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檢查氣體發生裝置的氣密性為什麼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氣
末端插入水槽中,給裝置加熱,水槽中有氣泡,停止加熱,導管中水倒吸即氣密性良好,排水收集氧氣是因為氧氣難溶於水
② 在做氣體發生的實驗時應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具體做法
17、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液體體積一般不超過試管容積的____1/3______,加熱試管時先使試管均勻受熱,然後集中____葯品______部加熱,並且不時地上下_____移動____試管,為了避免傷人,加熱時切記不可使試管口對著___別人和自己_____。給固體加熱時試管口必須_______略向下傾斜______,防止_____________產生的水倒流回試管底部,使試管炸裂___________________。在用試管夾夾持試管加熱時,必須從____底____部往____上____套,加熱時拇指不能按在___長____柄上。
18、托盤天平能精確稱量到_____0.1_____g,稱量時,_____葯品_____放在左盤,_____砝碼_____放在右盤。先加質量____大____的砝碼,後加質量_____小____的砝碼,取用砝碼應該使用____鑷子_____。
19、實驗室的葯品存放於試劑瓶中,固體葯品存放於_____廣口____瓶,液體葯品存放於____細口____瓶。取用固體葯品應使用_________葯匙或鑷子_________。取用葯品時,如果沒有說明用量,應該取_____最少_____量,固體只需________蓋滿試管底部_________,液體______1-2______mL。取用液體時,先打開試劑瓶塞,瓶塞必須___倒_____放,標簽向著____手心_____,瓶口_____緊挨_____著試管口,倒完後立即_____蓋好_____瓶塞,將試劑瓶放回原處,標簽向___外____。
20、可用於測量或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的計量儀器是_____量筒_______,在量取液體時還必須同時使用到的一種儀器是____滴管________。讀數時該計量儀器必須放___平____,視線與________凹液面最低處____________保持相平。
21、過濾使用到的一種玻璃儀器是___漏斗______。實驗室還有_____長頸_____漏斗和_____分液____漏斗。過濾時使用到玻璃棒,其作用為:____引流______。
22、在使用膠頭滴管是取液後必須保持膠頭在_____上____,不能___平____放或___倒____。滴加液體時,滴管應________垂直懸空_____________放在容器口上方,不能觸及______器壁__________。
23、化學實驗需要遵循一定的安全要求,在實驗桌上,易燃、易爆的葯品與有強氧化性的葯品必須____分開_____放置,並遠離____火源_____。不要用手_____直接去拿______葯品,也不要________直接湊到瓶口__________去聞葯品的氣味,更不要______品嘗_______葯品的味道。用剩的葯品應該放入_____指定_______的容器內。
24、在做氣體發生的實驗時應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具體做法:先______把導管________浸入水中,_______用雙手_________緊貼容器外壁,若導管口有_____氣泡_______冒出,松開雙手後,導管內會形成一段_____水柱_____。說明氣密性良好。
25、_____過濾______是除去液體中的不溶的固體的一種方法,在進行此操作時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引流_____。
26、用蒸發皿進行液體的蒸發結晶時,液體不能超過蒸發皿容積的___1/2____,加熱時應該用玻璃棒不停地攪拌,防止_____________液體局部過熱造成液滴飛濺__________________。在蒸發皿中出現_______較多固體_________即停止加熱,移走正在加熱的蒸發皿應該使用_____坩堝鉗______。
27、洗滌試管可以使用的儀器是_____試管刷______,玻璃儀器洗凈的標準是玻璃儀器內壁附著的水既不________聚成水滴___________,也不__________成股流下___________。
③ 如何檢查氣體發生裝置的氣密性為什麼這樣做集氣瓶的水為什麼全部會出來
方法:用兩只手握住裝置,用導管的一端放入裝水的水槽中,過一會兒後松開手,觀察導管中的液面是否比水槽中的高,如果高,則氣密性很好,如果沒有,則說明漏氣了!!
原因:手的溫度會將裝置中氣體加熱,膨脹。松開手後溫度下降會收縮,因為另一端插如了水中,如果不漏氣的話導管中的液面會比水槽中的液面高!!
集氣瓶中的水會出來是因為製取的氣體不溶於水,在液面上,隨著氣體的增多壓強會變大,會把水壓出集氣瓶!!
