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水泵的管道工藝圖怎麼畫
畫水泵的管道工藝圖,是需要與相關專業協作完成的:
1、首先必須熟悉相應的設計規范,熟知要設計的水泵及管道和主要設備的工藝流程,根據規范和工藝要求確定各環節設備的技術參數,計算管道管徑,進行設備的選型。確定主要設備的安裝空間和安裝尺寸,向各個協作專業提供技術資料;
2、根據土建專業提供的廠房平、立面圖確定設備位置,畫設備安裝平面圖;
3、畫管道安裝的平面圖、立面圖、系統圖、大詳圖等。
4、編制圖紙說明書,圖紙目錄,設備表,材料表。
B. 離心泵的設計、安裝、配管時需考慮注意哪些方面
使用環境
1 室內,周圍溫度0到40度,相對濕度85%一下,還把1000m一下 無腐蝕性以及易爆性氣體。
2 冬季溫度低於0度以下時,由於水泵內部水會凍結,會導致泵脹裂。請注意保溫。
管道安裝
1 對於水泵來說,進水管,出水管附中太大的話會引起同心度異常,所以進行充分的配管支持。
2 進水管的末端,離最低水面相當於管徑的2倍以上的深度,且離地步1到1.5倍以上。
3 防止吸入異物,應該安裝有過濾網的底閥
4 管道盡量短較少彎曲
C. 如何配置水泵管道及閥門安裝
不同水泵在不同使用情況下的管道選擇: 1、為了提高水泵的吸入性能,管道泵吸入管路應盡可能縮短,盡量少拐彎(彎頭最好用大麴率半徑),以減少管道阻力損失。為防止泵產生汽蝕,泵吸入管路應盡可能避免積聚氣體的囊形部位,不能避免時,應在囊形部位設DN15或DN20的排氣閥。當泵的吸入管為垂直方向時,吸入管上若配置異徑管,則應配置偏心異徑管,以免形成氣囊。 2、為了避免管道、閥門的重量及管道熱應力所產生的力和力矩超過泵進出口的最大允許外載荷,在泵的吸入和排出管道上須設置管架。泵管口允許最大載荷應由水泵製造廠提供。 3、 單吸泵的進口處,最好配置一段約3倍進口直徑的直管。 4、對於雙吸入泵,為了避免雙向吸入水平離心泵的汽蝕,雙吸入管要對稱布置,以保證兩邊流量分配均勻。垂直管道通過彎頭直接連接,但泵的軸線一定要垂直於彎頭所在的平面。此時,進口配管要求盡量短,彎頭接異徑管,再接進口法蘭。在其它條件下,泵進口前應有不小於3倍管徑的直管段。 5、垂直進口或垂直出口的泵,為了減少對泵管口的作用力,管口上方管線須設管架,其平面位置要盡量靠近管口,可以利用管廊縱梁支吊管線,所以常把泵布置在管廊下。 6、 輸送密度小於650Kg/m?的液體,如液化石油氣、液氨等,泵的吸入管道應有1/10~1/100的坡度坡向泵,使氣化產生的氣體返回吸入罐內,以避免泵產生汽蝕。 安裝管道閥門應注意的事項: 1、 非金屬泵的進出口管線上閥門的重量決不可壓在泵體上,應設置管架,防止壓壞泵體與開關閥門時扭動閥門前後的管線。 2、 泵出口的切斷閥和止回閥之間用泄液閥放凈。管徑大於DN50時,也可在止回閥的閥蓋上開孔裝放凈閥。同規格泵的進出口閥門盡量採用同一標高
D. 水泵安裝方法及要求有哪些
水泵運輸到指定位置後,進行設備吊裝安裝,准確就位於已經做好的設備慣性台座上,所有水泵用漏斗盛接由密封墊所滲漏的水,並有管道排放到最近排水點。
水泵就位前的基礎混凝土強度,坐標、標高、尺寸和螺栓孔位置必須符合深化設計詳圖的要求,安裝時地腳螺栓應垂直、擰緊,且與設備底座接觸緊密。
水泵墊鐵組放置位置正確,平穩,接觸緊密,每組不超過3塊。
