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紅外光通信裝置總體設計

紅外光通信裝置總體設計

發布時間:2021-11-04 02:49:22

㈠ 求at89s51的基於單片機的紅外通信程序

我之前賣的學習板上有個紅外通信的程序,我加了大量的注釋,你參考一下吧。

;遙控器讀碼程序(晶振為11.0592),該程序能讀出遙控器的控制碼,並通過LED顯示出來
;***************************************************************
A_BIT EQU 20H ;數碼管個位數存放內存位置
B_BIT EQU 21H ;數碼管十位數存放內存位置
NO_OUT EQU 24H ;最終控制號碼存放單元
A_NO EQU 25H ;數碼管個位數對應代碼存放內存位置
B_NO EQU 26H ;數碼管十位數對應代碼存放內存位置
;22H,23H為控制碼及其反碼的存放單元

;*******************<<主程序>>***********************************
ORG 0000H
AJMP 0030H
ORG 0003H ;外部中斷P3.2腳INT0入口地址
AJMP INT ;轉入外部中斷服務子程序(解碼程序)
ORG 0030H
AJMP MAIN ;轉入主程序
;***************************************************************
MAIN: MOV NO_OUT,#0H
SETB EA ;打開CPU總中斷請求
SETB IT0 ;設定INT0的觸發方式為脈沖負邊沿觸發
SETB EX0 ;打開INT0中斷請求
LOOP: MOV A,NO_OUT;將按鍵的鍵值通過P1口的8個LED顯示出來!
CPL A ;由於P1發光二極體顯示的是電平的反狀態,所以取反
MOV P1,A ;發光二極體顯示輸出
LCALL DISPLAY;LED數碼管顯示輸出
AJMP LOOP;循環
;********************<<中斷接受遙控程序>>************************
;以下為進入P3.2腳外部中斷子程序,也就是解碼程序
INT:
PUSH ACC
PUSH PSW ;將PSW和ACC推入堆棧保護
CLR EA ;暫時關閉CPU的所有中斷請求
MOV R6,#10
SB: LCALL DL865;調用865微秒延時子程序
JB P3.2,EXIT;延時865微秒後判斷P3.2腳是否出現高電平如果有就退出解碼程序
DJNZ R6, SB;重復10次,目的是檢測在8650微秒內如果出現高電平就退出解碼程序
;以上完成對遙控信號的9000微秒的初始低電平信號的識別。
JNB P3.2, $ ;等待高電平避開9毫秒低電平引導脈沖
LCALL DL4737 ;延時4.74毫秒避開4.5毫秒的結果碼
MOV R7,#16;忽略前26位系統識別碼

JJJJA:JNB P3.2,$;等待地址碼第一位的高電平信號
LCALL DL865;高電平開始後用865微秒的時間尺去判斷信號此時的高低電平狀態
MOV C,P3.2;將P3.2引腳此時的電平狀態0或1存入C中
JNC UUUA;如果為0就跳轉到UUUA
LCALL DL1000;檢測到高電平1的話延時1毫秒等待脈沖高電平結束
UUUA: DJNZ R7,JJJJA
MOV R1,#22H ;設定22H為起始RAM區
MOV R2,#2;接收從22H到23H的2個內存,用於存放操作碼和操作反碼
PP: MOV R3,#8;每組數據為8位
JJJJ: JNB P3.2,$;等待地址碼第一位的高電平信號
LCALL DL865;高電平開始後用865微秒的時間尺去判斷信號此時的高低電平狀態
MOV C,P3.2;將P3.2引腳此時的電平狀態0或1存入C中
JNC UUU;如果為0就跳轉到UUU
LCALL DL1000;檢測到高電平1的話延時1毫秒等待脈沖高電平結束
UUU: MOV A,@R1;將R1中地址的給A
RRC A;將C中的值0或1移入A中的最低位
MOV @R1,A;將A中的數暫時存放在R1數值的內存中
DJNZ R3,JJJJ;接收滿8位換一個內存
INC R1;對R1中的值加1,換下一個RAM
DJNZ R2,PP ;接收完8位數據碼和8位數據反碼,存放在22H/23H中
MOV A,22H
CPL A;對22H取反後和23H比較
CJNE A,23H,EXIT;如果不等表示接收數據發生錯誤,放棄
MOV A,22H
MOV NO_OUT,A
;LCALL EEPROM_C ;清除以前的保存的碼
;LCALL DL4737
;LCALL EEPROM_W ;把碼存在單片機內部的EEPROM里
;LCALL DL4737
CLR P3.6;蜂鳴器鳴響-嘀嘀嘀-的聲音,表示解碼成功
LCALL DL4737
LCALL DL4737
LCALL DL4737
SETB P3.6;蜂鳴器停止
lcall DL4737
EXIT: SETB EA ;允許中斷
POP PSW
POP ACC ;將PSW和ACC推入堆棧保護
RETI ;退出解碼子程序

