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學無機化學實驗「儀器的認領」預習報告
先稱總量 再用普通酸溶解 再用硝酸溶解 剩溶固體金 再用稀鹽酸使銀沉澱 計算銀含量
② 在哪裡可以找到實驗儀器的工作原理
這個看是什麼類型的
大學的實驗?
還是高中。。
好像不一樣的實驗 在網路文庫 集智教育網 ji360的習題或者 實驗參考書都是不一樣的做法
具體不知道你是指什麼實驗
③ 蒸發的實驗目的,實驗現象,實驗儀器,原理及步驟
用蒸發皿的對吧?通常情況下蒸發結晶用於隨溫度升高溶解度變化不大的物質,在實驗過程中會出現晶體析出繼續加熱晶體會越來越多。步驟:就是先裝裝置,需要鐵架台,蒸發皿,玻璃棒,酒精燈,石棉網(加熱結束的時候用來放蒸發皿的),坩堝鉗(用來夾蒸發皿),燒杯(通常做這種實驗葯品都是混著雜質然後提純所以要先將固體葯品溶解再轉移到蒸發皿中)
這種實驗目的:一般是為了提純某種物質就是你的實驗結果要的那種葯品
④ 化學實驗儀器認領下面幾個不知道名字,請告訴我。
2、先下後上:酒精燈-石棉網-燒瓶3、先里後外:攪拌-瓶頸夾子4、先塞後定:攪拌-夾子
⑤ 高三生物 在線等 詳解一下實驗原理,以及裝置每一部分的原因
通氣閥1插到溶液裡面,通氣閥2在溶液上面;閥1用於向溶液裡面加氧氣,利於酵母菌初期繁殖,閥2用於排氣,穩定溶液內部氣壓,以及排除廢氣。檢測酒精貌似記得可以用Ag+與酒精反應,加熱Ag會析出,附在試管表面,具體的方程式不記得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⑥ 醛基的鑒別的具體步驟 1實驗目的要求 2儀器裝置 3實驗原理 4實驗步驟 5實驗記錄 謝謝~啦要具體一點啊
醛基:鑒別方法有銀鏡實驗和菲林實驗。菲林實驗比較麻煩,成功率不太高,我說說版銀鏡實驗。權
實驗儀器:試管
步驟:1.制備銀氨溶液:在潔凈的試管里加入1mL2%的硝酸銀溶液,然後一邊搖動試管,一邊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只最初產生的沉澱恰好溶解為止(這是得到的溶液叫銀氨溶液).
2.銀銀鏡反應:在滴入3滴乙醛,振盪後把試管放在熱水中溫熱。不久可以看到,試管內壁上附著一層光亮如鏡的金屬銀。
原理:在這個反應里,硝酸銀與氨水生成的銀氨溶液中含有氫氧化二氨合銀,這是一種弱氧化劑,它能把乙醛氧化成乙酸,乙酸又與氨反應生成乙酸氨,而銀離子被還原成金屬銀。還原生成的銀附著在試管壁上,形成銀鏡,這個反應叫銀鏡反應。
CH3CHO+2Ag(NH3)2+ 2OH-→CH3COONH4+2Ag↓+3NH3+H2O
原理是銀氨溶液的弱氧化性。 實驗中的乙醛可以換成其他有醛基的物質。
你要的目的和記錄就沒了,畢竟這實驗是我五六年前做的 。如果硬要填的話,目的就填鑒別醛基,實驗記錄可以吧上面步驟里的現象填上
⑦ 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實驗裝置及實驗原理是怎樣的說的簡單點兒
根據氣體的溶解性和密度,
⑧ 根據實驗原理及儀器裝置,討論為什麼實驗結果得到的摩爾質量
實驗五 鹽酸標准溶液配製標定
、實驗目
1. 掌握減量准確稱取基準物
2. 掌握滴定操作並確判斷滴定終點 3. 配製標定鹽酸標准溶液
二、實驗原理