在水泵附近的管道上安裝支架,使泵殼上沒有重量附著。
水泵每台泵的進出水口兩端應設有排氣閥,排水口和壓力表接頭,進出水口應配有法蘭供管道連接。
潛污泵:本工程地下室集水坑內設有多台潛污泵,其它裝方式有兩種:固定式自動耦合安裝系統和移動式自由安裝系統。安裝、維修極方便,人可不必為此而進行入污水坑。
水泵在安裝時,應注意各水泵的位置,同一排的水泵,應使每一台水泵的中心軸線相互平行,並且應使水泵的出水口或進水口的中心線在一條直線上。
水泵試運轉,在設計負荷下連續運轉不應少於2h,並符合下列規定:
a、運轉中不應有異常振動和聲響,各密封處不得泄漏,緊固加接部位不應松動;
b、軸承溫升必須符合設備說明書的規定,滑動軸承的最高溫度不得超過70度,滾動軸承的最高溫度不得起過75度;
c、軸封填料的溫升應正常,在無特殊要求的情況下,普通填料泄漏量不得大於35-60ml/h,機械密封的泄漏量不得大於10ml/h。
d、電動機的電流和功率不應超過額定值。
E. 泵房工藝管道安裝工程量計算
泵房是安裝水泵、電動機、水泵控制櫃及其他輔助設備的建築物,是水泵站工程的主體,其主要作用是為水泵機組、輔助設備及運行管理人員提供良好的工作條件。不同的泵房形式影響並決定泵站進、出水建築物的形式及布置。合理設計泵房,對節約工程投資,延長設備使用壽命,保證安全和經濟運行都有重要意義。
泵房的安裝在整個水施工程中是重中之重,是一個安裝公司在一個工程中的技術的體現所在地,同時也是系統的源頭,因此,泵房的安裝工藝就是一個公司在工程里的臉面,泵房的工藝做得好就是公司的標志。
2.常見的泵房介紹
給水泵房主要是給自來水加壓用的,比方可以將水抽到水塔或者高層建築的屋頂水箱。因為一般城市供水系統的水壓只有3kg/cm2.所以高層房屋用水就需加壓。保證高區用水壓力滿足使用要求。
消防泵房主要是擔負消防供水任務的水泵房均稱為消防水泵房。消防水泵房,按作用分為取水泵房、送水泵房和加壓泵房;按使用目的分為生活、生產、消防合用泵房(如水廠內),生產、消防合用泵房(如工業企業內部),生活、消防合用泵房(如民用建築物內)、獨立的消防水泵房(如油罐區)。為了保證火災時管道內達到滅火區域的壓力要求,保證滅火功能。
污水泵房主要是將上游來水提升至後續處理單元所要求的高度,使其實現重力自流。它的工作特點是它所抽升的水是不幹凈的,一般含有大量的雜質,而且來水的流量隨時都在變化。
3.泵房安裝工藝流程圖及質量控制
焊接管道安裝泵房安裝工藝流程圖
安裝前的土建施工環境要求:
1.安裝區域土建的主體施工已完成,
2.安裝區域垃圾或廢棄物清理干凈並有足夠的加工製作空間,
3.柱子和樓板需裝修的必須進行裝修完成,
4.安全維護已經施工完成,保證施工安全,
5.運輸路線已經施工完成,保證材料進場運輸通暢,
6.臨電、鄰舍安裝完成,保證施工用電要求,
7.設備基墩已澆築完成。
安裝前我們的技術准備或者方案准備
技術准備工作
技術准備是施工准備工作的核心。由於任何技術的差錯或隱患都可能引起質量和人身安全事故,造成經濟、財產和生命的巨大損失。因此必須認真地做好技術准備工作。具體內容如下:
(1)熟悉、審查施工圖紙的依據
1)現場裝飾工程施工圖紙;
2)現場裝飾工程施工現場實際狀況;
3)施工驗收規范和有關國家標准技術規定。
(2)熟悉、審查設計圖紙的內容
1)審查設計圖紙是否完整、齊全,設計圖紙和資料是否符合國家相關規范和滿足本項目要求;
