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分析一款前置前驅小汽車和前置後驅的貨車在底盤系統裡面有哪幾處用到萬向傳動裝置
您好!
萬向傳動裝置:用來在工作過程中相對位置不斷改變的兩根軸間傳遞動力的裝置。其內作用是連接容不在同一直線上的變速器輸出軸和主減速器輸入軸,並保證在兩軸之間的夾角和距離經常變化的情況下,仍能可靠地傳遞動力。
前置前驅的汽車:在發動機兩側的半軸運用,因為前驅車輛的前橋是獨立懸架,汽車在運行駛(尤其是凹凸路面)兩側半軸就會進行不同方向的運動,所以需要運用,萬向傳動裝置在變速箱的兩側,以及在汽車轉向節運用!小汽車大多數是球籠式萬向節
前置後驅的貨車:因為發動機在前端,後輪驅動。所有在發動機與後橋之間需要萬向傳動軸,尤其貨車行駛的是復雜的路面,所以角度都會發生變化,因此需要萬向節進行傳遞動力,保持傳遞動力夾角!
汽車萬向傳動裝置,在方向盤也進行了運用,方向盤能夠調節方向盤的高低!
希望對您有幫助!
② 請分別寫出發動機前置前驅車輛的動力傳遞路線
請分別寫出發動機前置前驅車輛的動力傳遞路線是離合器、變速器、角傳動裝置、萬向傳動裝置、後驅動橋,後驅動車輪。
特點:便於車身內部的布置,減小室內發動機的雜訊,省去長的傳動軸,前軸載荷小,附著力大,能夠充分利用車廂面積,散熱差。
歷史背景:
汽車最早就是後驅的,貨車仍然是後驅,它不代表先進和高級。 80年代,轎車紛紛從後驅到前驅,是一大進步。從前的轎車為什麼不用前驅呢? 前驅車,最大的優點是降低了底盤,從而加大了空間,使空間容易布置。 其次的優點是提高了舒適性。
當遇到一個障礙物的時候,比如一塊磚、一個小石頭,一根管子,前驅動輪很容易越過去,後輪也容易拖過去,而不發生減速,後驅的車,前輪沒有驅動力,就會起到「剎車」效果,瞬間的降速,就使得汽車速度的平穩性被破壞,坐車的人會「前仰後合」。
③ .傳動系由哪些主要部件組成
前置後驅(FR):離合器,變速器,萬向節,傳動軸,驅動橋(主減速器,差速器,半軸),車輪
前置前驅(FF):離合器,變速器,驅動橋,車輪
後置後驅(RR):離合器,變速器,角傳動裝置,萬向傳動裝置,驅動橋,車輪
中置後驅(MR):離合器,變速器,角傳動裝置,萬向傳動裝置,驅動橋,車輪
全輪驅動(nWD):離合器,變速器,萬向節,傳動軸,分動器,前驅動橋,後驅動橋,車輪
④ 什麼是角傳動裝置
是一種將曲柄連桿機構中的連桿省去,代之以行星齒輪、導桿等構件,將迴旋轉運動轉化為直答線運動的裝置。其結構具有機架、主軸、固定內齒輪,行星外齒輪、曲柄、偏心軸、外延盤、節圓軸、導桿、活塞、汽缸等。主軸帶動曲柄旋轉。曲柄通過偏心軸帶動行星外齒輪、外延盤及節圓軸運動。節圓軸軸心的運動為直線往復運動。它通過導桿帶動活塞在汽缸內作直線往復運動。該裝置與傳統的曲柄連桿機構比較,具有尺寸小、摩擦力小、壽命長的優點,是一種新型的節能裝置。
⑤ 後置後驅的汽車有沒有傳動軸的為什麼前置前驅的呢有沒有為
你說的這幾種汽車都是軸傳動的形式,發動機前置車輪前驅的汽車,因為發動機/離合器/變速箱/差速器/車輪幾大關鍵部件都要安裝在一起,由於空間的限制,傳動軸只有採取內置的方式,半軸也是傳動軸的一種.
後置後驅的汽車與上面前置前驅的汽車一樣的道理,所以你能看到的傳動軸很短或者根本看不到.
前置後驅的傳動方式,最古老,最普遍,在底架上連接變速箱與差速器之間,一根很長的空心軸,便是傳動軸了.
