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用如圖的實驗裝置可以進行鈉跟水的反應實驗,並可收集、檢驗生成的氣體.Na的密度為0.97g/mL,煤油的密度
(1)由題干密度的數據可知,Na的密度小於水的密度而大於煤油的密度,因此Na處於煤油和水交界處,
故答案為:a;
(2)當Na與水劇烈反應時,產生的氫氣將Na拖入煤油層內,反應停止,但是由於Na的密度大於煤油的密度,隨著H2氣流減少,Na沉到煤油層和水層的界面,反應又進行,如此不斷交替,出現反應後,鈉在煤油層和水層界面之間上下跳動,反應平緩連續進行的現象,
故答案為:當Na跟水反應劇烈時,H2氣流將Na托入煤油層,反應停止.隨著H2氣流減少,Na沉到煤油層和水層的界面,反應又進行;
(3)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氣和氫氧化鈉,化學方程式為:2Na+2H2O=2NaOH+H2↑,
故答案為:2Na+2H2O=2NaOH+H2↑;
(4)反應中產生氣體,導致液面上升,漏斗可以防止液體溢出,
故答案為:防止液體溢出;
(5)該反應產生氫氣,氫氣存在爆炸極限,氫氣與空氣按4%-74.2%比例混合時,燃燒時會發生爆炸,此反應是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進行的,得到的氫氣純度高,燃燒時不會發生爆炸,
故答案為:安全;此反應在隔絕空氣下進行.
Ⅱ (2002河南)(1)如圖所示實驗說明______.(2)要利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探究液體壓強和液體密度之間的
(1)由實驗圖根據橡皮膜所在的深度和橡皮膜的朝向以及U形管中兩液面的高度差,說明了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且同一深度壓強相等.
(2)實驗探究中應採取控制變數法,只改變液體的密度,其餘的量保持不變,所以探究方案為:換用不同密度的液體,比較同一深度處不同液體產生壓強的大小情況.
故本題答案:(1)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同一深度壓強相等;(2)換用不同密度的液體,比較同一深度處不同液體產生壓強的大小情況.
Ⅲ 小明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規律,所測得的部分實驗數據見下表.
(1)由實抄驗1和2或實驗4和5得,同種液體,同一深度處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所以實驗3壓強計左右液面高度差是錯誤的. (2)由實驗1、4、6或實驗3和5得,同種液體,液體越深,壓強計左右液面高度差越大,液體越強越大.所以液體密度一定時,液體越深,液體壓強越大. 故答案為:3;液體密度一定時,液體越深,液體壓強越大,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
Ⅳ 下表是小明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液體內部的壓強」時所測得的部分數據. 實驗次數 深度h/c
(1)由實驗3、5和實驗6得,同種液體,同一深度處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所以版實驗4壓強計左右液面高權度差是錯誤的.
(2)由實驗1、2、3得,同種液體,液體越深,壓強計左右液面高度差越大,液體越強越大.所以液體密度一定時,液體越深,液體壓強越大.
(3)分析比較小明3、4、5、6次實驗的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同一深度處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
故答案為:(1)4;
(2)1、2、3;
(3)同一深度處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
Ⅳ 表是小明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液體壓強規律時所測得的部分數據. 實驗序號 深度h/cm
(1)分析表中的數據抄,實驗序襲號4的數據與序號3、5、6的數據相比,深度相同,同種液體,其U形管的高度差應該相同,但表中數據不同,說明序號4的數據出現了錯誤;
(2)①通過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3的數據可得出,同種液體,深度增加,液體壓強增加;
②通過分析比較實驗序號3、5、6的數據可得出,同種液體,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壓強相等.
(3)若想利用此裝置研究液體壓強與密度的關系,應保持深度不變,改變液體的密度,故如果想對照序號4進行實驗,則應把壓強計壓入不同液體中9cm深度,看壓強計內液面高度差,如果他觀察到在此液體中U型管左右液面高度差△h為8.0cm,可得出結論:同一深度,液體密度增大,液體壓強增加.
