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微泡排氣除污裝置具體是什麼意思。
微泡排氣除污裝置起到的凈化水系統中的氣泡和雜質的功能。由於版這個整合的舉動,所有的氣權泡和最微小的雜質將會被永久的脫除,保持系統不受氣泡和雜質得困擾。
作用
● 脫除循環系統中的氣泡和氣團;
● 大幅減少系統第一次注水後的調試時間,不需要額外的排氣閥;
● 可在系統運行的情況下排除污物;
● 可以脫除小至5微米(=0.005MM)的污物雜質;
● 不會造成不必要的系統停機;
● 廣泛適用於不同壓力,溫度和材質;
㈡ 節流膨脹裝置的作用是什麼
外調式膨脹閥一般配置在大型豪華客車中,這是因為空調系統的製冷功率大,時間久了容內易造成膨脹容裝置的性能下降。這個可以通過手動方式進行調整,從而有利於空調製冷系統維護,從冷凝器流出的製冷劑是高壓飽和的液態製冷劑,進入膨脹閥之後,由於節流作用,製冷劑壓力迅速下降,出了膨脹閥之後,流體通道突然變大,飽和液態製冷劑迅速膨脹,變成低溫、低壓的不飽和液體,即氣、液兩相狀態的製冷劑。
另外,膨脹閥還能夠根據外界熱負荷的大小來調節進入蒸發器的製冷劑流量,使發器處於最佳工作狀態。採用節流管的空調製冷系統與變排量壓縮機相匹配。節流管實際上就是一根細管,它主要起到增加流動阻力的作用。
由於此段空調管路中沒有設置儲液乾燥器,因此製冷劑可直接進入節流管,製冷劑壓力迅速降低,來自冷凝器的常溫、高壓液態製冷劑,變成低壓、液態製冷劑。
㈢ 污泥膨脹一般發生在污水處理的哪個階段
每個階段都有一定概率發生,但是可以控制以及預防。
解決辦法
應急措施
臨時應急主要方法是投加葯物增強污泥沉降性能或是直接殺死絲狀菌。投加鐵鹽鋁鹽等混凝劑可以直接提高污泥的壓密性保證沉澱出水。另外,投加一些化學葯劑,如氯氣,加在迴流污泥中也可以達到消除污泥膨脹現象。投加過氧化氫和臭氧也可以起到破壞絲狀菌的效果。
採用這種方法一般能較快降低SVI值,但這些方法並沒有從根本上控制絲狀菌的繁殖,一旦停止加葯,污泥膨脹現象可以又會卷土重來。而且投葯有可能破壞生化系統的微生物生長環境,導致處理效果降低,所以,這種辦法只能做為臨時應急時用。
改善生化環境
污水廠發生污泥膨脹的時候,一般無法從工藝流程、池型和曝氣方式的改變來解決,只能在正在運行的流程基礎上通過改變生化池內的微生物生長環境來抑制或消除絲狀菌的過度繁殖。在不同的工藝和水質的情況下,很難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解決方案。但生化工藝常遇見的幾種應該注意的問題必須加以注意。
污水性質的控制
首先應該檢查和調整pH值,當pH值低於5以下時,不僅對污泥膨脹會有利,而且對正常的生化反應也會有一定的危害,所以當pH值偏低時應及時調整。另外在北方寒冷地區一定應注意冬季時的水溫,若水溫偏低應加熱,因為低溫也會導致污泥膨脹的發生。採用鼓風曝氣能有效的在冬季較高的水溫。
當污水中營養成份不足或失衡時,應補充投加。N、P含量應控制在BOD:N:P=100:5:1左右。
若污水處理生化系統前已有消化現象的發生,產生的低分子有機酸將有利於絲狀菌的生長,這時可以對廢水在調節池內預曝氣來加以改善。一般採用空氣擴散器向3-5米有效水深的調節池曝氣,供氣量可以控制在0.5-1.0m3/廢水米3·小時。它能使調節池的廢水保持新鮮,並有效防止由於厭氧所會帶來的臭氣。
保持池內足夠的溶解氧對於高負荷的生化系統特別重要,3)一般至少應控制DO>2毫克/L。
沉澱池內的污泥應及時排出或迴流。
防止其發生厭氧現象。若發生厭氧現象,產生的各種氣體吸附在污泥上,也會使污泥上浮,沉降性能變差。而且發生厭氧的污泥迴流也會引發絲狀菌的大量繁殖。這種情況時除排泥和清除沉澱池內的死角,並縮短污泥在池內的停留時間外。還應提高曝氣池DO值。使出入沉澱池的水保持較的溶解氧。或者在污泥迴流進入生化池前曝氣再生。
控制方法
絮凝法
膨脹活性污泥的密度一般比水小,作為應急處理措施,可考慮投加混凝劑,以改善其沉降性能。初步選擇了常用的高分子混凝劑——陽離子型聚丙烯醯胺和無機混凝劑——硫酸亞鐵進行對比試驗。