⑥ 後驅車輛的萬向傳動裝置為什麼要分為多段
這個主要是和作用有關。一 適應車輛在運行過程中,動力輸出端與驅動橋的相對位置變化時動力的傳遞。 二 在軸線相交且相對位置經常變化的兩轉軸間傳遞。
⑦ 前置後驅(FR)、前置前驅(FF)、後置後驅(RR)、中置後驅(MR)、四輪驅動
引擎只是動力源,通過傳動裝置將動力傳到輪子。驅動前輪的就叫前驅,後輪的就是後驅。如果是4個輪子的,就叫四驅。
具體我情況我找了篇東西給你參考。
汽車的傳動系統布置可以分為五類:發動機前置後輪驅動(fr)、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ff)、發動機中置後輪驅動(mr)、發動機後置後輪驅動(rr)和四輪驅動(4wd)。
■前置後驅(fr)
最早期的汽車絕大部分採用fr布局,現在則主要應用在中、高級轎車中。fr的優點是:軸荷分配均勻,即整車的前後重量比較平衡,操控穩定性較好。缺點是:傳動部件多、傳動系統質量大,貫穿乘坐艙的傳動軸占據了艙內的地台空間。
■前置前驅(ff)
ff是現代小、中型轎車普遍採用的布置方案。ff的優點是:降低了車廂地台,操控性有明顯的轉向不足特性,另外其抗側滑的能力也比fr強。缺點是:上坡時驅動輪附著力會減小;前輪由於驅動兼轉向,導致結構復雜、工作條件惡劣。
■中置後驅(mr)
發動機放置在前、後軸之間,同時採用後輪驅動,類似f1賽車的布置形式。還有一種「前中置發動機」,即發動機置於前軸之後、乘員之前,類似於fr,但能達到與mr一樣的理想軸荷分配,從而提高操控性。mr的優點是:軸荷分配均勻,具有很中性的操控特性。缺點是:發動機佔去了座艙的空間,降低了空間利用率和實用性,因此mr大都是追求操控表現的跑車。
■後置後驅(rr)
早期廣泛應用在微型車上,現在多應用在大客車上,轎車上已很少用,但保時捷911的「甩尾」則是因rr出名的。rr的優點是:結構緊湊,沒有沉重的傳動軸,也沒有復雜的前輪轉向兼驅動結構。缺點是:後軸荷較大,在操控性方面會產生與ff相反的轉向過度傾向。
■四輪驅動(4wd)
無論上面的哪種布局,都可以採用四輪驅動,以前越野車上應用的最多,但隨著限滑差速器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四驅系統已能精確地調配扭矩在各輪之間分配,所以高性能跑車出於提高操控性考慮也越來越多採用四輪驅動。4wd的優點是:四個車輪均有動力,地面附著率最大,通過性和動力性好。
⑧ 汽車傳動系統常見五種布置形式
汽車傳動系統的布置形式
汽車發動機的動力經傳動系統傳動而驅使汽車運動。一般來說汽車有前、後兩排車輪, 其中直接由發動機驅動轉動, 從而推動(或拉動)汽車前進的車輪即是驅動輪。按照驅動輪的數量, 可分為兩輪驅動和四輪驅動兩大類;根據發動機在汽車中的位置以及驅動輪的位置, 兩輪驅動又分為前置前驅(FF)、前置後驅(FR)、後置後驅(RR)和中置後驅(MR)等四種形式。四輪驅動也可以分為三種形式:全時四輪驅動(Full-Time)、分時四輪驅動(Part-Time)和適時四輪驅動(Real-Time)。目前, 在轎車最常用的驅動方式是前置前驅、前置後驅和全時四輪驅動三種形式。
一、前置前驅: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
這種形式操縱機構簡單、發動機散熱條件好,主要應用於發動機排量在2.5L以下的乘用車上,且一般都將發動機橫置,與設計緊湊的變速驅動橋相連。
優點:
1.省略傳動軸裝置,減輕了車重,結構比較緊湊;
2.有效地利用了發動機室的空間,駕駛室內空間較為寬敞,並有利於降低地板高度,提高乘坐舒適性;
3.發動機靠近驅動輪,動力傳遞效率高,燃油經濟性好;
4.發動機等總成前置,增加了前軸負荷,提高了轎車高速行駛時的操縱穩定性和制動時的方向穩定性;
