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圖所示的皮帶傳動裝置,兩個皮帶輪處於水平位置,大輪為主動輪,穩定運行時皮帶不打滑,這時在兩輪上各
A、皮帶與輪之間不打滑,則邊緣上的點線速度是大小相等,
根據ω=
v |
r |
Ⅱ 一個水平皮帶傳動裝置,A,B兩輪的軸心距離為s,皮帶一以速度v做勻速運動
物塊加速度a=μg
C相對於皮帶靜止時間所需時間 t1=v/a=v/μg
此時,C相對於皮帶的位移 s1=(1/2)at1^2
c隨皮帶的位移 S2=vt1
有三種情況:
(1 ) 如果s1+s2=s t1時間 c剛好達B輪上方(或在t1時前達)
(2) 如果s1+s2>s c達B輪上方設所需時間為t2
(1/2)at^2+vt=s 解方程t2=(-v+ √(v^+2μgs) )/μg
(3)如果s1+s2<s c與帶一起勻速運動,還需t3=(s-s1-s2)/v 到達B輪上方。
c達B輪上方設所需 總時間 t=t1+t3
Ⅲ 如圖,水平的皮帶傳送裝置中,O1為主動輪,O2為從動輪,皮帶在勻速移動且不打滑.此時把一重10N的物體由
①剛放上時,物體相對皮帶滑動,受到向左的滑動摩擦力,其大小為f=μN=0.4×10N=4N,故①正確;
②達到相對靜止時,A點做勻速運動,與皮帶間無運動趨勢,所以物體在A位置的右側,不受到摩擦力,故②錯誤;
③④O1為主動輪,則輪子帶動皮帶,即N點輪子向下動,皮帶相對輪子向上,因摩擦力方向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故皮帶N點摩擦力應向下;O2為從動輪,即皮帶帶動輪子,即M點皮帶相對於輪子是向上的,故M點的摩擦力向下,故③錯誤,④正確;
故選:C.
Ⅳ 如圖所示為倉庫中常用的皮帶傳輸裝置示意圖,它由兩台皮帶傳送機組成,一台水平傳送帶的A、B兩端相距3m,
解:(1)米袋在AB上加速運動時,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 解方程得t=1s |
Ⅳ 如圖所示,皮帶傳動裝置與水平面夾角為30°,兩輪軸心相距L=3.8m,A、B分別是傳送帶與兩輪的切點,輪緣與
A、小物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垂直傳送帶向上的支持力和沿傳送帶斜向下的摩擦力作用,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設加速度為a1,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
mgsin30°+μmgcos30°=ma1
解得:a1=7.5m/s2,故A錯誤;
當小物塊速度等於3m/s時,設小物塊對地位移為L1,用時為t1,根據勻加速直線運動規律得:
t1=
=v a1
=0.4s3 7.5
L1=
at2=1 2
×7.5×0.16=0.6m1 2
由於L1<L且μ<tan30°,當小物塊速度等於3m/s時,小物塊將繼續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至B點,設
加速度為a2,用時為t2,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和勻加速直線運動規律得:
mgsin30°-μmgcos30°=ma2
解得:a2=2.5m/s2
又L-L1=v1t2+
a2t221 2
解得:t2=0.8s
物塊到B點的速度為:v2=v1+a2t2=3+2.5×0.8=5m/s
整個過程中對A運用動能定理得:
mv2=mgLsin30°+W1 2
解得:W=
×0.1×25?0.1×10×3.8×1 2
=-0.65J,故B錯誤;1 2
C、第一階段,傳送帶的位移為:x1=v1t1=3×0.4=1.2m
相對位移△x1=x1-L1=1.2-0.6=0.6m
第二階段,傳送帶位移為:x2=v1t2=3×0.8=2.4m
相對位移為:△x2=x2-(L-L1)=3.2-2.4=0.8m,
第一階段傳送帶速度比物體快,第二階段物體比傳送帶快,所以小物塊在傳送帶上留下的痕跡長度0.8m,故C正確;
D、摩擦力做的功為:W=f(△x1+△x2)=μmgcosθ(△x1+△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