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某興趣小組設計出如圖所示裝置來改進教材中「銅與硝酸反應」實驗,以探究化學實驗的綠色化.(固定裝置略
(1)分析裝置圖設計檢驗該裝置的氣密性的方法,把d中的短導管伸入到水槽中的液面下,關閉b的旋塞,用手握住試管C,導管口有氣泡冒出,停止加熱時,導管口有迴流水柱;
故答案為:把d中的短導管伸入到水槽中的液面下,關閉b的旋塞,用手握住試管C,導管口有氣泡冒出,停止加熱時,導管口有迴流水柱;
(2)在d中加適量NaOH溶液,c中放一小塊銅片,由分液漏斗a向c中加入2mL濃硝酸,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銅和濃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二氧化氮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4HNO3(濃)=Cu(NO3)2+2NO2↑+2H2O;再由a向c中加2mL蒸餾水,硝酸溶液稀釋,反應速率減慢,所以c中的實驗現象是反應變緩,氣體顏色變淡;
故答案為:Cu+4HNO3(濃)=Cu(NO3)2+2NO2↑+2H2O,反應變緩,氣體顏色變淡;
(3)方案甲是銅和濃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二氧化氮和水,有污染氣體生成,不能體現綠色化學理念;方案乙是稀硝酸和銅反應生成硝酸銅,一氧化氮和水,有污染氣體生成,不能體現綠色化學理念;丙是利用銅和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氧化銅和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反應過程中無污染氣體生成,能體現綠色化學理念,
故答案為:丙,不產生有污染的氮氧化合物,消耗硝酸量最少;
(4)用上述裝置進行實驗證明氧化性:KMnO4>Cl2>Br2,依據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氧化性大於氧化產物設計,c中加入高錳酸鉀,分液漏斗中加入濃鹽酸,d中加入溴化鉀溶液,分液漏斗中的濃鹽酸滴入高錳酸鉀反應生成黃綠色氣體氯氣,通過d氧化溴離子為溴單質溶液變棕紅色,證明氧化性為KMnO4>Cl2>Br2;由於生成產物中含有污染空氣的氣體,需要添加尾氣處理裝置;
故答案為:c中有黃綠色氣體產生,d中溶液變為黃棕色;沒有處理尾氣;
② (2014寶雞三模)某實驗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裝置來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實驗步驟如下
(1)圖象的斜率表示勁度系數的大小,故:
k=
=
=70N/m;
橫軸截距表回示彈簧的答原長,為0.15m;
(2)去掉掛在彈簧下端所有質量為m的砝碼,將質量為M的小球掛在彈簧下端,並用手扶住小球,使彈簧下端指針恰好指在彈簧原長L
0處,
然後將小球由靜止釋放,測得小球運動到最低點時彈簧下端指針在刻度尺上所指示的讀數L,
該過程中重力勢能的減小量△E
p=Mg(L-L
0),
彈簧彈性勢能增加量△E′
p=
kx
2=
k
(L?L0)2,
則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的等式為Mg(L-L0)=k(L?L0)2,
故答案為:0.15;70;Mg(L-L0)=k(L?L0)2
③ 某興趣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若干組,室溫25℃下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對實驗過程中裝置條件及結果
A、若抄X溶液為CO2緩沖液並給予光照,光合作用將吸收CO2釋放O2導致液滴向右移動,液滴移動的距離是釋放O2的原因,可表示凈光合作用強度大小,A正確;
B、若要測真光合強度,即光合作用的總量,就要明白真正的光合強度=凈光合作用強度(釋放的O2量)+呼吸消耗強度(吸收的O2量),X溶液為CO2緩沖液並給予光照,可表示凈光合作用強度大小,那X溶液為NaOH溶液並遮光處理,在有氧呼吸中吸收的O2量等於產生的CO2量並被NaOH吸收,導緻密閉小室中氣體體積減小,液滴向左移動,可表示的是呼吸消耗強度,B正確;
C、清水既不吸收和釋放O2,也不吸收和釋放CO2.X溶液為清水並給予光照,光合作用大於細胞呼吸時,呼吸作用產生的CO2全部被光合作用所用,光合作用產生的O2除滿足呼吸作用所用外,又釋放到細胞外,同時從細胞外吸收CO2,但是密閉小室中的CO2量有限,限制釋放的O2量和吸收的CO2量相等,液滴不移動,C錯誤;
D、若X溶液為清水並遮光處理,消耗的底物為脂肪時,由於脂肪中[H]含量比糖中高,有氧呼吸時消耗的O2量多,產生的CO2量相對減少,導緻密閉小室中氣體體積減小,液滴左移,D正確.