由於濃鹽酸容易揮發能用直接配製具准確濃度標准溶液配製HCl標准溶液能先配製近似濃度溶液用基準物質標定準確濃度或者用另已知准確濃度標准溶液滴定該溶液再根據體積比計算該溶液准確濃度
標定HCl溶液基準物質用水Na2CO3其反應式:
Na2CO3 +2HCl=2NaCl+CO2 +H2O
滴定至反應完全溶液pH3.89通選用溴甲酚綠-甲基紅混合液或甲基橙作指示劑
三、儀器及試劑
儀器:50ml酸式滴定管、燒杯、錐形瓶、玻璃棒、250ml容量瓶
試劑:濃鹽酸(密度1.19)、水Na2CO3、甲基橙或者溴甲酚綠-甲基紅混合液指示劑:量取30mL溴甲酚綠乙醇溶液(2g/L)加入20mL甲基紅乙醇溶液(1g/L)混勻
四、實驗內容
()0.1mol·L-1鹽酸標准溶液配製:
量取2.2ml濃鹽酸注入250 mL水搖勻裝入試劑瓶貼標簽 (二)鹽酸標准溶液標定:
准確稱取0.19~0.21克 於270—300℃灼燒至質量恆定基準水碳酸鈉稱准至0.0002 g(至少二份)溶於50mL水加2~3滴甲基橙作指示劑用配製鹽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黃色變橙色記鹽酸溶液所消耗體積同作空白試驗(空白試驗即加水碳酸鈉情況重復述操作)
五、數據記錄與處理
1.數據記錄
Ⅰ Ⅱ Ⅲ
水碳酸鈉重(g) 0.2016 0.2008 0.2005
HCl終讀數(ml) 17.60 18.35 18.20
HCl初讀數(ml) 0.00 0.00 0.00
VHCl(ml) 37.67 37.34 37.1
CHCl(mol.l-1) 0.1010 0.1015 0.1020
CHCl平均(mol.l-1) 0.1015
相平均偏差
極差(Xmax-Xmin)
極差相值(極差值與濃度平均值比值%)
2. 鹽酸標准溶液濃度計算式:
式:c(HCl)——鹽酸標准溶液物質量濃度mol/L;
m——水碳酸鈉質量g
V——鹽酸溶液用量mL
V0——空白試驗鹽酸溶液用量mL
M— 水碳酸鈉摩爾質量數值單位克每摩爾(g/mol),
六、注意事項
1. 乾燥至恆重水碳酸鈉吸濕性標定精密稱取基準水碳酸鈉宜採用減量稱取並應迅速稱量瓶加蓋密閉
2. 滴定程產二氧化碳使終點變色夠敏銳溶液滴定進行至臨近終點應溶液加熱煮沸或劇烈搖除二氧化碳待冷至室溫再繼續滴定
⑨ 儀器的認領,洗滌與乾燥實驗報告怎麼寫
常用儀器的洗滌
玻璃儀器的洗滌方法很多,應根據實驗的要求,污物的性質,沾污的程度來選用,常用的洗滌方法如下:
1、刷洗:用水和毛刷刷洗,除去儀器上的塵土,其它不溶性雜質和可溶性雜質。 2、用去污粉、肥皂或洗滌劑洗:洗去油污和有機物質,若油污和有機物質仍洗不幹凈,可用熱的鹼液洗。
3、用鉻酸洗液洗:在進行精確的定量實驗時,對儀器的潔凈程度要求很高,所用儀器形狀特殊,這時要用洗液洗。將8g研細的工業K2Cr2O7加入到溫熱的100mL濃硫酸中小火加熱,切勿加熱到冒白煙。邊加熱邊攪動,冷卻後儲於細口瓶中。洗滌方法:
① 先將玻璃器皿用水或洗衣粉洗刷一遍。盡量把器皿內的水去掉,以免沖稀洗液。
② 然後將洗液倒入待洗容器,反復浸潤內壁,使污物被氧化溶解。 ③ 用畢將洗液倒回原瓶內,以便重復使用。 ④ 洗液瓶的瓶塞要塞緊,以防洗液吸水失效。
鉻酸洗液有強酸性和強氧化性,去污能力強,適用於洗滌油污及有機物。洗液有強腐蝕性,勿濺在衣物、皮膚上。當洗液的顏色由原來的深棕色變為綠色,即重鉻酸鉀被還原為硫酸鉻時洗滌效能下降,應重新配製。比色皿應避免使用毛刷和鉻酸洗液。
