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種助力機械手,叫ERGO這幾個單詞是什麼意思
ERGO工業安全移載裝配系統
簡介
ERGO名稱由來
在英語母語國家,人們將Ergo獨立出來做了Ergonomic及Ergonomics的簡稱,既可做形容詞也可作名詞,為「人體工學」之含意,如今已較少有其希臘文原意。
因此國際上的人體工學相關企業多選用含有Ergo的詞彙做為品牌或者商標,如ergotron,ergohuman,ergopower,ergobaby,ergokit等
ERGO基本信息
ERGO工業安全移載裝配系統是ambesco安倍斯科品牌的系列產品。引進了美國領先創新的物料搬運設備與技術。由硬臂機械手、軟索機械手、氣動平衡吊、真空吸吊、反作用力臂等形式多樣組成,適用各種應用場合。
ERGO應用
由於具有無重力化、精確直觀、操作便捷、安全高效等特點,廣泛應用於現代工業中的物料移載、高頻率搬運、精確定位、部件裝配等場合。
從接受原材料或物料開始,一直到加工、生產、保管及配送等物料流動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ERGO工業安全移載裝配系統所發揮的作用是令人矚目的。
正確使用相應的物料移載方法和手段,對於各行業中,重物的移載、搬運現場的操作人員的健康、安全,進而其作業的合理性、勞動力的節省、生產效率的提高、產品品質的保障等多方面都有極大改善。
包括了助力機械手(硬臂機械手、軟索機械手)、氣動平衡葫蘆、真空吸、反作用力臂,是一種新穎的、用於物料搬運及安裝時省力操作的助力設備。它巧妙地應用力的平衡原理,使操作者對重物進行相應的推拉,就可在空間內平衡移動定位。重物在提升或下降時形成浮動狀態,猶如零操作力(操作力受工件重量影響)。無需熟練的點動操作,操作者用手推拉重物,就可以把重物正確地放到空間中的任何位置。
一、ERGO-助力機械手
1、ERGO助力機械手系統
ERGO助力機械手裝備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平衡吊主機、抓取夾具(或機械爪)及支撐結構。
ERGO助力機械手主機是實現物料(或工件)在空中無重力化浮動狀態的主體裝置。
ERGO助力機械手是實現工件抓取,並完成用戶相應搬運和裝配要求的裝置。
支撐結構則是根據用戶服務區域及現場狀況要求以支撐整套設備的機構。
按工作原理不一樣,有臂桿式和軟索式。軟索式因主體執行元件不同,分捲筒式和直線氣缸式、鋼絲繩式和鏈條式等。根據動力源不同,有氣動式和電動式等。
另外,按系統所採用基座不同,有落地固定式、落地移動式、懸掛固定式、懸掛移動式、附牆式等。
2、ERGO助力機械手特點
ERGO硬臂式機械手特點作以下說明:
ERGO硬臂式助力機械手系統組成
主要包括三部分:
1)機械手主機
A、可實現不同重量物料的重力平衡狀態,適用於物料的精確移載操作。
B空載、滿載及處理不同工件時,系統可感知其重量變化,並實現載荷在三維空間中的浮動狀態,便於精確定位。
C、全程平衡、運動順滑等特點,使得操作者可以很便捷地實現工件的搬運、定位、裝配等操作。
D、剛性手臂可使機械手帶工件越過障礙;水平臂可滿足物料在相關場所進行橫向放入、橫向取出等動作要求。
E、系統可始終保持機械手頭部的水平,發揮高作業性。
F、關節剎車裝置,具有多個回轉關節,以實現廣域范圍內的物料取置;配備有剎車裝置,操作者可在操作過程中隨時中斷機械手的運動。
2)夾具部分
A、主機控制與夾具(機械手)集成為一體,方便操作者雙手控制工件。主機操作按鈕都集成於夾具控制面板上,控制部分及指示燈、指示器等按人體工學原理布置,便於操作及緊急情況的處理。
3)氣路控制系統
A、設置有元件保護盒,以保護主要精密氣動元器件,避免操作時意外撞擊及灰塵沉積。
B、系統配備二聯件、單向閥和儲氣罐,為系統提供持續穩定的壓縮空氣,當主供氣源意外斷氣時,可提供一定時間的安全保障,並使系統有足夠的動力完成本次操作或將工件卸載。
3、ERGO助力機械手系統安全
A、配備有負載顯示器,指示負載狀態,告知操作者:此時物料是否可被提起或被卸載。
B、配備有負載壓力表,指示壓縮空氣工作狀況。
C、配備有安全誤操作保護裝置,防止誤動作對人身或設備造成傷害;在操作者未對安裝狀況進行確認前,即工件未安裝到位前,如果工人誤操作松開按鈕,工件不能被卸載(限於動力夾具)。
D、系統配備了失氣保護裝置,當主供氣源意外斷氣時,主機臂桿不能動作,機械手停止作業,避免意外的傷害。
E、設備配套安全控制系統,在操作時,系統不會因為誤動作,而突然改變負載或空載壓力,因此機械手不會因此快速上升或下降而對人身、設備和產品造成傷害。