故選:C.
④ 某化學興趣小組對教材中「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的實驗(如圖Ⅰ所示)進行了大膽改進,設計如圖Ⅱ所示實驗
(一)
(1)由於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的
,紅磷燃燒消耗了容積為45mL的18×180mm的試管內空氣的,也就是9mL(即45mL×);所以活塞所處的刻度值為10mL-9mL=1mL;所以活塞所處的刻度值為10mL-9mL=1mL;
(2)對照圖I實驗,圖Ⅱ實驗具有以下優點:裝置始終密閉,減少實驗誤差,節省燃料,不污染環境,便於讀數等,因此圖I的缺點是:易造成實驗誤差(或污染環境);
(二)
(1)紅磷燃燒產生五氧化二磷,紅磷燃燒產生發出黃光,放出大量的熱,產生大量地白煙,打開止水夾後燒杯中的水進入廣口瓶中大約占廣口瓶容積的五分之一;
故答案為: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發出黃光,放出大量的熱,產生大量地白煙,集氣瓶內的水面上升約五分之一;磷+氧氣點燃 |
⑤ 某興趣小組設計出如右圖所示裝置來改進教材中「銅與硝酸反應」的實驗,以探究化學實驗的綠色化.(1)實
(1)實驗前,關閉活塞b,試管d中加水至浸沒長導管口,塞緊試管c和d的膠塞,加熱c.其內目的是檢查裝置容的氣密性, 故答案為: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濃硝酸和銅反應生成硝酸銅、二氧化氮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u+4HNO3(濃)=Cu(NO3)2+2NO2↑+2H2O,離子方程式為:3Cu+8H++2NO3-=3Cu2++2NO↑+4H2O, 故答案為:3Cu+8H++2NO3-=3Cu2++2NO↑+4H2O; (3)方案①是銅和濃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二氧化氮和水,有污染氣體生成,不能體現綠色化學理念;方案②是稀硝酸和銅反應生成硝酸銅,一氧化氮和水,有污染氣體生成,不能體現綠色化學理念;③是利用銅和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氧化銅和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反應過程中無污染氣體生成,能體現綠色化學理念, 故答案為:③不產生有污染的氮氧化合物,消耗硝酸量最少.
⑥ 某興趣小組設計了一種實驗裝置,用來研究碰撞問題,其模型如圖所示,光滑軌道中間部分水平,右側為位於豎

⑦ 某興趣小組設計出下圖所示裝置來進行「銅與硝酸反應」實驗,以探究化學實驗的綠色化。 (1
(1)檢查裝置氣密性 (2)Cu+4HNO 3 (濃)==Cu(NO 3 ) 2 +2NO 2 ↑+2H 2 O;反應變緩,氣體顏色變淡 (3)丙;耗酸量最少回,無污染 (4)KMnO 4 ;KBr溶液(答含Br - 的溶液);c中有黃綠色氣體產生,d中溶液變為黃棕色;沒有處理尾氣 |
⑧ 某興趣小組設計出下圖所示裝置來改進教材中「銅與硝酸反應」實驗,以探究化學實驗的綠色化。 (1)實驗
(1)檢查裝置氣密性(2)Cu+4HNO 3 (濃)=Cu(NO 3 ) 2 +2NO 2 ↑+2H 2 O;反應變緩,氣體顏色變淡(3)丙;耗酸量最少,無污染(4)c中有黃綠色氣體產生,d中溶液變為黃棕色;證明氧化性KMnO 4 >Cl 2 >Br 2 ;沒有處理尾氣
⑨ 某興趣小組設計出如圖所示裝置來改進教材中「銅與硝酸反應」實驗,以探究化學實驗的綠色化。
(1)檢查裝置氣抄密性 (2)Cu+4HNO 3 (濃)==Cu(NO 3 ) 2 +2NO 2 ↑+2H 2 O;反應變緩,氣體顏色變淡 (3)丙;耗酸量最少,無污染 (4)向d中加入KBr溶液,c中加入固體KMnO 4 ,由a向c中加入濃鹽酸;c中有黃綠色氣體產生,d中溶液變為黃棕色;沒有處理尾氣 |
與某興趣小組設計出如圖所示裝置來改進教材中相關的資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