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半自動化裝卸搬運系統的主要由以下哪幾個系統構成
物流設備是物流系統中的物質基礎,伴隨著物流的發展與進步,物流設備不斷得到提升與發展。物流設備領域中許多新的設備不斷涌現,如四向托盤、高架叉車、自動分揀機、自動引導搬運車(AGV)、集裝箱等,極大的減輕了人們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物流運作效率和服務質量,降低了物流成本,在物流作業中起著重要作用,極大的促進了物流的快速發展。反過來,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對物流設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我國物流設備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1、物流設備的界定及類型 物流設備是完成物流各項活動的工具與手段,是組織物流活動的物質技術基礎。離開一定的物質技術條件,任何物流活動都將無法進行.運輸、倉儲保管、裝卸搬運、流通加工、包裝、信息處理等都需要相應的物流設備。所謂物流設備是指進行各項物流活動所必需的成套建築和器物,組織實物流通所涉及的各種機械設備、運輸工具、倉儲設施、站場、電子計算機、通訊設備等。物流設備的功能和類型是根據物流各項活動逐步形成的,按照不同的標准可以進行如下分類: ①按照設備所特有的功能可以分為運輸設備、倉儲保管設備、裝卸搬運設備、流通加工設備、包裝設備、信息處理設備等。 ②按照設備在物流活動中的相當位置,可分為固定設備和活動設備。固定設備如鐵路、公路;橋隧、車站、港口、倉庫等建築物I活動設備如火車、汽車、輪船、移動式裝卸搬運設備等。 ③按照設備在物流活動中的服務范圍,可分為企業(生產)物流設備和社會(供銷)物流設備。企業物流設備是企業固定資產的_部分,屬於企業的自有設備,如企業的運輸車輛、鐵路專用線、裝卸搬運機械、包裝機械、倉儲建築等:社會物流設備是為社會物流服務的,屬於公用設備,如運輸線路、橋隧、車站、港口等。 2、我國物流設備發展現狀 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我國物流設備有了較快的發展,各種物流運輸設備數量迅速增長,技術性能日趨現代化,集裝箱運輸得到了快速發展等。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在物流活動中的應用,先進的物流設備系統不斷涌現,我國已具備開發研製大型裝卸設備和自動化物流系統的能力。總體而言,我國物流設備的發展現狀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物流設備總體數量迅速增加。近年來,我國物流產業發展很快,受到各級政府的極大重視,在這種背景下,物流設備的總體數量迅速增加,如運輸設備、倉儲設備、配送設備、包裝設備、搬運裝卸設備(如叉車、起重機等)、物流信息設備等。 ②物流設備的自動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以往我們的物流設備基本上是以手工或半機械化為主,工作效率較低。但是,近年來,物流設備在其自動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上有了「定的提高,工作效率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③基本形成了物流設備生產、銷售和消費系統。以前,經常發生有物流設備需求,但很難找到相應生產企業,或有物流設備生產卻因銷售系統不完善、需求不足,導致物流設備生產無法持續完成等。目前,物流設備的生產、銷售、消費的系統已經基本形成,國內擁有一批物流設備的專業生產廠家、物流設備銷售的專業公司和一批物流設備的消費群體,使得物流設備能夠在生產、銷售、消費的系統中逐步得到改進和發展。 ④物流設備在物流的各個環節都得到了一定的應用。