;*******************<<LED數碼管顯示子程序>>**********************
DISPLAY:
MOV A,NO_OUT ;將NO_OUT分成個位和16位
ANL A,#0FH ;取低四位放在a_bit
MOV A_BIT,A ;個位
MOV A,NO_OUT ;
RR A
RR A
RR A
RR A ;四次移動,把高四位移到低四位
ANL A,#0FH;取高四位放在B_bit
MOV B_BIT,A ;個位在b
MOV DPTR,#NUMTAB ;指定查表啟始地址
MOV A,A_BIT ;取個位數
MOVC A,@A+DPTR ;查個位數的7段代碼
MOV A_NO,A
MOV A,B_BIT ;取十位數
MOVC A,@A+DPTR ;查十位數的7段代碼
MOV B_NO,A
DPLOP:MOV A,A_NO
MOV P0,A ;送出個位的7段代碼
;SETB P2.1;關閉十位顯示,防止鬼影
CLR P2.0 ;開個位顯示
LCALL DL40 ;顯示4737微秒
SETB P2.0;關閉個位顯示,防止鬼影
MOV A,B_NO
MOV P0,A ;送出十位的7段代碼
CLR P2.1 ;開十位顯示
LCALL DL40 ;顯示4737微秒
SETB P2.1;關閉十位顯示,防止鬼影
RET
;**********************<<延時程序>>******************************
DL865: MOV R4,#12 ; 1.09*(2R5+4)*R4+2延時子程序1,精確延時865微秒
D1: MOV R5,#31
DJNZ R5,$
DJNZ R4,D1
RET
DL4737: MOV R4,#12 ;延時子程序2,精確延時4737微秒
D2: MOV R5,#179
DJNZ R5,$
DJNZ R4,D2
RET
DL1000: MOV R4,#17;延時程序3,精確延時1000微秒
D3: MOV R5,#25
DJNZ R5,$
DJNZ R4,D3
RET
DL40: MOV R4,#1;延時程序4,精確延時40/17微秒
D4: MOV R5,#1
DJNZ R5,$
DJNZ R4,D4
RET

;****************************************************************
;如果是共陽數碼管的顯示代碼 1-F 16個代碼
NUMTAB: DB 0C0H,0F9H,0A4H,0B0H,99H,92H,82H,0F8H,80H,90H,88H,83H,0C6H,0A1H,86H,8EH ;STC新板的
END