④ 如何簡單檢查二氧化碳收集裝置的氣密性
氣密性的檢驗方法
一、微熱法
1、將導管下端浸入水中,用手緊握捂熱試管,導管口會有連續、均勻氣泡冒出。
2、松開手後,水又會回升到導管中,這樣說明整個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二、液差法,適用於啟普發生器。
1、向長頸漏斗中加水,使漏斗中的液面高於容器的液面。
2、靜置片刻,液面不變,證明氣密性良好。
三、液封法
1、關閉分液漏鬥上的彈簧夾。
2、從分液漏斗加水至浸沒下端管口,若漏斗頸出現穩定的高度水柱,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4)檢測氣體發生裝置的氣密性擴展閱讀
檢驗二氧化碳收集裝置的氣密性的原因
因為二氧化碳密度較空氣大,當二氧化碳少時對人體無危害,但其超過一定量時會影響人(其他生物也是)的呼吸,原因是血液中的碳酸濃度增大,酸性增強,並產生酸中毒。
空氣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為1%時,感到氣悶,頭昏,心悸;4%-5%時感到眩暈。6%以上時使人神志不清、呼吸逐漸停止以致死亡,因此必須檢驗裝置氣密性。
二氧化碳的危害:
因為二氧化碳比空氣重,所以在低窪處的濃度較高。以人工鑿井或挖孔樁時,若通風不良則會造成井底的人員窒息。
CO₂的正常含量是0.04%,當CO₂的濃度達1%會使人感到氣悶、頭昏、心悸,達到4%~5%時人會感到氣喘、頭痛、眩暈,而達到10%的時候,會使人體機能嚴重混亂,使人喪失知覺、神志不清、呼吸停止而死亡。
⑤ 製取某種氣體前為什麼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不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如果裝置漏氣,氣體就會一部分跑掉,這不是浪費嘛,更重要的是;假如製取的是有毒的氣體,如果漏氣,那不是把人給中毒了?
方法:一般說來,無論採用那種裝置製取氣體,在成套裝置組裝完畢裝入反應物之前,必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以確保實驗的順利進行。
裝置氣密性檢驗採用的一般方法是:通過氣體發生器與附設的液體構成封閉體系,依據改變體系內壓強時產生的現象(如氣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來判斷裝置氣密性的好壞。在實際檢驗過程中,由於氣體發生器結構不同,因此檢驗方法也有一定的差異。現就一些常見裝置的檢驗方法總結如下,以供同學們參考。
1.如圖1,此裝置為最簡易的製取氣體裝置,對於該裝置的氣密性檢查,主要是通過氣體受熱後體積膨脹,壓強增大。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圖1.jpg
具體方法為:把導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用雙手緊握試管。如果觀察到導氣管口有氣泡冒出,則證明裝置不漏氣。
注意:若外部氣溫較高,實驗現象不明顯,我們可以使用酒精燈對試管底部微微加熱,但現象一定要注意撤走酒精燈後,導管中能形成一段水柱,並且一段時間不下降,才能說明氣密性好。
2.如圖2所示,此裝置漏斗與大氣相通,無法如上例那樣進行檢查。要進行其氣密性檢查,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是如何使錐形瓶不直接通過漏斗與大氣相通。要解決這一問題,顯而易見的用水(或液體)做液封,從而實現這一目的。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圖2.jpg
具體方法為:從漏斗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的下端管口浸沒在液面以下,夾緊彈簧夾,再加入少量的水,停止加水後,漏斗中與錐形瓶中液面差(即水柱高度)保持不變,說明該裝置不漏氣。
3.圖3為啟普發生器。該裝置的原理與上圖2的原理是一樣的,但主要是該裝置中彈簧夾被活塞代替。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圖3.jpg
具體方法為:關閉導氣管上的活塞,從球形漏斗中加入足量的水,使球形漏斗中出現水柱,水柱高度在一段時間內保持不變,則說明裝置不漏氣。
4.圖4為利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製取氧氣的實驗室裝置,利用分液漏斗等儀器。這套裝置與圖2或圖3不同,主要的原理與圖1一樣。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圖4.jpg
具體方法是:關閉分液漏鬥上的活塞,把導氣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雙手緊握試管底部。如果觀察到導氣管口有氣泡冒出,而且在松開手後,導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則證明裝置氣密性好,不會漏氣。
⑥ 如何檢查氣體發生裝置的氣密性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在試管一頭塞上膠塞,插上導管,再用手握住試管,另一頭放入水中,看是否有氣泡產生,如果有,氣密性良好.當然如果效果不明顯的話可以稍稍加熱,再觀察現象.
⑦ 如何檢查氣體發生裝置的氣密性
裝置不同,檢查方法不同。
1、簡易裝置如圖
小結:總體原則是,設法製造一個壓強差,利用液面高度的變化觀察系統是否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