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文檔: 初中化學競全真試題
2003年初中化學競賽模擬試題
一:選擇題
1.下列物質都可以添加到食品中,其中使用時必須嚴格控制用量的是( )。
A.食醋 B.蔗糖C.料酒 D.亞硝酸鈉
2.室中的綠色植物受陽光的照射生長,晝夜測定溫室內氧氣的含量如下圖所示,其中正確的是( )。
3.克山病首先是在我國黑龍江省克山縣發現的一種病因不明的心肌病。克山病幾乎全部發生在低硒地帶的居民中,病人的頭發、血液中硒元素的含量明顯低於非病區居民。已知硒(Se)與硫的化學性質相似,下列說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克山病可能是人體中硒元素缺乏所致 B.病區居民可以口服NaSeO3,預防克山病
C.H2SeO3預防克山病 D.H2SeO4中硒元素的化合價為+4
二、填空題
1.三硝酸甘油酯 是一種炸葯,可因撞擊而爆炸,同時產生高溫。爆炸按下式進行(式中w、x、y、z為化學計量數):
科學實驗證明相同條件(溫度、壓力)下,相同體積的不同氣體所含分子數相等。當三硝酸甘油酯爆炸並恢復到常溫時,所得氣體的體積比為_________。
22.已知在相同溫度下,氣體分子的運動速度與分子的相對質量有關,分子的相對質量越大,則其運動速度越小。圖中容器A是一種特製的有底的素燒瓷筒,它的壁可以通過氫氣分子。實驗開始時,A中和燒杯中都充滿空氣。當向燒杯中持續通入氫氣時,導管B處發生的現象是_______,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
三、實驗題
1.欲確定某碳酸鈉樣品(含有少量硫酸鈉)中含碳酸鈉的質量分數,可進行如下實驗:稱取樣品ag,加水溶解,在該溶液中加入過量的鹽酸使溶液呈酸性,再加入過量氯化鋇溶液,過濾、洗滌沉澱,並將沉澱烘乾,稱量沉澱為bg。請回答:
(1)溶液用鹽酸酸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
(2)需要加入過量氯化鋇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檢驗氯化鋇是否加入過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計算樣品中含Na2CO3,質量分數的表達式是____________。
四:計算題
1.有一置於水中的用特殊材料製成的密閉容器,氣體分子可以通過該容器的器壁,而液體和固體則不能通過。容器質量為19,體積為0.04L。容器內盛有32.5g質量分數為40%的稀硫酸,如果向其中加入鋅粒,要想保持容器在水中不沉底,則鋅粒的質量最大不能超過多少?
2003年初化學競賽模擬試題(一) 選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D 2.C 3.D
二:填空題 1. 2.(1)有水噴出;
(2)氫氣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比較小,運動速度快,一定時間內進入A的氫氣分子數目比從A中逸出的空氣分子數目多,使A和瓶中的壓強大於大氣壓強,故有水從B中噴出。
3.實驗題
1.(1)除去 ,防止BaCO3,沉澱生成 (2)將 完全轉化為BaSO4沉澱
(3)將生成的沉澱靜置,在上層清液中滴加BaCl2溶液,若沒有白色沉澱產生,證明BaCl2已滴加過量 (4)
四:計算題
1.由題意所給的質量關系表可知,乙、丙實驗組由於x過量,故不能據此計算。設甲組樣品中Na2CO3的質量為x,NaHC03的質量為y
2003年初化學競賽模擬試題(二) 選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B 2.A 3.C 4.D
二、填空題 1.4; +4; SiO2; 2.光合; 呼吸; C2H4
三、實驗題1.(1)鎂生銹時跟空氣中的氧氣反應,消耗了氧氣而使小燒瓶中氣體壓強降低;(2)B > C > A = D;
(3) ①跟氧氣接觸; ②有水分存在; ③有電解質(或答鹽)存在,三者同時具備鐵生銹速度最快。
四、計算題
1.解:(1)1g; (2)200g;
(3)設生成Mg(OH)2和NaSO4,的質量分別為x、y
答:略.
