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dis力的合成實驗裝置

dis力的合成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1-10-25 17:26:15

『壹』 如圖為「用DIS(位移感測器、數據採集器、計算機)研究加速度和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 (1

(1)小車的總質量,小車所受外力
(2)①在質量不變的條件下,加速度與外力成正比;②C

『貳』 在「用DIS研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的學生實驗中,實驗裝置圖如下所示. (1)本實驗採用了______感測器(

(1)本實驗採用了位移感測器,代替了打點計時器,用DIS可以測小車的加速度.
(2)①a圖線中當F≠0時物體的加速度a=0,即只有當F增大到一定值時物體才開始具有加速度,故在物體保持靜止的時候其所受的靜摩擦力等於繩子的拉力,所以出現此現象的原因是沒有平衡摩擦力或摩擦力平衡不夠.故選B.
從b圖可知在拉力F=0時物體的加速度不為0,即合外力不為0,B圖縱軸的截距大於0,說明在無拉力的情況下物體的加速度大於0,即在平衡摩擦力時,長木板傾角過大(平衡摩擦力過度).故選C.
故選BC.
故答案為:(1)位移(2)BC.

『叄』 (1)如圖為「用DIS研究加速度和力、質量的關系」的實驗裝置。 (1)(多選)有關該實驗正確的是(

(1)(復4分) BC (2)(3分) C

『肆』 如圖為「用DIS(位移感測器、數據採集器、計算機)研究加速度和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可通過計算機,把

(1)試驗是探究小車加速度a與合外力F之間的關系,應採用控制變數法:保持小車的質量不變.小車受到的合外力F可用鉤碼受到的重力代替.故填:小車的質量;小車受到的合外力.
(2)數據處理時:設小車的質量為M,鉤碼的質量為m,則:F=mg
小車的加速度為:a=

F
M
=
mg
M
,這是理論值.
由牛頓第二定律:F=ma得:
對於小車個鉤碼組成的整體:a=
F
M+m
=
mg
M+m
,這是真實值.
所以:只有當M>>m時:a=
F
M+m
=
mg
M+m
mg
M
,a與F才成線性關系.
所以AB段明顯偏離直線的原因是m太大了.
A:圖象是從零點開始的,故小車與軌道間的摩擦力為零.故A錯誤.
B:圖象是從零點開始的,故小車與軌道間的摩擦力為零.導軌水平無影響.故B錯誤.
C:只有當M>>m時:a=
F
M+m
=
mg
M+m
mg
M
,a與F才成線性關系.所以AB段明顯偏離直線的原因是m太大了.故C正確.
D:只有當M>>m時:a=
F
M+m
=
mg
M+m
mg
M
,a與F才成線性關系.故小車質量大更容易滿足M>>m.故D錯誤.
故選:C
故答案為:(1)小車的質量;小車受到的合外力
(2)C

『伍』 在「用DIS探究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中,裝置如圖(a)所示.(1)本實驗是通過______來改變對小車的拉力

(1)通過改變鉤碼的個數可以改變對小車的拉力;通過位移感測器測得小車的v-t圖象,v-t圖象的斜率等於小車的加速度.
(2)由圖(b)所示a-

1
M
圖象可知,圖象不過原點,在橫軸上有截距,這是由於:軌道傾斜,左端偏高或小車與軌道間的摩擦偏大造成的,故BD正確;
故答案為:(1)改變鉤碼的個數;圖象的斜率;(2)BD.

『陸』 關於「用DIS探究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如圖是本實驗的裝置圖,圖中固定在小車上的是______感測器的_____

發射器固定在小車上,接收器應該固定在軌道上.
圖下固定在小車上2是位移感測器2發射器部分.
本實驗通過改變懸掛鉤碼2個數來改變對小車2拉力,
通過在小車上加配重片來改變小車2質量.
故答案為:位移;發射器;改變懸掛鉤碼2個數;在小車上加配重片.

『柒』 用DIS研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實驗時時,要保持______的質量不變,不斷改變______的質量

在研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時,採用控制變數法,要保持小車質量不變內,通過改變鉤碼或容小桶質量改變小車外力.
故答案為:小車,鉤碼或小桶.
(1)根據所提供數據,畫出a與F的關系圖象如下圖所示:

(2)根據圖象可得,小車質量大約為0.5kg.
故答案為:0.5.
(3)由圖象可知,當小車受拉力時,並沒有產生加速度,因此該實驗操作過程中,沒有平衡掉摩擦力.
故答案為:沒有平衡掉軌道的摩擦力.

『捌』 如圖為「用DIS(位移感測器、數據採集器、計算機)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的實驗裝置.(1)在研究

(1)在本實驗中,控制小車的質量不變,通過改變外力研究加速度與外力的關系,這種研究方法是控制變數法;
(3)由於OA段a-F關系為一傾斜的直線,所以在質量不變的條件下,加速度與外力成正比;由實驗原理:mg=Ma
得a=

mg
M
=
F
M
而實際上a′=
mg
M+m
;因不能保證M>>m,故隨M越小,圖象的斜率越小;故D正確;
故答案為:質量,合外力,D.