目前,無論是在生產企業的生產、倉儲,流通過程的運輸、配送,物流中心的包裝加工、搬運裝卸,物流設備都得到了一定的應用。 ⑤專業化的新型物流設備和新技術物流設備不斷涌現。隨著物流各環節分工的不斷細化,隨著滿足顧客需要為宗旨的物流服務需求增加,新型的物流設備和新技術物流設備不斷涌現。這些設備多是專門為某一物流環節的物流作業,某一專門商品、某一專門顧客提供的設備,其專業化程度很高。 3、我國物流設備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物流的高速發展使先進的物流設備得到了應用,但從整體上來看我國物流設備的發展並不能滿足新世紀全新物流任務的要求,具體說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多元化投入太少。長期以來我國物流基礎設施投入較少,發展比較緩慢。雖然近些年也新建了一些較先進的倉儲物流設施,但從總體來看,中低端應用較多,20世紀50-60年代建造的倉庫仍在使用,自動化立體倉庫等高端的倉儲貨架系統還不多見,使用了計算機信息化管理的現代化倉庫較少。 ②我國尚處於物流設備發展的起步階段,既缺少行業標准,又沒有行業組織,致使各種物流設備標准不統一,相互銜接配套差。 ③物流設備供應商數量眾多,但普遍規模偏小,發展不規范。 ④物流企業只重視單一設備的質量與選型,沒有通盤考慮整個系統如何達到最優化。 ⑤絕大多數物流企業仍將價格作為選擇物流設備的首要因素,而忽視了對內在品質與安全指標的考察。 ⑥部分物流企業對物流設備的作用缺乏足夠的認識,在系統規劃、設計時帶有盲目性,造成使用上的不便或資源的浪費。 ⑦物流設備的管理並沒有被廣泛納入物流管理的內容,物流設備使用率不高,設備閑置時間較長。 二、我國物流設備發展趨勢 隨著現代物流的發展,物流設備作為其物質基礎表現出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發展趨勢。 1、大型化和高速化 大型化指設備的容量、規模、能力越來越大。大型化是實現物流規模效應的基本手段。一是彌補自身速度很難提高的缺陷而逐漸大型化,包括海運、鐵路運輸、公路運輸。油輪最大載重量達到56.3萬噸,集裝箱船為6790TEU,在鐵路貨運中出現了裝載716000噸礦石的列車,載重量超過5噸的載貨汽車也已研製出來:管道運輸的大型化體現在大口徑管道的建設,目前最大的口徑為1220毫米。這些運輸方式的大型化基本滿足了基礎性物流需求量大、連續、平穩的特點。二是航空貨機的大型化。正在研製的貨機最大可載300噸,一次可裝載30個40英尺(12.2米)的標准箱,比現在的貨機運輸能力(包括載重量和載箱量)高出50%~100%。 高速化指設備的運轉速度、運行速度、識別速度、運算速度大大加快。提高運輸速度一直是各種運輸方式努力的方向,主要體現在對「常速」極限的突破。正在發展的高速鐵路有三種類型:一是傳統的高速鐵路,以日本和法國的技術最具商業價值,目前營運的高速列車最大商業時速已達270~275km/h二是擺式列車,以瑞典為代表,商業時速已達200~250km/h,三是磁懸浮鐵路,目前正處於商業實驗階段,1998年在日本實現了時速為539km/h的實驗速度。德國、法國在高速鐵路上開行的高速貨運列車最高速度已達到200km/h。隨著各項技術的逐步成熟和經濟發展,普通鐵路最終將會被高速鐵路所取代。在公路運輸中高速一般是指高速公路,目前各國都在努力建設高速公路網,作為公路運輸的骨架。航空運輸中,高速是指超音速,客運的超音速已由法國協和飛機所實現。貨運方面雙音速(亞音速和超音速)民用飛機正在研製中。無論如何,超音速化將是民用貨機的發展方向。在水運中,水翼船的時速已達70km/h,氣墊船時速最高,而飛翼船的時速則可達到170km/h。在管道運輸中,高速體現在高壓力,美國阿拉斯加原油管道的最大工作壓力達到8.2MPa。 2、實用化和輕型化 由於倉儲物流設備是在通用的場合使用,工作並不很繁重,因此應好用,易維護、操作,具有耐久性、無故障性和良好的經濟性,以及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環保性。這類設備批量較大、用途廣,考慮綜合效益,可降低外型高度,簡化結構,降低造價,同時也可減少設備的運行成本。 