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自行車傳動裝置是什麼原理

自行車傳動裝置是什麼原理

發布時間:2021-11-03 05:07:46

① 自行車變速器的原理是什麼

機械式變速箱主要應用了齒輪傳動的降速原理。簡單的說,變速箱內有多組傳動比不同的齒輪副,而汽車行駛時的換檔行為,也就是通過操縱機構使變速箱內不同的齒輪副工作。如在低速時,讓傳動比大的齒輪副工作,而在高速時,讓傳動比小的齒輪副工作。

一般自行車變速所謂的幾段變速是指『前大盤齒片個數 x 後飛輪齒片個數』,登山車通常是前3大盤,後飛輪六、七、八、九、十速,乘起來就是18、21、24、27、30段變速。公路車比較特別,它只有14,16,18,20,22段變速。



(1)自行車傳動裝置是什麼原理擴展閱讀:

變速器的作用

自行車的變速器,前3齒盤、後9齒盤的組合可變速為27。在此以山地車為例說明。旋動腳蹬時,前齒盤旋轉,通過鏈條把力量轉遞到後齒盤,車輪就前進。前齒盤的大小(齒數)和後齒盤的大小(齒數)決定旋動腳蹬時的力度。

前齒盤越大,後齒盤越小,腳蹬時感到費力(自行車前進的距離變長)。前齒盤越小,後齒盤越大,腳蹬時感到輕松(自行車前進的距離變短)。

自行車的騎行是起跑、停止、上坡、下坡、迎風、順風等情況下前進。不管是任何條件下都能保持一定的速度(自行車快速前進,或者是慢速前進,都能保持一定的踩蹬步速和力矩,就要變速器。



② 電動自行車的傳動傳動裝置原理

你指的應該是把復電動制機固定在車輪上,而不是通過鏈條傳動的情況。
按理這種傳動裝置應該叫杠桿,傳動原理也隨之叫杠桿原理。因為當把電動機的轉子和車輪固定在一起時,車輪也就相當於電動機的一部分。當線圈通電轉子產生動力力矩,開始旋轉,通過輻條帶動整個車輪旋轉。這時輻條就充當杠桿,起到傳動的作用,把動力傳輸到車輪的外緣。推動整車前行。

③ 自行車變速器運用什麼原理

變速自行車就像汽車的排擋一樣.不同的齒輪需要轉動的力也不一樣.
簡單來說,變速自行車的回最小的1檔,是用來上坡的答,因為1檔是用最大的前齒輪和最大的後齒輪.這種齒輪搭配所需要的下踏的力非常小,所以上坡會覺得很輕松,基本不會出什麼力.但是1檔的齒輪搭配在平地上是非常費力的.因為需要的力小了,你要踩的圈數多了.所以,在平地上1檔是幾乎用不到的(騎累了調節用的).

相對與1檔,5檔上坡是最累的,原理和1檔剛剛相反.5檔起步慢,需要的力量大,但是速度是最快的.(2、3、4檔介於1檔和5檔之間,前輪盤變速作用不明顯,只是將1、2、3、4、5檔細分了一下).
怎麼擰的話,摩托車油門型的變速器,往前擰到底是1檔,往後擰是5檔.

④ 自行車的原理是什麼.

