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電容器成套裝置設計規范

電容器成套裝置設計規范

發布時間:2021-10-31 00:14:25

⑴ 配電房設計規范要求

1、高壓配電室宜設不能開啟的自然採光窗,窗檯距室外地坪不宜低於1.8m,低壓配電室可設能開啟的自然採光窗。配電室臨街的一面不宜開窗。

2、變壓器室、配電室、電容器室的門應向外開啟。相鄰配電室之間有門時,此門應能雙向開啟。

3、配電所各房間經常開啟的門、窗,不宜直通相鄰的酸、鹼、蒸汽、粉塵和雜訊嚴重的場所。

4、變壓器室、配電室、電容器室等應設置防止雨、雪和蛇、鼠類小動物從採光窗、通風窗、門、電纜溝等進入室內的設施。

5、長度大於7m的配電室應設兩個出口,並宜布置在配電室的兩端。長度大於60m時,宜增加一個出口。當變電所採用雙層布置時,位於樓上的配電室應至少設一個通向室外的平台或通道的出口。

6、控制牆體的裂縫,配電室外牆本身存在大量的窗洞、門洞、腳手架洞、預留管線洞、窗楞洞等薄弱部位,外牆防滲特別注意這些薄弱點。

7、加強牆面排水,常見的做法是對外牆面採取憎水處理措施。例如採用有機硅乳液對外牆面進行處理,使外牆不能被水濕潤,以防止由於毛細作用引起的滲漏。

(1)電容器成套裝置設計規范擴展閱讀:

配電房管理制度:

1、嚴格遵守國家、公司和廠部制定的各類相關電氣管理制度和標准,嚴格執行停送電工作票制度。

2、啟停1000千瓦以上(包括1000千瓦)的設備,必須和二廠3萬5千伏負責人進行電話聯系並得到允許後方可操作,同時做好啟停記錄。

3、不得隨意修改綜保、軟起、保護器、變頻器等儀器儀表的參數,高壓櫃和變壓器綜保的定值只能由二廠3萬5千伏變電站指派人員(或工段長以上人員在指派人員的授權下)設定、修改、記錄且簽字確認,並經由裝備處批准後檔案室備案,其它參數的設置由工段長以上人員批准,主修以上人員修改並做好記錄。

4、非電氣工作人員禁止隨便進入配電室,實習人員和臨時參加勞動的人員須經安監科安全教育後,在生產部或電氣工作人員負責人指導下,方可進入,對外單位派來支援和配合工作的電氣工作人員,工作前應由現場工作負責人介紹現場電氣設備運行情況以及有關安全措施。

5、帶有計量裝置的配電櫃,其計量裝置要滿足要求,計量裝置的試驗、校驗應由有資質的電業部門負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配電室

⑵ 並聯電容器裝置設計規范的5.4 熔斷器

5.4.1 電容器保護使用的熔斷器,宜採用噴逐式熔斷器。
5.4.2 熔斷器的時間-電流特性曲線,應專選擇在被保護的電容器外屬殼的10%爆裂概率曲線的左側。時間-電流特性曲線的偏差,應符合國家現行標准《高壓並聯電容器單台保護用熔斷器訂貨技術條件》的有關規定。
5.4.3 熔斷器的熔絲額定電流選擇,不應小於電容器額定電流的1.43倍,並不宜大於額定電流的1.55倍。
5.4.4 設計選用的熔斷器的額定電壓、耐受電壓、開斷性能、熔斷特性、抗涌流能力、機械性能和電氣壽命,均應符合國家現行標准《高壓並聯電容器單台保護用熔斷器訂貨技術條件》的規定。

