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自行車結構圖和自行車上的簡單機械,比如杠桿和滑輪。
車把:輪軸——變形杠桿——省力
踏板:輪軸——變形杠桿——省力
前閘、後閘:——杠桿——省力
後輪:輪軸——變形杠桿——費力
應用機械的位置
應用機械的類型
應用的機械起什麼作用
龍頭(把手)
輪軸
輕松地控制方向
踏腳板與齒輪
輪軸
省力
剎車
杠桿
省力
大車輪與小車軸
輪軸
加快速度
大齒輪與小齒輪
輪軸
提高轉速
螺絲與螺帽
斜面
省力
② 自行車中有哪些機械零件和機械傳動裝置
不同類型抄自行車的組成不見略有不同,下圖是近些年較為流行的硬尾山地車組成圖解
傳動裝置有:摩擦傳動(剎車)、鏈條傳動、齒輪傳動(摩拜)、皮帶傳動(OFO)、棘輪傳動(後花鼓)、曲軸連桿傳動(曲柄中軸)、氣動傳動(前叉後膽)、液壓傳動(油壓剎車)、鋼絲索傳動(拉線剎車、變速)、花鍵傳動(中軸、塔基)。
③ 自行車結構圖
行車的車架、輪胎、腳踏、剎車、鏈條等25個部件中,其基本部件缺一不可。其中,車架是自行車的骨架,它所承受的人和貨物的重量最大。按照各部件的工作特點,大致可將其分為導向系統、驅動系統、制動系統:
1、導向系統:由車把、前叉、前軸、前輪等部件組成。乘騎者可以通過操縱車把來改變行駛方向並保持車身平衡。
2、驅動(傳動或行走)系統:由腳蹬、中軸、鏈輪、曲柄、鏈條、飛輪、後軸、後輪等部件組成。人的腳的蹬力是靠腳蹬通過曲柄,鏈輪、鏈條、飛輪、後軸等部件傳動的,從而使自行車不斷前進。
3、制動系統:它由車閘部件組成、乘騎者可以隨時操縱車閘,使行駛的自行車減速、停使、確保行車安全。
自行車的踏腳通過鏈條帶動後輪轉動,後輪則帶動整部車前進,當然也包括帶動前輪,由於前輪是被動地向前運動,地面給它的力當然就是向後的了,而後輪由於是主動向前運動,因此摩擦力向前。
前觸閘:前觸閘是靠杠桿原理制動的。當手握緊閘把時,閘把的另一頭將接頭、拉桿、拉管向下壓,使閘皮向下壓至與輪胎接觸,產生摩擦制動力。其缺點是剎車效果與輪胎充氣程度有關。充氣不足時,會使摩擦力減小,影響剎車效果。腳蹬是輪軸,但是輪軸也用了杠桿的原理。...自行車是一種機械,它由許多的簡單機械構成:
執行部分的車把,控制部分中的車閘把,後閘部件中的前曲拐,後曲拐及支架,貨架上的彈簧夾,車鈴的按鈕等部件都屬於杠桿.
傳動部分中的腳蹬...
1:腳踏板是動力,鏈條是阻力.支點是中間圓盤的軸
2:後輪外圈的車胎是阻力,自行車鏈條是動力.車輪軸是支點
(*^__^*)
嘻嘻……希望能入您的慧眼
④ 自行車的結構圖(要圖)
一張簡要的自行車結構圖:
1:前輪 2:輻條 3:花鼓 4:前叉 5:前剎 6:鋼索 7:剎車及變速把手
8:車把 9:豎桿 10:車架專 11:前變速 12:車座屬桿 13:車座 14:後剎
15:貨架 16:飛輪 17:反光鏡 18:後輪 19:後變速 20:腳撐 21:氣門
22:後輪 23:鏈條 24:輪盤 25:腳踏 26:曲柄
幾個重要的概念:
傳動裝置:包括主動齒輪(輪盤)、被動齒輪(飛輪)、鏈條及變速器。
齒輪比:主動齒輪(輪盤)與被動齒輪(飛輪)的齒數之比;
傳動比:齒輪比乘以後輪的直徑;
傳動行程:傳動比再乘以圓周率即為傳動行程,也就是每蹬踏一周單車前進的距離
⑤ 圖示為自行車的傳動裝置示意圖,A、B、C分別為大齒輪、小齒輪、後輪邊緣上的一點,則在此傳動裝置中(
A、B和C兩點同軸轉動,所以兩點的角速度相等,故A錯誤;
B、A和B兩點屬於同一傳內動鏈兩點,故線速度相等容,故B正確;
C、由向心加速度的公式a=
v2 |
r |
⑥ 自行車後飛輪的機械構造.
原理如同樓上那貼所言,圖片請看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7%C9%C2%D6&in=6&cl=2&cm=1&sc=0&lm=-1&pn=5&rn=1
這張圖看明白了嗎?向前踩時挑絲頂起卡鐵(有名千斤)卡住內圈裡的那些小齒輪的垂直面,帶著向前轉.往後時挑絲被小齒輪的斜面壓著,卡鐵倒下,飛輪即可空轉.這帖里有詳細的分解圖:
http://www.chinabike.net/newbbs/dispbbs.asp?BoardID=10&ID=99551&replyID=&skin=0這里的塔基就是飛輪基座.為了方便更換飛輪,所以把基座和飛輪片分開.因為是多極變速飛輪所以基座比普通的要厚.但工作原理還是一樣的.卡鐵就是一樓里第三張圖里的那兩個小簧片.
⑦ 自行車腳踏裝置力臂圖
阻力的作用點在鏈條與盤的接觸點,方向向右;如下圖所示:
支點為軸承處,過支點作力F作用線的垂線段.如下圖所示:
⑧ 求簡單的機械裝置圖。
這是我畫的一種限位裝置的圖片,僅供參考。
⑨ 自行車傳動結構的示意圖
組成部分
系統結構
自行車的車架、輪胎、腳踏、剎車、鏈條等25個部件中,其基本部件缺一不可。其中,車架是自行車的骨架,它所承受的人和貨物的重量最大。按照各部件的工作特點,大致可將其分為導向系統、驅動系統、制動系統: 1、導向系統:由車把、前叉、前軸、前輪等部件組成。乘騎者可以通過操縱車把來改變行駛方向並保持車身平衡。 2、驅動(傳動或行走)系統:由腳蹬、中軸、牙盤、曲柄、鏈條、飛輪、後軸、後輪等部件組成。人的腳的蹬力是靠腳蹬通過曲柄,鏈輪、鏈條、飛輪、後軸等部件傳動的,從而使自行車不斷前進。 3、制動系統:它由車閘部件組成、乘騎者可以隨時操縱車閘,使行駛的自行車減速、停駛、確保行車安全。 此外,為了安全和美觀,以及從實用出發,還裝配了車燈,支架等部件。
組成
1、車體部分:包括車架、前叉、車把、鞍座和前叉合件等,是自行車的主體。
自行車(20張)傳動部分包括腳蹬、曲柄、鏈輪、鏈條、中軸和飛輪等,由人力踩動腳蹬,通過以上傳動件帶動車輪旋轉,驅車前行。 2、行動部分:即前後車輪、包括前後軸部件、輻條、輪輞(車圈)、輪胎等。 3、安全裝置:包括制動器(車閘)、車燈、車鈴、反射裝置等。 根據需要,還可增加一些附件,如支架、衣架、保險叉、擋泥板、氣筒等。另外,裝有變速機構的運動車、競賽車、山地車等還裝有變速控制器和前後撥鏈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