3、專用化和通用化 隨著物流的多樣性;物流設備的品種越來越多且不斷更新。物流活動的系統性、一致性,經濟性、機動性,快速化,要求一些設備向專門化方向發展,又有一些設備向通用化、標准化方向發展。 物流設備專門化是提高物流效率的基礎,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物流設備專門化,二是物流方式專門化。物流設備專門化是以物流工具為主體的物流對象專門化,如從客貨混 載到客貨分載,出現了專門運輸客貨物的飛機、輪船、汽車以及專用車輛等設備和設施。運輸方式專門化中比較典型的是海運,幾乎在世界范圍內放棄了客運,主要從事貨運,管道運輸就是為輸送特殊貨物而發展起來的一種專用運輸方式。 通用化主要以集裝箱運輸的發展為代表。國外研製的公路、鐵路兩用車輛與機車,可直接實現公路鐵路運輸方式的轉換,公路運輸用大型集裝箱拖車可運載海運、空運、鐵運的所有尺寸的集裝箱,還有客貨兩用飛機,水空兩用飛機及正在研究的載客管道運輸等。通用化的運輸工具為物流系統供應鏈保持高效率提供了基本保證。通用化設備還可以實現物流作業的快速轉換,可極大提高物流作業效率。 4、自動化和智能化 將機械技術和電子技術相結合,將先進的微電子技術、電力電子技術、光纜技術、液壓技術、模糊控制技術隱蔽功用到機械的驅動和控制系統,實現物流設備的自動化和智能化將是今後的發展方向。例如,大型高效起重機的新一代電氣控制裝置將發展為全自動數字化控制系統,可使起重機具有更高的柔性,以提高單機綜合自動化水平,自動化倉庫中的送取貨小車、智能式搬運車AHV、公路運輸智能交通系統(ITS)的開發和應用已引起各國的廣泛重視。此外,衛星通信技術及計算機、網路等多項高新技術結合起來的物流車輛管理技術正在逐漸被應用。 5、成套化和系統化 只有當組成物流系統的設備成套、匹配時,物流系統才是最有效、最經濟的。在物流設備單機自動化的基礎上,通過計算機把各種物流設備組成一個集成系統,通過中央控制室的控制,與物流系統協調配合,形成不同機種的最佳匹配和組合,將會取長補短,發揮最佳效用。為此,成套化和系統化物流設備具有廣闊發展前景,以後將重點發展的有工廠生產搬運自動化系統、貨物配送集散系統、集裝箱裝卸搬運系統、貨物自動分揀與搬運系統等。 6、「綠色化」。 「綠色」就是要達到環保要求,這涉及到兩個方面:一是與牽引動力的發展以及製造、輔助材料等有關,二是與使用有關。對於牽引力的發展,一要提高牽引動力,二要有效利用能源,減少污染排放,使用清潔能源及新型動力。對於使用因素,包括對各物流的維護,合理調度,恰當使用等。 三、推進我國物流設備發展的應對措施 借鑒國外物流設備發展的先進經驗,結合我國物流發展的實際情況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可以採取如下措施來加快我國物流設備的發展。 1、加快物流設備標准化制定工作。物流設備標准化對於提高物流運作效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統一的標准有利於各種設備之間的相互銜接配套,有利於物流企業之間的業務合作,從而縮短物流作業時間,提高生產效率,改善物流服務質量,近而減少物流成本在生產總成本中所佔的比重。 2、加大對物流設備的投資力度,注重多元化投資。對物流設備的實際應用情況進行調查研究,注重發展技術含量高的物流設備,有意識的淘汰陳舊落後效率差、安全性能低的物流設備,配置先進物流機械設施,如運輸系統中的新型機車、車輛、大型汽車、特種專用車輛,倉儲系統中的自動化立體倉庫、高層貨架,搬運系統中的起重機、叉車、集裝箱搬運設備、自動分揀和監測設備等。 3、規范物流設備供應商的經營行為,鼓勵其擴大經營規模,提高技術水平和設計能力,從而為物流企業提供更好的物流設備。 4、引導物流企業在選擇物流設備時,不僅注重設備的價格,還要注重設備的質量,安全性能以及對整個系統的作用,結合自身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物流設備,使整個系統效益最優。 5、提高物流企業以及各級政府對物流設備在物流發展中的認識,使他們在進行物流設備系統規劃。設計時能通盤考慮,避免使用不便和資源浪費。 6、無論是物流企業還是各級政府都要把物流設備管理納入物流管理的內容。物流設備是物流成本的一部分,應重視物流設備的管理和研究,提高物流設備的使用效率,盡量減少物流設備的閑置時間。同時應注重對物流設備安全性能的檢測和維修,減緩設備磨損速度,延長其使用壽命,防止設備非正常損壞,保障其正常運行。