二、ERGO-氣動平衡葫蘆
1、ERGO氣動平衡葫蘆
ERGO氣動平衡葫蘆符合人機工程學原理,具有全程懸浮功能,滿足工業安全移載裝配工作場合需求,廣泛運用於汽車製造、零部件加工、電子產品製造、生物化工醫葯及陶瓷衛浴等行業。
2、ERGO氣動平衡葫蘆特點
A、全程懸浮:在自由行程內具有全程懸浮功能,可以實現工件移載裝配精準對位;
B、操作簡單:略微提起工件待平衡閥感應到氣腔內空氣壓力後即可實現工件的全程懸浮功能;
C、耗氣量低:每個工作循環耗氣量最低僅需要1/8cfm(比氣動環鏈葫蘆少50倍),極低的能源消耗;
D、清潔無油的運行:特有的預潤滑設計消除了空氣管路潤滑和油霧排放現象,是食品加工和清潔製造環境的首選設備;
E、堅固可靠:連續長期負載運行,只需少量維護保養。
ERGO氣動平衡葫蘆具有自平衡特性,在負載范圍內,對不同重量負載物可進行直觀的速度控制;
在負載范圍內,對不同重量負載物不需進行反復調節;同樣的裝置,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約了成本;安全性和人機工程學特性得到改進
3、ERGO氣動平衡葫蘆安全
A、內置過載保護:相對於給定空氣壓力,被提升的負載物絕不能超過氣動平衡葫蘆的最大提升能力;
B、安全保護:特有彈簧離心制動器(Z-制動器),當負載意外失去,纜索只需要少量的卷繞,Z-制動器即可自動停止纜索快速向上運動。
三、ERGO-真空吸
1、ERGO真空吸
ERGO真空吸是利用真空原理,吸附物體,進而平衡物體的重力。操作員只需運用控制手柄來控制系統的真空量,使操作人員在基本感覺不到物體重力的情況下,輕松完成物體的搬運、翻轉、裝配等工序。其最高起重速度可達70m/min。
ERGO真空吊具操作簡單、運作省力、高效安全。因此,在汽車、家電、包裝等搬運頻繁的行業中應用十分廣泛。
2、ERGO真空吸特點
A、快速
一般比人工搬運提高20-30%的效率,有時甚至達到 200%;
一次操作即可完成對工件的抓取、抬升、保持位置和釋放等復雜操作;
相對常規機械手,無需附加夾具,容易操作,節約了安裝和拆卸這些專用夾具的時間。
B、安全
當失去動力時工件不會掉落,而是隨升降管緩緩落下;
超過機械手最大起重能力的工件不會被舉起(安全系數為2.5-4);
獨家申請專利的保護閥可防止負載突然消失而引發的意外傷害。比如,箱子底漏了,或是罐子蓋突然松脫等引起的負載突然消失現象;
最大伸縮范圍可達升降管總長60%。
C、靈活性
即插即用的吸盤等抓取工具;
FAP獨家發明的提升管連接裝置使提升管尺寸隨時間改變成為可能;
在承重梁允許的范圍內可輕易改變裝置的最大負載、吸盤和扶手等。
四、ERGO-反作用力臂
1、ERGO反作用力臂
ERGO反作用力臂主要用於輔助人工操作擰緊工具,通過操作ERGO反作用力臂,可以輕松自如的提升、下降和移動工具,將其放到最佳的工作位置。與此同時,工人只需花最少的力氣就可以克服擰緊工具的反作用力,極大的降低了操作者勞動強度,提高勞動效率。
2、ERGO反作用力臂特點
A、輕型陽極氧化處理鋁結構;
B、模塊化設計;
C、最大反作用扭矩為1000Nm;
D、當壓力為0.6mpa時,最大提升能力為60公斤;
E、最大垂直行程為1200mm;
F、自潤滑封裝軸承;
G、氣動控制系統使用精密氣動調節閥,實現臂端平衡;
H、有多種安裝配置。
編輯本段拉丁語
1. 拉丁單詞:【音標】: []【詞典解釋】:副詞 ad. 1. 【拉】因此;
另見:Cogito ergo sum中的ergo是「我」的意思,這句話意為「我思故我在」。這句話出自於法國數學家笛卡爾的法文著作《Discours de la Methode》中。
2. 英文單詞:【音標】: []
四字母單詞Ergo,在字典上較難找到該詞在英文中的含義,但在英語母語國家卻是一個行業常用詞彙。
Ergo為形容詞Ergonomic或其名詞Ergonomics的簡稱。
Ergonomics在國內常譯作人體工學,人因工學等。原出希臘文「Ergo」,即「工作、勞動」和「nomos」即「規律、效果」,也即探討人們勞動、工作效果、效能的規律性。
在英語母語國家,人們將Ergo獨立出來做了Ergonomic及Ergonomics的簡稱,既可做形容詞也可作名詞,為「人體工學」之含意,如今已較少有其希臘文原意。
因此國際上的人體工學相關企業多選用含有Ergo的詞彙做為品牌或者商標,如ergotron,ergohuman,ergopower,ergobaby,ergokit等。
Ⅱ 機器人手臂設計方案
具體是什麼樣的機器人手臂啊?幾個自由度?