在處理水量為50L/h的小試裝置中投加陽離子型聚丙烯醯胺,使其濃度分別達到10、20、30、40、50和60mg/L,污泥的SV值變化。聚丙烯醯胺的投加對於污泥的沉降性能的改善有一定的效果,且存在一個最佳投加量,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該中水回用系統採用新型淹沒式復合膜生物反應器,曝氣量大、水力攪拌強烈,聚集起來的絮體顆粒容易遭到破壞,從而導致混凝效果不理想;當投加量高於最佳投加量時,絮凝體除中和膠體的負電荷以外,過多的正電荷又使膠體離子帶上正電荷而重新穩定。處理水量為50L/h的小試裝置中投加硫酸亞鐵溶液,使其質量濃度在10至180mg/L之間變化,污泥的SV值變化;投葯前後菌膠團狀態。
投加硫酸亞鐵溶液後污泥沉降性能得到明顯改善,SV值下降了約百分之十五。但是超過60mg/L後污泥沉降性能沒有進一步的改善,所以確定實際運行時硫酸亞鐵的投加量為60mg/L。在投加硫酸亞鐵(60mg/L)前後,測量混合液PH值從7.63降至7.07,對污泥活性的負面影響很小。陽離子型聚丙烯醯胺的投加效果受水力條件等因素的限制不是十分理想,同時其單體有毒性、難降解,存在二次污染問題,經濟效益較投加硫酸亞鐵差。硫酸亞鐵價格便宜、使用簡單,對膜及污泥沒有負面影響,其對污泥密度的影響是有效的,但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營養比例失調的問題,所以只能作為應急控制措施。
營養鹽調整法
在污泥膨脹問題的研究中,對污泥膨脹的恢復與控制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在該中水回用工程的運行過程中發現,投加硫酸亞鐵後,沉降性能一度改善的活性污泥在原有有機負荷條件下如停止投加,繼續進行處理,則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就會逐漸惡化,三日後恢復到投加前的狀態。所以需要尋找一種在活性污泥膨脹後行之有效的恢復控制方法。
其他控制方法
在污泥粘性膨脹最嚴重的情況下(用容器裝一些污泥,無論用什麼方法污泥始終粘附在容器的表面),可考慮適當排掉一些膨脹的污泥,再重新取一些新泥,以減少多糖類物質對污泥的覆蓋;同時增加水力停留時間,使沒有被完全氧化的有機物有足夠的時間被消耗掉。
由於原水中洗滌劑含量很高,加之曝氣強度較大,經常出現白色、粘稠的泡沫,並且越積越多,當污泥發生膨脹時,危害較大。除投加消泡劑以外,採取水力消泡的方法。在反應池上方安裝噴頭,用MBR反應器的出水對反應池上部進行噴淋,以控制膨脹污泥和泡沫對反應器的危害,會取得較好效果。
目前,在控制理論方面也豐富了污泥膨脹的控制。
污泥膨脹(sludgebulking)指污泥結構極度鬆散,體積增大、上浮,難於沉降分離影響出水水質的現象。基本上各種類型的活性污泥工藝都會發生污泥膨脹,而且一旦發生難以控制,通常都需要很長的時間來調整。污泥膨脹的發生率是相當高的,在歐洲近百分之五十的城市污水廠每年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污泥膨脹發生,在中國的發生率也非常高。針對污泥膨脹,各方面的理論很多,但並不完全一致,甚至有很多相互矛盾,這給水處理工作者造成很大的麻煩。
污水處理 (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為使污水達到排水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對其進行凈化的過程。污水處理被廣泛應用於建築、農業,交通、能源、石化、環保、城市景觀、醫療、餐飲等各個領域,也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㈣ 污水處理工藝有哪些需要哪些設備呢
污水處理有五種典型的工藝:
(1)間歇活性污泥法(SBR)
間歇活性污泥法也稱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它由個或多個SBR池組成,運行時,廢水分批進入池中,依次經歷5個獨立階段,即進水、反應、沉澱、排水和閑置。進水及排水用水位控制,反應及沉澱用時間控制,一個運行周期的時間依負荷及出水要求而異,一般為4~12h,其中反應佔40%,有效池容積為周期內進水量與所需污泥體積之和。