⑩ 設計一個大學化學合成實驗、要實驗原理、實驗目的、實驗操作、儀器、葯品、裝置圖、思考題
、(實驗 1)安全知識的講座,玻璃儀器的認領1、實驗目的要求 (1)了解有機化學實驗的一般安全知識及有機化學實驗室規則; (2)了解有機化學實驗課的要求(包括實驗紀律、實驗報告、預習、實驗記錄、實驗重做要求) (3)實驗是培養獨立工作和思維能力的重要環節,必須認真、獨立地完成。2、實驗主要內容 ⑴ 實驗基本知識的講解 ⑵ 安全知識的講解 ⑶ 實驗儀器的認領 ⑷ 實驗儀器的洗滌 1 (1)按時進入實驗室,認真聽取指導教師講解實驗、回答問題。疑難問題要及時提出,並在教師指導下做好實驗准備工作。 (2)實驗儀器和裝置裝配完畢,須經指導教師檢查同意方可接通電源進行實驗。實驗操作及儀器的使用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 (3)實驗過程中要精力集中,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實事求實地記錄實驗數據,積極思考,發現異常現象應仔細查明原因,或請教指導教師幫助分析處理。實驗記錄是科學研究的第一手資料,實驗記錄的好壞直接影響對實驗結果的分析。因此,必須對實驗的全過程進行仔細地觀察和記錄,特別對如下內容 : ①加入原料的量、順序、顏色。②隨溫度的升高,反應液顏色的變化、有無沉澱及氣體出現。③產品的量和顏色、熔點、沸點和折光等數據,要及時並真實的記錄。記錄時,要與操作一一對應,內容要簡明准確,書寫清楚。3、課堂討論選題1、怎樣寫預習報告4、課外作業選題1、如何對實驗的全過程進行仔細地觀察和記錄,二、(實驗 2)1-溴丁烷的合成(親核取代反應)1、實驗目的要求1、掌握(SN1 反應)的原理和方法;2、了解可逆反應與平衡移動;3、掌握低沸點易揮發有機物的合成方法。4、學習以溴化鈉、濃硫酸和正丁醇制備 1-溴丁烷的原理和方法。 2、實驗主要內容1、練習帶有吸收有害氣體裝置的迴流加熱操作;2、蒸餾、迴流(帶氣體吸收裝置);3、常溫過濾與熱過濾技術; 4、液體有機物的洗滌和乾燥。3、課堂討論選題1、實驗中如何對有害氣體進行吸收?4、課外作業選題1、影響 SN1 反應、和 SN2 反應的因素有哪些?三、(實驗 3)乙醚的合成(脫水反應)1、實驗目的要求1、掌握普通蒸餾、沸點和折光度測定的基本方法;2、掌握實驗室制備乙醚的原理和方法;3、掌握低沸點易燃液體的蒸餾操作。2、實驗主要內容1、常量法和微量法測定液體有機化合物沸點;2、分液漏斗和滴液漏斗的使用;3、低沸點易燃液體的蒸餾; 24、乙醚的分離。3、課堂討論選題1、實驗中如何收集低沸點的有機化合物?4、課外作業選題1、簡單醚的制備原理和方法?四、(實驗 4)正丁醚的合成(脫水反應)1、實驗目的要求1、掌握普通蒸餾、沸點和折光度測定的基本方法;2、掌握實驗室制備正丁醚的原理和方法;3、掌握掌握油水分離器的使用方法和實驗操作。4、掌握易燃液體的蒸餾操作。2、實驗主要內容1、用油水分離器迴流的方法制備正丁醚2、 正丁醚的乾燥、洗滌、蒸餾。3、分液漏斗和滴液漏斗的使用。3、課堂討論選題1、實驗中為什麼要使用油水分離器?4、課外作業選題1、混合醚的制備原理和方法?