⑶ 並聯電容器裝置設計規范的5.8 導體及其他

5.8.1 單台電容器至母線或熔斷器的連接線應採用軟導線,其長期允許電流不應小於單台電容器額定電流的1.5倍。
5.8.2 電容器組的匯流母線和均壓線的導線截面應與分組迴路的導體截面一致。
5.8.3 雙星形電容器組的中性點連接線和橋形接線電容器組的橋連接線,其長期允許電流不應小於電容器組的額定電流。
5.8.4 並聯電容器裝置的所有連接導體,應滿足動穩定和熱穩定的要求。
5.8.5 用於高壓並聯電容器裝置的支柱絕緣子,應按電壓等級、泄漏距離、機械荷載等技術條件選擇和校驗。
5.8.6 用於高壓電容器組不平衡保護的電流互感器,應符合下列要求:
5.8.6.1 額定電壓應按接入處電網電壓選擇。
5.8.6.2 額定電流不應小於最大穩態不平衡電流。
5.8.6.3 應能耐受故障狀態下的短路電流和高頻涌放電流。並應採取裝設間隙或裝設避雷器等保護措施。
5.8.6.4 准確等級可按繼電保護要求確定。
5.8.7 用於高壓電容器組不平衡保護的電壓互感器,應符合下列要求:
5.8.7.1 絕緣水平應按接入處電網電壓選擇。
5.8.7.2 一次額定電壓不得低於最大不平衡電壓。
5.8.7.3 一次線圈作電容器的放電迴路時,應滿足放電容量要求。
5.8.7.4 准確等級可按電壓測量要求確定。
6 保護裝置和投切裝置

⑷ 怎樣規范電容器

現代電子設備所使用的電容器是多種多樣的,電容器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整機的可靠性水平。電容器的正確選擇和認真管理,對保證設備的質量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義。

1、 電容器的管理計劃
在研製較簡單的設備時,可隨著設計工作的深入進行,按其需要,從現有的文件清單中或產品目錄中挑選出合適的元器件;若沒有標准產品,則要專門進行訂貨,或者自行設計製造,所以並無必要在設計開始之前就提出組件的管理計劃。
但是,對於比較復雜的電子系統,就不能簡單地利用手頭現有的組件清單及數據,而應事先制訂出適合於整個系統的元器件選擇的共同原則,例如:
(1) 整個系統需統一規定所用電容器的品種;
(2) 協調電容器的質量水平和技術規范;
(3) 及早發現需要重新研製的電容器;
(4) 電容器使用方法的統一(特別是在降額使用方面);
(5) 從系統可靠性與維修性的觀點來確定組件的實用范圍,並進行設計評審。
設計評審內容包括:
① 粗略的可靠度預測;
② 詳細的可靠度預測;
③ 元器件一覽表;
④ 元器件降額使用數據;
⑤ 元器件適用資料;
⑥ 元器件的失效率資料;
⑦ 應力分析;
⑧ 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
⑨ 元器件特性變化的電路統計分析;
⑩ 元器件性能偏差、老化或漂移的影響;
⑪ 容許誤差的分析
⑫ 當組件、組件、分系統有貯備及有兩種以上的使用方式時,考察系統的可靠性。
(6)應吸收元器件以及材料方面的專家參加系統的設計工作。
在系統研製、生產、使用各個階段,可靠性工作的范圍及組件的選擇與實施。

2、電容器的選擇原則
2.1高可靠電子設備,應盡可能地採用有軍用技術條件的組件。
2.2某一特定設備的電子元器件,應根據該設備提出的要求和對裝置的工作環境條件提供的有關數據,恰當地進行選擇。
2.3確定完成所需功能的電容器類型及預期的工作環境。
2.4為證實所用電容器的製造是符合軍用技術條件要求的,必須根據認證合格組件一覽表,或元器件優選手冊指南進行核對。
2.5確定電容順的各種臨界值如質量,壽命、安全性等;
2.6確定電容器的供應情況;
2.7估計在電路應用時電容器所遇到的應力;
2.8為了減小失效,應採用與可靠性預計相適應的減額系數。
2.9有時標准組件不能滿足軍用電子設備要求。非標准電容器-經選用和標准化,在倉庫里就必須有儲備,以便隨時能更換同類的失效組件,並且必須包括在軍用備份組件之內。
2.10開展電子設備的邊緣容限試驗和參數漂移設計。