㈡ 紅外和藍牙有什麼區別嗎大神們幫幫忙

是兩種無線傳輸標准。 紅外介面是新一代手機的配置標准,它支持手機與電腦以及其他數字設備進行數據交流。紅外通訊有著成本低廉、連接方便、簡單易用和結構緊湊的特點,因此在小型的移動設備中獲得了廣泛的應用。通過紅外介面,各類移動設備可以自由進行數據交換。 紅外線是波長在750nm至1mm之間的電磁波,它的頻率高於微波而低於可見光,是一種人的眼睛看不到的光線。由於紅外線的波長較短,對障礙物的衍射能力差,所以更適合應用在需要短距離無線通訊的場合,進行點對點的直線數據傳輸。紅外數據協會(IRDA)將紅外數據通訊所採用的光波波長的范圍限定在850nm至900nm之內。 配備有紅外介面的手機進行無線上網非常簡單,不需要連接線和PC CARD,只要設置好紅外連接協議就能直接上網。 紅外介面是目前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使用的一種無線連接技術,被眾多的硬體和軟體平台所支持;通過數據電脈沖和紅外光脈沖之間的相互轉換實現無線的數據收發。 紅外介面的特點: 用來取代點對點的線纜連接 新的通訊標准兼容早期的通訊標准 小角度(30度錐角以內),短距離,點對點直線數據傳輸,保密性強 傳輸速率較高,目前4M速率的FIR技術已被廣泛使用,16M速率的VFIR技術已經發布 紅外技術的主要優點: 其使手機和電腦間可以無線傳輸數據; 可以再同樣具備紅外介面的設備間進行信息交流; 同時紅外介面可以省去下載或其他信息交流所發生的費用; 由於需要對接才能傳輸信息,安全性較強; 紅外技術缺點: 通訊距離短,通訊過程中不能移動,遇障礙物通訊中斷; 紅外通訊技術的主要目的是取代線纜連接進行無線數據傳輸,功能單一,擴展性差。 紅外技術特徵 紅外線通信技術適合於低成本、跨平台、點對點高速數據連接,尤其是嵌入式系統。 紅外線技術的主要應用:設備互聯、信息網關。設備互聯後可完成不同設備內文件與信息的交換。信息網關負責連接信息終端和互聯網。 紅外通訊技術已被全球范圍內的眾多軟硬體廠商所支持和採用,目前主流的軟體和硬體平台均提供對它的支持。紅外技術已被廣泛應用在移動計算和移動通訊的設備中。 藍牙是一種支持設備短距離通信(一般是10m之內)的無線電技術。能在包括行動電話、PDA、無線耳機、筆記本電腦、相關外設等眾多設備之間進行無線信息交換。藍牙的標準是IEEE802.15,工作在2.4GHz 頻帶,帶寬為1Mb/s。 「藍牙」(Bluetooth)原是一位在10世紀統一丹麥的國王,他將當時的瑞典、芬蘭與丹麥統一起來。用他的名字來命名這種新的技術標准,含有將四分五裂的局面統一起來的意思。藍牙技術使用高速跳頻(FH,Frequency Hopping)和時分多址(TDMA,Time DivesionMuli—access)等先進技術,在近距離內最廉價地將幾台數字化設備(各種移動設備、固定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終端設備、各種數字數據系統,如數字照相機、數字攝像機等,甚至各種家用電器、自動化設備)呈網狀鏈接起來。藍牙技術將是網路中各種外圍設備介面的統一橋梁,它消除了設備之間的連線,取而代之以無線連接。 藍牙是一種短距的無線通訊技術,電子裝置彼此可以透過藍牙而連接起來,省去了傳統的電線。透過晶元上的無線接收器,配有藍牙技術的電子產品能夠在十公尺的距離內彼此相通,傳輸速度可以達到每秒鍾1兆位元組。以往紅外線介面的傳輸技術需要電子裝置在視線之內的距離,而現在有了藍牙技術,這樣的麻煩也可以免除了。 藍牙(Bluetooth)是由東芝、愛立信、IBM、Intel和諾基亞於1998年5月共同提出的近距離無線數字通信的技術標准。 其目標是實現最高數據傳輸速度1Mb/s(有效傳輸速度為721kb/s)、最大傳輸距離為10米,用戶不必經過申請便可利用2.4GHz的ISM(工業、科學、醫學)頻帶,在其上設立79個帶寬為1MHz的信道,用每秒鍾切換1600次的頻率、滾齒方式的頻譜擴散技術來實現電波的收發。 藍牙技術的優勢:支持語音和數據傳輸;採用無線電技術,傳輸范圍大,可穿透不同物質以及在物質間擴散;採用跳頻展頻技術,抗干擾性強,不易竊聽;使用在各國都不受限制的頻譜,理論上說,不存在干擾問題;功耗低;成本低。藍牙的劣勢:傳輸速度慢。 藍牙的技術性能參數:有效傳輸距離為10cm~10m,增加發射功率可達到100米,甚至更遠。收發器工作頻率為2.45GHz ,覆蓋范圍是相隔1MHz的79個通道(從2.402GHz到2.480GHz )。數據傳輸技術使用短封包,跳頻展頻技術,1600次/秒,防止偷聽和避免干擾;每次傳送一個封包,封包的大小從126~287bit;封包的內容可以是包含數據或者語音等不同服務的資料。數據傳輸帶寬為同步連接可達到每個方向32.6Kbps,接近於10倍典型的56kb/s Modem的模擬連接速率,非同步連接允許一個方向的數據傳輸速率達到721kb/s,用於上載或下載,這時相反方向的速率是57.6kb/s;數據傳輸通道為留出3條並發的同步語音通道,每條帶寬64kb/s;語音與數據也可以混合在一個通道內,提供一個64kb/s同步語音連接和一個非同步數據連接。網路連接使用加密技術,同時採用口令驗證連接設備,可同時與其他7個以內的設備構成藍牙微網(Piconet ),1個藍牙設備可以同時加入8個不同的微網,每個微網分別有1Mb/s的傳輸頻寬,當2個以上的設備共享一個Channel時,就可以構成一個藍牙微網,並由其中的一個裝置主導傳輸量,當設備尚未加入藍牙微網時,它先進入待機狀態。 區別在於兩者的傳輸速率不一樣,有效距離也不一樣。

