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常用機械調整裝置

常用機械調整裝置

發布時間:2021-10-28 17:04:32

❶ 常用的機械裝配方法有哪些方法

常用的裝配方法有以下幾種:
1、互換裝配法
互換裝配法是在裝配過程中,同種零件互換後仍能達到裝配精度要求的裝配方法。其實質是通過控制零件的加工誤差來保證裝配精度。根據零件的互換程度不同,分為完全互換法和不完全互換法。
(1)完全互換法
完全互換法就是裝配時各裝配零件不需進行任何修理、選擇、調整或修配即可達到裝配精度要求的裝配方法。
其特點是裝配質量穩定可靠、對裝配工人的技術等級要求低、裝配效率高等,有利於組織流水線裝配和自動化裝配。但對零件的精度要求嚴,因此零件的生產成本高。故這種裝配方法,僅適於大批大量生產方式。
(2)不完全互換法
這種方法的特點與完全互換法相似,但允許零件的公差比完全互換法所規定的公差大。因此,有利於零件的經濟加工,裝配過程與完全互換法一樣簡單、方便。但在裝配時,可能會出現達不到裝配精度要求的概率為0.27%。
2、選配裝配法
選配裝配法是將相關零件的相關尺寸公差放大到經濟精度,然後選擇合適的零件進行裝配,以保證裝配精度的方法。這種方法常用於裝配精度要求較高,而組成環又不多的成批或大批生產的情況下,如滾動軸承的裝配等。選配法,按其形式不同分為直接選配法、分組選配法和復合選配法三種。
(1)直接選配法
即裝配時,從待裝配的零件中直接選擇精度合適的零件進行裝配,以保證裝配精度的要求。這種方法不必事先分組,能達到較高的裝配精度,但需要有經驗的工人挑選合適的零件進行試配,因此裝配時間不易控制,裝配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工人的技術水平。
(2)分組選配法
即將相關零件的相關尺寸公差放大若干倍,使其尺寸能按經濟精度加工,然後按零件的實際加工尺寸分為若干組,按各對應組進行裝配,以達到裝配精度要求。由於同組零件有互換性,故也稱為分組互換法。
分組選配法的關鍵是,保證零件分組後各對應組的配合性質和配合公差必須滿足裝配精度要求,同時,對於組內的相配件數量要相配套,配合件的公差應相等。
(3)復合選配法
該種裝配法是分組裝配與直接選擇裝配的復合形式。是將組合環的公差相對互換法所求值增大,零件加工後預先測量、分組,裝配時工人還在各對應組內進行選擇裝配。這種方法既能提高裝配精度,還可以不必過多地增加分組數。但裝配精度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工人技術水平,工時也不穩定。
3、修配裝配法
在單件小批生產中,對於產品中那些裝配精度要求較高且組成環較多的零件裝配時,如按互換法或選配法裝配,會造成零件精度過高而難以加工,有時甚至無法加工。此時,常用修配法來保證裝配精度要求。
所謂修配法,就是在裝配時修去指定零件上預留的修配量,以達到裝配精度的方法。具體地說就是將裝配尺寸鏈中各組成環按經濟精度製造,裝配時按實測結果,通過修配某一組成環的尺寸,用來補償其組成環因公差放大後產生的累積誤差,使封閉環達到規定精度的一種裝配方法。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能獲得較高的裝配精度,而零件可按經濟精度製造;缺點是增加了一道修配工序。因此,這種方法比較適於模具裝配採用。
採用修配法時,關鍵是正確地選擇修配環和確定其尺寸及極限公差。在生產實踐中,修配的方式很多,常用的有以下三種:
(1)單件修配法
在多環裝配尺寸鏈中,選定某一固定的零件作為修配件(補償環),裝配時用去除其表面層的方法改變其尺寸,以滿足精度要求。如沖裁模間隙過小,將凸模作為固定修配件進行修配,以保證滿足間隙精度要求。
(2)合並加工修配法
這是將兩個或更多零件合並在一起進行加工修配,合並後的尺寸可視為一個組成環,這樣就減少了組成環的環數,從而減少修配工作量。
這種方法由於零件合並後再加工和裝配,需對號入座,給生產帶來一些不便,也僅適於單件小批生產,如沖裁模凸、凹(中間)模的裝配等。
4、調整裝配法
調整裝配法的實質與修配法相同,也是將尺寸鏈中各組成環的公差值放大,使其按經濟精度製造。裝配時,選定尺寸鏈中的某一環作為調整環,採用調整的方法改變其實際尺寸或位置,使封閉環達到規定的公差要求。預先選定的環稱為「調整環」,是用來補償其各組成環因公差放大而產生的累積誤差。
根據調整方法的不同,調整法可分為可動調整法和固定調整法兩種。
(1)可動調整法
這是在裝配時,通過改變調整件的位置達到裝配精度的方法。這種方法在模具裝配中也經常應用。例如,在沖裁模的裝配中,為使沖裁間隙保持均勻,可先裝好凹模後再進行凸模裝配,並以凹模型孔為基準調整凸模的相對位置,使間隙均勻後用固定銷釘將凸模固定板定位在模座上。或者與上述情況相反,先裝配好凸模,然後再以其為基準調整凹模的相對位置,使間隙均勻後固定凹模即可。
這種方法在調整過程中不需拆卸零件,比較方便,在模具裝配中應用較廣。
(2)固定調整法
這是一種在裝配過程中,選用合適的調整件達到裝配精度的方法。與修配裝配法比較,兩者都能用精度較低的組成零件達到較高的裝配精度。所不同的是,調整裝配法是通過更換零件或調整零件位置的方法達到裝配精度,而修配法是通過去除表面層一定修配量來達到裝配精度。
不同的裝配方法,不僅裝配工作效率不同,對零件的加工精度、裝配技術水平等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在選擇裝配方法時,應從裝配的技術要求出發,根據生產類型和實際生產條件合理地進行選擇。

