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和我的祖國》黃渤爬20米旗桿,張譯暴瘦15斤,他們為何這么拼
《我和我的祖國》也是國慶檔上映的一部巨作。它是由七名知名導演聯合創作而成。經上映以來票房也是一路上漲,成為國慶檔劇作的首位。口碑也是好評如潮。而在這部電影中,演員的陣容也是相當華麗。不僅有名氣而且實力過硬。有許多演員為了這部劇都犧牲了很多。黃渤在劇中爬20米的旗桿,張譯更是暴瘦了15斤。他們倆要說自己是第二苦,絕對沒有人敢稱第一。
在高空中完成了對裝置的修改。為了真實還原這一場景。自身恐高的黃渤綁著安全繩,爬上了20多米的旗桿,也沒有用任何替身。而盡管黃渤克服了恐高這一難題,在拍攝過程中還是出現了一些意外。我們在電影院中看到的他緊張的一面完全就是自然情感的流露。不過好在他最後還是成功完成了拍攝。而張譯在《相遇》這一單元。飾演的是一個患了重病的患者。為了能夠演出病人那種枯槁的形象。他連續多天不吃飯,只吃黃瓜。暴瘦了15斤。
不得不說這些演員為了影片的效果也是做出了不少的犧牲。電影能夠有如此高的票房離不開他們的敬業。
⑵ 開國大典的電動國旗是誰做的
開國大典電動旗桿設計師林治遠做的。
林治遠,號裕民。1913年2月9日出生於天津,廣內東潮容陽人。北京市政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副院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中國工程設計大師、天安門廣場開國大典旗桿設計者。
1949年開國大典毛主席親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所用的旗桿,由林治遠親手設計施工完成。
(2)我和我的祖國設計升旗裝置的人是誰擴展閱讀
天安門國慶工程指揮部對旗桿製作進行了具體分工,自動升旗方案由林治遠來具體落實。
林治遠接到任務後,與有關技術人員一起研究自動升降的開關設施。他們首先設計出這樣一個方案:國旗自動升降,升降速度與國歌演奏時間一致,國歌奏完後,國旗升到頂端並自動停止。
根據這個方案,技術人員設計出了一個簡單的機械設施來控制升降速度,又在升降旗用的鋼絲繩兩端各焊了一個鋼球來控制升降開關,只要升降速度設施碰到兩端的鋼球,便會自動停止升降並自動斷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林治遠
⑶ 《我和我的祖國》杜江原型升旗手,他本人長的帥嗎
2019年看過70周年閱兵式的人,一定都曾被英俊挺拔的兵哥哥們驚艷過,甚至發出過「帥哥都被上交國家了」這樣的感慨。
所以在《我和我的祖國》中《回歸》這個片段里,看到扮演升旗手護旗手的竟然是杜江、朱一龍這樣的帥哥,估計觀眾也不會太驚訝了。
電影里,領導還對升旗手說完成任務「發媳婦」,請問這么帥的升旗手需要發媳婦嗎?
杜江飾演的這位升旗手,原型名叫朱濤,當年在香港回歸儀式上一度被港澳媒體譽為「超級美男子」,電影上映後,#杜江原型是超級美男子# 也一度登上熱搜。
1997年香港回歸之前,三軍儀仗隊里開始選拔儀仗隊員和升旗手,選拔標准十分苛刻,身高一米八七以上就篩下了不少人。
當時身高一米九二的朱濤就遞交了申請書,是隊里唯一一個毛遂自薦當升旗手的,經過幾十次的篩選,最終脫穎而出。
電影因為時長的原因,沒有交代太多細節,而是將重點放在「一秒不差」的點上,而對升旗手來說,就是要保證在46秒的國歌唱完時,國旗剛好升到頂。
對於升旗手提前的緊張訓練,電影也有所呈現。
香港回歸儀式上的國旗旗桿高度是8.28米,升旗手不能抬頭看,只能靠反復練習來掌握速度,必須要精確到秒鍾。
領導對他說: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你至少要練五千次。
當年香港回歸時,80後90後還是孩子,對那些畫面或許記憶已經不是很深,如今通過電影再次感受到那收回香港一雪前恥的時刻,真的是又燃又感動啊!