㈢ 用STM32做的紅外通信裝置的資料誰有求分享

針對目前來藍牙技術高功耗,不適合實自驗室等多人研發應用的問題,設計了基於STM32的紅外光通信裝置.該系統運用處理器STM32的Speex語音編碼與解碼演算法技術實現中短距離的紅外光無線通信.通過語音發送模塊,中繼轉發節點模塊和語音接收模塊增強裝置通信功能.測試結果表明,接收裝置輸出雜訊電壓小於0.1V,中繼轉發站可將傳輸方向改變任意角度,語音信號安全、穩定,傳輸距離為8m.

㈣ 紅外是什麼意思

紅外是紅外線的簡稱,它是一種電磁波。它可以實現數據的無線傳輸。自1800年被發現以來,得到很普遍的應用,如紅外線滑鼠,紅外線列印機,紅外線鍵盤等等。紅外的特徵:紅外傳輸是一種點對點的傳輸方式,無線,不能離的太遠,要對准方向,且中間不能有障礙物也就是不能穿牆而過,幾乎無法控制信息傳輸的進度;IrDA已經是一套標准,IR收/發的組件也是標准化產品。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只要它的溫度高於絕對溫度(-273℃)就存在分子和原子無規則的運動,其表面就不斷地輻射紅外線。紅外線是一種電磁波,它的波長范圍為760nm~ 1mm,不為人眼所見。紅外成像設備就是探測這種物體表面輻射的不為人眼所見的紅外線的設備。它反映物體表面的紅外輻射場,即溫度場。

(4)紅外光通信裝置總體設計擴展閱讀:

紅外線的發現:公元1800年英國科學家"威廉·赫歇爾"發現太陽光中的紅光外側所圍繞著一種用肉眼無法看見的光源,波長介於5.6-1000μm的「遠紅外線」,經過這種光源照射時,會對有機體產生放射、穿透、吸收、共振的效果。美國太空總部(NASA)研究報告指出,在紅外線內,對人體有幫助4-14微米的遠紅外線,從內部發熱,從體內作用促進微血管的擴張,使血液循環順暢,達到新陳代謝的目的,進而增加身體的免疫力及治癒率。

但是根據黑體輻射理論,一般的材料要產生足夠強度的遠紅外線,並不容易,通常必須藉助特殊物質作能量的轉換,將它所吸收的熱量經由內部分子的振動再發放較長波長的遠紅外線出來。