一、選擇題:
1、下列各組中的物質屬於同類別(指酸、鹼、鹽、氧化物)的是:( )
A、生石灰、熟石灰、草木灰 B、燒鹼、純鹼、苛性鉀
C、石膏、膽礬、小蘇打 D、乾冰、冰、硫酐
2、下列因素不會造成水污染的是:( )
A、含硫的煤燃燒後的廢氣排往空中 B、農葯、化肥的任意施用
C、河岸邊淤沙的增多 D、水電站里流經鍋輪機後排出的水
3、近代合成的物質種數每年都大量增加,這些物質主要是:( )
A、含碳化合物 B、含氧化合物
C、含硫化合物 D、含硅化合物
4、下列做法有利糧食產量持續穩定增長的是:( )
A、將農家肥與化學肥料結合施用
B、注意發展高效化肥和復合肥料的生產
C、逐年增加單位面積上硫銨的施用量
D、將草木灰、硝酸銨、過磷酸鈣混合施用
5、鉛筆芯的主要成分是:( )
A、鉛 B、石墨 C、炭黑 D、木炭
6、某微粒含有10個電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必含有10質子 B、必定是氖原子
C、必不能夠失電子 D、不能確定該微粒的名稱
7、某金屬氧化物RO的分子量為56,它與鹽酸反應後生成的鹽的分子量為:( )
A、75.5 B、91.5 C、111 D、127
8、在加熱氯酸鉀制氧氣時,分別加入下列物質:①錳;②二氧化錳;③高錳酸鉀;④錳酸鉀,其中作為催化劑的物質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 D、②③
9、下列各組化合物含有同種原子團的是:( )
A、NH4CI和NH3 B、Na2SO4和SO3
C、KMnO4和K2MnO4 D、KCIO3和Ca(CIO3)2
10、通過下列類型的反應能得到二氧化碳的是:( )
A、化合反應 B、分散反應 C、置換反應 D、以上都可以
11、將m克硝酸鉀飽和溶液從500C冷卻到100C,溶液中保持不變的是:( )
A、溶液質量 B、溶液濃度 C、溶質質量 D、溶劑質量
1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溶液濃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B、溶液濃度的大小由所含溶質質量決定
C、一種物質的飽和溶液是該物質在該溫度下濃度最大的溶液
D、溶液達到飽和時,溶解速度等於結晶速度
13、有3克白色粉末,完全溶於10克熱水中,冷卻到室溫時析出2克粉末,將這2克粉末再溶於10克熱水中,冷卻至室溫漸析出1.5克粉末。據此可知原粉末是:( )
A、混合物 B、純凈物 C、某種鹽 D、不能確定
14、酸酐RnOm在轉化為對應含氧酸時元素的化合價不變,可推知亞硝酸(HNO2)的酸酐是:( )
A、NO B、N2O3 C、NO2 D、N2O5
15、硫酸(H2PO4)跟NaOH反應,所生成的鹽可能有:( )
A、1種 B、2種 C、3種 D、4種
16、不溶於水也不溶於鹽酸,但能跟硝酸銀溶液反應的是:( )
A、BaSO4 B、NaCI C、FeO D、Cu
17、把足量下列物質放入CuCI2溶液中,充分反應後靜置,最終能得到無色溶液的是:( )
A、AgNO3 B、Mg粉 C、NaOH D、Ag
18、下列各組物質,僅用組內物質就能互相區別開來的組是:( )
A、NaOH溶液、Na2SO4溶液、BaCI2溶液、Na2CO3溶液
B、NaOH溶液、CuSO4溶液、BaCI2溶液、Na2CO3溶液
C、NaOH溶液、KNO3溶液、CuSO4溶液、NaCI溶液
D、Na2CO3溶液、BaCI2溶液、HCI溶液、KCI溶液
19、分子數相等的下列物質,完全燃燒時消耗氧氣質量最多的是:( )
A、CO B、CH4 C、H2 D、C2H4
20、由Zn、CuO、稀H2SO4作原料,通過兩種途徑製取Cu:( )
(1)CuO+H2SO4 = CuSO4+H2O Zn+CuSO4 = ZnSO4+Cu
(2)Zn+H2SO4 = ZnSO4+H2 CuO+H2===Cu+H2O
要製得相同質量的銅(假設每一步反應都很完全),對於兩種途徑,現有如下說法:( )
①消耗相同質量的硫酸 ②消耗相同質量的Zn
③消耗相同質量的CuO ④生成相同質量的ZnSO4
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都正確 B、都不正確 C、僅①②③正確 D、僅①④正確
21、碳和氫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所含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3:1,則碳原子與氫原子的個數比為:( )
A、12:1 B、4:1 C、1:2 D、1:4
22、用氫氣還原某金屬氧化物MXOY,反應完全後固體質量約減少50%,若該金屬的原子量為55,則這種氧化物的分子式相當於:( )
A、MO2 B、MO C、M2O3 D、M2O7