3、電容器的管理
電子設備的性能和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電子元器件的質量和可靠性。保證產質量量,不斷提高電子產品的可靠性和降低產品的成本,是對入廠電容器進行管理和控制的根本目的。

對外購電容器必須注意下述控制要點:
(1)供貨廠點的選擇;
(2)有關技術文件的准備,如供貨方實施質量控制的文件、產品有效期等;
(3)驗收檢查;
選定方式應綜合考慮,如表11-3所列。
(4)庫存管理等。

第二節 電容器的選擇要素
一般而言,選擇包括電容器在內的電子組件,應以產品的性能(結構、參數指針);質量趨勢(中心值、分散性);可靠性(或壽命);體積和價格等作為選擇和評價電子組件的依據。
作為通用電子組件,由於廣泛使用於各個領域,從消費類、工業投資類到軍用電子產品,因使用的環境條件及使用要求不同,整機設計人員就應從不同的角度對電子組件的選擇提出不同的要求。
如果電子設備中所用的電容器,以小體積作為絕對的條件,則形狀和體積就成為選擇的重要因素;對某些家用電子設備上使用的電容器,由於考慮到市場的激烈競爭,價格的高低就成為選擇的重要因素(有時,在某種程度上往往要犧牲一些性能)。在工業投資類和軍用電子設備中,往往從設備應具有的精度、解析度、性能和可靠性的要求,來選擇各類電容器。
這里僅從軍用電子設備可靠性設計的要求為目標,從性能及可靠性的角度來討論電容器的選擇要素。
為確保所選擇的電容器性能可靠,電路設計者務必了解所選擇的電容器的各種特性,並且合理的使用,這是保證整機質量的重要因素。為此目的,需要將電容器的選擇標准,使用注意事項編成手冊,提供電路設計者和采購人員參考。
在系統的可靠性設計過程中,要了解以往對可靠性保證所採取的措施及其效果。產品裝在機器中,對工作過程中發生的故障、使用條件、原因等應進行分析,以便線路設計時參考。
為解決具體任務而選擇電容器的類型時,設計師應考慮以下因素及其主要原因

1、溫度改變後的後果
1.1由於介電常數和電極表面面積的改變而引起電容量的變化。
1.2由於比電阻的改變而引起漏電流的增大。
1.3高溫下電氣強度的降低。
1.4頻率影響電容器的發熱程度。
1.5額定電流的降低(若它決定電容器溫度)。

2、溫度增大的後果
2.1漏電流增大。
2.2電氣強度降低。
1. 3電容器的質量因素或tgδ改變。

3、壓力降低的後果
3.1電氣強度降低。
3.2經過引出線的根部漏氣漏油、漏液。
2. 3在外殼或底座上飛弧。

4、外加電壓增大的後果
4.1漏電流增大。
4.2電容器發熱並有伴隨發熱的過程。
4.3介質擊穿(其現象與頻率有關)。
3. 4出現電暈。

5、振動的後果
5.1由於機械振動使用電容量改變。
4. 2電容器零件,引出線或外殼的機械破壞。

6、電流增大引起的反應
6.1電容器的溫度升高。
6.2壽命縮短。
5. 3電流過荷,電極和引出線過度發熱。

此外,還應考慮:
7、壽命:它決定於環境條件和在線路中的工作條件。
8、穩定性(條件同上)
9、循環試驗後電容量的剩餘變化。
10、電容器的尺寸、價格和安裝方法。

