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蕎麥籽怎麼吃法
一般超市裡的蕎麥基本以成品出現,比如蕎仔,蕎面,蕎麥糝子,都是現成的,可以直接與其它米,面,豆類搭配煮食的,
蕎麥仔單獨煮粥吃並不好吃,有些苦澀澀的樣子,比較糙口,小孩子並不喜歡吃的,但上了年紀的人還是時不時吃上一些,說是有益於高血壓,有利糖尿病,寬腸放肚,當成了腸道清潔工,這種說法在現在看來,還是有一些理論基礎作支持的,現實生活中的苦蕎熱就是很好的佐證,但蕎麥類食品雖然見於市場內外,但食客並非很多,蕎麥食物的消費群體非常有限,大力宣傳是很有效的推薦手段。
蕎麥仔與大米相對量的煮粥吃,按自己的口感,習慣,胃腸情況下,酌情考慮增減,以期達到目的和美食效果。
蕎麥仔與豆類進行混合打磨豆漿,是個不錯的選擇,看口味輕重,視食用中的實際情況,進行打磨物的增減,多寡,根據自己的口味偏好或甜,或淡,或用佐料調整,當會出現讓人意外的體驗和感受。
真要煮粥吃的話,蕎麥糝子更利於粥飯,相對於蕎麥仔的完整性,蕎麥糝子煮出來的粥粥更細膩,溫軟,口感相對來說也要稍好一些。
由於現如今,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從以前的吃飽到吃好,再到吃出營養均衡,吃出健康,翻著花樣找吃法,都召示了生活水平的進一步的提高的時候,人們對健康長壽的追求和重視。
之太陽下的森林
2793粉絲 · 6887贊
搜索
私房菜100道菜譜
糝子粉的做法大全
100%蕎麥面去哪買
家常菜100道
300道免費菜譜大全
最好的黑麥蕎麥面條
Ⅱ 蕎麥米、大黃米
蕎麥果實脫去外殼後得到的含種皮或不含種皮的籽粒,稱蕎麥米,甜蕎籽粒叫甜蕎米,苦蕎籽粒叫苦蕎米。
所以苦蕎米是蕎麥米的一種。
黃米本是北方一種糧食,照字典的解釋,是去了殼的黍子的果實,比小米稍大,顏色淡黃,煮熟後很黏。
大黃米就是北方的黍米,也就是粘米,用來做年糕、豆包的原料。類似糯米。他們本質是一樣的。
Ⅲ 蕎麥有那些營養可吃什麼病。
蕎麥由於富含營養成分和保健功能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蕎麥籽粒營養價值頗高,含蛋白質11.9%,遠高於大米、玉米;脂肪2.4%,超過小麥、大米和薯類;纖維素10.3%,澱粉70%,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尼克酸、葉酸、黃酮類物質和微量元素銅、鉻、礬、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調查研究表明,以蕎麥為主食的人群血糖水平平均為3.9毫摩爾/升,而非主食蕎麥人群血糖水平平均為4.56毫摩爾/升;主食蕎麥地區的高血糖水平(即高於正常值的血糖水平)檢出率為1.6%,非主食蕎麥地區高血糖檢出率為7.33%,後者高於前者4倍多;食蕎麥和不食蕎麥地區的糖尿病率也相差1倍多,前者為1.88%,後者為3.84%。由此可見,蕎麥能有效降低糖尿病的發生。特別是蕎麥中的苦蕎,中醫理論認為,苦蕎具有葯用功能,性寒、味苦,為寒涼葯物,苦能清泄以間接存陰從而起止渴作用,清熱泄火治糖尿病。 日本人也發現,苦蕎在預防糖尿病、高血壓症等生活習慣病的效果約為甜蕎的100倍。因此,日本人稱苦蕎為長生不老苦蕎。
Ⅳ 蕎麥米應該怎樣吃呢是屬於粗糧嗎營養是什麼適合與米飯一起煮嗎
蕎麥是粗糧啊,我都是用來熬湯喝,如果你喜歡也可以和大米一起煮啊!