23、某元素R的硫酸鹽的分子量為M,同價態R的碳酸鹽的分子量為N,則該元素的化合價可能是:( )
A、(M—N)/(M+N) B、(N—M)/36
C、(M—N)/36 D、(M—N)/18
24、測得某溶液中僅含Cu2+、K+、SO2—4、CI—四種離子且陽離子的數量比為Cu2+:K+ =3:4,則SO2—4:CI—的比值可能是:( )
A、3:2 B、1:3 C、1:8 D、2:5
25、6.5克不純的鋅與足量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0.21克,已知這種鋅可能含有Fe、Cu、Mg、AI中一種或幾種雜質,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肯定含有Mg B、肯定同時含有Mg、AI、Fe
C、可能含有Mg、AI D、可能同時含有Fe、Cu、Mg、AI
二、填空題
26、A元素原子M電子層上的電子數為K層上電子數的3倍,B元素的離子B+核外有兩個電子層。由A、B兩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所屬的物質類別是 ,
A、B兩元素單質相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27、海水中含數目最多的原子是 。空氣中氮氣約占各氣體總分子數的4/5,氧氣約占各氣體總分子數的1/5,則空氣中氮氣與氧氣的質量比大約是(取最簡整數比) 。
28、工業上用電解食鹽水的方法製取氫氧化鈉,同時產生氫氣和氯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工業上可以用二氧化錳與鋁粉在高溫下的反應來製取金屬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在這個反應中二氧化錳是 劑。
29、實驗室里可以用向濃硫酸里滴入濃鹽酸的簡易方法製取氯化氫,這是利用了濃硫酸的 性和濃鹽酸的 性。
30、有硝酸、氯化銅、碳酸鉀、氫氧化鋇和硫酸鈉五種溶液,其中
跟其餘四種都能發生反應。這些反應的基本類型屬於 反應,其中有 個反應產生沉澱。
31、含有相等原子數的鈉、鎂、鋁分別跟足量稀硫酸反應,所放出氫氣的質量比順次為 。等濃度、等質量的鹽酸跟足量氫氧化鈉、氫氧化鋁作用,所消耗氫氧化鈉、氫氧化鋁的分子數之比是 。
32、往氯化鉀、硫酸鉀、氫氧化鉀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無色溶液A,產生沉澱且溶液變為中性;再依次加入無色溶液B、C,將另外兩種酸根離子分別轉化為沉澱(A、B、C均含同種陰離子)。最後過濾將濾液蒸干後得到某純凈物。則所加入試劑(寫名稱或化學式)的順序依次是 、 、 。
33、在調整好零點的天平兩邊托盤里,
各放質量相同的燒杯,分別盛取等百分比濃度、等質量的硫酸,向左邊燒杯中加m克鋅、向右邊燒杯中加m克鐵,如圖所示:試回答:
(1)若天平保持平衡,則a、反應物中一定沒有剩餘 。b、一定有剩餘的物質 。c、可能有剩餘的物質 。
(2)若天平失去平衡,則一定是盛放 的托盤下沉。
34、有一包混合物,可能含有CuCI2、CaCI2、BaCO3、Na2CO3、KCI、Na2SO4中的一種或幾種。現做如下實驗:
①將混和物放入足量水中,全部物質完全溶解,得到無色透明溶液;
②在上述溶液中加入稀硝酸,有無色氣體產生(將該氣體通入石灰水,石灰不變渾濁),繼續加入稀硝酸直至過量。
③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硝酸銀,有白色沉澱生成。
試推斷:
(1)原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質是 。
(2)原混和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 ,在實驗過程中肯定發生的化學反應(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有 。
(3)原混和物中可能含有的物質是 ,為證明它是否存在可採取的方是 。
三、實驗題:
35、水蒸氣通過赤熱的炭,反應後產生的混和氣體主要成分是CO、H2,還含有CO2和水蒸氣,現用下列裝置設計一個實驗來確證和氣中含有CO和H2。
(1)連接上述裝置的正確順序是(填各儀器介面代號字母)
混和氣——( )( )接( )( )接( )( )接( )( )接( )( )
(2)確認混和氣中含有H2的實驗現象是 ,其理由是 。
四、計算題:
36、由H2、O2、CO組成的混和氣體共3.90克,置於密閉容器中點火爆炸。冷卻至室溫,乾燥後測得氣體質量為2.82克;再通入足量的苛性鈉溶液,乾燥後測得剩餘氣體質量為0.18克,經實驗,這0.18克氣體是氧氣。求原混和氣體中H2、O2、CO各是多少克?