自行車運動力學 自行車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極其常見的一種交通工具。它的出現距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最早的自行車是由法國人西夫拉克發明的,它沒有傳動系統,靠兩腳蹬地向前滑行,最快只能達到時速20公里。後來蘇格蘭人皮埃爾發明了前輪帶腳蹬的自行車。第一輛現代意義的自行車出現在19世紀末的英國,後由傳教士帶入中國。據統計目前中國有大約五億輛自行車。 自行車運動力學 自行車運動是一種半機械化運動。人們應掌握一定的機械原理和力學知識,有效地利用傳動速比,合理掌握運動強度,巧妙節省體能消耗,從而以充沛的體力,達到高效的運動 自行車傳動 自行車是傳動式機械,它的傳動裝置包括主動齒輪、被動齒輪、鏈條及變速器等。齒輪比與傳動比關系著自行車的使用效率。後輪運轉實質在於:在鏈條傳動下的飛輪帶動後輪轉動,飛輪與後輪具有相同的角速度,而後輪半徑遠大於齒輪半徑,由線速度增大,提高了車速。 自行車的踏腳用到了杠桿原理。以飛輪的輪軸為支點,用較長的鐵桿來轉動鏈條上的飛輪,可以省力。踏腳飛輪上用到了齒輪,以防止鏈條打滑。 自行車上的鏈條與車子的後輪之間也採用了齒輪傳動。並且應用了比踏腳飛輪更小的齒輪,可以節省踏腳所用的力,同時,還提高了自行車後車輪運轉時的速度。自行車的剎車系統也用到了杠桿原理。以車把上的剎車柄的轉折關節為支點,起到了省力的作用。想停住自行車,一個人拉都有點困難,但這么一捏,馬上能停住。簡單的機械在生活中起到的作用真是不可思議啊! 前觸閘:前觸閘是靠杠桿原理制動的。當手握緊閘把時,閘把的另一頭將接頭、拉桿、拉管向下壓,使閘皮向下壓至與輪胎接觸,產生摩擦制動力。其缺點是剎車效果與輪胎充氣程度有關。充氣不足時,會使摩擦力減小,影響剎車效果。腳蹬是輪軸,但是輪軸也用了杠桿的原理。...自行車是一種機械,它由許多的簡單機械構成: 執行部分的車把,控制部分中的車閘把,後閘部件中的前曲拐,後曲拐及支架,貨架上的彈簧夾,車鈴的按鈕等部件都屬於杠桿. 傳動部分中的腳蹬... 1:腳踏板是動力,鏈條是阻力.支點是中間圓盤的軸 2:後輪外圈的車胎是阻力,自行車鏈條是動力.車輪軸是支點 行車剎車 行車剎車由鼓式、輪圈式到碟剎式,與時俱進。碟剎的使用愈來愈普及,而剎車這種安全、保命裝置,沒有失敗的權利。我們意在認識碟剎,不在論斷、區別好壞。選擇及採用何種系統,應是使用者依據自己的騎乘方式、需求、預算等的衡量,各取所需,各有所用。 機械式或油壓式Mechanic or Hydraulic (Actuated) 依剎車作動的方式區分,或說以作動剎車片夾持碟盤的介質來分,一是剎車線,一是油。 機械式碟剎,靠剎車線的拉力讓卡鉗內的剎車片磨擦並夾住碟盤,產生剎車效果。油壓式,以油液為介質,拉剎車把乃作動裡面的活塞壓縮油液,壓力從油管直通卡鉗,從而推動卡鉗內的活塞,帶動剎車片夾持碟盤。機械式碟剎有其兼容上的便利性,一般的V型剎車把就可以通用。油壓碟剎的剎車把、油管及卡鉗是完整配合的一組產品,自然和傳統纜線作動的剎車沒有共通的交集。有些碟剎廠商設計了半機械、半油壓碟剎(semi-hydraulic),這個中間路線產品維持油壓卡鉗,依舊靠纜線拉力,但作動的是在卡鉗部位的壓縮活塞。油壓碟剎好處在於剎車輸出力道是人手部施力的好幾倍,屬於四兩撥千斤型的敏銳的剎車力道。密封屬性,低保養度。油壓碟剎在汽機車上的運用十分成熟,到了吹毛求疵的自行車,卻牽涉許多技術難題,看似簡單的自行車,其實不好搞定。不過,油壓碟剎的剎車把上有儲油壺(reservoir),所以體積比較大,在許多零件寸土必爭的車把手上爭地盤,要注意和STI類的變速拉柄,及Grip shifting旋轉式變速手把的兼容性問題。傳統的輪圈剎車也有油壓式的,猜猜看?Magura HS11、33、66就是。 而靠纜線拉動機械原理的碟剎,可能會因線本身的長度、彈性,和外殼磨擦等種種因素,而流失了剎車力道。遇上潮濕、下雨天,剎車常常伴隨著尖叫聲,有些車友的背脊會癢起來。