2)認真熟悉審查設計圖紙、有關的設計資料、設計依據、主體施工單位移交的相關資料、施工驗收規范及有關技術規定
F. 水泵機組怎麼進行布置和基礎
水泵機組的布置和基礎:
一、泵機組的布置
泵機組的排列是泵站內布置的重要內容,它決定了泵房建築面積的大小。機組間距以不妨礙操作和維修的需要為原則。機組布置應保證運行安全,裝卸、維修和管理方便,管道總長度最短、接頭配件最小,水頭損失最小,並應考慮泵站有擴建的餘地。機組排列基本形式有以下幾種。
1、縱向排列
縱向排列時水泵各機組軸線平行。縱向排列結構緊湊,電動機抽軸方便,建築面積小,但泵房跨度大,管件多,水力條件較差,一般需要橋式吊車吊裝。縱向排列適用於如IS單級單吸懸臂式離心泵。因為懸臂式泵系頂端進水,採用縱向排列能使吸水管保持順直狀態。如果泵房中兼有側向進水和側向出水的離心泵,則縱向排列的方案就值得商榷。如果SH型泵佔多數時,縱向排列方案就不可取。
機組之間各部分尺寸應符合下列要求。
(1)泵房大門要求通暢,既能容納最大的設備(泵或電機),又有操作餘地。其場地寬度一般用管外壁和牆壁的凈距A值表示。A等於最大設備的寬度加1m,但不得小於2m。
(2)管與管之間的凈距B應大於0.7m,以保證工作人員能較為方便地通過。
(3)管外壁與配電設備應保持一定的安全操作距離C。當為低壓配電設備時C值不小於1.5m,為高壓配電設備時C值不小於2m。
(4)泵外形凸出部分與牆壁的凈距D,需滿足管道配件安裝的要求,但是,為了便於就地檢修泵,D值不宜小於1m;如泵外形不凸出基礎,D值則表示基礎與牆壁的距離。
(5)電機外形凸出部分與牆壁的凈距E,應保證電機轉子在檢修時能拆卸,並適當留有餘地。E值一般為電機軸長加0.5m,但不宜小於3m,如電機外形不凸出基礎,則E值表示基礎與牆壁的凈距。
(6)管外壁與相鄰機組的凸出部分凈距F不應小於0.7m。如電機容量大於55kW時,F應不小於lm。
2、橫向排列
橫向排列泵房跨度較小,進出水管順直,水力條件較好,吊裝設備採用單軌吊車梁介面。但泵房較長,管件拆裝不太方便。橫向排列主要適用於側向進、出水的泵,如單級雙吸卧式離心泵Sh型、SA型水泵的布置。橫向排列的各部分尺寸應符合下列要求。
(1)泵凸出部分到牆壁的凈距A1與上述縱向排列的*條要求相同,如泵外形不凸出基礎,則Al表示基礎與牆壁的凈距。
(2)出水側泵基礎與牆壁的凈距Bl應按水管配件的安裝的需要確定,但是,考慮到泵出水側是管理操作的主要通道,故B1不宜小於3m。
(3)進水側泵基礎與牆壁的凈距D1,也應根據管道配件的安裝要求決定,但不小於1m。
(4)電機凸出部分與配電設備的凈距,應保證電機轉子在檢修時能拆卸,並保持一定安全距離,其值要求為:Cl=電機軸長+0.5m。但是,低壓配電設備應Cl≥1.5;高壓配電設備Cl≥2.0m。
(5)泵基礎之間的凈距El與C1要求相同,即El=Cl。如果電機和水泵凸出基礎,E1值表示為凸出部分的凈距。
(6)為了減小泵房的跨度,也可考慮將吸水閥門設置在泵房外面。
3、橫向雙行排列
橫向雙行排列布置緊湊,泵房面積小,管件少,水力條件好,但泵房跨度大,需安裝橋式吊車。橫向雙行排列主要適用於採用雙吸離心泵的圓形取水泵房,採用這種布置可節省較多的基建造價。應該指出,這種布置形式兩行泵的轉向從電機方向看去是彼此相反的,因此,在泵訂貨時應向水泵廠特別說明,以便水泵廠配置不同轉向的軸套止鎖裝置,各部分尺寸要求,可參考橫向單行排列的有關規定。
