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強度大,質量輕,
(2)氧氣,水,Fe
2 O
3 +6HCl═2FeCl
3 +3H
2 O,
(3)選取的酸的種類不同,鐵絲表面出現紅色物質,溶液由藍色變為淺綠色,Fe+CuSO
4 ═FeSO
4 +Cu,
(4)①3CO + Fe
2 O
3 
2Fe + 3CO
2 2NaOH+CO
2 ═Na
2 CO
3 +H
2 O,
②反應前裝置A中葯品的質量,測出反應前後裝置B增加的質量
⑨ 金屬材料的物理性質在實驗中起到什麼作用
金屬材料的物理性質
這些特性主要是指熔點,導電性,導熱性,密度,耐腐蝕性,磁特性等.
熔點,金屬材料在緩慢加熱的條件下,由固態開始熔化為液態時的溫度,叫該金屬的熔點,單位為攝氏度(℃).工業上常用的金屬中,錫的熔點最低,為231.9℃,而鎢的熔點最高,為3410℃,純金屬有固定的熔點.但大多數合金材料在熔化時,取決於它的成分.比如,鐵碳合金,含碳量不同熔點也不同,即它們沒有一個固定的熔點.掌握各種金屬材料和合金的熔點,對我們金屬和合金靶材的熔煉鑄造具有很大的影響,並因此影響其應用.
導電性,是金屬材料傳導電流的能力.衡量金屬材料導電能力的指標是電導率.電導率愈大,其導電性能就愈好.導電性以銀最好,其次是銅和鋁.金屬材料的導電性還與溫度有關.合金的導電性一般比純金屬差.當材料的橫截面積及其他條件相同時,金屬的導電性愈好,則電流通過時產生的熱量就愈小,因而在輸電過程中的電能損失就較小.金屬中銀的導電性最好,其次是銅鋁.
導熱性,用烙鐵舉例.木柄導熱系數低,可抵抗熱能流動;鑽頭是由銅製成的,它是良好的熱導體,因此可以使存儲在其中的熱能容易地向下傳播到尖端並進入被焊接的工件.這種,金屬傳導熱量的能力叫導熱性,導熱性能的優劣一般用導熱系數來表示金屬材料,導熱系數又稱熱導率;金屬的導熱性愈差,其加熱或冷卻時,部件表面和內部的溫度差就愈大,由此產生的內應力就愈大,就愈易發生裂紋.一般來說,導電性好的材料,其導熱性也好.銀的導熱性最好,其次是銅和鋁.
密度,定義為材料每單位體積的質量;國際單位制和中國法定計量單位中,密度的單位為kg / m 3;相對密度是材料密度與4°C以下水的密度相比.
密度和相對密度的公式為:
密度(ρ)= 質量(m)/體積(V)
相對密度(d)= 材料密度/純水在4°C的密度
利用密度的概念可以解決一系列實際問題,如計算毛坯的質量、鑒別金屬材料等.
熱膨脹性,就是金屬升高溫度時體積發生脹大的現象稱為金屬的熱膨脹.衡量熱膨脹性的指標稱為熱膨脹系數,熱膨脹系數是指金屬溫度每升高1℃所增加的長度度與原來長度的比值.例如,在靶材的焊接綁定過程中,被焊的工件由於受熱不均勻而產生不均勻的熱膨脹,就會導致焊件的變形和焊接應力.
導磁性,金屬被磁化或被磁力吸引的性能稱為磁性.根據這種性能的不同,通常將金屬材料分為鐵磁材料、順磁材料和逆磁材料三種.鐵磁材料有鐵、鈷、鎳等,它們在外磁場中能強烈被磁化.順磁材料有錳、鉻、鎢、鉬等,它們在外加磁場中只是微弱地被磁化.逆磁材料有銅、錫、鉛、鋅等,它們能抗拒或削弱外加磁場對材料本身的磁化作用.鍍膜工業上應用較多的鐵磁材料,需要考慮磁場屏蔽問題,盡量提高透磁率以滿足濺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