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距離保護的組成
(1)測量部分,用於對短路點的距離測量和判別短路故障的方向。
(2)啟動部分,用來判別系統是否處於故障狀態。當短路故障發生時,瞬時啟動保護裝置。有的距離保護裝置的啟動部分兼起後備保護的作用。
(3)振盪閉鎖部分,用來防止系統振盪時距離保護誤動作。
(4)二次電壓迴路斷線失壓閉鎖部分,當電壓互感器(TV)二次迴路斷線失壓時,它可防止由於阻抗繼電器動作而引起的保護誤動作。但當TV斷線時保護可以選擇投/退「TV斷線相過流保護」。
(5)邏輯部分,用來實現保護裝置應有的性能和建立各段保護的時限。
(6)出口部分,包括跳閘出口和信號出口,在保護動作時接通跳閘迴路並發出相應的信號。
❷ 繼電保護裝置的構成分類有哪些
答:(1)反映一端電氣量的保護:在被保護元件的一端,裝設相應回的變換器來檢測、答比較並鑒別出某一電氣量「正常」與「不正常」兩種運行狀態時的差別並以此特點構成的保護。如反映電流增大——過流保護;反映電壓降低——低電壓保護;反映電流與電壓間的相位差角變化——方向保護;反映電壓與電流的比值變化——距離保護。(2)反映兩端電氣量的保護:同時檢測並比較在「內部故障」與「外部故障」(包括正常運行狀態)兩種工況下被保護元件兩端的電氣量,依據其差別為判據構成的保護。兩端電流的幅值、相位——縱差動保護;兩端電流的相位——高頻相差保護;兩端功率方向——高頻閉鎖方向保護;兩端阻抗方向——高頻閉鎖距離保護。(3)反映非電氣量的保護:反映溫度(變壓器的過熱保護即冷卻器全停)、流量(變壓器的輕、重瓦斯保護)等非電氣量變化構成的保護。
❸ 繼電保護距離保護
距離保護是反應故障點至保護安裝地點之間的距離(或阻抗)。並根據距離的遠近而確定動作時間的一種保護裝置。該裝置的主要元件為距離(阻抗)繼電器,它可根據其端子上所加的電壓和電流測知保護安裝處至短路點間的阻抗值,此阻抗稱為繼電器的測量阻抗。當短路點距保護安裝處近時,其測量阻抗小,動作時間短;當短路點距保護安裝處遠時,其測量阻抗增大,動作時間增長,這樣就保證了保護有選擇性地切除故障線路。
用電壓與電流的比值(即阻抗)構成的繼電保護,又稱阻抗保護,阻抗元件的阻抗值是接入該元件的電壓與電流的比值:U/I=Z,也就是短路點至保護安裝處的阻抗值。因線路的阻抗值與距離成正比,所以叫距離保護或阻抗保護。距離保護分為接地距離保護和相間距離保護等。 距離保護分的動作行為反映保護安裝處到短路點距離的遠近。與電流保護和電壓保護相比,距離保護的性能受系統運行方式的影響較小。
❹ 關於距離保護
距離保護裝置採用基於ARM
Cortex-M3內核的高性能微控制器STM32F103VET6晶元,集32位RISC處理器、低功耗、高性能模擬技術、高速DMA通道及豐富的片內外設、JTAG模擬調試等於一體,無可調節器件,現場免維護、可用作220kV及以上電壓等級輸電線路的主保護及後備保護。更多關於距離保護(請登錄繼保商務網)
987S距離保護主要功能;
1)工頻變化量保護;
2)接地距離I段保護;
3)接地距離II段保護;
4)接地距離III段保護;
5)相間距離I段保護;
6)相間距離II段保護;
7)相間距離III段保護;
8)距離II段後加速保護
9)距離III段後加速保護;
10)不對稱相繼速動;
11)雙回線相繼速動;
12)過流I段保護;
13)過流II段保護;
14)過流III段保護;
15)過流方向保護;
16)低電壓閉鎖過流保護;
17)過流後加速保護;
18)零序過流I段保護;
19)零序I段方向保護;
20)零序過流II段保護;
21)零序II段方向保護;
22)零序過流III段保護;
23)零序III段方向保護;
24)零序電壓閉鎖保護;
25)零序後加速保護;
26)低周減載I段保護;
27)低周減載II段保護;
28)低壓閉鎖低周減載;
29)低流閉鎖低周減載;
30)低壓減載;
31)無壓閉鎖低壓減載;
32)滑壓閉鎖低壓減載;
33)TV斷線閉鎖報警;
34)TV失壓閉鎖報警;
35)重合閘;