⑤ 自行車內軸變速器是什麼原理

這牽扯到一個專業名詞叫做「傳動比」
簡單的說就是:大齒輪帶動小齒輪時轉數變大,小齒輪帶大齒輪時轉數變小。
分析如下:自行車變速系統一般由腳蹬位置的大齒輪、自行車後輪軸上的小齒輪、鏈條、變速撥動器等組成。
當你撥動檔位時通過連接線把力傳動到控制鏈條位置裝置,鏈條位置改變從而使鏈條在自行車後輪小齒輪繫上進行齒位切換,若鏈條在最小齒輪上工作時此時速度和轉數最快,反之則變慢。

⑥ 自行車變速器的原理和調整

變速自行車有前後兩個變速齒輪,前齒輪有三個檔,通過左把手進行控回制,後齒輪根據車型不同一般答分七個檔,八個檔,九個檔的,七個檔的為21變速,八個檔的為24變速,九個檔的為27變速。

前齒輪越大,後齒輪越小,蹬自行車時越費勁,但是自行車速度相對來說也比較快;前齒輪越小,後齒輪越大,蹬自行車時越輕松,但是相對來說速度會降低一些。

騎自行車爬坡時,可以將前齒輪調整到1,也就是最大的齒輪,後齒輪可調整到1-3,調整到1時後齒輪最大,這樣在上坡路段非常輕松。如果前齒輪調整到3,那麼後齒輪調整4即可。逆風情況下也可以這樣調整。

(6)自行車傳動裝置是什麼原理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因為使用中在某些特定的檔位,鏈條會處在一種極度損耗的狀態中,比如說前1後9的檔位時,或者前3後1時,雖然可以正常行駛,但鏈條從上面看是斜的,時間一長,鏈條就會出現松動,甚至斷掉,如果亂用只會加劇鏈條,飛輪,牙盤的機械磨損。

將前撥手撥調整到最大盤,完全擰松兩個限位螺絲,鬆掉變速線,將前撥內凹下沿調整到與最大盤垂直距離1-3mm,前撥內側扳到與鏈條在最大盤時水平距離0.5-1mm,拉直變速線,擰緊固定螺絲後再微調限位螺絲。

⑦ 自行車工作原理是什麼

自行車的原理

1、測量中的運用

在測量跑道的長度時,可運用自行車。如普通車輪的直徑是0.71米或0.66米。那麼轉過一圈長度為直徑乘圓周率,即約2.33米或2.07米。然後,讓車沿著跑道滾動,記下滾動的圈數,則跑道長為2.33n米或2.07n米。

2、力和運動的運用

⑴ 減小與增大摩擦。車的前軸、中軸及後軸均採用滾動以減小摩擦。為更進一步減少摩擦,人們常在這些部位加潤滑劑。多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紋以增大摩擦。而在剎車的同時,手用力握緊閘把,增大剎車皮對鋼圈的壓力,達到制止車輪滾動的目的。

