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問178:化學實驗室如何進行防火管理
(1)化學實驗室應為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建築。從事爆炸危險性操作的實驗室,應採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並應按照防爆設計要求,採用泄壓門、窗、泄壓外牆和輕質泄壓屋頂及不發生火花的地面等。安全疏散門不應少於兩個。
(2)化學實驗室的電氣設備應滿足防爆要求,實驗用的加熱設備的安裝、燃料的使用要符合防火要求,各種氣體壓力容器(鋼瓶)要遠離火源及熱源,應放置於陰涼通風的位置。
(3)實驗室內實驗剩餘或常用小量易燃化學品,當總量不大於5kg時,可放在鐵櫥櫃中,貼上標簽,由專人負責保管;超過5kg時,不得存放在實驗室內;有毒物品要集中存放,專人管理。
(4)對於不明化學性質的未知物品,應先做測定閃點、引燃溫度以及爆炸極限等基礎實驗,或者先從最小量開始實驗,同時要採取安全措施,做好滅火准備。
(5)配備有效的滅火器材,定期進行檢查保養。對研究、實驗人員進行自防自救的消防知識教育,做到會用消防器材撲救初期火災,會報火警、會自救。
(6)要建立健全各種實驗的安全操作規程和化學物品管理使用方法,嚴禁違章操作。
㈡ 實驗室做實驗哪兩種東西混在一起會引起爆炸
這個常見的是氫氣和氧氣,如果正好在爆炸極限之內的話,混合有點火源的話會引起爆炸。還有氫氣和氯氣,如果用光照的話,也會形成這樣的效果。那就是這樣了。
㈢ 實驗室常見的爆炸種類
實驗室發生爆炸事故的原因大致如下:
(1)隨便混合化學葯品。氧化劑和還原劑的混合物在受熱。摩擦或撞擊時會發生爆炸。表1-1中列出的混合物都發生過意外的爆炸事故。表1-2為不能混合的常用葯品。
表1-1 加熱時發生爆炸的混合物示例
鎂粉—重鉻酸銨
有機化合物—氧化銅
鎂粉—硝酸銀
還原劑—硝酸鉛
(遇水產生劇烈爆炸)
氧化亞錫—硝酸鉍
鎂粉—硫磺
濃硫酸—高錳酸鉀
鋅粉—硫磺
三氯甲烷—丙酮
鋁粉—氧化鉛
鋁粉—氧化銅
表1-2 不能混合的常用葯品一覽表
葯 品 名 稱
不能與之混合的葯品名稱
鹼金屬及鹼土金屬如鉀、鈉、鋰、鎂、鈣、鋁等
二氧化碳、四氧化碳及其它氯代烴,鈉、鉀、鋰禁止與水混合。
醋酸
鉻酸、硝酸、羥基化合物,乙二醇類、過氯酸、過氧化物及高錳酸鉀。
醋酸酐
同上。還有硫酸、鹽酸、鹼類。
乙醛、甲醛
酸類、鹼類、胺類、氧化劑。
丙酮
濃硝酸及硫酸混合物,氟、氯、溴。
乙炔
氟、氯、溴、銅、銀、汞。
液氨(無水)
汞、氯、次氯酸鈣(漂白粉)、碘、氟化氫。
硝酸銨
酸、金屬粉末、易燃液體、氯酸鹽、硝酸鹽、硫磺、有機物粉末、可燃物質
溴
氨、乙炔、丁二烯、丁烷及其他石油類、碳化鈉、松節油、苯、金屬粉末
苯胺
硝酸、過氧化氫(雙氧水)、氯。
氧化鈣(石灰) r> 水
活性碳
次氯酸鈣(漂白粉)、硝酸。
銅
乙炔、過氧化氫。
(2)密閉體系中進行蒸餾、迴流等加熱操作。
(3)在加壓或減壓實驗中使用不耐壓的玻璃儀器。
(4)反應過於激烈而失去控制。
(5)易燃易爆氣體如氫氣、乙炔等烴類氣體、煤氣和有機蒸氣等大 量逸入空氣, 引起爆燃。 常見易燃易爆物質蒸氣在空氣中爆炸極限見表1-3。
表1-3 易燃物質蒸氣在空氣中爆炸極限
名 稱
爆炸極限(體積,%)
氫 氣
4.1~74.2
乙 炔
3~82
二硫化碳
1~44
乙 醛
4~57
一氧化碳
12.5~74
乙 醚
1.9~36.5
丙 酮
2.6~13
甲 醇
6.7~36.5
乙 醇
3.3~19
丙 醇
2.1~13.5
二 惡 烷
2~22.2
苯
1.4~8
(6)一些本身容易爆炸的化合物,如硝酸鹽類、硝酸酯類、三碘化氮、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乙炔及其重金屬鹽、重氮鹽、疊氮化物、有機過氧化物(如過氧乙醚和過氧酸)等,受熱或被敲擊時會爆炸。強氧化劑與一些有機化合物接觸,如乙醇和濃硝酸混合時會發生猛烈的爆炸反應。
(7)搬運鋼瓶時不使用鋼瓶車,而讓氣體鋼瓶在地上滾動,或撞擊鋼瓶表頭,隨意調換表頭,或氣體鋼瓶減壓閥失靈等。
(8)在使用和制備易燃、易爆氣體時,如氫氣、乙炔等,不在通風櫥內進行,或在其附近點火。
