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工業純鹼中常含有NaCl、Na2SO4等雜質,為了測定工業純鹼中Na2CO3的含量,某同學設計了如圖裝置:試回答下
(1)純鹼和稀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發生反應為Na2CO3+H2SO4=Na2SO4+H2O+CO2↑,故答案為: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C連接D可防止空氣中水、二氧化碳進入C中,導致實驗結果偏大,干擾碳酸鈉含量的測定,故答案為:防止空氣中的CO2、H2O進入U形管,干擾碳酸鈉含量的測定;
(3)裝置A、B中殘留的二氧化碳不能被完全吸收,應通入氮氣將二氧化碳趕出,否則會導致含量偏小,
故答案為:反應產生的CO2在裝置A、B中有殘留或者CO2未能被裝置C中的鹼石灰完全吸收;
(4)裝置C中鹼石灰吸收的為二氧化碳,m(CO2)=(m2-m1)g,n(Na2CO3)=n(CO2)=
mol,m(Na
2CO
3)=
g,
所以工業純鹼中Na
2CO
3的質量分數為
×100%,
故答案為:
×100%.
❷ 純鹼(Na 2 CO 3 ) 在生產生活中具有廣泛的用途。以下是實驗室模擬制鹼原理製取Na 2 CO 3 的流程圖: 已
(1)cde(2分);NH 3 易溶於水,有利於吸收溶解度不大的CO 2 (1分) (2)a (1分)取少量濾液A於試管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並加熱,產生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的氣體,證明A中含有NH 4 + 。(2分) NH 4 + +HCO 3 - +2OH - =NH 3 ·H 2 O+CO 3 2- +H 2 O (2分) (3)b c(2分)濃氨水( 1分) 、生石灰(或NaOH固體或鹼石灰)( 1分) ; (4)②加入足量稀硫酸並微熱,產生的氣體通過足量的澄清石灰水,(1分)③過濾、洗滌、乾燥、稱量沉澱;(2分)
❸ 化學問題:下圖是實驗室模擬工業冶鐵的裝置圖
玻璃管內紅色固體逐漸變為黑色粉末 試管內石灰水變渾濁 節約能源(相對從礦石中冶煉金屬,回收利用廢舊金屬灰節約70%的能源)
❹ 工業純鹼中常常含有NaCl、Na2SO4等雜質.為測定某工業純鹼的純度,設計了如圖實驗裝置.依據實驗設計,請
由實驗裝置可知,A中發生純鹼與硫酸的反應生成二氧化碳,B為乾燥氣體,C吸收回二氧化碳,利答用C中的質量查確定二氧化碳的質量,D防止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進入C中, (1)盛裝稀硫酸的儀器名稱是分液漏斗;裝置D的作用為防止空氣中的CO2、H2O進入U形管,干擾碳酸鈉含量的測定, 故答案為:分液漏斗;防止空氣中的CO2、H2O進入U形管,干擾碳酸鈉含量的測定; (2)實驗中,稱量C反應前後的質量,且稱量純鹼的質量,則一次實驗中至少應進行稱量操作的次數為3次,故答案為:3; (3)不考慮操作、葯品及其用量等方面的影響,該實驗中反應產生的CO2在裝置A、B中有殘留(或CO2未能被裝置C中的鹼石灰完全吸收),則實驗測定結果偏低, 故答案為:偏低;反應產生的CO2在裝置A、B中有殘留(或CO2未能被裝置C中的鹼石灰完全吸收).