第三節 正確應用電容器
1、重視工作頻率對電容器的影響
使用電容器時,不可忽視短期內的充放電的過渡現象。要詳細了解各類電容器的額定允許電流和頻率的關系。這是因為電容器在高頻下使用時,流過電容器的電流與頻率成正比例的增加。由於集膚效應,導體與電極的有效截面積與頻率的平方要成反比例的減少。施加的頻率過高,等效電感將增加、將使電容器失去效能。並導致電容器過熱。因此電容器不能在超過標准規定的頻率和電壓下使用。
當在電容器上施加交流份量時,可根據頻率、電壓來決定流過引線端的交流視在電流:
I=2πf•C•U(13-1)
式中:f為Hz;C為法拉;U為伏特。
同時,最大的直流電壓和交流成份的峰值之和不能超過電容器的額定直流電壓。當交流峰值超過額定值的20%時,就應選擇交流電容器。對於某些直流電容器如紙介,金屬化紙電容器,即使是在規定的使用范圍內,當溫度超過+40℃時,即應採取降額措施。
前面已經提過,如果把積聚電荷的電容器的兩個引線間的電感L和電阻R短路,當R<2√L/C時,會有振盪電流流動,當R>2√L/C時,會有非振盪電流流動。無疑,上述電流對電容器的影響是隨著通電時間的不同而不同的。在振盪、移相或放電路中使用的濾波電容器,如不考慮該電流的流動,將會使一部分電容器燒毀。
通常,製造直流電容器的組件生產廠,只給出所通過的電流和頻率值(有時,並未提供確切的數據)。而對電極的截面積(厚、寬、長),引出線、螺柱的粗細、或連接這兩者的形狀和方式未進行深入研究,尤其是未考慮和研究高頻電流的場合較多(到目前為止,對電路設計使用中關系極大的電容器的高頻參數尚未進行考核或提供數據)。所以必須把流過電容器的交流電流作為結構設計上的重要因素來考慮。電路設計人員在選擇電容器時,往往忽略了這一重要條件,這是目前線路設計使用電容器(直流電容器)不當,而致使故障經常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要根據線路的頻率特性合理選擇電容器。
在UHF(300~3000MHz)的脈沖電路里,應該使用專為UHF而設計的電容器,否則,由於同樣的原因有可能使電容器損壞。
在交流和脈沖電路中用的電容器,需要規定和測試特別的額定值。在超過電容器本身電暈電壓的電路中,若使用這些電容器,其壽命將會縮短。並在施加電壓期間產生雜訊。一般浸漬液體的電容器比浸漬固體的電容器的電暈電壓高,當環境溫度或升高時,電容器允許的電壓限度應適當加大。
應重視施加於電容器上的頻率波形特性。現已證明:電容器上實際耗散的功率,不僅取決於電抗組件的頻率特性、也取決施加於電容器上的信號波形。因為非正弦信號在電抗組件中的熱耗散超出正弦信號的相同組件中的熱耗散程度。
要保證電容器在脈沖電路另安全可靠地工作,應使脈沖電壓峰――峰值低於電容器額定工作電壓,並考慮交流分量產生的熱耗功率。
對無感電阻器施加電壓所產生的熱量只與電阻器的阻值和電壓有效值有關。即當直流電壓、正弦電壓、脈沖電壓的有效值相同時,它們在同一電阻上產生的熱耗相同。然而,在電容器中的情況卻不相同,它產生的熱耗不僅取決於電壓的有效值,而且還取決於脈沖電壓的波形、周期及其在各次諧波頻率上的容量和損耗。
在電子線路中,對電容器施加脈沖電壓常有如下的波形:方波、鋸齒濾、三角波等、這些波形都可利用付里葉級數進行分析見圖13-1。不同的脈沖波形在電容器上產生的熱耗功效也不同。當ηmax趨於1時,(ηmax稱為危險系數,即是電容器上產生的最大熱耗功率Pmax與最小熱耗功率Pmin之比)說明這種波形電壓在電容器上產生的熱耗功率接近最小功率,它對電容器壽命的影響不大,稱此種脈沖電壓為安全脈沖電壓。若ηmax》1,則說明施加在電容器上的這種脈沖電壓使電容器產生的熱耗功率P》Pmin ,電容器就可能因產生過熱而失效,這時的脈沖電壓稱這危險脈沖電壓。
由計算得知,對於方波脈沖電壓,其 ;對於鋸齒波脈沖電壓,其 ;對電等腰三角波脈沖電壓,其 ;由此看出:
三角波脈沖電壓的ηmax趨於1,說明三角波電壓施加在電容器上所產生的熱耗功率接近於等效正弦電壓在電容器上產生的熱耗功率,故三角波脈沖電壓對電容器壽命的影響不大。方波和鋸齒濾脈沖電壓產生的ηmax值與基小下電容器的損耗因素tgδΩ成反比,通常電容器的tgδ《1,至多為0.1數量級,故這兩種波形產生的ηmax至少大於10,所以其波形為危險的脈沖波形,脈沖的前後沿時間愈短,ηmax愈大。當在電容器上施加此脈沖波形時,一定要考慮電容器熱耗散功率,必要時應採取散熱措施。
在研究何種程度的峰值電壓能長期穩定的施加在電容器上時,應注意下列情況:
(1) 含有高頻份量的交流電壓、電流之值,波形及開關狀態;
(2) 電容器製造後經過長期擱置存放;
(3) 在較高溫度和濕度的場合下使用;
(4) 在低氣壓環境下存放;
(5) 在工作的線路環境中,存在短期超電壓的危險。
施加在電容器上的峰值電壓有正常狀態和處於開頭狀態時的異常過渡狀態兩種。直流電壓是正常狀態時的峰值電壓。在純交流電路中,正弦波電壓的峰值是有效值的根號2倍。多種頻率時交變電壓的峰值,則是各種頻率峰值的向量和。以上屬正常狀態時具有的關系。
問題是要注意在開頭時及其在異常過渡狀態下的峰值電壓。例如:在選擇瞬時過壓能力弱的鋁電解或鉭電解電容器時,在浪涌頻繁的電路中使用,則會引起過早的損壞。因此,使用者在選擇電容器時,對異常過壓的峰值及其發生次數的電路條件應作充分的研究。並考慮如下因素:
(1) 外加峰值電壓的極限值應在各種電容器所允許的承受電壓以下;
(2) 該極限值在發生頻數較低時,可接近於試驗電壓,當發生次數頻繁時,應接近於額定電壓。
(3) 當安全系數過大時,若將很少發生的峰值電壓選擇在額定電壓以下,將會增大電容器的體積及價格,這是不經濟的。
施加在電容器上的峰值電壓,應根據電路的不同情況加以選擇。按照峰值電壓設計是決定電容器比體積和價格的重要因素,所以在選擇電容器時,必須注意這一條件,避免弄錯。