蕎麥果實脫去外殼後得到的含種皮或不含種皮的籽粒,稱蕎麥米,甜蕎籽粒叫甜蕎米,苦蕎籽粒叫苦蕎米。蕎麥果實或蕎麥米均可碾磨成蕎麥粉來製作食品。蕎麥米的營養成分分布與小麥、大米等大宗糧食一樣呈現從外圍向中心逐漸降低的規律,即外層的營養成分最高,向內逐漸降低,到中心部分最低。將蕎麥米按全粉、外層粉和心粉分別加工,則顯示了營養成分從外圍向中心逐漸降低的規律
蕎麥營養豐富,據分析:其籽粒含蛋白質7.94~17.15%、脂肪2.00~3.64%、澱粉67.45~79.15%、纖維素1.04~1.33%。日本學者研究報導:蕎麥的營養效價指標為80~92(小麥為70,大米為50)。
根據中國醫學科學院衛生研究所對我國主要糧食的營養成分分析,蕎麥麵粉的蛋白質含量明顯高於大米、小米、小麥、高粱、玉米麵粉及糌粑。蕎麥麵粉含18種氨基酸,氨基酸的組分與豆類作物蛋白質氨基酸的組分相似。脂肪含量也高於大米、小麥麵粉和糌粑。蕎麥脂肪含9種脂肪酸,其中油酸和亞油酸含量最多,占脂肪酸總量的75%,還含有棕櫚酸19%、亞麻酸4.8%等。此外,還含有檸檬酸、草酸和蘋果酸等有機酸。蕎麥還含有微量的鈣、磷、鐵、銅、鋅和微量元素硒、硼、碘、鎳、鈷等及多種維生素:Vb、Vb2、Vc、Ve、VPP、VP,其中VP(蘆丁)、葉綠素是其它谷類作物所不含有的。蕎麥籽粒的營養成分因品種和栽培條件不同而存在差異。這些物質在人體的生理代謝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食物的優質化和多樣化,蕎麥將作為健康食品受到人們的青睞。
http://ke..com/view/48815.htm
Ⅳ 蕎麥是什麼
蕎麥(學名: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別名:甜蕎、烏麥、三角麥等;一年生草本。莖直立,高30-90厘米,上部分枝,綠色或紅色,具縱棱,無毛或於一側沿縱棱具乳頭狀突起。葉三角形或卵狀三角形,長2.5-7厘米,寬2-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心形,兩面沿葉脈具乳頭狀突起。
蕎麥是短日性作,喜涼爽濕潤,不耐高溫旱風,畏霜凍。蕎麥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在亞洲和歐洲國家也有分布。
蕎麥性甘味涼,有開胃寬腸,下氣消積。治絞腸痧,腸胃積滯,慢性泄瀉的功效;同時蕎麥還可以做面條、餄餎、涼粉等食品。
營養
蕎麥的谷蛋白含量很低,主要的蛋白質是球蛋白。蕎麥所含的必需氨基酸中的賴氨酸含量高而蛋氨酸的含量低,氨基酸模式可以與主要的穀物(如小麥、玉米、大米的賴氨酸含量較低)互補。
蕎麥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澱粉。因為顆粒較細小,所以和其他谷類相比,具有容易煮熟、容易消化、容易加工的特點。
蕎麥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其含量是一般精製大米的10倍;蕎麥含有的鐵、錳、鋅等微量元素也比一般穀物豐富。
B族維生素、維生素E、鉻、磷、鈣、鐵、賴氨酸、氨基酸、脂肪酸、亞油酸、煙鹼酸、煙酸、蘆丁等 。
葯用
食用
蕎麥食品
蕎麥食味清香,在中國東北、華北、西北、西南以及日本、朝鮮、前蘇聯都是很受歡迎的食品。蕎麥食品是直接利用蕎米和蕎麥麵粉加工的。蕎米常用來做蕎米飯、蕎米粥和蕎麥片。蕎麥粉與其它麵粉一樣,可製成面條、烙餅、麵包、糕點、蕎酥、涼粉、血粑和灌腸等民間風味食品。
經濟
蕎麥籽粒、皮殼、秸稈和青貯都可喂養畜禽,而廣泛用作牲畜飼料的是碎粒、米糠和皮殼。蕎麥碎粒是珍貴飼料,富含脂肪、蛋白質、鐵、磷、鈣等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其營養價值為玉米的70%。有資料報導,用蕎麥粒喂家禽可提高產蛋率,也能加快雛雞的生長速度;餵奶牛可提高奶的品質;喂豬能增加固態脂肪,提高肉的品質。蕎麥比其它飼料作物生育期短,既可在無霜期短的地區直播,也可在無霜期長的地區復播,能在短時期內提供大量優質青飼料。
蕎麥是中國三大蜜源作物之一,甜蕎花朵大、開花多、花期長,蜜腺發達、具有香味,泌蜜量大。大面積種植蕎麥可促進養蜂業和多種經營的發展,而且可以提高蕎麥的受精結實率。蕎麥田放蜂,產量可提高20~30%或更高。
