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圖是一套實驗室製取氣體裝置,用於發生、乾燥、收集和吸收有毒氣體,下列各實驗能利用這套裝置進行的是
A.二氧化錳和濃抄鹽酸反應生成氯氣,氯氣有毒,應有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尾氣,但反應需要加熱才能進行,故A不選;
B.鋅和稀硫酸生成氫氣,氫氣密度比空氣小,應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故B不選;
C.銅屑和濃硝酸反應生成二氧化氮氣體,有毒,應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尾氣,故C選;
D.濃氨水和生石灰反應生成氨氣,密度比空氣小,應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故D不選.
故選C.
⑵ 圖Ⅰ是實驗室中常用於制備和乾燥氣體的裝置:(1)甲同學用圖Ⅰ裝置、銅和濃硝酸制備並收集乾燥的NO2氣體
(1)圖Ⅰ裝置抄、銅和濃硝酸襲制備並收集乾燥的NO2氣體,銅和濃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二氧化氮、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u+4HNO3═Cu(NO3)2+2NO2↑+2H2O用乾燥劑乾燥後的二氧化氮氣體易與水反應且比空氣重,所以收集用向上排氣法;二氧化氮氣體中存在平衡2NO2(g)?N2O4(g),放入冰水中顏色變淺說明平衡向生成四氧化二氮氣體的方向移動,所以此方向為放熱反應,△H<0;故答案為:①Cu+4HNO3═Cu(NO3)2+2NO2↑+2H2O;②向上排氣法;③<;
(2)裝置Ⅰ制備製取乾燥的NH3和O2的混合氣體,通入裝置Ⅱ在D處發生催化氧化反應,4NH3+5O2
催化劑 | .
⑶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氮有多少種方法
⑷ 某化學小組在實驗中用濃硝酸和銅反應製取二氧化氮並探究二氧化氮是否能支持木炭的燃燒,其實驗裝置圖如圖
(1)本實驗目的是製取二氧化氮並探究二氧化氮是否能支持木炭的燃燒,所以儀器連接順序為:製取裝置A→乾燥裝置C→二氧化氮與碳反應裝置B→吸收尾氣裝置D,儀器連接順序為:a→d→e→c→b;二氧化氮是否支持燃燒的實驗要求氣體必須是乾燥的,所以用裝置C乾燥二氧化氮氣體;二氧化氮是有毒的氣體,所以裝置D用來吸收尾氣, 故答案為:d;e;c;b;乾燥氣體;吸收尾氣; (2)二氧化氮和碳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兩種物質的量比為2:1的無毒氣體,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氣,反應的方程式為2NO2+2C 點燃 | .
⑸ 下列有關實驗裝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圖1裝置可製取乾燥純凈的NH3B.圖2裝置可以完成「噴泉」實
A.氨氣密度小於空氣且常溫下不和氧氣反應,所以應該採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故A正確;內 B.極易溶容於該溶液的氣體能產生噴泉實驗,氯氣極易溶於氫氧化鈉溶液形成壓強差,所以能形成噴泉實驗,故B正確; C.二氧化氮易和水反應生成硝酸和NO,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氮,應該採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氮,故C錯誤; D.鐵作陰極,鐵電極上氫離子放電生成氫氣,則溶液中不能生成氫氧化亞鐵,如果將鐵作陽極,陽極上生成亞鐵離子、陰極附近生成氫氧根離子,二者反應生成氫氧化亞鐵,故D錯誤; 故選B.
⑹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氮的化學方程式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氮用銅和濃硝酸反應。 製取方法:
一.實驗室里大部分情況下用不活潑金屬與濃硝酸反應: 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收集二氧化氮的方式: 向上排空氣法(因為二氧化氮易溶於水,所以不可以用排水法進行收集。) 尾氣的處理: 二.通入氫氧化鈉溶液快速吸收尾氣。 2NO2+2NaOH=NaNO2+NaNO3+H2O 
(6)製取乾燥的二氧化氮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二氧化氮(nitrogen dioxide),化學式NO2。高溫下棕紅色有毒氣體。在常溫下(0~21.5℃)二氧化氮與四氧化二氮混合而共存。有毒。有刺激性。溶於濃硝酸中而生成發煙硝酸。能疊合成四氧化二氮。與水作用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與鹼作用生成硝酸鹽。能與許多有機化合物起激烈反應。 二氧化氮在臭氧的形成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人為產生的二氧化氮主要來自高溫燃燒過程的釋放,比如機動車尾氣、鍋爐廢氣的排放等。 二氧化氮還是酸雨的成因之一,所帶來的環境效應多種多樣,包括:對濕地和陸生植物物種之間競爭與組成變化的影響,大氣能見度的降低,地表水的酸化、富營養化(由於水中富含氮、磷等營養物藻類大量繁殖而導致缺氧)以及增加水體中有害於魚類和其它水生生物的毒素含量。
⑺ 實驗室如何製取二氧化氮
銅與來濃硝酸反應:源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加熱 氨的催化氧化: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Pt石棉 4NH3+5O2==========4NO+6H2O; 2NO+O2=2NO2 加熱
⑻ 實驗室制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如何乾燥怎麼除雜為什麼
用P2O5乾燥,絕對不可以用濃硫酸,會吸收的
⑼ 現有下列實驗裝置示意圖: 請回答下列問題:(1)欲在實驗室中制備並收集乾燥的二氧化碳氣體.所選裝置的
(1)A裝置是用來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由於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來乾燥氣體,所以再通過濃硫酸把二氧化碳乾燥後再進行收集,由於要收集乾燥的二氧化碳,根據密度比空氣大,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所以儀器的連接順序為②→⑩→?→⑨;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反應物是碳酸鈣和鹽酸,生成物是氯化鈣、水、二氧化碳,有關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 (2)B裝置適用於固體和液體常溫反應製取氣體,實驗室利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混合製取氧氣可用此發生裝置,反應方程式是2H2O2 MnO2 | .
⑽ 某化學小組在實驗中用濃硝酸和銅反應製取二氧化氮並探究二氧化氮是否能支持木炭的燃燒.其實驗裝置圖如圖
(1)本實驗目的是製取二氧化氮並探究二氧化氮是否能支持木炭的燃燒,所以儀器連接順序為:製取裝置a、乾燥裝置C、二氧化氮與C反應裝置B及吸收尾氣裝置D,儀器連接順序為:a→d→e→c→b;二氧化氮是否支持燃燒的實驗要求氣體必須是乾燥的,所以用裝置C乾燥二氧化氮氣體;二氧化氮是有毒的氣體,所以裝置D用來吸收尾氣, 故答案為:d;e;c;b;乾燥氣體;吸收尾氣; ②根據裝置B中帶火星的木條燃燒,可以說明二氧化氮支持燃燒,故答案為:帶火星的木條燃燒; ③生成的物質的量比為1:1有毒氣體是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O 2 +C CO+NO,故答案為:NO 2 +C CO+NO. |
與製取乾燥的二氧化氮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