2

⑸ 並聯電容器裝置設計規范的介紹

《並聯電容器裝置設計規范》自1996年7月1日起施行,這是為使電力工程的並聯電容內器裝置設計貫徹國家的技容術經濟政策,做到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和運行檢修方便而制訂的,適用於220KV及以下變電所、配電所中無功補償用三相交流高壓、低壓並聯電容器裝置的新建、擴建工程設計。

⑹ 關於電容器的國家標准都有那些

GB 6916 濕熱帶電力電容器
GB 50227 並聯電容器裝置設計規范
GB 6915 高原電力電容器
GB/T 20993 高壓直流回輸電系統用直流濾波電容器
GB 3983.2 高電答壓並聯電容器

⑺ 做低壓電氣成套設備的,手上需要有什麼規范

你做低壓櫃,那麼以下規范都適合你,因為我招標低壓櫃時招標文件列出的規范大部分是這些。
國標規范有:
GB14048-2006 《低壓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第1部分:總則》
GB14048.2-2001 《低壓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低壓斷路器》
GB14048.3-2002 《低壓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第3部分:開關、隔離器、隔離開關及熔斷器組合電器》
GB14048.4-2003 《低壓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機電式接觸器和電動機起動器》
GB/T18216.1-2000 《交流1000V和直流1500V以下低壓配電系統電氣安全防護檢測的試驗、測量或監控設備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1208-2006 《電流互感器》
GB7251.1-2005 《低壓成套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第1部分:型式試驗和部分型式試驗成套設備》
GB1207-2006 《電壓互感器》
JB/T9661-1999 《低壓抽出式成套開關設備》
GB13539-2002 《低壓熔斷器第1部分:基本要求》
GB4208-93 《外殼防護等級IP代碼》
GB/T 2900.16-1996《電工術語 電力電容器》
GB 191-2000 《包裝儲運圖示標志》
GB/T13384-1992 《機電產品包裝通用技術條件》
國際標准
IEC 185 《電流互感器》
IEC 186 《電壓互感器》
IEC 269 《低壓熔斷器》
IEC947 《低壓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
IEC439-1 《低壓成套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 第1部分》
IEC129 《隔離開關和接地開關》
IEC73 《指示燈和按鈕的色標》
IEC60529 《外殼防護等級》
IEC60439 《低壓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組件》