❺ 純鹼(Na2CO3)在生產生活中具有廣泛的用途.圖1是實驗室模擬制鹼原理製取Na2CO3的流程圖.已知:向飽和
(1)SO42-、Ca2+、Mg2+等分別與Ba(OH)2溶液、Na2CO3溶液、Ba(OH)2溶液反應生成沉澱,可再通過過濾除去,Na2CO3溶液能除去過量的Ba(OH)2溶液,鹽酸能除去過量的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所以應先加Ba(OH)2溶液再加Na2CO3溶液,過濾,最後加入鹽酸,NH3易溶於水,有利於吸收溶解度不大的CO2,所以向飽和食鹽水中先通入NH3,後通人CO2, 故答案為:c;d;e;NH3易溶於水,有利於吸收溶解度不大的CO2; (2)灼燒固體碳酸氫鈉制Na2CO3,在坩堝加熱分解, 取少量濾液A於試管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並加熱,產生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的氣體,證明A中含有 NH4+,NH4+和HCO3-都能與氫氧化鈉反應:NH4++HCO3-+2OH-=NH3?H2O+CO32-+H2O, 故答案為:a;取少量濾液A於試管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並加熱,產生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的氣體,證明A中含有NH4+;NH4++HCO3-+2OH-=NH3?H2O+CO32-+H2O; (3)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常選用石灰石和稀鹽酸或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製取,採用固體+液體 不加熱 |
❻ 關於候氏制鹼法的實驗室模擬實驗
純鹼即蘇打(soda),化學式為Na2CO3,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是食品、造紙、制葯、玻璃、肥皂、印染等工業乃至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一:布蘭制鹼法: 古代,人們從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鉀,後來又從鹽鹼地和鹽湖等天然資源中獲取碳酸鈉,但量太小。遠不能滿足化工生產需求,1791年法國醫生路布蘭首先獲得制鹼專利,以食鹽為原料制鹼,稱路布蘭制鹼法,該法分三布: ①用氯化鈉與硫酸反應制硫酸鈉:2NaCl+H2SO4=Na2SO4+2HCl; ②用焦炭還原硫酸鈉得硫化鈉:Na2SO4+4C=Na2S+4CO↑ ③用硫化鈉與石灰石反應制碳酸鈉:Na2S+CaCO3=Na2CO3+CaS 缺點:; 該方法生產時需要高溫,硫酸對設備腐蝕嚴重,CaS廢棄物長期堆積臭氣四溢,加之成本較高,後被氨鹼法代替。 二: 氨鹼法即索爾維制鹼法, 是1862年,比利時人索爾維以食鹽、氨、二氧化碳原料發明的制鹼法,其反應也分三步進行: ①NH3+CO2+H2O=NH4HCO3 ②NH4HCO3+NaCl=NaHCO3+NH4Cl ③2NaHCO3=Na2CO3+CO2↑+H2O 反應生成的CO2可回收利用,NH4Cl又可與生石灰反應重新生成氨氣:
2NH4Cl+CaO=2NH3↑+CaCl2+H2O 缺點: 該法實現了連續化生產,食鹽利用率得到提高,使純鹼價格大大降低,並且產品質量純凈,故被稱純鹼。 三: 候氏制鹼法 對上述方法做了較大的改進,此法的最大特點是不從固體碳酸氫銨(NH4HCO3),而是由鹽鹵先吸收氨後再碳酸化以進行連續生產,此法的原理是:低溫下用氨飽和的飽和食鹽水通入二氧化碳(CO2)可析出碳酸氫鈉(NaHCO3),此時母液中Na+減少而Cl-相對多,此時再加入細鹽末,因同離子效應,低溫氯化銨(NH4Cl)溶解度突然降低,而食鹽(NaCl)的溶解度變化不大,所以氯化銨(NH4Cl)析出而食鹽不析出,再用氨飽和後通二氧化碳(CO2),結果往返析出NaHCO3和NH4Cl,其中氨由氮與水中的氫化合製成,CO2是提取氫氣和氮氣的半水煤氣之副產品,這樣巧妙的把氮氣工業和制鹼工業聯合起來,故候氏制鹼法又稱聯合制鹼法。該法生產的鹼質量優良,純白如雪,在1926年獲美國費城「萬國博覽會金質獎 資料: 一、生平簡介 候德榜,著名化工專家,字致本。1890年8月9日生於福建省閩候縣坡尾鄉一農民家庭,1974年8月26日卒於北京。1907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美國教會辦的福州英華書院,1910年考取清華留學預備學堂高等科,1913年以全部功課十科均滿分完成預科學業並公費派往美國留學,1917年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工專業、1919年獲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1921年獲該校博士學位。1921年10月回國後出任中國化工工業開拓者范旭東開辦的天津塘沽鹼廠總工程師。 建國後,1951年任中國化學會理事長,1955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今中科院院士),1958年9月任中國科協副主席。1963年任中國化工學會理事長。 候德榜一生功績卓越,為中國化學工業發展做出卓越貢獻,是中國近代化工工業的奠基人,世界制鹼權威。他一生共獲20多項榮譽。撰寫過《manufacture of soda》、《從化學家觀點談原子能》、《制鹼工學》等10餘部著作,發表過60多篇論文,被范旭東稱為「國寶」,其塑像立於北京化工大學院內,為後人共仰。
❼ 某學習小組在實驗室模擬侯氏制鹼法制備純鹼,其實驗流程如圖甲:請回答下列問題:(1)食鹽溶液中含SO42-