⑷ 我和我的祖國黃渤爬旗桿抓典型特點人物形象
黃渤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演員,他演電視劇和電影的時候非常善於抓人物的特點,他在爬旗桿的這個形象也是設置的非常好。
⑸ 我和我的祖國主要人物是誰
《我和我的祖國》主要人物有林治遠、高遠、方敏、陳冬冬、朱濤、蓮姐、張北京、沃德樂、哈扎布等。
1、林治遠
演員 黃渤
貧困的流浪少年,沃德樂的弟弟,涉世未深的他和哥哥曾在青春年少時期做過荒唐錯事,而被扶貧工作者老李收留。為了怕哥哥被抓走,怕哥哥自此無法回頭,他義無反顧地站了出來,天真想替哥哥背鍋頂罪。而神舟十一號的降落,改變了他和哥哥的生活,改變了他們的命運,也讓他們看到了新的希望。
⑹ 《我和我的祖國》杜江、朱一龍外另一個升旗手是誰
王道鐵,中國大陸男演員、模特、製作人,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2011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今天明天》。2012年參演電視劇《水木清華》飾演的錢鍾書。2013年,入圍2013年度中國電影導演協會表彰大會最佳男主角。2018年主演電影《御貓展昭》。2019年參演國慶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
⑺ 《我和我的祖國》演員眾多,可一位小鮮肉都沒有,這是為什麼
從最近的《上海堡壘》就能發現現在的小鮮肉在票房上並不靠得住,很多小鮮肉有更多的還是偶像包袱。
這些在大事件中鮮為人知的小人物,默默無聞而又矢志不渝地將「小我」的人生篇章,無私地融入共和國的「大我」華章中。他們所承載的奉獻、犧牲、拼搏、捍衛、堅守的時代精神,穿越時空,歷久彌新,凝聚成為「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隔」的堅強信念,也生動地表達著「歷史是人民寫就的」價值主題。
該片一方面是類型化敘事手法的純熟應用,既有傳統電影敘事手法經典再現,也不乏商業類型片懸念敘事的嫻熟應用,多種敘事手法交互作用,讓故事的講述饒有趣味,有效調動了觀影的愉悅度,另一方面是風格化敘事藝術的成功把握,讓該片的基調始終較好地控制在質朴深情、溫暖奮進的向度上,不僅營造了富有歷史階段的生活質感與時代氛圍,如里弄、胡同、市井的生活景觀,家用電器上留存的生活方式,而且呈現了廣闊的社會場景與生活容量。
大量使用關鍵性細節對於敘事的引導作用也起到了不容低估的效用,比如「前夜」中旗桿上的阻斷球、「回歸」中的鍾表、「奪冠」中的電視天線、「北京你好」中的奧運會門票。細節敘事的精巧設計,令故事飽滿有力 。
⑻ 我和我的祖國七個片段裡面的人物名字叫什麼
故事發生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開國大典上毛主席將會按動按鈕,親自升起新內中國五星紅旗!這是容新中國首次使用電動系統升降國旗,電影講述了黃渤飾演的工程師反復試驗,克服種種困難,最終站在毛主席身後 親眼目睹了五星紅旗升起的故事!
在這個故事中,黃渤的執著讓人記憶猶新!為了讓升旗儀式萬無一失,等比例搭建了整套系統 反復試驗;明明自己恐高,卻毅然決然地爬上旗桿頂端 焊接阻斷球!以及鄰里送鎳鉻的橋段都讓人很是感動!而且這個故事中 黃渤飾演的角色還有原型人物哦!
⑼ 開國大典上,設計自動升旗的人是誰
林治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