② 用水蒸氣通過灼熱的煤層製得水煤氣,其主要成分是CO H2和少量CO2 H2O,如用下列裝置設計一個實驗,以證
(1)為除去混在水煤氣中少量CO2 H2O,應將混合氣體首先通過氫氧化鈉溶液除去二氧化碳,然後通過濃硫酸吸收水而進行乾燥;除去二氧化碳和水的影響後的氣體通過加熱的氧化銅,使一氧化碳和氫氣在加熱條件下與氧化銅反應,將反應後的混合物依次通過無水硫酸銅的白色粉末、澄清的石灰水,以檢驗反應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達到證明水煤氣中含有CO和H2的實驗目的;
(2)為使裝置C、D、E中的試劑達到除去或檢驗的目的,氣體應通過裝置內的溶液,因此氣體必須從裝置的長管通入;
(3)裝置A內的氧化銅在加熱條件下能與氫氣反應生成水、與一氧化碳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因此裝置A的作用為使一氧化碳、氫氣與氧化銅發生反應;裝置B內白色硫酸銅粉末遇水變藍,可用於檢驗與氧化銅反應後生成水,以證明水煤氣中含有氫氣;裝置C內的氫氧化鈉溶液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用於吸收原混合氣體中的二氧化碳以除去;裝置D內的石灰水通常用於檢驗氣體二氧化碳,該實驗中檢驗與氧化銅反應後生成物二氧化碳以達到檢驗水煤氣中含有一氧化碳;裝置E內的濃硫酸能吸收水,可用於除去原混合氣體中的水.
故答案為:
(1)CEABD;
(2)長管;
(3)A:與CO和H2發生反應;B:證明水煤氣中有H2(還原CuO後生成水);C:吸收原混合氣中的CO2;D:證明水煤氣中有CO(還原CuO後生成CO2);E:吸收原混合氣中的H2O.
③ 用如下圖所示各裝置設計一個實驗,驗證濃硫酸與木炭粉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產生的各種產物.(1)濃硫酸和木
(1)濃硫酸具有氧化性,與木炭共熱生成CO 2 、SO 2 和H 2 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2H 2 SO 4
(2)反應生成CO 2 、SO 2 和H 2 O,應先檢驗水蒸氣的存在,因為在驗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存在時都需通過溶液,可帶出水蒸氣;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所以不能先通過澄清的石灰水來檢驗二氧化碳的存在,所以先檢驗二氧化硫的存在並除去二氧化硫後才檢驗二氧化碳的存在.檢驗過程應為檢驗水蒸氣→檢驗並除盡二氧化硫→檢驗二氧化碳,故答案為:④;②;①;③; (3)水蒸氣用無水硫酸銅為白色固體遇水變藍檢驗;裝置②中要檢驗產物中有水蒸汽,則放入的葯品是:無水硫酸銅;裝置③中要檢驗產物中有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的檢驗方法為通過澄清的石灰水,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則放入的葯品是:澄清石灰水;實驗時可觀察到裝置①中A瓶的溶液退色,C瓶的溶液不退色,SO 2 能使紅色的品紅溶液褪色,CO 2 不能使紅色的品紅溶液褪色,因此裝置A中盛有紅色的品紅溶液來檢驗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影響二氧化碳的檢驗,因此檢驗二氧化碳前先除盡二氧化硫,裝置B中盛有的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除去二氧化硫,而不除去二氧化碳,裝置C中的紅色的品紅溶液是用來證明SO 2 氣體已完全除盡的, 故答案為:無水硫酸銅粉末;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硫的存在;除去氣體中的SO 2 ;證明SO 2 氣體已完全除盡. |