比連續流法反應速度快,處理效率高,耐負荷沖擊的能力強;由於底物濃度高,濃度梯度也大,交替出現缺氧、好氧狀態,能抑制專性好氧菌的過量繁殖,有利於生物脫氮除磷,又由於泥齡較短,絲狀菌不可能成為優勢,因此,污泥不易膨脹;與連續流方法相比,SBR法流程短、裝置結構簡單,當水量較小時,只需一個間歇反應器,不需要設專門沉澱池和調節池,不需要污泥迴流,運行費用低。
(2) 吸附再生(接觸穩定)法
這種方式充分利用活性污泥的初期去除能力,在較短的時間里(10~40min),通過吸附去除廢水中懸浮的和膠態的有機物,再通過液固分離,廢水即獲得凈化,BOD5可去除85%~90%左右。吸附飽和的活性污泥中,一部分需要迴流的,引入再生池進一步氧化分解,恢復其活性;另一部分剩餘污泥不經氧化分解即排入污泥處理系統。
分別在兩池(吸附池和再生他)或在同一池的兩段進行。它適應負荷沖擊的能力強,還可省去初次沉澱池。主要優點是可以大大節省基建投資,最適於處理含懸浮和膠體物質較多的廢水,如製革廢水、焦化廢水等,工藝靈活。但由於吸附時間較短,處理效率不及傳統法的高。
(3)氧化溝
氧化溝是延時曝氣法的一種特殊型式,它的平面象跑道,溝槽中設置兩個曝氣轉刷(盤),也有用表面曝氣機、射流器或提升管式曝氣裝置的。曝氣設備工作時,推動溝液迅速流動,實現供氧和攪拌作用。
與普通曝氣法相比,氧化溝具有基建投資省,維護管理容易,處理效果穩定,出水水質好,污泥產量少,還有較好的脫N、P作用,適應負荷沖擊能力強等優點。
(4)連續進水周期循環延時曝氣活性污泥法(ICEAS)
ICEAS反應器前部設有預反應區(占池容積的10%)。反應池由預反應區和主反應區組成,並實現連續進水,間歇排水。預反應區一般處在厭氧和缺氧狀態,有機物在此被活性污泥吸附,該區還具有生物選擇作用,抑制絲狀菌生長,防止污泥膨脹。被吸附的有機物在主反應區內被活性污泥氧化分解。
反應連續進水,解決了來水與間歇進水不匹配的矛盾。但該工藝沉澱效果較差、凈化效果變差,易發生污泥膨脹,污泥負荷較低,反應時間長,設備容積增大,投資較大。
(5)生物脫氮除磷工藝(A/A/O)
污水首先進入厭氧池與迴流污泥混合,在兼性厭氧發酵菌的作用下,廢水中易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轉化為聚磷菌可以吸收小分子有機物(如VFA),並以PHB的形式貯存在體內,其所需的能量來自聚磷鏈的分解。隨後,廢水進入缺氧區,反硝化細菌利用廢水中的有機基質對隨迴流混合液帶入的NO3- 進行反硝化。廢水進入好氧池時,廢水中有機物的濃度較低,聚磷菌主要是通過分解體內的PHB而獲得能量,供細菌增殖,同時將周圍環境中的溶解性磷吸收到體內,並以聚磷鏈的形式貯存起來,隨後以剩餘污泥的形式排出系統。系統中好氧區的有機物濃度較低,正有利於該區中自養硝化菌的生長。
污水處理需要以下設備:
1格柵清污機
2砂水分離器
3一沉池刮泥機
4單臂周邊傳動幅流式刮泥機
5一沉池排泥泵
6曝氣機
7污泥迴流泵
8二沉池刮吸泥機
9帶式壓濾機
10羅茨鼓風機
11剩餘污泥泵
12濾帶沖洗泵
13污泥輸送泵
14加葯計量泵
15空氣壓縮機(移動式空氣壓縮機 )
16二氧化氯消毒器
㈤ 微泡排氣除污裝置具體是什麼意思
微泡排氣除污裝置起到的凈化水系統中的氣泡和雜質的功能。由於這個整合的舉動,所有的氣泡和最微小的雜質將會被永久的脫除,保持系統不受氣泡和雜質得困擾。
作用
● 脫除循環系統中的氣泡和氣團;
● 大幅減少系統第一次注水後的調試時間,不需要額外的排氣閥;
● 可在系統運行的情況下排除污物;
● 可以脫除小至5微米(=0.005MM)的污物雜質;
● 不會造成不必要的系統停機;
● 廣泛適用於不同壓力,溫度和材質。
㈥ 攔污柵前面自動清理雜物的裝置叫什麼
攔污柵前面自動清理雜物的裝置是全自動清污機,也有叫格柵除污機的。河北聚成水利機械是專業生產啟閉機 清污機 攔污柵 格柵除污機的廠家。
㈦ 污泥膨脹是什麼具體處理方法
污泥膨脹
正常的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好,其SVI約為50-150之間為正常。