故答案為:(1)4;
(2)①同種液體,深度增加,液體壓強增加;1、2、3;
②同種液體,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壓強相等;3、5、6;
(3)把壓強計壓入不同液體中9cm深度,看壓強計內液面高度差;同一深度,液體密度增大,液體壓強增加.
Ⅵ 在學習液體的壓強知識時,老師使用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容器中間用隔板分成左右兩部分,隔板下部有一用
(1)右側水的壓強大,所以橡皮膜應向左側突起;
通過橡皮膜的突起方向反映專了兩邊壓強的大小屬,這種方法叫轉換法;
(2)向左側水中加鹽,根據p=ρ液gh,深度不變,液體的密度變大,所以液體的壓強變大,兩邊的壓強差變小,則橡皮膜的凸起程度變小;
(3)水對橡皮膜的壓強:
p=ρ水gh水=1.0×103kg/m3×10N/kg×8×10-2m=800Pa
酒精對橡皮膜的壓強:
p′=ρ酒精gh酒精=0.8×103kg/m3×10N/kg×10×10-2m=800Pa
橡皮膜受到水和酒精的壓強相等,所以不向任何一方凸起.
故答案為:(1)左;轉換法;(2)小;橡皮膜兩邊的壓強差變小;(3)橡皮膜不向任何一方凸起.
Ⅶ (1)如圖所示實驗說明______.(2)要利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探究液體壓強和液體密度之間的關系,你認為應
(1)由實驗圖根據橡皮膜所在的深度和橡皮膜的朝向以及U形管中兩液面的高度差,說明了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且同一深度壓強相等. (2)實驗探究中應採取控制變數法,只改變液體的密度,其餘的量保持不變,所以探究方案為:換用不同密度的液體,比較同一深度處不同液體產生壓強的大小情況. 故本題答案:(1)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同一深度壓強相等;(2)換用不同密度的液體,比較同一深度處不同液體產生壓強的大小情況. |
Ⅷ 小明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規律,所測得的部分實驗數據見下表. 次數 液體
(1)測量液體壓強的實驗裝置的名稱為液體壓強計;
(2)在液體內部的同一版深度液體向各個方權向的壓強相等,第3次朝左的實驗中,實驗裝置中左右液面的高度差△h=2.9cm與第1次和第2次不同,顯然錯誤;
(3)1,4,5三組數據同種液體,橡皮膜的方向相同,深度不同,深度越大壓強越大,可得出結論:在同種液體中,液體內部產生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4,6,是控制了液體深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相同,液體的密度不同,可得出結論:液體內部壓強還與液體密度有關.
故答案為:(1)U形管壓強計; (2)3;(3)增大;(4)4,6.
Ⅸ 如圖所示是用同一密度計測定甲,乙兩種不同液體的密度的實驗裝置, 下列說法中正確
B
因為重量相同,所以浮力相同,而在乙中排開液體的體積小,所以乙的密度大。
Ⅹ (2014臨沂模擬)八年級6班的同學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的關系」
(1)由表一中數據知,水的密度不變,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在增大,受到的浮力增大,可得在同一液體中,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2)表一和表二的第一行或第二行或第三行數據,可知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所用液體的密度不同,所受的浮力不同,可得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與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外,還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3)由題意知,當受浮力相同時,液體的密度小,排開液體的體積就大,液體的密度大,排開液體的體積就小,可知浮力還跟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有關;
(4)根據四幅圖得,浮力:F浮=F1-F3,排開液體的重力:G排=F4-F2,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即:F1-F3=F4-F2.
(5)由於彈簧測力計在估讀時會造成誤差,根據刻度線顯示排開液體的體積時,造成的誤差也是比較大的,所以會造成表一中1、3兩次數據與這一實驗結論不相符.
故答案為:
(1)在同一液體中,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2)液體的密度;
(3)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大小;
(4)F1-F3=F4-F2;
(5)參考答案:①彈簧測力計估讀造成的誤差②由刻度線顯示排開液體的體積造成的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