5.簡化了後懸架系統;
6.在積雪或易滑路面上行駛時,靠前輪牽拉車身,有利於保證方向穩定性;
7.汽車散熱器布置在汽車前部,散熱條件好,發動機可得到足夠的冷卻;
8.行李箱布置在汽車後部,有足夠大的行李箱空間。
缺點:
1.啟動、加速或爬坡時,前輪負荷減少,導致牽引力下降;
2.前橋既是轉向橋,又是驅動橋,結構及工藝復雜,製造成本高、維修保養困難;
3.前橋負荷較後軸重,並且前輪又是轉向輪,故前輪工作條件惡劣,輪胎壽命短;
⑨ 汽車傳動系都有哪些部分組成的
汽車傳動系組成:
離合器
功用:1,離合器可使汽車發動機與傳動系逐漸結合,保證汽車平穩起步。2,離合器可暫時切斷發動機與傳動系的聯系,便於發動機的起動和變速器的換擋,以保證傳動系換擋時工作平順。3,離合器還能限制所傳遞的轉矩,防止傳動系過載。
組成:主動部分、從動部分、壓緊裝置、分離機構和操縱機構。
變速器
功用:1,實現變速變矩。2,實現汽車倒駛。3,必要時中斷動力傳輸。4,實現動力輸出。
由於變速器分為MT、AT、AMT、DCT、CVT等多種形式,按照手動和自動兩種情況分類,手動變速器最為常見,自動變速器已較為普遍並且有取代手動變速器的趨勢。雖然類型不同、組成部分不同。但功能幾乎一樣。顯然自動變速器結構更為復雜、技術含量更高、操作更為簡便、價格較為昂貴、維修較為不便。對變速器的要求:1,能防止變速器自動換擋和自動脫檔。2,能保證變速器不會同時掛入兩個檔位。3,能防止誤掛倒檔。
萬向傳動裝置
功用:在汽車上任何一對軸間夾角和相對位置經常發生變化的轉軸之間傳遞動力。
1、變速器(或分動器)與驅動橋之間
一般FR的輸出軸線與驅動橋的輸入軸線難以布置重合,並且汽車在負荷變化及在不平路面行駛時引起的跳動,將使驅動橋輸入軸與變速器輸出軸之間的夾角和距離發生變化,故須萬向傳動裝置連接。
2、變速器與離合器或與分動器之間
雖然變速器、離合器、分動器等都支撐在車架上,且他們的軸線也可以設計重合,但為消除車架變形及製造、裝配誤差等引起的軸線同軸度誤差對動力傳遞的影響,其間也常裝有萬向傳動裝置。
3、轉向驅動橋和斷開式驅動橋中
汽車的轉向驅動橋需要滿足轉向和驅動的功能,其半軸是分段的,轉向時兩段半軸軸線相交且夾角變化,因此要用萬向傳動裝置。在斷開式驅動橋中,主減速器殼固定是在車架上的,橋殼上下擺動,半軸是分段的,也須用萬向傳動裝置。
4、轉向操縱機構中
某些汽車的轉向操縱機構受整體布置的限制,轉向盤軸線與轉向器輸入軸線不重合,因此在轉向操縱機構中裝有萬向傳動裝置
驅動橋
驅動橋將萬向傳動裝置(或變速器)傳來的動力經降速增扭、改變動力傳遞方向(發動機縱置時)後,分配到左右驅動輪,使汽車行駛,並允許左右驅動輪以不同的轉速旋轉。
驅動橋是傳動系的最後一個總成,它由主減速器、差速器、半軸和橋殼組成。
1,主減速器使輸入轉矩增大、轉速降低,並將動力傳遞方向改變後(發動機橫置的除外)再傳給差速器。
2,差速器的功用是將主減速器傳來的動力傳給左、右兩半軸,並在必要時允許左、右半軸以不同轉速旋轉,以滿足兩側驅動輪差速的需要。
3,半軸用於將差速器傳來的動力傳給驅動輪。
4,驅動橋殼既是傳動系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行駛系的組成部分,其功用是安裝並保護主減速器、差速器和半軸,以及安裝懸架或輪轂。它還要與從動橋一起支承汽車懸架以上各部分質量,承受驅動輪傳來的反力和力矩,並在驅動輪與懸架之間傳力。
⑩ 汽車傳動系統由哪些部分組成
傳動系一般由離合器、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主減速器、差速器和半軸等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