36)重合閘檢無壓;
37)重合閘檢同期;
38)手合/遙合檢無壓;
39)手合/遙合檢同期;
40)斷路器失靈;
41)控制迴路斷線告警;
42)加速跳閘;
43)過負荷保護;
44)4組定值;
45)故障錄波;
46)遙控:正常斷路器遙控分合;遠方修改裝置參數、定值、控制字、軟壓板和定值區號等;
47)遙測:電流、電壓、頻率等模擬量;
48)遙信:各種保護功能信號、斷路器位置開入量信號以及脈沖電度。
本裝置能實現的保護很多,比如距離保護、縱聯保護、變壓器保護等等,上述只是列舉了一些常見的距離主保護和後備保護。
❺ 什麼叫距離保護
貴派電器工程師解釋距離保護是指利用阻抗元件來反應短路故障的保護裝置,阻抗元件的阻抗值是接入該元件的電壓與電流的比值:U/I=Z,也就是短路點至保護安裝處的阻抗值。因線路的阻抗值與距離成正比,所以叫距離保護或阻抗保護。
❻ 距離保護有哪些閉鎖裝置各起什麼作用
距離保護的閉鎖裝置包括:電壓斷線閉鎖:電壓互感器二次迴路斷線時,由於加到繼內電器的電壓下降容,好象短路故障一樣,保護可能誤動作,所以要加閉鎖裝置。振盪閉鎖:在系統發生故障出現負序分量時將保護開放(0.12-0.15秒),允許動作,然後再將保護解除工作,防止系統振盪時保護誤動作。
❼ 距離保護裝置一般由哪幾部分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麼
距離保護一般由啟動、測量、振盪閉鎖、電壓迴路斷線閉鎖、配合邏輯和出口等幾部分組成,它們的作用分
述如下:
(1)啟動部分:用來判別系統是否發生故障。系統正常運行時,該部分不動作;而當發生故障時,該部分能夠動作。通常情況下,只有啟動部分動作後,才將後續的測量、邏輯等部分投入工作。
(2)測量部分:在系統故障的情況下,快速、准確地測定出故障方向和距離,並與預先設定的保護范圍相比較,區內故障時給出動作信號,區外故障時不動作。
(3)振盪閉鎖部分:在電力系統發生振盪時,距離保護的測量元件有可能誤動作,振盪閉鎖元件的作用就是正確區分振盪和故障。在系統振盪的情況下,將保護閉鎖,即使測量元件動作,也不會出口跳閘;在系統故障的情況下
,開放保護,如果測量元件動作且滿足其他動作條件,則發出跳閘命令,將故障設備切除。
(4)電壓迴路斷線部分:電壓迴路斷線時,將會造成保護測量電壓的消失,從而可能使距離保護的測量部分出現誤判斷。這種情況下應該將保護閉鎖,以防止出現不必要的誤動。
(5)配合邏輯部分:用來實現距離保護各個部分之間的邏輯配合以及三段式保護中各段之間的時限配合。
(6)出口部分:包括跳閘出口和信號出口,在保護動作時接通跳閘迴路並發出相應的信號。
❽ 常用的繼電保護裝置有哪些
當電力系統中的電力元件(如發電機、線路等)或電力系統本身發生了故障危及電力系統安全運行時,能夠向運行值班人員及時發出警告信號,或者直接向所控制的斷路器發出跳閘命令以終止這些事件發展的一種自動化措施和設備。實現這種自動化措施的成套設備,一般通稱為繼電保護裝置。
構成:
1、測量比較元件
2、邏輯判斷元件
3、執行輸出元件
作用:
①、監視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當被保護的電力系統元件發生故障時,應該由該元件的繼電保護裝置迅速准確地給脫離故障元件最近的斷路器發出跳閘命令,使故障元件及時從電力系統中斷開,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電力系統元件本身的損壞,降低對電力系統安全供電的影響。當系統和設備發生的故障足以損壞設備或危及電網安全時,繼電保護裝置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對電力系統元件本身的損壞,降低對電力系統安全供電的影響。(如:單相接地、變壓器輕、重瓦斯信號、變壓器溫升過高等)。
②、反應電氣設備的不正常工作情況,並根據不正常工作情況和設備運行維護條件的不同發出信號,提示值班員迅速採取措施,使之盡快恢復正常,或由裝置自動地進行調整,或將那些繼續運行會引起事故的電氣設備予以切除。反應不正常工作情況的繼電保護裝置允許帶一定的延時動作。