是仿人型的還是類似工業機器人那樣的呢?
推薦你到
robot360
中國機器人網上看看,裡面有很多關於機器人手臂的資料和視頻的,應該會對你有幫助。
Ⅲ 新手求教,設計一個簡單的機械手臂的問題,包括動力裝置,設計過程,
你好,新型多關節式機械手臂的設計
一 問題
機械手臂的重量問題,特別在關節多而長的機械手臂中猶為突出,現構想用同步帶傳輸動力,僅用兩個電機帶動多個關節,並將電機下置,減輕臂的重量。
二 機構設計
本機械手臂設計的主要思路是將動力裝置下載至底座,由同步帶將動力傳遞給各關節。在關節處設置有離合、制動裝置。提高了手臂的靈敏性和空間的柔性運動。
由於在關節處採用了離合器,類似於將電機安裝在關節處直接驅動手臂,相當於四個動力源。
1、 機械手臂座的結構設計
機械手主要由臂座和手臂兩部分組成,臂座的主要任務是支撐和完成手臂回轉,實現其在整個空間的活動。手臂運動的快慢和正反向控制,可由控制器調節電機的轉速和轉向來實現。
2、 臂關節結構設計
多關節手臂關節的動力靠同步帶來傳遞,同步帶傳動以其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簡單
傳動比准確而保證了手臂運動的靈活性和定位的准確性。機械手臂的運動是通過臂關節
的擺轉來進行的。
三 手臂的運動
機械手臂的運動范圍受其結構的限制,在手臂的運動到達結構位置之前,必須使其自動停止。
四 具體方案
方案一
在設計機械手臂座的時候,用兩個電機提供動力。
左邊一電機通過諧波減速器減速後,通過齒輪來控制手臂的回轉,而手臂彎曲動作的動力,由右邊一電機提供。電機2同樣也是通過諧波減速器減速後,通過一個長軸,把動力傳到底部的小齒輪上,再由小齒輪與大齒輪的嚙合,把動力傳到那豎直的錐齒輪上,又通過錐齒輪之間的嚙合,把動力與運動傳遞到橫軸上,這樣,再通過鍵連接,就能把動力傳到那帶輪上。這樣,帶輪就以一定的速度不停的轉,以給臂關節通過同步齒型帶傳遞動力。
在設計臂關節結構時,我們用兩個同步齒形帶輪來傳遞動力,而帶輪又與軸和機械式離合器的左半邊相連,這樣,就使軸與左半邊相連的離合器轉動。在右半邊為一電磁製動器,制動器的左半邊與離合器的右半邊相連,而且通過盤與上臂相連。這時,當電磁鐵通電時,制動器吸合,這時離合器也分開。這樣,上臂就停止在所要求的位置上了。當電磁鐵失電時,由於彈簧力的作用,把制動器推開,同時離合器在彈簧力的作用下自動嚙合,手臂恢復原有的運動。
註:機械手臂的運動范圍手其結構的限制,在手臂的運動到達結構位置之前,必須使其自動停止。機械手臂的運動機械位置是有關節處牙嵌離合齒上的突起部分而定。手臂在極限位置自動停止,反向運行的條件完全是靠離合齒上的凸起部分與滑塊的接觸實現的。為了使離合齒輪能順利的脫開和嚙合,對離合齒上的凸起部分斜面的升角β≥arctgμν。只有滿足這個條件,離合齒上凸起部分的斜面與滑塊在滑動時才不會發生自鎖。這樣手臂才能自動停止和反向動作!
方案二
此方案在臂關節的結構設計上與方案一有所不同。這里設計成中心軸不轉動。改在同步帶輪處裝兩個軸承。這樣,帶輪可自由轉動,而不會影響軸,且把離合器的左半邊加工在帶輪上,這樣,不僅可以縮小空間,而且可以提高強度。其餘與方案一相同! 22690希望對你有幫助!