五、(實驗 5)甲基橙的合成(重氮化反應)1、實驗目的要求 1、掌握普通蒸餾、沸點和旋光度測定的基本原理; 2、通過甲基橙的制備掌握重氮化反應和偶氮化反應的原理和方法, 3、鞏固鹽析和重結晶的原理和操作。 4、進一步熟悉固體有機化合物的提純方法。2、實驗主要內容 1、甲基橙的合成、結晶、洗滌、重結晶 2、甲基橙的脫色 3、固體的乾燥 4、甲基橙的純化3、課堂討論選題1、實驗中怎樣對甲基橙脫色、純化?4、課外作業選題1、重氮化反應和偶氮化反應的原理和方法?六、(實驗 6)乙酸異戊酯的合成(酯化反應)1、實驗目的要求 1、 熟練掌握酸催化下直接酯化制備羧酸酯的原理和方法 3 2、掌握迴流方法合成有機化合物、 3、掌握乙酸乙酯液體乾燥劑的選擇及乾燥方法。 2、實驗主要內容 1、在酸催化下用迴流的方法合成乙酸異戊酯; 2、分液漏斗和滴液漏斗的使用 3、乙酸異戊酯液的乾燥 4、粗產品的分離。3、課堂討論選題1、實驗中怎樣對乙酸異戊酯進行洗滌和分離?4、課外作業選題1、酯化反應的原理和副反應?七、(實驗 7) 環己烯的合成(脫水反應)1、實驗目的要求1、 了解消去反應的基本原理;2 、學習以濃磷酸催化環己醇脫水制備環己烯的原理活動方法,3、掌握分餾和水浴蒸餾的基本操作2、實驗主要內容1 、在濃磷酸催化下環己醇脫水生成環己烯; 2、環己烯的洗滌、乾燥、蒸餾;3、用折光方法對樣品進行定性分析。3、課堂討論選題1、實驗中分餾柱的使用和水浴蒸餾的基本操作4、課外作業選題1、分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八、(實驗 8) 環己酮的合成(氧化反應)1、實驗目的要求1 、學習氧化法制備環己酮的原理和方法;2、通過二級醇轉變為酮的方法; 3、進一步了解醇與酮的區別。2、實驗主要內容1、用強氧化劑氧化環己醇生成環己酮; 2、攪拌裝置的使用,產物的分離;3、產品的純化,產品的紅外光譜測定。3、課堂討論選題1、實驗中攪拌的基本操作及產品的純化?4、課外作業選題1、氧化反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九、(實驗 9) 己二酸的合成(氧化反應)1、實驗目的要求1 、了解氧化反應的原理、應用及影響反應的因素;2、 掌握強氧化劑氧化二級醇轉變為二元酸的方法; 3、掌握濃縮、過濾、重結晶等操作方法。2、實驗主要內容1、用高錳酸鉀氧化環己醇生成己二酸; 42、己二酸的重結晶分離; 3、己二酸的乾燥、熔點的測定。3、課堂討論選題1、實驗中電磁攪拌的基本操作及產品的純化?4、課外作業選題1、熔點的測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十、(實驗 10)呋喃甲酸和呋喃甲醇的合成(歧化反應)1、實驗目的要求1、掌握歧化反應的原理和實驗方法;2、掌握歧化反應的條件、沒有α—H 的醛在強鹼催化下的氧化還原反應。3、了解氧化還原反應與平衡移動; 4、掌握有機酸和醇的合成方法及分離方法。 2、實驗主要內容1、沒有α—H 的醛在強鹼催化下合成呋喃甲酸和呋喃甲醇;2、用萃取的方法將呋喃甲酸和呋喃甲醇進行分離。 3、液體有機物的洗滌和乾燥4、呋喃甲酸的酸化及固體物質的純化。3、課堂討論選題1、歧化反應的原理和實驗方法4、課外作業選題1、發生歧化反應的條件?