(1)除去硫酸根又不引入新離子的試劑是加過量Ba(OH)2或氯化鋇,反應實質為:Ba2++SO42-=BaSO4↓, 過量的鋇離子用硫酸根除,過量的氫氧根用鹽酸中和,不能夠用硝酸鋇,因硝酸根離子無法去除,硫酸根和碳酸鈉不反應,所以bd符合要求, 故選bd; (2)①d為導出產生的二氧化碳,e為導出產生的氨氣,因氨氣極易溶於水,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小,所以d接b,e接a,因氨氣溶解度大,先通入氨氣使溶液呈鹼性,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增大碳酸氫根離子的濃度,所以實驗過程中先通入氨氣, 故答案為:b;a;氨氣溶解度大,先通入氨氣使溶液呈鹼性,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增大碳酸氫根離子的濃度; ②檢驗NH4+的方法是加入強鹼反應、加熱能夠產生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液變藍的氣體,該氣體是氨氣,從而證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故答案為:加入強鹼反應,加熱能夠產生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液變藍的刺激性氣體; ③製取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氫,氯化氫能與飽和碳酸氫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通過洗氣可除掉,所以瓶g內的溶液是飽和碳酸氫鈉溶液, 故答案為:飽和碳酸氫鈉溶液; (3)灼燒一般要在坩堝進行,同時需要的儀器還有坩堝鉗、泥三角、三腳架等, 故答案為:坩堝、坩堝鉗; (4)①A極是陰極,電極B上氯離子失電子生成氯氣,所以電極反應式為2Cl--2e-=Cl2↑,Cl2遇濕潤的澱粉碘化鉀試紙,Cl2+2I-=I2+2Cl-,碘單質遇澱粉變藍, 故答案為:B;濕潤的澱粉碘化鉀試紙; ②電解生成的氯氣會和氫氧化鈉充分反應Cl2+2NaOH═NaCl+NaClO+H2O,導致電解最終產物僅是次氯酸鈉和氫氣,次氯酸鈉具有強氧化性,將酚酞氧化,故溶液不變紅色, 故答案為:電解生成的氯氣會和氫氧化鈉充分反應,導致電解最終產物僅是次氯酸鈉和氫氣,次氯酸鈉具有強氧化性,將酚酞氧化,故溶液不變紅色.
❽ 工業生產的純鹼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鈉雜質,下列裝置是測定純鹼在該混合物中質量分數 的實驗方法之一.①檢
(1)根據乾燥管的增重來計算碳酸鈉的質量,乾燥管增重的質量就是二氧化碳的質量,所以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也會導致乾燥管的增重,因此結果偏大,故答案為:偏大. (2)、和(1)的原因一樣,故答案為:偏大. (3)水蒸氣也會導致乾燥管增重,所以要排除水蒸氣的干擾,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故答案為:吸收水蒸氣. (4)這是二氧化碳和鹼反應生成鹽和水,故答案為:2NaOH+CO2═Na2CO3+H2O. (5)這是復分解反應生成氣體,故答案為:Na2CO3+H2SO4═Na2SO4+CO2↑+H2O. (6)設碳酸鈉的質量是X, Na2CO3+H2SO4═Na2SO4+CO2↑+H2O 106 44 X W-W1
═ 得:X═ 則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是: ×100% 答:樣品中的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是 ×100%
❾ 工業純鹼中常含有少量的NaCl雜質,如圖是測定純鹼樣品中Na2CO3質量分數的實驗裝置,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1)D裝置增重為二氧化碳氣體質量,裝置D反應前的質量為172.2g,稱量反應後回裝置D的質量為176.6g,二氧化答碳質量=176.6g-172.2g=4.4g; 故答案為:4.4g; (2)開始時:排出裝置中的CO2,以免空氣中CO2對結果有影響;結束時:使生成的CO2全部被NaOH溶液吸收; 故答案為:開始時:排出裝置中的CO2,以免空氣中CO2對結果有影響;結束時:使生成的CO2全部被NaOH溶液吸收; (3)去掉C裝置不用濃硫酸,就會將二氧化碳中的水分誤認為是二氧化碳,會導致二氧化碳的質量偏大,算出來的碳酸鈉質量也偏大,故結果偏大; 故答案為:①; (4)設樣品中Na2CO3的質量為x.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 44 x 176.6g-172.2g=4.4g x=10.6 g 純鹼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為: ×100%=96.4%, 故答案為:96.4%.
❿ 實驗室模擬工業煉鐵的裝置圖如下圖所示.寫出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硬質玻璃管中的現
由題意可知,在高溫條件下,一氧化碳能與氧化鐵反應,生成了鐵和二回氧化碳.反應的方程式是:答Fe 2 O 3 +3CO 2Fe+3CO 2 ;由於氧化鐵是紅色的,生成的鐵粉是黑色的.所以,硬質玻璃管中的現象是:紅色粉末逐漸變黑;由於尾氣中含有的一氧化碳有毒能污染空氣.所以,最右側酒精燈的作用是:點燃尾氣,防止CO污染空氣. 故答為:Fe 2 O 3 +3CO 2Fe+3CO 2 ;紅色粉末逐漸變黑;點燃尾氣,防止CO污染空氣. |
與純鹼工業模擬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時候裝閥門
發布:2025-10-07 17:55:31
瀏覽:516
自動調刀裝置
發布:2025-10-07 15:38:07
瀏覽:9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