❷ 常見機械設備主要的部件有哪些

常見的機械設備上最為重要的部件有以下幾種。
1、旋轉部件和成切線運動部件間的咬合處專,如動力屬傳輸皮帶和皮帶輪、鏈條和鏈輪、齒條和齒輪等。
2、旋轉的軸,包括連接器、心軸、卡盤、絲杠和桿等。
3、旋轉的凸塊和孔處。含有凸塊或空洞的旋轉部件是很危險的,如風扇葉、凸輪、飛輪等。
4、對向旋轉部件的咬合處,如齒輪、混合輥等。
5、旋轉部件和固定部件的咬合處,如輻條手輪或飛輪和機床床身、旋轉攪拌機和無防護開口外殼攪拌裝置等。
6、接近類型,如鍛錘的錘體、動力壓力機的滑枕等。
7、通過類型,如金屬刨床的工作台及其床身、剪切機的刀刃等。
8、單向滑動部件,如帶鋸邊緣的齒、砂帶磨光機的研磨顆粒、凸式運動帶等。
9、旋轉部件與滑動之間,如某些平板印刷機面上的機構、紡織機床等。
查看原帖>>

❸ 機械繫統的組成是什麼

機械繫統的具體組成:

1、動力系統:包括動力機及其配套裝置.是機械繫統工作的動力源。如內燃機、汽輪機、水輪機等動力機;有把二次能源(如電能、液能、氣能)轉變為機械能的機械。

2、傳動系統:是把動力機的動力和運動傳遞給執行系統的中間裝置。

3、執行系統:包括機械的執行機構和執行構件,它是利用機械能來改變作業對象的性質、狀態、形狀或位置。或對作業對象進行檢測、度量等,以進行生產或達到其他預定要求的裝置。

4、操縱控制系統:是為了使動力系統、傳動系統、執行系統彼此協調運行,並准確、可靠地完成整機功能的裝置。

(3)常用機械調整裝置擴展閱讀:

發展趨勢

1、智能化:是21世紀機電一體化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人工智慧在機械建設者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視,機器人與數控機床的智能化就是重要應用。

在控制理論的基礎上,吸收人工智慧、運籌學、計算機科學、模糊數學、心理學、生理學和混沌動力學等新思想、新方法,模擬人類智能,使它具有判斷推理、邏輯思維、自主決策等能力,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標。

2、模塊化:是一項重要而艱巨的工程。由於機電一體化產品種類和生產廠家繁多,研製和開發具有標准機械介面、電氣介面、動力介面、環境介面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單元是一項十分復雜但又是非常重要的事。

如研製集減速、智能調速、電機於一體的動力單元,具有視覺、圖像處理、識別和測距等功能的控制單元,以及各種能完成典型操作的機械裝置。

3、微型化:指的是機電一體化向微型機器和微觀領域發展的趨勢。國外稱其為微電子機械繫統(MEMS),泛指幾何尺寸不超過1cm3的機電一體化產品,並向微米、納米級發展。微機電一體化產品體積小、耗能少、運動靈活,在軍事、信息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

❹ 常見的機械有什麼

常用的簡單機械種類有杠桿、滑輪、輪軸、齒輪、斜面、螺旋、劈等。

前四種簡單機械是杠桿的變形,所以稱為「杠桿類簡單機械」。後三種是斜面的變形,故稱為「斜面類簡單機械」。不論使用哪一類簡單機械都必須遵循機械的一般規律——功的原理。

凡能夠改變力的大小和方向的裝置,統稱「機械」。利用機械既可減輕體力勞動,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機械的種類繁多,而且比較復雜。

(4)常用機械調整裝置擴展閱讀:

一、杠桿原理

亦稱「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動力和阻力)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

F1· L1=F2·L2

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欲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

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

二、杠桿應用

不同類型杠桿各具有不同的特點和用途。掌握了杠桿原理,就可根據需要有意識地選用不同類型的杠桿來使用。

應明確:省力杠桿省力但要多移動距離,費力杠桿費力但省距離,等臂杠桿不省力也不省距離,又省力又省距離的杠桿是沒有的。有的杠桿是否省力或省距離,不是永恆不變的。

根據使用情況的不同,會由省力變為省距離。例如,用鐵鍬鏟土,往車上裝土的過程都會有所改變。鏟土時支點在動力點及阻力點之間,在裝土時動力點在支點與阻力點之間。

❺ 常用的機械傳動夾緊裝置有哪些

1、定心夾緊機構:工件在夾緊過程中,利用定位夾緊元件的等速移動或均勻彈性變形來消除定位副製造...