③、實現電力系統的自動化和遠程操作,以及工業生產的自動控制。如:自動重合閘、備用電源自動投入、遙控、遙測等。
❾ 什麼是距離保護
距離保護 - 正文
用電壓與電流的比值(即阻抗)構成的繼電保護。又稱阻抗保護。它的動作行為反映保護安裝處到短路點距離的遠近。與電流保護和電壓保護相比,距離保護的性能受系統運行方式的影響較小。
當短路點距保護安裝處近時,其量測阻抗小,動作時間短;當短路點距保護安裝處遠時,其量測阻抗大,動作時間就增長,這樣保證了保護有選擇性地切除故障線路。距離保護的動作時間 (t)與保護安裝處至短路點距離(l)的關系t=f(l),稱為距離保護的時限特性。為了滿足繼電保護速動性、選擇性和靈敏性的要求,目前廣泛採用具有三段動作范圍的時限特性。三段分別稱為距離保護的Ⅰ、Ⅱ、Ⅲ段,它們分別與電流速斷、限時電流速斷及過電流保護相對應。
距離保護的第Ⅰ段是瞬時動作的,它的保護范圍為本線路全長的80~85%;第Ⅱ段與限時電流速斷相似,它的保護范圍應不超出下一條線路距離第Ⅰ段的保護范圍,並帶有高出一個△t的時限以保證動作的選擇性;第Ⅲ段與過電流保護相似,其起動阻抗按躲開正常運行時的負荷參量來選擇,動作時限比保護范圍內其他各保護的最大動作時限高出一個△t。
裝置構成 一般情況下,距離保護裝置由以下4種元件組成。①起動元件:在發生故障的瞬間起動整套保護,並可作為距離保護的第Ⅲ段。起動元件常取用過電流繼電器或低阻抗繼電器。②方向元件:保證保護動作的方向性,防止反方向故障時保護誤動作。方向元件可取用單獨的功率方向繼電器,也可取用功率方向繼電器與距離元件結合構成方向阻抗繼電器。③距離元件:距離保護裝置的核心部分。它的作用是量測短路點至保護安裝處的距離。一般採用阻抗繼電器。④時限元件:配合短路點的遠近得到所需的時限特性,以保證保護動作的選擇性。一般採用時間繼電器。
阻抗繼電器 阻抗繼電器的類型很多,實現原理也不盡相同。最常用的有全阻抗繼電器、方向阻抗繼電器、具有偏移特性的阻抗繼電器等。它們的起動特性在阻抗復平面上是一個圓(見圖)。圓的大小根據整定值調整繼電器得到。當阻抗繼電器量測到的阻抗落在圓內時,繼電器起動;當量測到的阻抗落在圓外時,繼電器不動。
阻抗繼電器的動作特性除圓以外還有直線特性、割線特性、平行四邊形特性等。
用作相間故障的距離保護一般採用0°接線,接入阻抗繼電器的電量為同名相的兩相電壓差與兩相電流差,即妧AB與夒A-夒B(妧BC與夒B-夒C,妧CA與夒C-夒A)。量測到的是至故障點的線路正序阻抗,與距離成正比。對於長距離輸電線路的距離保護的起動元件,為了得到較好的避越負荷的能力,送電端的阻抗繼電器可採用-30°接線方式,即接入電量為妧AB與-夒B;受電端的阻抗繼電器可採用+30°接線,即接入電量為妧AB與夒A。
用作接地短路的距離保護要考慮零序電流引起的電壓降落,必須採用零序補償。接入阻抗繼電器的電量應為同名相電壓與同名相電流加零序補償,即妧A與夒A+3k夒0。式中k為線路每相相間互感阻抗與正序阻抗之比,I0為零序電流。
任何距離繼電器均需克服機械阻力或閾電壓才能動作,所以輸入繼電器的電流不能太小。輸入繼電器的電流較小時,繼電器的起動阻抗將下降,使距離繼電器的實際保護范圍縮短,這將影響到與相鄰線路距離元件的配合,甚至引起非選擇性動作。為把起動阻抗的誤差限制在一定范圍內,規定了精確工作電流這一指標。當輸入電流等於時,繼電器的起動阻抗下降到整定值的90%;當輸入電流大於時,就可保證起動阻抗的誤差在10%以內。因此精確工作電流愈小,則繼電器愈靈敏。
對於方向阻抗繼電器,在近處發生短路時存在電壓死區,即繼電器拒絕動作。為了改善它的動作性能,常採用極化迴路以消除電壓死區。
當系統發生振盪時,靠近系統振盪中心處的距離保護所測得的電壓很低、電流很大,即阻抗很小。為避免在系統振盪時距離保護裝置誤動作,應加設振盪閉鎖裝置。在電壓互感迴路斷線時也將造成距離保護誤動作,也應增設閉鎖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