⑵ 彈簧的減振作用。車的坐墊下安有許多根彈簧,利用它的緩沖作用,以減小振動。

3、壓強知識的運用

⑴自行車車胎上刻有載重量。如車載重過量,則車胎受到壓強太大而被壓破。

⑵坐墊呈馬鞍形,它能夠增大坐墊與人體的接觸面積以減小臀部所受壓強,使人騎車不易感到疲勞。

4、簡單機械知識的運用

自行車制動系統中的車閘把與連桿是一個省力杠桿,可增大對剎車皮的拉力。自行車為了省力或省距離,還使用了輪軸:腳踏板與鏈輪牙盤;後輪與飛輪及龍頭與轉軸等。

5、功和機械能的知識的運用

⑴ 根據功的原理:省力必定費距離。因此人們在上坡時,常騎「s」形路線就是這個道理。

⑵ 動能和重力勢能的互相轉化。如騎車上坡前,人們要加緊蹬幾下,就容易上去些,這里是動能轉化為勢能。而騎車下坡,不用蹬,車速也越來越快,此為勢能轉化為動能。

⑶ 整體上自行車是費力機械,一般為省距離才騎自行車。頂風騎車比頂風行走艱難,就是因為騎車費的力被「放大」了。

6、前驅和後驅

⑴自行車屬於後驅,即後輪驅動,前輪被動。

⑵自行車由於後驅,筆直騎過後的胎痕一條筆直,一條規則彎曲,筆直的為後輪胎痕,彎曲的為前輪胎痕。

(7)自行車傳動裝置是什麼原理擴展閱讀:

1、車架部件是構成自行車的基本結構體,也是自行車的骨架和主體,其他部件也都是直接或間接安裝在車架上的。

車架部件的結構形式有很多,但總體可以分為兩大類:即男式車架和女式車架。

由於自行車是依靠人體自身的驅動力和騎車技能而行駛的,車架便成為承受自行車在行駛中所產生的沖擊載荷以及能否舒適、安全地運載人體的重要結構體,車架部件製造精度的優劣,將直接影響乘騎的安全、平穩、和輕快。

一般輻條是等徑的,為了減輕重力,也有製成兩端大、中間小的變徑輻條,還有為了減少空氣阻力將輻條製成扁流線型。

2、外胎:分軟邊胎和硬邊胎兩種。軟邊胎斷面較寬,能全部裹住內胎,著地面積比較大,能適宜多種道路行駛。硬邊胎自重輕,著地面積小適宜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駛,具有阻力小,行駛輕快等優點。

外胎上的花紋是為了增加與地面的摩擦力。山地自行車的外胎寬度特別寬,花紋較深也是適應越野山地用。

3、腳蹬部件:腳蹬部件裝配在中軸部件的左右曲柄上,是一個將平動力轉化為轉動力的裝置,自行車騎行時,腳踏力首先傳遞給腳蹬部件,然後由腳蹬軸轉動曲柄,牙盤,中軸,鏈條飛輪,使後輪轉動,從而使自行車前進。

因此腳蹬部件的結構和規格是否合適,將直接影響騎車人的放腳位置是否合適,自行車的驅動能否順利進行。

腳踏:可分為整體式腳踏和組合式腳踏。無論什麼款式的腳踏都必須有腳踏面,必須安全可靠,具有一定的防滑性能,可以選用橡膠、塑料或金屬材料製造。腳踏必須轉動靈活。

4、前叉部件:前叉部件在自行車結構中處於前方部位,它的上端與車把部件相連,車架部件與前管配合,下端與前軸部件配合,組成自行車的導向系統。

轉動車把和前叉,可以使前輪改變方向,起到了自行車的導向作用。此外,還可以起到控制自行車行駛的作用。

前叉部件的受力情況屬懸臂梁性質,故前叉部件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等性質。

5、鏈條:鏈條又稱車鏈、滾子鏈,安裝在連輪和飛輪上。其作用是將腳踏力由曲柄、鏈輪傳遞到飛輪和後輪上,帶動自行車前進。

鏈輪:用高強度鋼材製成,保證其達到需要的拉力。

6、飛輪:飛輪以內螺紋旋擰固定在後軸的右端,與鏈輪保持同一平面,並通過鏈條與鏈輪相連接,構成自行車的驅動系統。從結構上可分為單級飛輪和多級飛輪兩大類。

單級飛輪又稱為單鏈輪片飛輪,主要由外套、平擋和芯子、千斤、千斤簧、墊圈、絲擋幾鋼球等零件組成。其單級飛輪工作原理:當向前踏動腳踏時,鏈條帶動飛輪向前轉動,這時飛輪內齒和千斤相含,飛輪的轉動力通過千斤傳到芯子,芯子帶動後軸和後輪轉動,自行車就前進了。