SVI=活性污泥體積/MLSS,當SVI>200並繼續上升時,稱為污泥膨脹
(1)絲狀菌繁殖引起的膨脹
原因:污泥中絲狀菌過渡增長繁殖的結果,絲狀菌作為菌膠團的骨架,細菌分泌的外酶通過絲狀菌的架橋作用將千萬個細菌凝結成菌膠團吸附有機物形成活性污泥的生態系統。但當絲狀菌大量生長繁殖,活性菌膠團結構受到破壞,形成大量絮體而漂浮於水面,難於沉降。這種現象稱為絲狀菌繁殖膨脹。
絲狀菌增長過快的原因:
a、溶解氧過低,<0.7-2.0mg/l
b、沖擊負荷--有機物超出正常負荷,引起污泥膨脹
c、進水化學條件變化:
一是營養條件變化,一般細菌在營養為BOD5:N:P=100:5:1的條件下生長,但若磷含量不足,C/N升高,這種營養情況適宜絲狀菌生活。
二是硫化物的影響,過多的化糞池的腐化水及糞便廢水進入活性污泥設備,會造成污泥膨脹。含硫化物的造紙廢水,也會產生同樣的問題。一般是加5~10mL/L氯加以控制或者用預曝氣的方法將硫化物氧化成硫酸鹽。
三是碳水化合物過多會造成膨脹。
四是pH值和水溫的影響,pH過低,溫度高於35度易引起絲狀菌生長。
解決辦法:
a、保持一定的活性污泥濃度,控制每天排除污泥的凈增量,控制迴流比。
b、控制F/M(污泥負荷)
調節進水和迴流污泥
c、保持污泥齡不變
Lo--進水有機物濃度;X--MLSS濃度;
Sr--迴流污泥濃度;Qw--迴流污泥量
d、污泥膨脹嚴重時投加鐵鹽絮凝劑或有機陽離子凝聚劑。
(2)非絲狀菌膨脹
非絲狀菌膨脹原因是污泥含有大量表面附著水,水質含有很高的碳水化合物而含N量低,當這些碳水化合物被細菌降解時形成多糖類物質,使代謝產物表面吸附表面水,說明C/N比失調或水溫過低。
解決辦法:增加N的比例,引進生活污水以增加蛋白質的成分,調節水溫不低於5度
㈧ 污泥膨脹的控制方法
膨脹活性污泥的密度一般比水小,作為應急處理措施,可考慮投加混凝劑,以改善其沉降性能。初步選擇了常用的高分子混凝劑——陽離子型聚丙烯醯胺和無機混凝劑——硫酸亞鐵進行對比試驗。
在處理水量為50L/h的小試裝置中投加陽離子型聚丙烯醯胺,使其濃度分別達到10、20、30、40、50和60mg/L,污泥的SV值變化。聚丙烯醯胺的投加對於污泥的沉降性能的改善有一定的效果,且存在一個最佳投加量,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該中水回用系統採用新型淹沒式復合膜生物反應器,曝氣量大、水力攪拌強烈,聚集起來的絮體顆粒容易遭到破壞,從而導致混凝效果不理想;當投加量高於最佳投加量時,絮凝體除中和膠體的負電荷以外,過多的正電荷又使膠體離子帶上正電荷而重新穩定。處理水量為50L/h的小試裝置中投加硫酸亞鐵溶液,使其質量濃度在10至180mg/L之間變化,污泥的SV值變化;投葯前後菌膠團狀態。
投加硫酸亞鐵溶液後污泥沉降性能得到明顯改善,SV值下降了約百分之十五。但是超過60mg/L後污泥沉降性能沒有進一步的改善,所以確定實際運行時硫酸亞鐵的投加量為60mg/L。在投加硫酸亞鐵(60mg/L)前後,測量混合液PH值從7.63降至7.07,對污泥活性的負面影響很小。陽離子型聚丙烯醯胺的投加效果受水力條件等因素的限制不是十分理想,同時其單體有毒性、難降解,存在二次污染問題,經濟效益較投加硫酸亞鐵差。硫酸亞鐵價格便宜、使用簡單,對膜及污泥沒有負面影響,其對污泥密度的影響是有效的,但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營養比例失調的問題,所以只能作為應急控制措施。 在污泥粘性膨脹最嚴重的情況下(用容器裝一些污泥,無論用什麼方法污泥始終粘附在容器的表面),可考慮適當排掉一些膨脹的污泥,再重新取一些新泥,以減少多糖類物質對污泥的覆蓋;同時增加水力停留時間,使沒有被完全氧化的有機物有足夠的時間被消耗掉。
由於原水中洗滌劑含量很高,加之曝氣強度較大,經常出現白色、粘稠的泡沫,並且越積越多,當污泥發生膨脹時,危害較大。除投加消泡劑以外,採取水力消泡的方法。在反應池上方安裝噴頭,用MBR反應器的出水對反應池上部進行噴淋,以控制膨脹污泥和泡沫對反應器的危害,會取得較好效果。
目前,在控制理論方面也豐富了污泥膨脹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