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鋅和稀硫酸反應製取氫氣要用什麼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
啟普發生器
啟普發生器的條件
1,塊狀固體和液體反應
2,不需要加熱
3,生成氣體不能易溶於水
所以有H2,CO2,H2S,NO,NO2
SO2不可以,因為反應物Na2SO3是粉末
O2也不可以,因為反應物MnO2是粉末
Zn+2HCl=ZnCl2+H2
CaCO3+2HCl=CaCl2+CO2+H2O
FeS+2HCl=FeCl2+H2S
3Cu+8HNO3=3Cu(NO3)2+2NO+4H2O
Cu+4HNO3=Cu(NO3)2+2NO2+2H2O
實驗室里製取較多的氫氣常用啟普發生器(圖5-11)。它由球形漏斗(1)、容器(2)和導氣管(3)三部分組成。最初使用時,將儀器橫放,把鋅粒由容器(2)上插導氣管的口中加入,然後放正儀器,再將裝導氣管的塞子塞好。接著由球形漏鬥口加入稀硫酸。使用時,扭開導氣管活塞,酸液由球形漏斗流到容器(2)的底部,再上升到中部跟鋅粒接觸而發生反應,產生的氫氣從導氣管(3)放出。不用時關閉導氣管的活塞,容器內繼續反應產生的氫氣使容器內壓強加大,把酸壓回球形漏斗,使酸液與鋅粒脫離接觸,反應即自行停止。使用啟普發生器製取氫氣十分方便,可以及時控制反應的發生或停止。
啟普發生器的發明及其使用
1.發明
啟普發生器是化學實驗室中最普通、應用最廣的玻璃儀器,它設計上的巧妙,堪稱化學儀器中的一絕。
儀器的發明人啟普是荷蘭的一名葯物商人,曾經學過一些化學。他根據前人製作的製取硫化氫氣體的簡易裝置,設計出一種可以隨時使反應發生或停止的氣體發生裝置,後人為紀念他,將這種裝置叫做啟普發生器。
2.工作原理(以用稀硫酸和鋅粒製取氫氣為例)
打開活塞,容器內壓強與外界大氣壓相同,球形漏斗內的稀硫酸在重力作用下流到容器中,與鋅粒接觸,產生氫氣;關上活塞後,由於酸液繼續與鋅粒接觸,氫氣依然生成,此時容器內部壓強大於外界大氣壓,壓力將酸液壓回球形漏斗,使酸液與鋅粒脫離接觸,氫氣不再產生。
3.使用范圍
啟普發生器是用固體與液體試劑在常溫條件(不用加熱)下起反應製取氣體的典型裝置。如氫氣、二氧化碳、硫化氫等均可以用它來製取。但對於固體呈粉末狀或固體與液體相遇後溶解或反應時產生高溫者,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都不適宜用此裝置製取。
4.注意事項.
(1)使用前要檢查裝置氣密性,排盡空氣後再收集氣體;
(2)使用啟普發生器制備氫氣,應遠離火源;
(3)移動啟普發生器時,要握住球形容器的蜂腰處,千萬不可單手握住球形漏斗,以免底座脫落造成事故。
一: 啟普發生器是不能過於受熱的東西呀 制氫氣的時候製取完了 都不能馬上清洗啟普發生器,及時反應物已經反應完全,制氫氣所產生的熱 讓啟普發生器有了一定溫度,然後用冷水一洗 OK 馬上會發現意見很奇怪的事……怎麼底掉了呀……………… 而製取乙炔是個放熱極高的反應喲!
二:電石可不是純凈的 乙炔製取生成少量硫酸鈣微溶的呀,堵塞了怎麼辦呀 看他爆炸么………………
三:還有 電石跟水的反應很敏感,就是水蒸氣都可以讓他反應啦哦
啟普發生器圖片
http://e.n318.com/cz/tbctk/jnj/rjbhx/200606/243127.html
❷ 某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室做鋅與濃硫酸反應的實驗時,甲同學認為產生的氣體是SO2,而乙同學認為除S
(1)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金屬鋅具有還原性,Zn與濃H2SO4反應生成硫酸鋅、二氧化硫和水,反應的方程式為:Zn+2H2SO4(濃)
△ | .
❸ 以下是中學常見的實驗裝置圖(圖1) (1)實驗室用鋅粒和稀硫酸反應製取氫氣,要制備並收集乾燥的氫氣,
(1)bdci (2)a、①;在a處連接一段導管,把導管伸入盛有水的燒杯中,雙手緊捂試管,如果導管口有氣泡出現,說明裝置不漏氣. b、二氧化錳;不可以. C、  ×100%.
❹ 以下是中學常見的實驗裝置圖(圖1)(1)實驗室用鋅粒和稀硫酸反應製取氫氣,要制備並收集乾燥的氫氣,請
(1)鋅粒和稀硫酸反應製取氫氣時不需要加熱,可以選擇②裝置,乾燥氫氣時,應該用濃硫酸,氫氣應該從d進入,從c出,因為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應該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收集裝置應該選擇⑦,所以所選裝置介面按從左到右順序連接為:bdci. 故填:bdci. (2)a、用KMnO4制氧氣應選用①作為發生裝置,檢驗該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在a處連接一段導管,把導管伸入盛有水的燒杯中,雙手緊捂試管,如果導管口有氣泡出現,說明裝置不漏氣. 故填:①;在a處連接一段導管,把導管伸入盛有水的燒杯中,雙手緊捂試管,如果導管口有氣泡出現,說明裝置不漏氣. b、過氧化氫分解可以選擇二氧化錳做催化劑,二氧化錳是粉末狀的,用H2O2溶液制氧氣時,不可以採用此裝置. 故填:二氧化錳;不可以. C、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加熱條件下,氯酸鉀分解能生成氯化鉀和氧氣,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 MnO2 | .