❻ 機械裝配的常用方法有哪四個

1、修配法。

裝配中應用銼、磨和刮削等工藝方法改變個別零件的尺寸、形狀和位置,使配合達到規定的精度,裝配效率低,適用於單件小批生產,在大型、重型和精密機械裝配中應用較多。

2、調整法。

裝配中調整個別零件的位置或加入補償件,以達到裝配精度。常用的調整件有螺紋件、斜面件和偏心件等;補償件有墊片和定位圈等。這種方法適用於單件和中小批生產的結構較復雜的產品,成批生產中也少量應用。

3、互換法。

所裝配的同一種零件能互換裝入,裝配時可以不加選擇,不進行調整和修配。這類零件的加工公差要求嚴格,它與配合件公差之和應符合裝配精度要求。

4、選配法。

對於成批、大量生產的高精度部件如滾動軸承等,為了提高加工經濟性,通常將精度高的零件的加工公差放寬,然後按照實際尺寸的大小分成若干組,使各對應的組內相互配合的零件仍能按配合要求實現互換裝配。

(6)常用機械調整裝置擴展閱讀

制定裝配工藝過程的基本原則:

1、 保證產品的裝配質量,以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

2、 合理安排裝配順序和工序,盡量減少鉗工手工勞動量,縮短裝配周期,提高裝配效率;

3、 盡量減少裝配佔地面積;

4、 盡量減少裝配工作的成本。

環境條件:

為保證機械產品的裝配質量,有時要求裝配場所具備一定的環境條件,如裝配高精度軸承或高精度機床(如坐標鏜床、螺紋磨床等)的環境溫度必須保持20±1℃恆溫;對於裝配精度要求稍低的產品,裝配環境溫度要求可相應降低,如按季節變化規定為:夏季23±1℃,冬季17±1℃。

❼ 怎樣實現機械裝置高度上下20可調

用螺桿、螺母來實現,具體的結構請參看下面的圖片。

❽ 有哪些生活中常見的巧妙的機械結構

6、齒輪機構

齒輪機構應用較多,最常見的是機械手錶、汽車變速箱。通過不同齒數齒輪的轉動來進行時間控制與速度調節。

機械機構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機械機構的發明與應用也是為了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安全用氣,溫馨你我,獲得更多燃氣知識,請關注講燃堂公眾號。

❾ 常用機械機構有哪些

基本概念
機構只產生運動的轉換,目的是傳遞或變換運動。
機構的種類繁多。按組回成的各構件間答相對運動的不同 ,可分為平面機構(如平面連桿機構、圓柱齒輪機構等)和空間機構(如空間連桿機構、蝸輪蝸桿機構等);按運動副類別可分為低副機構(如連桿機構等)和高副機構(如凸輪機構等);按結構特徵可分為連桿機構、齒輪機構、斜面機構、棘輪機構等;按所轉換的運動或力的特徵可分為勻速和非勻速轉動機構、直線運動機構、換向機構、間歇運動機構等 ;按功用可分為安全保險機構、聯鎖機構、擒縱機構等。

❿ 常用機械傳動裝置有哪些

皮帶傳動;鏈條傳動;齒輪傳動

閱讀全文

與常用機械調整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吉布森的視崖實驗裝置主要是用來測查嬰兒的 瀏覽:468
噴氧儀器怎麼排氣 瀏覽:559
分析儀器用什麼ups電源最好 瀏覽:455
小明同學設計了右圖的裝置 瀏覽:661
鍋爐自動減壓排放裝置 瀏覽:758
電梯檢測中轎頂電氣裝置 瀏覽:803
錨設備是由什麼組成的 瀏覽:468
dnf男機械怎麼打巨龍 瀏覽:17
水總閥門o和s代表什麼 瀏覽:595
閥門標志wy代表什麼 瀏覽:443
江蘇省出口電動工具公司有幾家 瀏覽:236
自動門控制裝置目的 瀏覽:300
儀表盤龍頭是什麼 瀏覽:328
對中裝置的作用是什麼 瀏覽:582
車儀表盤是圓的是什麼車 瀏覽:229
江門市晉合五金製品有限公司 瀏覽:233
挖機機械快接怎麼用 瀏覽:124
視力康復器材是什麼 瀏覽:722
設備防腐保溫規范有哪些 瀏覽:515
消防展示櫃需要放哪些器材 瀏覽: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