④ 請用下列裝置設計一個實驗,檢驗一氧化碳的還原性. (1)連接上述裝置的正確順序是(填寫各介面的字母
①由該實驗可知,應選擇製取二氧化碳裝置→除雜裝置→乾燥裝回置→一氧化碳的制答取裝置→吸收二氧化碳的裝置→還原實驗裝置→驗證實驗產物的裝置來選擇介面,且除雜時導管長進短出,故答案為:N→LM→JK→HI→FG→DE→BC→A; ②因鹽酸容易揮發,則二氧化碳中混有HCl,則NaHCO 3 溶液的作用是吸收HCl氣體,故答案為:吸收HCl氣體; ③因濃硫酸和無水硫酸銅都具有吸收性,則起乾燥作用的物質為濃硫酸和無水硫酸銅,故答案為:濃硫酸和無水硫酸銅; ①因氫氧化鈉在還原實驗裝置之前,為排除對還原實驗產生檢驗的影響,應將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除去,則氫氧化鈉可吸收二氧化碳,氫氧化鈣溶液在還原實驗裝置之後,則可利用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來檢驗二氧化碳,故答案為:吸收CO 2 氣體;證明氧化產物是CO 2 ; ②因實驗中碳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反應條件為高溫,則反應為C+CO 2
|
⑤ 水蒸氣通過灼熱的煤所產生的混合氣其主要成分是CO、H2,此外還含有水蒸氣和CO2.請用下列裝置圖設計一個
(1)由分析可知抄,為襲了驗證混合氣中含有CO和H2,所以實驗儀器的連接先後順序為:除二氧化碳→除掉水分→還原裝置→檢驗水分→檢驗二氧化碳.①先吸收二氧化碳除掉二氧化碳的干擾;再除掉水分,排除原有水分的干擾;②還原氧化銅以後,先檢驗水;再檢驗二氧化碳;此順序不能顛倒.
(2)因為氫氣具有還原性,所以確認混合氣中含有H2的實驗現象是:黑色氧化銅變成紅色銅,無水硫酸銅變藍.
故答為:(1)EF→DC→AB→JI→HG (2)黑色氧化銅變成紅色銅,無水硫酸銅變藍
⑥ 為測定由CO、NH3、CO2、H2組成的混合氣體中各成分的體積分數,請用下列裝置設計一個簡單實驗(裝置不能重
(1)由於CO通過②時,會轉化為CO2,應先檢驗CO2,並除盡,應先通過鹼石灰;由於NH3可以回與CuO反應,影響測答定結果,所以用濃硫酸除去;CO和H2,都有還原性,通過灼熱的CuO,CO被氧化為,用③吸收,所以,順序為:④①②③,故答案為:④;②;③;
(2)通過裝置③的氣體為CO2,可以與Ba(OH)2發生離子反應,寫出離子方程式為:CO2+Ba2++2OH-=BaCO3↓+H2O,故答案為:CO2+Ba2++2OH-=BaCO3↓+H2O;
(3)若裝置③和④的位置互換,則通過裝置③時,會帶出水蒸氣,被吸收氨氣的裝置②吸收,則造成巨大誤差,故答案為:會造成NH3體積測定時的巨大誤差.
⑦ 若用下列裝置設計一個實驗,以測定SO2轉化為SO3的轉化率(1)這些裝置的連接順序(按氣體左右的方向)是
(1)因從溶液中反應生成氣體中混有水蒸氣,所以產生的氣體首先經過乾燥裝置Ⅴ,然後版再進行二氧化硫氣體權的催化氧化即經過裝置Ⅱ,然後是收集S03,S03的熔點是16.8℃,沸點是44.8℃,所以選擇裝置Ⅳ進行冷卻,使三氧化硫與二氧化硫分離,最後在Ⅲ中吸收未反應的SO2,故答案為:h;i;b;c;f;g;d;
(2)為保證產生的二氧化硫盡可能多的轉化為三氧化硫,應先先加熱V2O5,後緩緩滴入濃硫酸,故答案為:先加熱V2O5,後緩緩滴入濃硫酸;
(3)裝置IV處是用來冷卻三氧化硫氣體,使之變成液態或固態,從而收集得到三氧化硫,所以可以在Ⅳ處看到有無色(或白色)晶體(或固體)生成,故答案為:有無色(或白色)晶體(或固體)生成;
(4)nmolNa2SO3粉末與足量濃硫酸反應生成nmol二氧化硫,當反應結束時,Ⅲ處增重的部分為未反應的二氧化硫,則轉化了的二氧化硫的質量為:64n-m,所以實驗中SO2的轉化率為
64n?m |
64n |
64n?m |
64n |
⑧ 幾位同學根據下列各實驗裝置圖,設計和討論了以下問題: (1) 萬超同學說:「選擇A與E或 組合成裝置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