Ⅵ 蕎麥的感溫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蕎麥無限花序生育的生物學特性,具有廣泛的地區適應性和播期適應性,可以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比其他作物更充分利用自然光熱條件。蕎麥品種的播期試驗結果表明,溫度與蕎麥出苗至始花日數之間的關系呈指數函數關系,隨著溫度的升高,出苗至始花日數逐漸減少;隨著播種期的推遲,日均溫的增高,有利於蕎麥無限花序的充分生育,造成有效生育期延長,全生育期總積溫增高。可見,溫度對蕎麥生育進程的影響,主要表現在量的差異,而不具有如小麥、油菜等作物那樣產生質的影響。
(1)溫度與出苗:蕎麥發芽出苗要求一定的溫度,在一定范圍內,隨著溫度的提高,播種至出苗的日數漸次減少,溫度降低會抑制種子發芽和出苗。不同類型的蕎麥品種種子發芽、出苗對溫度的要求有一定的差異,甜蕎比苦蕎要求高。苦蕎種子在7~8℃時才可萌發,10~11℃時出苗率可達80%~90%;甜蕎在10~11℃時出苗率僅40%~50%,12~14℃時可達80%~90%。在田間條件下,苦蕎日均氣溫3.3℃,需38d才能出苗,日均氣溫達20℃以上,僅4~5d即可出苗。計算還表明,播種至出苗的日均溫與出苗日數呈高度負相關,相關系數γ=-0.8973~-0.8850,而播種至出苗的積溫與出苗相關不明顯,相關系數γ=-0.0645~-0.2446。溫度過高也不利於出苗,蕎麥種子發芽出苗的最適溫度是15~20℃。
(2)溫度與植株生長:蕎麥喜溫畏寒。當氣溫在10℃以下時,生長極為緩慢,長勢也弱;氣溫降至0℃左右時,地上部生長停止,葉片受凍;氣溫降至-2℃時,植株將全部凍死。不同生育階段對低溫的耐受力不同。受凍死亡的臨界溫度為:苗期0~4℃,現蕾期0~2℃,開花期-2~0℃。蕎麥生育期間要求溫度較小變化,其生長的最適溫度為18~25℃,不耐高溫和乾熱風。
(3)溫度與花蕾及籽粒形成:甜蕎在現蕾開花前要求16℃以上,開花至籽粒形成期則以18~25℃為宜。苦蕎對溫度的適應性較大,平均氣溫在12~13℃就能正常開花、結實。在蕎麥結實期間,濕潤而晝夜有較大溫差,有利於籽粒發育和產量的提高。當氣溫低於15℃或高於30℃以上的乾燥天氣,或經常性雨霧天氣均不利於開花授粉和結實。
(4)溫度與生育期:蕎麥對熱量要求較高,熱量通常以積溫來表示。蕎麥對積溫的要求,北方春蕎麥區為1200~1600℃(董榮奎,1986)。北方夏蕎麥區,早、中熟品種為888℃,晚熟品種為1300℃(林汝法,1982)。全國蕎麥品種生態型及品種適應性試驗結果(1989—1991),甜蕎積溫春播為1580.9℃,夏播為1651.0℃,秋播為1716.8℃,苦蕎積溫北方區為1914.4℃,南方區為1840.0℃。不同品種所需積溫固然不同,同一品種在不同年代或不同地區種植,也有較大變化,其趨勢是隨著生育期內平均溫度的降低,總積溫的積累逐漸增高,反映了蕎麥的感溫性——氣溫升高生育期縮短。
Ⅶ 蕎麥和小麥成分上的區別是什麼
蕎麥:其籽粒含蛋白質7.94%~17.15%、脂肪2.00%~3.64%、澱粉67.45%~79.15%、纖維素1.04%~1.33%。日本學者研究報導:蕎麥的營養效價指標為80~92(小麥為70,大米為50)。
小麥:其籽粒含水10%,蛋白質11.9%、脂肪1.3%、碳水化合物75.2%、膳食纖維10.8%
Ⅷ 蕎麥的需肥規律怎麼施肥才科學
蕎麥是一種需肥較多的作物。要獲得高產,必須供給充足的肥料。根據研究,每生產100kg蕎麥籽粒,需要從土壤中吸收純氮4.01~4.06kg,磷1.66~2.22kg,鉀5.21~8.18kg,吸收比例為1∶0.41~0.45∶1.3~2.02。蕎麥吸收氮、磷、鉀的比例和數量與土壤質地、栽培條件、氣候特點及收獲時間有關,但對於乾旱瘠薄地和高寒山地,增施肥料,特別是增施氮、磷肥是蕎麥豐產的基礎。
施肥應以基肥為主、種肥為輔、追肥為補,有機肥為主、無機肥為輔。施用量應根據地力基礎、產量指標、肥料質量、種植密度、品種和當地氣候特點科學掌握。
供老師參考!
Ⅸ 蕎麥的營養價值,用相關數據說明!謝謝了!
蕎麥營養豐富,據分析:其籽粒含蛋白質7.94%~17.15%、脂肪2.00%~3.64%、澱粉67.45%~79.15%、纖維素1.04%~1.33%。日本學者研究報導:蕎麥的營養效價指標為80~92(小麥為70,大米為50)。 蕎麥的蛋白質、脂肪都高於小麥麵粉和大米。蛋白質也高於玉米粉,而脂肪卻低於玉米粉。維生素B2高於小麥麵粉、大米和玉米粉的4~24倍,蘆丁和葉綠素卻為禾穀類糧食所缺乏。礦質營養元素也都不同程度高於其他糧食。苦蕎麥含蛋白質9.3%~14.9%,脂肪1.7%~2.8%,澱粉63.6%~73.1%,因品種、種植地區和籽粒新鮮程度有較大差異。與甜蕎相比,苦蕎的蛋白質高61.5%、脂肪高56.9%、維生素B2高3.16倍,維生素P高13.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