Ⅳ 新手求教,設計一個簡單的機械手臂,包括動力裝置,設計過程和設計圖!!
這個不難。你首先根據你要完成的動作選擇電動機的大小和類型。之後用solidworks三維軟內件設計各種零部件,並把容他們在solidworks的裝配環境下裝起來,實現電腦模擬動作。檢查無誤的話用solid的轉換功能,把各個零部件的三維圖轉化為cad二維圖紙工程圖。之後到機加工廠家裡按圖施工。只要零件質量加工沒有問題,那麼你的這個發明是可以順利的運轉起來的,至於電氣控制部分其實就是開關 ,繼電器,延時器等的東西,一般的地方都是可以做的。不用你親自費心,你只需要說明你要實現的功能,之後掏錢,給你做的有的是。
Ⅳ 新手求教,設計一個簡單的機械手臂,包括動力裝置,設計過程和設計圖
看你說了這么多,其實就想要設計個結構,能方便地實現高度上面的升降而已內;你可以繪制一個手搖輪容(這個是標准件,一般外面市場上可以買到),設計一套鏈輪傳動裝置就行,或者用同步帶輪也可以;需要你現根據你的升高高度、重量計算下,相關資料可以去圖書館、網上查閱;供參考
Ⅵ 機械手臂的設計要求
1、手臂應承載能力大、剛性好、自重輕
手臂的剛性直接影響到手臂抓取工件時動作的平穩性、運動的速度和定位精度。如剛性差則會引起手臂在垂直平面內的彎曲變形和水平面內側向扭轉變形,手臂就要產生振動,或動作時工件卡死無法工作。為此,手臂一般都採用剛性較好的導向桿來加大手臂的剛度,各支承、連接件的剛性也要有一定的要求,以保證能承受所需要的驅動力。
2、手臂的運動速度要適當,慣性要小
機械手的運動速度一般是根據產品的生產節拍要求來決定的,但不宜盲目追求高速度。
手臂由靜止狀態達到正常的運動速度為啟動,由常速減到停止不動為制動,速度的變化過程為速度特性曲線。
手臂自重輕,其啟動和停止的平穩性就好。
3、手臂動作要靈活
手臂的結構要緊湊小巧,才能做手臂運動輕快、靈活。在運動臂上加裝滾動軸承或採用滾珠導軌也能使手臂運動輕快、平穩。此外,對了懸臂式的機械手,還要考慮零件在手臂上布置,就是要計算手臂移動零件時的重量對回轉、升降、支撐中心的偏重力矩。偏重力矩對手臂運動很不利,偏重力矩過大,會引起手臂的振動,在升降時還會發生一種沉頭現象,還會影響運動的靈活性,嚴重時手臂與立柱會卡死。所以在設計手臂時要盡量使手臂重心通過回轉中心,或離回轉中心要盡量接近,以減少偏力矩。對於雙臂同時操作的機械手,則應使兩臂的布置盡量對稱於中心,以達到平衡。
4、位置精度高
機械手要獲得較高的位置精度,除採用先進的控制方法外,在結構上還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機械手的剛度、偏重力矩、慣性力及緩沖效果都直接影響手臂的位置精度。
(2)加設定位裝置和行程檢測機構。
(3)合理選擇機械手的坐標形式。直角坐標式機械手的位置精度較高,其結構和運動都比較簡單、誤差也小。而回轉運動產生的誤差是放大時的尺寸誤差,當轉角位置一定時,手臂伸出越長,其誤差越大;關節式機械手因其結構復雜,手端的定位由各部關節相互轉角來確定,其誤差是積累誤差,因而精度較差,其位置精度也更難保證。
5、通用性強,能適應多種作業;工藝性好,便於維修調整
以上這幾項要求,有時往往相互矛盾,剛性好、載重大,結構往往粗大、導向桿也多,增加手臂自重;轉動慣量增加,沖擊力就大,位置精度就低。因此,在設計手臂時,須根據機械手抓取重量、自由度數、工作范圍、運動速度及機械手的整體布局和工作條件等各種因素綜合考慮,以達到動作準確、可靠、靈活、結構緊湊、剛度大、自重小,從而保證一定的位置精度和適應快速動作。此外,對於熱加工的機械手,還要考慮熱輻射,手臂要較長,以遠離熱源,並須裝有冷卻裝置。對於粉塵作業的機械手還要添裝防塵設施。
Ⅶ 求機械手手臂方案與結構設計的資料
威凱智控 有個簡單的機械手 兩個995舵機控制 不知道可以我用上嗎?
Ⅷ 機械手臂設計
請用帶剎車的步進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