㈤ 紅外通信與無線通信相比有何優勢

紅外通信屬於無線通信范疇

㈥ 紅外和藍牙有什麼區別嗎

是兩種無線傳輸標准。
紅外介面是新一代手機的配置標准,它支持手機與電腦以及其他數字設備進行數據交流。紅外通訊有著成本低廉、連接方便、簡單易用和結構緊湊的特點,因此在小型的移動設備中獲得了廣泛的應用。通過紅外介面,各類移動設備可以自由進行數據交換。

紅外線是波長在750nm至1mm之間的電磁波,它的頻率高於微波而低於可見光,是一種人的眼睛看不到的光線。由於紅外線的波長較短,對障礙物的衍射能力差,所以更適合應用在需要短距離無線通訊的場合,進行點對點的直線數據傳輸。紅外數據協會(IRDA)將紅外數據通訊所採用的光波波長的范圍限定在850nm至900nm之內。

配備有紅外介面的手機進行無線上網非常簡單,不需要連接線和PC CARD,只要設置好紅外連接協議就能直接上網。

紅外介面是目前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使用的一種無線連接技術,被眾多的硬體和軟體平台所支持;通過數據電脈沖和紅外光脈沖之間的相互轉換實現無線的數據收發。

紅外介面的特點:

用來取代點對點的線纜連接
新的通訊標准兼容早期的通訊標准
小角度(30度錐角以內),短距離,點對點直線數據傳輸,保密性強
傳輸速率較高,目前4M速率的FIR技術已被廣泛使用,16M速率的VFIR技術已經發布
紅外技術的主要優點:

其使手機和電腦間可以無線傳輸數據;
可以再同樣具備紅外介面的設備間進行信息交流;
同時紅外介面可以省去下載或其他信息交流所發生的費用;
由於需要對接才能傳輸信息,安全性較強;
紅外技術缺點:

通訊距離短,通訊過程中不能移動,遇障礙物通訊中斷;
紅外通訊技術的主要目的是取代線纜連接進行無線數據傳輸,功能單一,擴展性差。
紅外技術特徵

紅外線通信技術適合於低成本、跨平台、點對點高速數據連接,尤其是嵌入式系統。

紅外線技術的主要應用:設備互聯、信息網關。設備互聯後可完成不同設備內文件與信息的交換。信息網關負責連接信息終端和互聯網。

紅外通訊技術已被全球范圍內的眾多軟硬體廠商所支持和採用,目前主流的軟體和硬體平台均提供對它的支持。紅外技術已被廣泛應用在移動計算和移動通訊的設備中。

藍牙是一種支持設備短距離通信(一般是10m之內)的無線電技術。能在包括行動電話、PDA、無線耳機、筆記本電腦、相關外設等眾多設備之間進行無線信息交換。藍牙的標準是IEEE802.15,工作在2.4GHz 頻帶,帶寬為1Mb/s。

「藍牙」(Bluetooth)原是一位在10世紀統一丹麥的國王,他將當時的瑞典、芬蘭與丹麥統一起來。用他的名字來命名這種新的技術標准,含有將四分五裂的局面統一起來的意思。藍牙技術使用高速跳頻(FH,Frequency Hopping)和時分多址(TDMA,Time DivesionMuli—access)等先進技術,在近距離內最廉價地將幾台數字化設備(各種移動設備、固定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終端設備、各種數字數據系統,如數字照相機、數字攝像機等,甚至各種家用電器、自動化設備)呈網狀鏈接起來。藍牙技術將是網路中各種外圍設備介面的統一橋梁,它消除了設備之間的連線,取而代之以無線連接。

藍牙是一種短距的無線通訊技術,電子裝置彼此可以透過藍牙而連接起來,省去了傳統的電線。透過晶元上的無線接收器,配有藍牙技術的電子產品能夠在十公尺的距離內彼此相通,傳輸速度可以達到每秒鍾1兆位元組。以往紅外線介面的傳輸技術需要電子裝置在視線之內的距離,而現在有了藍牙技術,這樣的麻煩也可以免除了。