當停止踏動腳踏板時,鏈條和外套都不旋轉,但後輪在慣性作用下仍然帶動芯子和千斤向前轉動,當反向踏動腳踏時,外套反向轉動,會加速千斤的滑動,使「嗒嗒」聲響得更急促。多級飛輪是自行車變速裝置中的一個重要部件。

多級飛輪是在單級飛輪的基礎上,增加幾片飛輪片,與中軸上的鏈輪結合,組成各種不同的傳遞比,從而改變了自行車的速度。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自行車

⑧ 自行車 內變速器 工作原理是什麼有圖嗎

自行車全自動變速器(即內變速器) 是採用離心和杠桿原理設計製造的,隨騎行速度變化而自動變擋的新型變速器。其三速速比分別為 1:0.7 1:1 1:1.4 變速范圍比較適合人們正常的騎行規律,並可根據人們的愛好調整變擋時間的早晚。
該產品規格尺寸是根據我國自行車行業標准設計製造的,適用於輻條13G,數量36根,現生產飛輪數有11T、13T、14T、16T、18T、20T,可調式全自動變速器,國家授權四項專利。
全自動變速器工作原理是根據自行車的車速變化隨意改變傳動比,達到省力和提速的目的,從根本上取代了手操作變速。三個擋位的變換區間為0—116(轉/分),96--120(轉/分),大於120(轉/分)。
其變擋動力是靠自行車騎行狀態所產生的離心力作為驅動力,而且是靠騎行速度的高低來控制速比的高低,並通過轉矩的輸入和機械原理相結合,對離心力所驅動運動加以限制,將擋位鎖住,達到定擋定位目的,總結起來全自動變速器的性能和特點有如下幾點:
1、 不用手操縱(取消了拉線系統)換擋變速。
2、 該產品為三個擋位,擋位的變換是隨車速快慢自動完成,不需要手操縱。一擋0~14.5公里/小時;二擋12~16公里/小時;三擋大於15公里/小時。
3、 變速早晚可調,根據用戶的不同需求,可以自行調整螺栓,使變速區間適合自己的騎行頻率。因為離心裝置與彈簧組成一個系統,完成1~3擋的軸向變換。因壓縮彈簧的預緊力越大,所需變速的離心力就越大,需要更高的車速提供所需離心力,反之亦然。所以調整螺栓改變彈簧預緊力大小,就可以改變變擋早晚。
4、 老少皆宜,老年人騎車喜歡請一些的,可以騎低速區,早換擋;年輕人喜歡快一點,可以騎高速區,晚換擋,只要調整好彈簧預緊力,就可以輕松換擋。
5、 隨心所欲,想變則變,不想變則不變。當速度達到變速區間時,離心力已經能夠實現變速,但只要騎行者不停止蹬踏動作就不會變擋的。
6、 靈敏度高,由於該產品是靠機械傳動,是採用車輪轉動產生的離心力和杠桿原理來完成變速的,車速決定了離心力大小,而離心力大小又決定了花鍵的位置,因而變速准確,無任何後顧之憂。
7、 結構緊湊,設計中盡量讓每個零件盡量完成多種功能,免除零件多、環節多,提高了產品的可靠性。所以,比起手拉線變速裝置,結構簡單,動態性能好。
8、 適應性廣、維修方便,該產品是依據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設計的,所以零部件大量採用國家標准件和行業標准件,拆裝方便,便於維護保養,更換易損件。
9、 密封性好,採用了運動狀態和靜止狀態兩種密封結構,保障產品內部的清潔度,從而提供極少的維護就可以保持良好的性能。

⑨ 自行車變速器的原理

自行車上的物理學知識

自行車的車架、輪胎、腳踏、剎車、鏈條等25個部件中,其基本部件缺一不可。其中,車架是自行車的骨架,它所承受的人和貨物的重量最大。按照各部件的工作特點,大致可將其分為導向系統、驅動系統、制動系統:

1、導向系統:由車把、前叉、前軸、前輪等部件組成。乘騎者可以通過操縱車把來改變行駛方向並保持車身平衡。

2、驅動(傳動或行走)系統:由腳蹬、中軸、鏈輪、曲柄、鏈條、飛輪、後軸、後輪等部件組成。人的腳的蹬力是靠腳蹬通過曲柄,鏈輪、鏈條、飛輪、後軸等部件傳動的,從而使自行車不斷前進。

3、制動系統:它由車閘部件組成、乘騎者可以隨時操縱車閘,使行駛的自行車減速、停使、確保行車安全。

此外,為了安全和美觀,以及從實用出發,還裝配了車燈,支架等部件。

下面來具體介紹一些與力學知識有關的自行車部件:

1、車架部件是構成自行車的基本結構體,也是自行車的骨架和主體,其他部件也都是直接或間接安裝在車架上的。

車架部件的結構形式有很多,但總體可以分為兩大類:即男式車架和女式車架。

車架一般採用普通碳素銅管經過焊接、組合而成。為了減輕管重量,提高強度,較高檔的自行車採用低合金鋼管製造。為了減少快速行駛的阻力,有的自行車還採用流線型的鋼管。

由於自行車是依靠人體自身的驅動力和騎車技能而行駛的,車架便成為承受自行車在行駛中所產生的沖擊載荷以及能否舒適、安全地運載人體的重要結構體,車架部件製造精度的優劣,將直接影響乘騎的安全、平穩、和輕快。一般輻條是等徑的,為了減輕重力,也有製成兩端大、中間小的變徑輻條,還有為了減少空氣阻力將輻條製成扁流線型

2、外胎:分軟邊胎和硬邊胎兩種。軟邊胎斷面較寬,能全部裹住內胎,著地面積比較大,能適宜多種道路行駛。硬邊胎自重輕,著地面積小適宜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駛,具有阻力小,行駛輕快等優點。

外胎上的花紋是為了增加與地面的摩擦力。山地自行車的外胎寬度特別寬,花紋較深也是適應越野山地用。

3、腳蹬部件:腳蹬部件裝配在中軸部件的左右曲柄上,是一個將平動力轉化為轉動力的裝置,自行車騎行時,腳踏力首先傳遞給腳蹬部件,,然後由腳蹬軸轉動曲柄,中軸,鏈條飛輪,使後輪轉動,從而使自行車前進。因此腳蹬部件的結構和規格是否合適,將直接影響騎車人的放腳位置是否合適,自行車的驅動能否順利進行。

