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液壓傳動系統設計,主要學會哪幾點
1、動力元件→泵(機械能轉變為液壓能)
2、執行元件→馬達、液壓缸(液壓能轉變為機械能)
3、控制元件→閥(作用為控制壓力、方向和流量)
4、輔助元件→液壓油箱、過濾器、管路等
5、工作介質→液壓油
㈡ 液壓系統設計有什麼要求
當主機的液壓傳動方式確定之後,液壓傳動系統的設計任務才會被提出來。液壓傳動統內的設計要求有如下幾容個方面:
(1)主機的總體布局和工藝要求,包括採用液壓傳動所完成的主機運動種類、機械設計時提出可能用的液壓執行元件的種類和型號、執行元件的位置及其空間的尺寸范圍、要求的自動化程度等。
(2)主機的工作循環、執行機構的運動方式(移動、轉動或擺動),以及完成的工作范網。
(3)液壓執行元件的運動速度、調速范圍、工作行程、載荷性質和變化范}1
(4)主機各部件的動作順序和互鎖要求,以及各部件的工作環境與佔地面積等。
(5)液壓系統的工作性能.如工作平穩性、可靠性、換向精度、停留時間和沖出量等方面的要求。
東莞金中液壓系統/1-3-9-2-5-5-8-0-7-2-8
㈢ 液壓傳動裝置由哪些基本部分組成
1、動力裝置,液壓泵:齒輪泵,柱塞泵、螺桿泵。
2、控制機構,各種閥:溢流閥,節流閥,換向閥等。
3、執行機構:液壓缸和液壓馬達。
4、輔件:管道,接頭,過濾器,油箱等。
㈣ 液壓與傳動的課程設計步驟怎麼寫
液壓與傳動的課程設計步驟與專業有關,如:數控機床的與煤礦機械、機械製造的就不同。因為畢業工作方向不同,液壓與傳動的課程設計內容就不同
㈤ 液壓傳動課程設計
北京漢德上銳液壓機電設備有限公司,不僅要把優質的產品推到市場上,更要把優質的服務帶給客戶。專業生產各式流體連接件和各種液壓輔件,並於北京成立油管生產車間以及流體連接件成品儲備庫。從事生產氣動、液壓卡套式接頭、擴口式接頭、焊接式接頭、錐密封焊接式接頭、插入式接頭、快速接頭、針形閥、高壓球閥、膠管總成、液壓輔件,並可根據用戶要求,進行設計改制各種非標接頭,油管總成。歡迎來電來函垂詢!
㈥ 期末考試題:閱讀液壓傳動系統圖的步驟
分析和閱讀較復雜的液壓系統圖,大致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1) 了解設備的功用及對液壓系統動作和性能的要求。
2) 初步分析液壓系統圖,並按執行元件數將其分解為若干個子系統。
3) 對每個子系統進行分析:分析組成子系統的基本迴路及各液壓元件的作用;按執行元件的工作循環分析實現每步動作的進油和回油路線。
4) 根據設備對液壓系統中各子系統之間的順序、同步、互鎖、防干擾或聯動等要求分析它們之間的聯系,弄懂整個液壓系統的工作原理。
5) 歸納出設備液壓系統的特點和使設備正常工作的要領,加深對整個液壓系統的理解。
㈦ 簡述液壓傳動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電動機帶動液壓泵從油箱吸油,液壓泵把電動機的機械能轉換為液體的壓力能。液壓介質通過管道經節流閥和換向和閥進入液壓缸左腔,推動活塞帶動工作台右移,液壓缸右腔排出的液壓介質經換向閥流回油箱。
換向閥換向之後液壓介質進入液壓缸右腔,使活塞左移,推動工作台反向移動。改變節流閥的開口可調節液壓缸的運動速度。液壓系統的壓力可通過溢流閥調節。在繪制液壓系統圖時,為了簡化起見都採用規定的符號代表液壓元件,這種符號稱為職能符號。
任何一個液壓傳動系統都是由幾個基本迴路組成的,每一基本迴路都具有一定的控制功能。幾個基本迴路組合在一起,可按一定要求對執行元件的運動方向、工作壓力和運動速度進行控制。根據控制功能不同,基本迴路分為壓力控制迴路、速度控制迴路和方向控制迴路。
應用:
液壓傳動主要應用如下:
(1)一般工業用液壓系統塑料加工機械(注塑機)、壓力機械(鍛壓機)、重型機械(廢鋼壓塊機)、機床(全自動六角車床、平面磨床)等;
(2)行走機械用液壓系統工程機械(挖掘機)、起重機械(汽車吊)、建築機械(打樁機)、農業機械(聯合收割機)、汽車(轉向器、減振器)等;
(3)鋼鐵工業用液壓系統 冶金機械(軋鋼機)、提升裝置(升降機)、軋輥調整裝置等;
(4)土木工程用液壓系統 防洪閘門及堤壩裝置(浪潮防護擋板)、河床升降裝置、橋梁操縱機構和礦山機械(鑿岩機)等;
(5)發電廠用液壓系統渦輪機(調速裝置)等;
(6)特殊技術用液壓系統 巨型天線控制裝置、測量浮標、飛機起落架的收放裝置及方向舵控制裝置、升降旋轉舞台等;
(7)船舶用液壓系統 甲板起重機械(絞車)、船頭門、艙壁閥、船尾推進器等;
(8)軍事工業用液壓系統火炮操縱裝置、艦船減搖裝置、飛行器模擬等。
㈧ 液壓傳動系統和液壓控制系統的設計方法是否相同
首先,應區分液壓傳動系統是個能量傳遞系統;而液壓控制系統是為主傳動系統的實現預期目標提供的必要協調控制,是一個支持系統,沒有主傳動系統,談液壓控制就沒有意義了。
二者的設計是有區別的,主傳動系統主要任務是能量的傳遞、效率、及相互間的匹配;控制系統主要任務是針對特定的傳動系統達到預期目標的可行手段、控制方式、響應時間、操控方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