藍牙(Bluetooth)是由東芝、愛立信、IBM、Intel和諾基亞於1998年5月共同提出的近距離無線數字通信的技術標准。 其目標是實現最高數據傳輸速度1Mb/s(有效傳輸速度為721kb/s)、最大傳輸距離為10米,用戶不必經過申請便可利用2.4GHz的ISM(工業、科學、醫學)頻帶,在其上設立79個帶寬為1MHz的信道,用每秒鍾切換1600次的頻率、滾齒方式的頻譜擴散技術來實現電波的收發。

藍牙技術的優勢:支持語音和數據傳輸;採用無線電技術,傳輸范圍大,可穿透不同物質以及在物質間擴散;採用跳頻展頻技術,抗干擾性強,不易竊聽;使用在各國都不受限制的頻譜,理論上說,不存在干擾問題;功耗低;成本低。藍牙的劣勢:傳輸速度慢。 藍牙的技術性能參數:有效傳輸距離為10cm~10m,增加發射功率可達到100米,甚至更遠。收發器工作頻率為2.45GHz ,覆蓋范圍是相隔1MHz的79個通道(從2.402GHz到2.480GHz )。數據傳輸技術使用短封包,跳頻展頻技術,1600次/秒,防止偷聽和避免干擾;每次傳送一個封包,封包的大小從126~287bit;封包的內容可以是包含數據或者語音等不同服務的資料。數據傳輸帶寬為同步連接可達到每個方向32.6Kbps,接近於10倍典型的56kb/s Modem的模擬連接速率,非同步連接允許一個方向的數據傳輸速率達到721kb/s,用於上載或下載,這時相反方向的速率是57.6kb/s;數據傳輸通道為留出3條並發的同步語音通道,每條帶寬64kb/s;語音與數據也可以混合在一個通道內,提供一個64kb/s同步語音連接和一個非同步數據連接。網路連接使用加密技術,同時採用口令驗證連接設備,可同時與其他7個以內的設備構成藍牙微網(Piconet ),1個藍牙設備可以同時加入8個不同的微網,每個微網分別有1Mb/s的傳輸頻寬,當2個以上的設備共享一個Channel時,就可以構成一個藍牙微網,並由其中的一個裝置主導傳輸量,當設備尚未加入藍牙微網時,它先進入待機狀態。

區別在於兩者的傳輸速率不一樣,有效距離也不一樣。

㈦ 任務:設計並製作一個紅外通信裝置(求大神指點,不能直接用用紅外發收模塊)

在2m的時候,紅外的傳輸效果可能已經比較差了。
首先你要搞清楚一點,紅外,只是一種通信專媒屬介,並非通信手段。
所以,你可以考慮採用紅外加串口的模式來進行通信。
在發送端,先採集語音信號,然後通過串口進行發送
傳統的串口發送需要有線連接,你現在只需把待發信號連接到紅外發射管上即可。
在接收端,將紅外接受管的信號作為輸出。
這樣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免去了通訊協議的設置。
2和3是屬於信號調理和測量部分了,選一個好一點的運放和AD采樣晶元即可滿足要求
如常見的AD7324+OP177A運放即可。

㈧ 什麼是紅外技術

人們之所以能看見物體,是因為人眼能夠接收到物體的反射光線。如果在漆黑的夜晚或在視覺能力以外,就難以看見物體。對於被遮蓋、被偽裝的物體,則更難識別了。但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全方位地拓展了人們的視力,不僅可以幫助人們觀察物體,還可以用來操縱、控制儀器、武器隱身或顯身,不愧是「火眼金睛」。具備這個本事的就是紅外技術。

紅外技術是專門研究紅外輻射的產生、傳輸、轉化和測量方法的技術。它涉及有關紅外機理、工藝、材料,特別是紅外的應用。紅外輻射的發現已有200年,但真正廣泛應用還是20世紀的事,特別是近幾十年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進展。