『玖』 怎樣用DISLab系統來製作向心力演示器實驗

「感測器及其工作原理」教學設計

江蘇省靖江高級中學 陳斌 環晴

【教材】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物理》選修3-2第六章第一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什麼是感測器,知道非電學量轉化為電學量的技術意義;

認識一些製作感測器的元器件,知道這些感測器的工作原理。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實驗的觀察、思考和探究,讓學生在了解感測器、熟悉感測器工作原理的同時,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感測器在生活、生產、科技領域的種種益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並加強物理與STS的聯系。通過動手實驗,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

【設計思路】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國際上出現了「感測器熱」,感測器在當今科技發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課程標准緊扣時代脈搏,對感測器教學提出明確要求。本課的設計思路是通過對實驗的觀察、思考和探究,了解什麼是感測器,感測器是如何將非電學量轉換成電學量的,感測器在生產、生活中有哪些具體應用,為學生利用感測器製作簡單的自控裝置作一鋪墊。教學時力避深奧的理論,側重於聯系實際,讓學生感受感測器的巨大作用,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和崇尚科學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教師:今天我們生活中常用的電視、空調的遙控器是如何實現遠距離操縱的?樓梯上的電燈如何能人來就開,人走就熄的?工業生產中所用的自動報警器、恆溫烘箱是如何工作的?「非典」病毒肆虐華夏大地時,機場、車站、港口又是如何實現快速而准確的體溫檢測的?所有這些,都離不開一個核心,那就是本堂課將要學習的感測器。

二、新課教學

1.什麼是感測器

演示實驗1:如圖1所示,小盒子的側面露出一個小燈泡,盒外沒有開關,當把磁鐵放到盒子上面,燈泡就會發光,把磁鐵移開,燈泡熄滅。

教師提問:盒子里有怎樣的裝置,才能實現這樣的控制?

學生猜測:盒子里有彈性鐵質開關。

師生探究:打開盒子,用實物投影儀展示盒內的電路圖(圖2),了解元件「干簧管」的結構。探明原因:當磁體靠近干簧管時,兩個由軟磁性材料製成的簧片因磁化而相互吸引,電路導通,干簧管起到了開關的作用。

教師點撥:這個裝置反過來還可以讓我們通過燈泡的發光情況,感知干簧管周圍是否存在著磁場。

演示實驗2:教師出示一隻音樂茶杯,茶杯平放桌上時,無聲無息,提起茶杯,茶杯邊播放悅耳的音樂,邊閃爍著五彩的光芒。

教師提問: 音樂茶杯的工作開關又在哪裡?開啟的條件是什麼?

學生猜測:在茶杯底部,所受壓力發生改變。

實驗探究:提起茶杯,用手壓杯的底部,音樂並沒有停止。

學生猜測:是由於光照強度的改變。

實驗探究:用書擋住底部(不與底部接觸),音樂停止,可見音樂茶杯受光照強度的控制。

師生總結:現代技術中,我們可以利用一些元件設計電路,它能夠感受諸如力、溫度、光、聲、化學成分等非電學量,並能把它們按照一定的規律轉換為電壓、電流等電學量,或轉換為電路的通斷。我們把這種元件叫做感測器。它的優點是:把非電學量轉換為電學量以後,就可以很方便地進行測量、傳輸、處理和控制了。

教師提問:實驗1中的干簧管是怎樣的感測器,實驗2音樂茶杯中所用的元件又是怎樣的感測器?

學生回答:干簧管是一個能感受磁場的感測器,音樂茶杯中所用的元件是能感受光照強度的感測器。

教師介紹:數字化信息系統實驗室(Digital Information System Laboratory,簡稱:DISLab)

就是由「感測器+數據採集器+實驗軟體包+計算機」構成的新型實驗系統。該系統成功克服了傳統物理實驗儀器的諸多弊端,有力地支持了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的全面整合,在實驗上收到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成功。

投影展示:

圖3 DISLab系統構成

演示實驗3:通過朗威DISLab數據採集器、位移感測器來觀察簡諧振動圖象。

圖4 彈簧振子實驗裝置圖

圖5 彈簧振子振動圖線

2、認識一些製作感測器的元器件

(1)光敏電阻

學生實驗1:學生兩人一組,用萬用電表的歐姆擋測量一隻光敏電阻的阻值,實驗分別在暗環境和強光照射下進行。

學生總結實驗結果:光敏電阻在暗環境下電阻值很大,強光照射下電阻值很小。

師生總結:光敏電阻能夠把光照強弱這個光學量轉換為電阻這個電學量。

教師簡單介紹:光敏電阻在光照射下電阻變化的原因。有些物質,例如硫化鎘,是一種半導體材料,無光照時,載流子極少,導電性能不好;隨著光照的增強,載流子增多,導電性變好。

(2)熱敏電阻和金屬熱電阻

教師提問:金屬導體的導電性能與溫度有關嗎?關系如何?