十一、(實驗 11)乙醯苯胺的合成(醯化反應)1、實驗目的要求1、掌握普通蒸餾、沸點和旋光度測定的基本原理;2、掌握芳胺醯化的應用,掌握苯胺乙醯化的原理和實驗操作,3、進一步熟悉固體有機化合物的提純方法。2、實驗主要內容1、分餾柱的使用、結晶、洗滌、重結晶2、掌握趁熱過濾的原理和方法 3、固體的乾燥 4、乙醯苯胺的脫色。3、課堂討論選題1、芳胺醯化的原理和實驗方法4、課外作業選題1、趁熱過濾的原理和方法?十二、(實驗 12)阿司匹林的合成及含量測定1、實驗目的要求1、掌握光譜測定的基本原理;2、通過乙醯水揚酸的制備掌握酯化化反應的原理和方法,3、學習由水楊酸和乙酸酐脂化合成阿司匹林的方法。4、進一步熟悉固體有機化合物的提純方法。2、實驗主要內容1、阿司匹林的合成、結晶、洗滌、重結晶; 2、分液漏斗和滴液漏斗的使用;3、用鹽析和重結晶的操作方法提純乙醯水揚酸; 4、阿司匹林的脫色。5、阿司匹林的分析滴定方法 6、阿司匹林的光譜分析方法。 57、高效液相色譜法定性、定量測定阿司匹林。3、課堂討論選題1、水楊酸和乙酸酐脂化合成阿司匹林的原理和實驗方法4、課外作業選題1、怎樣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定性、定量測定阿司匹林?十三、(實驗 13)呋喃丙烯酸的合成方法設計、含量測定及光譜測定。(縮合反應)1、實驗目的要求1、查閱有關文獻,設計並確定一種可行的半微量或微型實驗方案;2、掌握芳香醛和酸酐在鹼性催化劑作用下,發生羥醛縮合反應,生成α,β-不飽和芳香醛,3、了解呋喃丙烯酸的結構、物理化學性質、用途,以及反應物的物理和化學性質,查閱相關資料設計出實驗路線;4、了解還有哪些其它的合成方法,明確實驗中需要的化學試劑的毒性和防護處理要點;5、設計路線經教師同意後進行實驗的准備;6、鞏固鹽析和重結晶的原理和操作。7、高效液相色譜法定性、定量測定呋喃丙烯酸。2、實驗主要內容1、呋喃丙烯酸的合成、結晶、洗滌、重結晶 2、分液漏斗和滴液漏斗的使用3、固體的脫色洗滌、乾燥、重結晶 4、呋喃丙烯酸的分離。5、呋喃丙烯酸的光譜分析。 6、高效液相色譜法定性、定量測定呋喃丙烯酸。3、課堂討論選題1、芳香醛和酸酐在鹼性催化劑作用下,發生羥醛縮合反應的原理和實驗方法4、課外作業選題1、怎樣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定性、定量測定呋喃丙烯酸。 考核內容包括:1、實驗方法的設計 2、實驗資料的查詢 3、實驗的基本操作、4、實驗的記錄 5、產率的計算 6、實驗報告、 1、 成績評定總則 教師對學生的課前預習、儀器裝置、操作過程、基本操作、實驗安全、產品數量與質量、實驗報告、科學態度、使 用葯品及儀器的情況等進行考察,注意有針對性地及時糾正一些存在的問題,主要以每一次的實驗結果為依據 (85~90%)和實驗報告(10~15%)評定出平時的相對成績,期末進行平均。總成績中,平時成績占 60%, 期末考試占 40%。2、平時成績評定主要以每一次的實驗結果為依據(85~90%)和實驗報告(10~15%)評定出平時的相對成績,期末進行平均。3、期末考核評定 兩次期末考試,可以都安排在合成實驗中(其中一次為單人獨立操作),亦可以安排一次為筆試,另一次為單人獨 立操作合成實驗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