在信息技術中,不同的光源有各自發揮作用的地方。紅外光線的波長不能為肉眼所接收。但是,一切物體都可以發射紅外線,溫度越高的物體發出的紅外線也越多。有的物體能反射由外面射來的紅外光線,另外一些能吸收紅外光線。

經過漫長的發展歷程,紅外技術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系統。這種紅外系統應是獲取並應用紅外輻射信息裝置的總稱。作為一個系統,基本結構包括四部分:用於收集紅外輻射、掃描成像、光學編碼等光學機械裝置;進行光電—電光轉換的紅外探測器;進行電訊號放大處理的電子信號處理裝置;用以記錄、顯示和驅動裝置。按其功能分為:紅外夜視儀、紅外熱像儀、紅外測距儀、紅外遙感儀、紅外通信、紅外雷達、紅外電視、紅外醫學、紅外跟蹤和制導系統等等。

比方,人有一定的體溫,因此不斷向外輻射紅外光線。當一個人離開某地後,由他發出的紅外光線還繼續存在。目前,人們研製有一種紅外熱像儀,可以探測到一定時間以前停留在現場的紅外輻射,從而捕捉此人的形象,為公安偵破工作提供線索。

紅外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各國為了在這個領域佔有一席之地都加大了科研力度。

紅外探測器

紅外探測器,是將入射的紅外輻射信號轉變成電信號輸出的器件。紅外輻射是波長介於可見光與微波之間的電磁波,人眼察覺不到。要察覺這種輻射的存在並測量其強弱,必須把它轉變成可以察覺和測量的其他物理量。一般說來,紅外輻射照射物體所引起的任何效應,只要效果可以測量而且足夠靈敏,均可用來度量紅外輻射的強弱。現代紅外探測器所利用的主要是紅外熱效應和光電效應。這些效應的輸出大都是電量,或者可用適當的方法轉變成電量。

㈨ 要做一個紅外激光發射裝置,類似激光槍。接收端是HS0038B,發射端想用NEC的協議格式;可以么

原理很簡單,就跟遙控器差不多,槍是發射裝置,衣服上的感應器位接收裝置。 真人CS鐳戰模擬系統採用了激光、計算機、無線通信等先進技術,以發射紅外激光代替發射實彈。每套單兵器材由激光發射槍、激光接收系統(頭盔及背心)、無線系統遙控器等
激光槍,hs0038,紅外,激光\發射裝置
原理很簡單,就跟遙控器差不多,槍是發射裝置,衣服上的感應器位接收裝置。 真人CS鐳戰模擬系統採用了激光、計算機、無線通信等先進技術,以發射紅外激光代替發射實彈。每套單兵器材由激光發射槍、激光接收系統(頭盔及背心)、無線系統遙控器等

閱讀全文

與紅外光通信裝置總體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木工電動工具連條上法 瀏覽:774
帶座軸承用什麼軸承 瀏覽:499
怎麼查看閥門閥體的材質 瀏覽:906
vs2010工具箱介紹 瀏覽:875
液氮用於製冷是利用其什麼性質 瀏覽:976
大型五金機電市場 瀏覽:350
空調里製冷的東西是什麼樣子的 瀏覽:959
電動工具20伏電源 瀏覽:982
怎麼查wifi多少連接設備連接wifi 瀏覽:87
同步發電機自勵恆壓裝置應有作用 瀏覽:421
手機如何查看我的設備 瀏覽:551
機械租賃多少是一般納稅人 瀏覽:655
太空儀表怎麼設置 瀏覽:666
探究影響斜面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 瀏覽:712
儀表盤顯示有什麼意思 瀏覽:13
鑄造件製品圖紙怎麼看 瀏覽:882
抽油機電機軸承如何拆卸 瀏覽:814
暖氣一共幾個閥門 瀏覽:787
江西大桶灌裝設備哪裡有 瀏覽:363
電腦加裝機械硬碟怎麼設置 瀏覽: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