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灼燒時,用到的硅酸鹽質儀器有哪些
灼燒時,用到的硅酸鹽質實驗儀器為瓷坩堝、泥三角、酒精燈,而坩堝鉗為鐵質儀器。
例如:重量分析祛中灼燒硫酸鋇晶體,分解礦石(煅燒石灰石為氧化鈣和二氧化碳)的反應。高嶺土熔燒脫水使其結構疏鬆多孔,進一步加工生產氧化鋁;焙燒二氧化鈦使其改變晶型和性質等,都是高溫灼燒固體的實例。
實驗室中常用的電加熱器有電爐、電加熱套、管式爐和馬弗妒等。加熱溫度的高低可通過調節外電阻來控制。管式爐和馬弗爐的溫度達1000 C左右,爐孔內插人熱電偶以指示爐內溫度並加以控制。
(1)灼燒海帶實驗裝置有哪些擴展閱讀:
灼燒的方法是將固體放在坩堝中,直接用煤氣燈或電爐加熱,或置於高溫電爐中按要求溫度進行加熱。
灼燒與蒸發區別:
蒸發目的:蒸發是指濃縮溶液,或將揮發性氣體和水分除去。
方法:待蒸發溶液放在燒杯和坩堝中,可在水浴中或在墊有石棉瓦的煤氣燈上加熱。
注意:末期小心結晶外濺,故要小心控制火力。
灼燒目的:除去試樣中的有機物和銨鹽。
方法:待蒸發溶液放在坩堝中,在墊有石棉瓦的煤氣燈上加熱。
例如:AlCl₃生成Al₂O₃,首先水解,AlCl₃+3H₂O→Al(OH)₃+3HCl(可逆反應),加熱促使HCl揮發,促進水解進行到底,蒸幹得到Al(OH)₃,灼燒後分解,生成Al₂O₃
類似的還有,MgCl₂,BeCl₂,FeCl₃,Al(NO₂)₃等,都易水解,且水解生成的HCl或HNO₃都易揮發,而使水解過程到底,蒸幹得到氫氧化物,並灼燒分解成氧化物。
Ⅱ 灼燒海帶需要的實驗儀器有哪些
三腳架 泥三角 坩堝 酒精燈
Ⅲ 灼燒海帶實驗
喂!是灼燒,是要燒成灰的,燒杯怎麼都不能把海帶燒成灰吧!不是受熱不均勻,所以必須用坩鍋!
Ⅳ 灼燒海帶獲得還帶灰的實驗可加入的有機試劑是什麼
海帶中碘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加入過氧化氫&稀硫酸
有:
2I- + 2H+ + 2H2O2 == I2+ 2H2O
生成碘單質,可以用澱粉溶液鑒別回.
現象:加入過答氧化氫後溶液由無色變深黃色,加入澱粉溶液變為深藍色.
改進方法,酒精易揮發,灼燒時應注意適當通風.(可在通風櫥中進行)
Ⅳ 灼燒干海帶用什麼儀器
A.粗略稱量抄干海帶可用托盤襲天平,故A正確;
B.灼燒固體應在坩堝中進行,而加熱液體可用蒸發皿,故B錯誤;
C.過濾煮沸後的海帶灰水混合液可用漏斗分離,故C正確;
D.四氯化碳與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漏斗進行分液,故D正確.
故選B.
Ⅵ 海帶灼燒提取碘實驗
(一)工藝流程抄
原料處理→灰化→浸灰→濃縮→蒸餾→提純→成品
(二)操作要點 ①海帶、馬尾藻以及其他褐藻類都可作提碘原料,採用馬尾藻和海帶根作原料比較經濟。原料在曬干時除去泥沙,避免雨淋濕或水洗,因為藻體死後碘顆粒變小,易溶解於水或酸性溶液,而減少其產量。②將曬乾的原料進行灰化,破壞原料的有機組織,便於無機碘化物成分的溶解。灰化採用灰化窯,灰化窯比露天灰化省力,碘量損失少。灰化時嚴格控制溫度,如溫度超過碘化物的熔點,會使碘升華而減少產量。③將灰放入浸灰池中以1:1水量浸泡,在浸灰池夾層中通蒸氣加熱保持70~80℃,浸泡幾天,使浸泡液的濃度達到19波美度,使灰中碘化物盡量溶出,進行濃縮。④將浸泡液加熱濃縮到25波美度,以增加碘化物濃度。在加熱和冷卻過程中有大量無機鹽析出,當碘含量約為4%時即可進行蒸餾提碘。⑤將濃縮液裝入蒸餾器內用工業硫酸調節其pH 1~2,煮沸後加入二氧化錳繼續蒸餾,直到紫色蒸氣全部蒸發為止,蒸出的紫色蒸氣在冷凝器內結晶即是碘。⑥將粗碘放在升華器內以60~70℃升華,將凝結在升華器壁上的碘取下包裝即為精製碘。
Ⅶ 灼燒干海帶在什麼儀器中進行
A.粗略稱量干海抄帶可襲用托盤天平,故A正確;
B.灼燒固體應在坩堝中進行,而加熱液體可用蒸發皿,故B錯誤;
C.過濾煮沸後的海帶灰水混合液可用漏斗分離,故C正確;
D.四氯化碳與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漏斗進行分液,故D正確.
故選B.
Ⅷ 灼燒干海帶實驗裝置
A.分餾需要酒精燈、蒸餾燒瓶、冷凝管等,溫度計測定餾分的溫度,則專圖中溫度計的屬水銀球應在支管口處,故A錯誤;
B.灼燒在坩堝中進行,圖中裝置可灼燒干海帶,故B正確;
C.汽油與水分層,可利用圖中裝置分液,故C正確;
D.點燃Mg條,引發鋁熱反應可冶煉Fe,圖中裝置可冶煉金屬Fe,故D正確;
故選A.
Ⅸ 實驗室海藻提碘,在灼燒海帶過程中,需三腳架,問泥三角是什麼三腳架是什麼鐵三角是什麼 都是實驗儀器
因為這個裝置是一個鐵圈下面有三個支腳,所以叫三腳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