⑻ 高壓配電室的設計要求及規范

設計規范和建築要求:

1、高壓配電室宜設不能開啟的自然採光窗,窗檯距室外地坪不宜低於1.8m;低壓配電室可設能開啟的自然採光窗。配電室臨街的一面不宜開窗。

2、變壓器室、配電室、電容器室的門應向外開啟。相鄰配電室之間有門時,此門應能雙向開啟。

3、配電所各房間經常開啟的門、窗,不宜直通相鄰的酸、鹼、蒸汽、粉塵和雜訊嚴重的場所。

4、變壓器室、配電室、電容器室等應設置防止雨、雪和蛇、鼠類小動物從採光窗、通風窗、門、電纜溝等進入室內的設施。

5、長度大於7m的配電室應設兩個出口,並宜布置在配電室的兩端。長度大於60m時,宜增加一個出口。當變電所採用雙層布置時,位於樓上的配電室應至少設一個通向室外的平台或通道的出口。

6、控制牆體的裂縫,配電室外牆本身存在大量的窗洞、門洞、腳手架洞、預留管線洞、窗楞洞等薄弱部位,外牆防滲特別注意這些薄弱點。

7、加強牆面排水,常見的做法是對外牆面採取憎水處理措施。例如採用有機硅乳液對外牆面進行處理,使外牆不能被水濕潤,以防止由於毛細作用引起的滲漏。

(8)電容器成套裝置設計規范擴展閱讀:

安全規程:

1、值班電工必須具備必要的電工知識,熟悉安全操作規程,熟悉供電系統和配電室各種設備的性能和操作方法。並具備在異常情況下採取措施的能力。

2、值班電工要有高度的工作責任心,嚴格執行值班巡視制度,倒閘操作制度工作票制度、安全用具及消防設備管理制度和出入制度等各項制度規定。

3、允許單獨巡視高壓設備及擔任監護人的人員,應經動力部門領導批准。

4、不論高壓設備帶電與否,值班人員不得單人移開或越過遮欄直行工作。若有必移制欄時,必須有監護人在場,並符合設備不停電時的安全距離。

5.雷雨天氣需要巡視室外高壓設備時,應穿絕緣鞋,並不得靠近避雷器與避雷針。

6.巡視配電裝置,進出高壓室,必須隨手將門鎖好。

參考資料:

網路--配電室

閱讀全文

與電容器成套裝置設計規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時候裝閥門 瀏覽:516
chemdraw的實驗裝置在哪 瀏覽:33
木工電動工具手電筒鑽支架 瀏覽:231
鄭州市滎陽通用閥門廠概況 瀏覽:261
想學製冷配件大學應該報什麼專業 瀏覽:691
超聲波漏電是什麼外套 瀏覽:85
儀表電纜接地了如何查 瀏覽:953
地下管道自動檢測裝置技術 瀏覽:827
微生態的儀器有哪些 瀏覽:579
沒有扳手怎麼一字閥門 瀏覽:843
特種設備用戶自裝如何辦理 瀏覽:269
製冷裝置自動控製作業文字圖 瀏覽:320
奧迪s3排氣閥門可以調整嘛 瀏覽:476
寶馬530怎麼開閥門 瀏覽:70
自動調刀裝置 瀏覽:980
汽車軸承怎麼加熱 瀏覽:39
為什麼儀表盤一直卡頓 瀏覽:925
boot解包工具箱 瀏覽:943
75千瓦電機軸承型號是什麼 瀏覽:930
男機械技能怎麼放 瀏覽: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