腳踏:可分為整體式腳踏和組合式腳踏。無論什麼款式的腳踏都必須有腳踏面,必須安全可靠,具有一定的防滑性能,可以選用橡膠、塑料或金屬材料製造。腳踏必須轉動靈活。

4、前叉部件:前叉部件在自行車結構中處於前方部位,它的上端與車把部件相連,車架部件與前管配合,下端與前軸部件配合,組成自行車的導向系統。

轉動車把和前叉,可以使前輪改變方向,起到了自行車的導向作用。此外,還可以起到控制自行車行駛的作用。

前叉部件的受力情況屬懸臂梁性質,故前叉部件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等性質。

5、鏈條:鏈條又稱車鏈、滾子鏈,安裝在連輪和飛輪上。其作用是將腳踏力由曲柄、鏈輪傳遞到飛輪和後輪上,帶動自行車前進。

鏈輪:用高強度鋼材製成,保證其達到需要的拉力。

6、飛輪:飛輪以內螺紋旋擰固定在後軸的右端,與鏈輪保持同一平面,並通過鏈條與鏈輪相連接,構成自行車的驅動系統。從結構上可分為單級飛輪和多級飛輪兩大類。

單級飛輪又稱為單鏈輪片飛輪,主要由外套、平擋和芯子、千斤、千斤簧、墊圈、絲擋幾鋼球等零件組成。

其單級飛輪工作原理:當向前踏動腳踏是,鏈條帶動飛輪向前轉動,這時飛輪內齒和千斤相含,飛輪的轉動力通過千斤傳到芯子,芯子帶動後軸和後輪轉動,自行車就前進了。

當停止踏動腳踏板時,鏈條和外套都不旋轉,但後輪在慣性作用下仍然帶動芯子和千斤向前轉動,這時飛輪內齒產生相對滑動,由此將芯子壓縮到芯子的槽口內,千斤又壓縮了千斤簧。當千斤齒頂滑到飛輪內齒頂端時,千斤簧被壓縮得最多,再稍微向前滑一點,千斤被千斤簧彈到齒根上,發出「嗒嗒」的聲響。芯子轉動加快,千斤也很快在各個飛輪內齒上滑動,發出「嗒嗒」的聲音。當反向踏動腳踏時,外套反向轉動,會加速千斤的滑動,使「嗒嗒」聲響得更急促。多級飛輪是自行車變速裝置中的一個重要部件。

多級飛輪是在單級飛輪的基礎上,增加幾片飛輪片,與中軸上的鏈輪結合,組成各種不同的傳遞比,從而改變了自行車的速度。

⑩ 自行車變速器原理(有原理圖)

自行車變速器的原理是,人在駕駛自行車的時候,踩踏踏板,踏板受力通過線繩來拉動自行車的變速器,變速器因為拉動的原因改變了它本來所在的位置,進而也相應使得鏈條的位置發生了變化,鏈條因此便可以跳自行車不同的齒輪上,自行車的速度也因此相應得到改變。

在整個自行車動的過程中,前齒盤和後齒盤的大小就會決定踩踏時候的力度,前齒盤越大,後齒盤越小,踩踏就越費力,但自行車前進距離會變長,反之前齒盤越小,後齒盤越大,踩踏就越輕松,但自行車前進的距離就會變短。

(10)自行車傳動裝置是什麼原理擴展閱讀:

自行車變速器的作用:

自行車的變速器,前3齒盤、後9齒盤的組合可變速為27。在此以山地車自行車變速系統為例說明。

旋動腳蹬時,前齒盤旋轉,通過鏈條把力量轉遞到後齒盤,車輪就前進。前齒盤的大小(齒數)和後齒盤的大小(齒數)決定旋動腳蹬時的力度。

前齒盤越大,後齒盤越小,腳蹬時感到費力(自行車前進的距離變長)。

前齒盤越小,後齒盤越大,腳蹬時感到輕松(自行車前進的距離變短)。

自行車的騎行是起跑、停止、上坡、下坡、迎風、順風等情況下前進。不管是任何條件下都能保持一定的速度(自行車快速前進,或者是慢速前進,都能保持一定的踩蹬步速和力矩,就要變速器。

閱讀全文

與自行車傳動裝置是什麼原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boot解包工具箱 瀏覽:943
75千瓦電機軸承型號是什麼 瀏覽:930
男機械技能怎麼放 瀏覽:961
預作用空氣維持裝置組成 瀏覽:832
手機設備禁用了怎麼辦 瀏覽:175
工廠儀表工接線一般多少錢 瀏覽:761
超聲波檢測需要一對什麼測試面 瀏覽:661
大型儀器上崗證都有哪些 瀏覽:338
Joule實驗的裝置示意圖 瀏覽:630
嘉興五金機電城 瀏覽:955
木工電動工具連條上法 瀏覽:774
帶座軸承用什麼軸承 瀏覽:499
怎麼查看閥門閥體的材質 瀏覽:906
vs2010工具箱介紹 瀏覽:875
液氮用於製冷是利用其什麼性質 瀏覽:976
大型五金機電市場 瀏覽:350
空調里製冷的東西是什麼樣子的 瀏覽:959
電動工具20伏電源 瀏覽:982
怎麼查wifi多少連接設備連接wifi 瀏覽:87
同步發電機自勵恆壓裝置應有作用 瀏覽: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