Ⅱ 如何實現裝卸搬運合理化
裝卸搬運作業僅是銜接運輸、保管、包裝、配送、流通加工等各物流環節的活動,本身不創造價值。為此,應盡量節約時間和費用,實現裝卸搬運作業合理化。
1、省力化原則
所謂省力,就是節省動力和人力。
a、力求減少搬運次數或不裝卸搬運;
b、努力做到集裝化裝卸、集裝箱化運輸、托盤一貫制物流等有效方法;
c、利用貨物本身的重量和落差原理,如利用滑槽、滑板等工具;
d、避免或減少從下往上的搬運,多採用斜坡式,以減輕負重;
e、力求水平裝卸搬運,如倉庫的作業台與卡車車廂處於同一高度,手推車直接進出;
f、卡車後面帶尾板升降機,倉庫作業月台設裝卸貨升降裝置等。
2、活性化原則
活性化是「從物的靜止狀態轉變為裝卸狀態的難易程度.」如:庫中貨物凌亂不堪,則活性化差;整齊堆碼易於搬運,則活性化程度高。散亂狀態與托盤單元的活性化指數差別較大等。
3、順暢化原則
裝卸搬運貨物順暢化對生產安全、提高效率是重要的。順暢化就是作業場內無障礙,作業不間斷,作業通道暢通。如叉車在庫中作業,應具有安全空間,使轉彎、後退等動作無阻;人工搬運時要有合理通道,保證腳下無障礙物,頭頂留有空間。
用手推車搬貨時,地面要平整,不能有電線、工具等雜物影響小車行走;人工操作電葫蘆吊車,地面防滑、行走通道兩側無障礙物。機械化、自動化作業途中停電、線路故障、作業事故的防止等都是確保裝卸搬運作業順暢和安全的因素。
4、短距化原則
短距化,即以最短的距離完成裝卸搬運作業,最明顯的例子是生產流水線作業。它把各道工序連接在輸送帶上,通過輸送帶的自動運行,使各道工序的作業人員以最短的動作距離實現作業,大大地節約了時間,減少了人的體力消耗,大幅度提高了作業效率。
5、單元化原則
如利用集裝箱、托盤單元等設備極大地提高了搬運效率。
6、連續化原則
如充分利用皮帶傳送機、輥道輸送機、旋轉貨架等實現連續化裝卸搬運,提高專業效率。
7、人機工程原則
通道,物品的包裝、擺放位置、質量、作業環境等必須人性化。
Ⅲ 搬運機械手的應用及組成zy12
助力搬運機械來手的應用:源
1.由於具有無重力化、精確直觀、操作便捷、安全高效等特點,「平衡吊」廣泛應用於現代工業中的物料移載、高頻率搬運、精確定位、部件裝配等場合。
2.從接受原材料和物料開始,一直到加工、生產、保管及配送等物料流動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平衡吊手動移載系統所發揮的作用是令人矚目的。
3.正確使用相應的物料移載方法和手段,對於各行業中,重物的移載、搬運現場的操作人員的健康、安全,進而其作業的合理性、勞動力的節省、生產效率的提高、產品品質的保障等多方面都有極大改善。
助力搬運機械手系統組成
1.一套完整的助力機械手裝備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平衡吊主機、抓取夾具(或機械手)及安裝結構。
2.機械手主機是實現物料(或工件)在空中無重力化浮動狀態的主體裝置。
3.機械手則是實現工件抓取,並完成用戶相應搬運和裝配要求的裝置。
4.安裝結構則是根據用戶服務區域及現場狀況要求以支撐整套設備的機構。 山東中運
Ⅳ 短時間內可以做出來的小機械裝置,想要作為禮物送給朋友
摘要:在零點幾秒的時間內移動小零件——Festo公司的HSW取放搬運裝置正是為此而研製的。該裝置在一個滴定管的檢驗和包裝的組合設備中得到雙重的應用。
摘要:在零點幾秒的時間內移動小零件——Festo公司的HSW取放搬運裝置正是為此而研製的。該裝置在一個滴定管的檢驗和包裝的組合設備中得到雙重的應用。
Ⅳ 搬運機器人由哪些結構組成
搬運機器人涉及到了力學,機械學,電器液壓氣壓技術,自動控制技術,感測器技術,單片回機技術答和計算機技術等學科領域,已成為現代機械製造生產體系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