二、泵機組的基礎
水泵基礎的作用是支承並固定機組,使它運行平穩,不發生劇烈振動,防止沉陷。因而要求基礎有足夠的強度和一定的重量滿足剛度要求,對基礎的要求是:a、堅實牢固,除能承受機組的靜荷載外,還能承受機械的振動荷載;b、要澆築在較堅實的地基上,不宜澆築在松軟地基或新鎮土上,以免發生基礎下沉或不均勻沉陷。
卧式泵均為塊式基礎,其尺寸大小一般均按所選泵的安裝尺寸所提供的數據確定。如無上述資料,對帶底座的小型泵可選取:
基礎長度L=底座長度L1+(0.15~0.20)(m)
基礎寬度B=底座螺孔間距(在寬度方向上)bl+(0.15~0.20)(m)
基礎高度H=底座地腳螺釘的埋入深度+(0.15~0.20)(m)
地腳螺釘的埋入深度一般為20d+4d(d為螺栓直徑、4d為叉尾或彎鉤高度)
對於不帶底座的大、中型水泵的基礎尺寸,可根據泵或電動機(取其寬者)地腳螺孔的間距加上0.4~0.5m,以確定其長度和寬度。基礎高度確定方法同上。
確定基礎的高度後還應根據重量要求進行復核。基礎重量應大於機組總重量的2.5~4.0倍。在已知基礎平面尺寸和混凝土容重的條件下,可計算出基礎需要高度,基礎高度一般應不小於50~70cm,基礎高度應高出室內地坪約10-20cm。基礎附近有管溝時,基礎在地坪以下的深度不得小於管溝深度。由於水能促進振動的傳播,基礎的底應在地下水位以上,否則應將泵房底板做成整體的連續鋼筋混凝土板,再將基礎澆築在底板上,此時可將底板的部分厚度計入基礎厚度。
對於大型的立式泵機組的水泵、電機基礎應分築,設計原則與卧式水泵基礎大體相同。特殊之處在於計算機組重量和考慮基礎強度時應考慮下面的因素:對於立式水泵,從切線方向出水產生偏心力矩,靠水泵的自重不能平衡,以剪應力形式傳給地腳螺栓,當閉閘啟動時,產生的推力反作用於水泵,因而大功率立式水泵機組的電機基礎負載,除電機自重外還需加上水泵葉輪、傳動軸重量和軸向拉力。
為了保證泵站工作可靠、運行安全和管理方便,在布置機組時,應遵照以下規定。
(1)相鄰機組的基礎之間應有一定寬度的過道,以便工作人員通行。電動機容量不大於55KW時,凈距應不小於0.8m;電動機容量大於55KW時,凈距不小於1.2m。電動機容量小於20KW時,過道寬度可適當減小。但在任何情況下,設備的突出部分之間或突出部件與牆之間不小於0.7m,如電動機容量大於55KW時,則不得小於1.0m。
(2)對於非水平接縫的泵,在檢修時,往往要將泵軸和葉輪沿軸線方向取出,因此在沒計泵房時,要考慮這個方向有一定的餘地,即泵離開牆壁或其他機組的距離應大於泵軸長度加上0.25m,為了從電動機中取出轉子,應同樣地留出適當的距離。
(3)裝有大型機組的泵站內,應留出適當的面積作為檢修機組之用。其尺寸應保持在被險修機組的周圍有0.7~1.0m的過道。
(4)泵站內主要通道的寬度應不小於1.2m。
(5)輔助泵(排水泵、真空泵)通常安置在泵房內的適當地方,盡可能不增大泵房尺寸。輔助泵可靠牆安裝,只需一邊留出過道。必要時,真空泵可安置於托架上。
G. 求助消防水泵房壓力試驗排水管道安裝詳細圖
各個工程的管道設置都有不同,你需要根據工程設計圖紙來做。不是任何人都能提供安裝圖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