氣中氧氣的質量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