它的優點是可以通過編程完成各種預期的任務,在自身結構和性能上有了人和機器的各自優勢,尤其體現出了人工智慧和適應性。
(5)搬運裝置結構設計擴展閱讀:
搬運機器人由執行機構、驅動機構和控制機構三部分組成。
手部既直接與工件接觸的部分,一般是回轉型或平動型(多為回轉型,因其結構簡單)。手部多為兩指(也有多指),根據需要分為外抓式和內抓式兩種。
也可以用負壓式或真空式的空氣吸盤(主要用於可吸附的,光滑表面的零件或薄板零件)和電磁吸盤。
Ⅵ 搬運機械手畢業設計
畢業設計 搬運送料機械手設計及Solidworks運動模擬,正文共37頁,12065字,附機械手CAD圖、機械手動作模擬、機械手造型設計
目錄
摘要 1
第一章 機械手設計任務書 1
1.1畢業設計目的 1
1.2本課題的內容和要求 2
第二章 抓取機構設計 4
2.1手部設計計算 4
2.2腕部設計計算 7
2.3臂伸縮機構設計 8
第三章 液壓系統原理設計及草圖 11
3.1手部抓取缸 11
3.2腕部擺動液壓迴路 12
3.3小臂伸縮缸液壓迴路 13
3.4總體系統圖 14
第四章 機身機座的結構設計 15
4.1電機的選擇 16
4.2減速器的選擇 17
4.3螺柱的設計與校核 17
第五章 機械手的定位與平穩性 19
5.1常用的定位方式 19
5.2影響平穩性和定位精度的因素 19
5.3機械手運動的緩沖裝置 20
第六章 機械手的控制 21
第七章 機械手的組成與分類 22
7.1機械手組成 22
7.2機械手分類 24
第八章 機械手Solidworks三維造型 25
8.1上手爪造型 26
8.2螺栓的繪制 30
畢業設計感想 35
參考資料 36
摘要
本課題是為普通車床配套而設計的上料機械手。工業機械手是工業生產的必然產物,它是一種模仿人體上肢的部分功能,按照預定要求輸送工件或握持工具進行操作的自動化技術設備,對實現工業生產自動化,推動工業生產的進一步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因而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和歡迎。實踐證明,工業機械手可以代替人手的繁重勞動,顯著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改善勞動條件,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自動化水平。工業生產中經常出現的笨重工件的搬運和長期頻繁、單調的操作,採用機械手是有效的。此外,它能在高溫、低溫、深水、宇宙、放射性和其他有毒、污染環境條件下進行操作,更顯示其優越性,有著廣闊的發展前途。
本課題通過應用AutoCAD 技術對機械手進行結構設計和液壓傳動原理設計,運用Solidworks技術對上料機械手進行三維實體造型,並進行了運動模擬,使其能將基本的運動更具體的展現在人們面前。它能實行自動上料運動;在安裝工件時,將工件送入卡盤中的夾緊運動等。上料機械手的運動速度是按著滿足生產率的要求來設定。
關鍵字 機械手,AutoCAD,Solidworks
Ⅶ 手動液壓搬運車的結構原理圖
手動液壓搬運車結構原理圖如下:
手動液壓搬運車主要結構分:手柄、油缸、車體三大部分組成。
手動液壓搬運車手柄是起人力打壓作用,來控制液壓油缸起升與降落的功能,一般手柄長度在1米左右,長手柄原理,大大減少了人力。
手動液壓搬運車的主體,一般採用4mm的鋼板壓制而成,輪子有尼龍與聚氨酯區別,在使用過程中,常見為尼龍輪,其耐磨性好。
(7)搬運裝置結構設計擴展閱讀
手動液壓搬運車是一種小巧方便,使用靈活,載重量大,結實耐用的貨物搬運工具。搬運車除了具有托運貨物的功能外,也是為了方便起降貨物,車底盤與輪之間帶有液壓裝置,可以方便的將車推入貨箱底座之下,然後用液壓將底盤升高,托起貨物,就可拖動貨物移動,到達目的地後,用液壓將底盤降落,貨物也隨之落地,可以方便的抽出搬運車。省去了人力搬運的復雜過程。是車間貨物搬運的好幫手。
Ⅷ 梳齒式立體車庫搬運器怎麼設計有標准嗎
保護裝置榮第乃至嗇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