❺ 某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室做鋅與濃硫酸反應的實驗時,甲同學認為產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硫,而乙同學認
(1)鋅和濃硫酸反應是二氧化硫、硫酸鋅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2H 2 SO 4 (濃) ZnSO 4 +SO 2 ↑+2H 2 O, 故答案為:Zn+2H 2 SO 4 (濃) ZnSO 4 +SO 2 ↑+2H 2 O; (2)反應時濃H 2 SO 4 濃度逐漸變稀,Zn與稀H 2 SO 4 反應可產生H 2 ; 故答案為:當Zn與濃H 2 SO 4 反應時濃H 2 SO 4 濃度逐漸變稀,Zn與稀H 2 SO 4 反應可產生H 2 ; (3)裝置是氣體驗證試驗,所以需要裝置氣密性完好,實驗開始先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故答案為: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4)分析裝置圖可知,生成的氣體中有二氧化硫和氫氣,所以裝置A是驗證二氧化硫存在的裝置,選品紅溶液進行驗證;通過高錳酸鉀溶液除去二氧化硫,通過裝置B中的濃硫酸除去水蒸氣,利用氫氣和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水蒸氣,所以利用裝置D中 的無水硫酸銅檢驗水的生成,為避免空氣中的水蒸氣影響D裝置中水的檢驗,裝置E中需要用鹼石灰, 故答案為:品紅溶液;檢測SO 2 ;濃H 2 SO 4 ;吸收水蒸氣;鹼石灰;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D中; (5)證明生成的氣體中含有水蒸氣的現象,C裝置中黑色氧化銅變為紅色銅,D裝置中白色硫酸銅變為藍色, 故答案為:黑色的CuO變成紅色的Cu,白色粉末變成藍色. |
❻ 某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室做鋅與濃硫酸反應的實驗時,甲同學認為產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硫;而乙同學認為
(1)Zn+2H 2 SO 4 (濃)  ZnSO 4 +SO 2 ↑+2H 2 O (2)在鋅與濃硫酸的反應過程中,H 2 SO 4 被消耗,且有水生成, c (H 2 SO 4 )逐漸減小,由濃硫酸變成稀硫酸,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 (3)檢驗裝置氣密性 (4)濃硫酸,吸收水蒸氣 (5)黑色氧化銅粉末變成紅色, 無水硫酸銅粉末由白色變成藍色,不能,混合氣體通過KMnO 4 溶液時會帶出水蒸氣,干擾後續實驗中H 2 的檢驗
❼ 某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室做鋅和濃硫酸反應的實驗。(其反應方程式為Zn+2H2SO4(濃)== ZnSO4+SO2+H2O
好老的題啊。。。 1、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高錳酸鉀褪色因為二氧化硫具有還原性。 2、當濃硫酸變稀後會發生稀硫酸與鋅的反應,生成氫氣。H2SO4+Zn=H2|+ZnSO4 3、檢驗氣密性 4和5圖看不到。。。不過A如果是濃硫酸而且放在第一個位置,通常是吸收水汽,5的話通常是一個褪色,一個不褪色,這題會有變數的,因為有時候會換成品紅溶液之類的,樓主要麼把圖片貼上來吧。
❽ 某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室做鋅和濃硫酸反應的實驗
一般情況下從左到右應該是品紅。氫氧化鈉,品紅,濃硫酸,最後看氣體能否燃燒
❾ 某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室做鋅與濃硫酸反應的實驗時,有同學認為產生的氣體除SO2外,還可能產生氫
(1)A裝置的作用是檢驗二氧化硫的存在,二氧化硫能漂白品紅,所以通過品紅溶液褪色檢驗SO2的存在,現象是品紅褪色;鹼石灰的主要成分為氧化鈣和氫氧化鈉,能吸收水和二氧化碳,為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D中;A、B裝置之間的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用於除去氣體X中的二氧化硫氣體, 故答案為:品紅溶液;檢驗氣體X中是否含有SO2;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D中,干擾檢驗;除去氣體X中的SO2; (2)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金屬鋅具有還原性,Zn與濃H2SO4反應生成硫酸鋅、二氧化硫和水,反應的方程式為:Zn+2H2S4(濃) △ | .
❿ 鋅和濃硫酸反應的方程式
Zn+(濃)2H2SO4==ZnS04+SO2↑+2H2O Zn+H2SO4==ZnSO4+H2↑ 濃硫酸有強氧化性,他與活潑金屬反應不會生成氫氣,因為氫氣為還原性氣體,不會與濃硫酸共存。反應生成的氣體是二氧化硫。但隨著反應進行,硫酸被消耗,其濃度變小,逐漸變成稀硫酸,又會生成氫氣。
注:濃H2S04有強氧化性~ 貌似與金屬反應的通式應該是金屬+濃硫酸→硫酸鹽(大部分金屬顯最高價態)+SO2+H20
與鋅與濃硫酸反應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