(9)煤氣燈用完後或中途煤氣供應中斷時,未立即關閉煤氣龍頭。或煤氣泄漏,未停止實驗,即時檢修。
(10)氧氣鋼瓶和氫氣鋼瓶放在一起。
㈣ 如何防止實驗室爆炸之化學葯品注意事項
實驗室注意事項:
1、新進人員必須了解實驗室安全衛生制度,必須了解滅火器的放置位置、使用方法及緊急情況時的逃生之路。
2、實驗室嚴禁吸煙,連接儀器的電線必須使用護套線或花線。實驗室不得隨地吐痰、亂拋雜物,不得大聲喧鬧。
3、實驗室的設施、葯品擺放要合理,易燃、易爆的化學葯品不得放在靠近烘箱、水浴鍋等有熱源的位置。使用鋼瓶,其位置必須固定,屬可燃性氣體則該實驗室門
上應有禁火標志。實驗室內所用葯品必須嚴格分類排放整齊,易燃、易爆、試劑必須限量、分散存放,專人妥善保管,沒有防爆功能的冰箱內不得存放易燃、易爆試
劑。劇毒、貴重葯品以及貴重金屬製品必須存放在保險櫃中,由二人保管。具體要求可見GB15603-1995《常用化學危險品貯存通則》。
4、無論化學品的濃度高低,接觸化學品後應清洗接觸過的皮膚,離開實驗室前宜洗手。
5、操作實驗室的儀器和設備時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工作結束後應全面檢查室內水、電、煤氣、門窗等,確保安全後方可離開。
6、實驗室發生爆炸事故起因有很多種,最常見的就是隨便混合化學葯品。氧化劑和還原劑的混合物在受熱、摩擦或撞擊時會發生爆炸。每使用一種新的化學葯品前
必須了解該葯品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毒性、安全使用方法以及出現危險時的處理方法。對於劇毒、易燃、易爆及毒性較大的化學葯品的實驗,必須有二位以上人
員在場才可進行,並切實做好可能發生事故和危險的安全防範措施。嚴格做好劇毒危險品的領用、使用與登記保管。
7、實驗進程中必須有專人在場且必須集中精力,實驗人員不得隨意離開工作崗位,若需短時間(如半小時內)離開現場,則務必請其他工作人員暫代處理;遇到實
驗異常現象,必須及時採取必要措施,保證實驗安全;遇到實驗設備的異常現象,必須及時終止所進行的實驗,作進一步的檢查,消除隱患後才能繼續做實驗。凡確
有必要通宵進行實驗的,須由各項目負責人報實驗室主任登記備案。實驗過程中出現試劑噴灑、濺落在皮膚上,應立即進行清洗處理,盡快將受傷人員移至安全、通
風處,並在現場設置警示標志直至事故得到妥善處理,防止事態擴大和蔓延,同時報告主管和部門主任採取進一步的處理,必要時就醫。
8、實驗結束時必須及時關閉水、電、氣等,並清洗儀器,保持桌面整潔,確保安全後方可離開。
9、對於實驗室三廢的處理應根據環境保護暫行條例中的規定嚴格執行。
9.1 嚴格按規定處理「三廢」,嚴禁向水槽內倒廢液,廢液應分類處理,或回收利用或集中送環保公司處理。
9.2 勿把實驗室雜物堆放在走廊、人行通道。實驗室對不符合排放要求的,需處理的無機、有機廢液應分別倒入廢液桶內,標明毒害物質名稱,並隨手蓋好。
10、實驗人員必須對自己的工作可能會發生的事故類型及其救護的措施有所了解,以備萬一發生事故時可以及時採取措施。
11、實驗室內發生事故,必須書面向實驗室主任和技術主管匯報,以便及時了解情況、採取措施,不得隱瞞不報。
小結
實驗室中存在各種危險源,不僅指儀器操作不當引起的,也包括設備、設施缺陷、防護缺陷、工作環境不良;易燃、易爆、有毒化學葯品;管理不善等引起的危險源,除了必備的化學知識外,還應嚴格遵守實驗室安全管理規定展開分析工作。
㈤ 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1)圖中標有①的儀器名稱是______.(2)實驗室製取氫氣應選擇的發
(1)標有①的儀器名稱是集氣瓶,常用來收集氣體.
故填:集氣瓶.
(2)實驗室製取氫氣不需要加熱,應選擇的發生裝置為A裝置;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即用E裝置收集,氫氣不溶於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C裝置收集,利用排水法收集的氫氣比較純凈;
氫氣與空氣或氧氣混合達到爆炸極限時,遇明火會發生爆炸,為保證安全,點燃氫氣前,應進行的操作是驗純.
故填:A;C;驗純.
(3)實驗室利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