學生回答:金屬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白熾燈鎢絲的電阻在正常工作情況下比常溫下的電阻大得多。

演示實驗4:如圖6所示,AB間接有一段鎢絲(從舊日光燈管中取出),閉合開關,燈泡正常發光,當用打火機給鎢絲加熱時,燈泡亮度明顯變暗。

學生探究:鎢絲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師生總結:用金屬絲可以製作溫度感測器,稱為熱電阻。如前面已經學過的用金屬鉑可製作精密的電阻溫度計。

學生實驗2:學生兩人一組,用萬用電表的歐姆擋測一隻熱敏電阻的阻值。第一次直接測量,第二次用手心捂住熱敏電阻再測量,記錄兩次測得的電阻值。

學生探究:熱敏電阻的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且阻值隨溫度變化非常明顯。

師生總結:半導體熱敏電阻也可以用作溫度感測器。

師生總結比較:金屬熱電阻與熱敏電阻都能夠把溫度這個熱學量轉換為電阻這個電學量,金屬熱電阻的化學穩定性好,測溫范圍大,但靈敏度較差。

(3)霍爾元件

教師介紹:霍爾元件是在一個很小的矩形半導體(例如砷化銦)薄片上,製作4個電極E、F、M、N而成(如圖7所示)。若在E、F間通入恆定的電流I,同時外加與薄片垂直的勻強磁場B,薄片中的載流子就在洛倫茲力的作用下發生偏轉,使M、N間出現電壓U。

師生討論:霍爾元件的上的電壓U與電流I、磁感應強度B的關系,設霍爾元件長為a,寬為b,厚為d,則當薄片中載流子達到穩定狀態時,,即,又因,所以,即(為霍爾系數)。因此,我們就可以根據電壓U的變化得知磁感應強度的變化。

師生共析:霍爾元件能夠把磁感應強度這個磁學量轉換為電壓這個電學量。

演示實驗5:利用朗威DISLab數據採集器、霍爾元件觀察通電螺線管內部磁感應強度的大小分布規律。

圖8 磁感應強度測定的實驗裝置圖

圖9 磁感應強度分布圖線

三、小結

感測器是指一些能把光、力、溫度、磁感應強度等非電學量轉化為電學量或轉換為電路的通斷的元器件,它在生活、生產和科技領域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日本把感測器技術列為上世紀八十年代十大技術之首,美國把感測器技術列為九十年代的關鍵技術,而我國有關感測器的研究和應用正方興未艾……

四、作業

1.觀察與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感測器,它們分別屬於哪種類型的感測器,它們的工作原理如何?

2.實驗設計:用熱敏電阻、繼電器等器材設計一個火警報警器。

【教學反思】

本節課依據學生的認知規律組織教學,引入新課從生活實例入手,設置懸念,提出問題,激發學生興趣,增強學生的求知慾;在進行「什麼是感測器」的教學中注重實驗探究,引導學生從兩個實驗的探究中加以歸納,並通過DISLab系統顯示感測器的優越性,讓學生了解把非電學量轉化為電學量的技術意義;在對光敏電阻、熱敏電阻和熱電阻、霍爾元件這些製作感測器的元器件教學中,注重將教師演示實驗與學生動手實驗相結合,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整個教學過程符合新課程的三維目標,體現新課程的理念,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注意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生活,以此增進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科學素養。

『拾』 在用DIS研究小車加速度與外力的關系時,某實驗小組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實驗時先平衡小車所受的摩擦力,


小題抄1:

小題2:__ 2 ____、 小車的質量沒有遠大於重物襲的質量

與dis力的合成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不帶閥門的什麼意思 瀏覽:747
有沒有自動關閉煤氣的裝置 瀏覽:517
軸承型號中的2rz代表什麼 瀏覽:453
攪拌裝置的結構設計 瀏覽:859
skf軸承內徑多少最大 瀏覽:382
電工檢測線路用什麼儀器 瀏覽:421
家裡地暖閥門怎麼打開 瀏覽:922
機械硬碟第一次使用怎麼做 瀏覽:587
歐本各種電動工具 瀏覽:51
滾針軸承是什麼樣子 瀏覽:650
濱海新區於莊子閥門廠 瀏覽:464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裝置的依據 瀏覽:803
小米8有沒有游戲工具箱 瀏覽:675
大眾怎麼換儀表盤顏色 瀏覽:270
暖氣管道主管閥門的安裝 瀏覽:197
自媒體拍攝器材怎麼設置 瀏覽:859
高速速度最快的軸承是什麼牌子 瀏覽:954
帶軸承的滾輪怎麼畫3d 瀏覽:708
空調斷電再開不製冷了什麼原因 瀏覽:296
汽車儀表盤上dod是什麼意思 瀏覽:760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