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液壓制動傳動裝置名詞解釋
由於液體傳抄動有多向性,可襲以向任何方向傳動。並且是比較簡單和輕便,所以大多應用在輕型汽車上。液壓制動一般有制動總泵及儲油罐,油管和分泵、摩擦片等組成。踩下制動踏板,制動液從油罐進入總泵,經皮碗和活塞壓縮進入油管達到分泵,然後經分泵皮碗及活塞的推理推動摩擦片對制動鼓或摩擦片作用產生制動力。
㈡ 什麼是雙管路制動系
雙管路制動系統,是具有兩套獨立的管路的制動傳動裝置。 即行車制動器是由兩個互不相通的傳動迴路操縱,如果其中一路出現故障,不影響另一路正常制動工作。
㈢ 氣壓增壓式液力制動傳動裝置有哪些主要部件組成
空氣液壓制動傳動裝置(油氣復合式) 一、目的 氣壓制動的長處是小的踏板力和小的踏板行程,能產生大的促動力。液壓制動之長是滯後時間短,摩擦件少,性能穩定,非懸架支承件少,行駛平順性好,適用多種高性能制動器,可用雙輪缸,更合理的布置雙管路系統。 為了兼取氣壓制動和液壓制動兩者的優點,不少重型汽車採用了空氣液壓制動傳動裝置。它和真空加力裝置的原理一樣,只是以壓縮空氣作為動力源。由於壓縮空氣的工作壓力較大,多為(0.45~0.6)mpa,而真空式所具有的最大壓力差,只能略等於大氣壓力。故加力氣室小巧緊湊,安裝位置不受限制,系統布局合理。 二、控制型式 這種制動傳動裝置,由於控制閥的安裝和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兩種控制型式: (1)直接控制式--利用氣壓控制閥同時直接控制兩個單腔的增壓器或一個雙腔的增壓器(又稱氣頂油式)。 (2)間接控制式--利用一個單腔液壓主缸,同時控制兩個帶有氣壓控制閥的增壓器(又稱油控氣、氣頂油式)。 三、間接控制式的空氣液壓制動傳動裝置 (一)組成和構造特點 圖20-67所示為雙管路油控氣、氣頂油制動系統的組成。它由空氣壓縮機1、調壓器2、貯氣筒3、4組成加力氣源。各管路分別裝有2各自的空氣增壓器,用一個單腔液壓主缸34控制。 圖20-67 間接控制式的空氣液壓制動傳動裝置 1-空氣壓縮機;2-調壓器;3、4-貯氣筒,5、7-輪缸;6、9-空氣增壓器;8-制動主缸;10-氣壓表(二)空氣增壓器 1、空氣增壓器的組成 從圖20-68看出:空氣增壓器是由加力氣室17、輔助缸12和控制閥三部分組成。是氣壓和液壓制動結構的變型體,故省略結構內容。 圖20-68 間接控制的空氣增壓器簡圖 1-加力氣室活塞;2-回位彈簧;3-控制閥活塞;4-放氣螺釘;5-膜片芯管;6-空氣濾清器;7-膜片;
8-排氣閥;9-進氣閥;10-放氣螺釘;11-復合式單向閥;12-輔助缸;13-球閥;14-輔助缸活塞;
15-片狀推叉;16-加力氣室推桿;17-加力氣室;18-保養孔 2.空氣增壓器的工作情況 (1)不制動時–––控制閥活塞3左側c室無控制油壓,控制閥的膜片7和活塞3在其回位彈簧的作用下被推到左側極端位6置,進氣閥9關閉,壓縮空氣不能進入d室。排氣閥8開啟,使d和e室與大氣相通。加力氣室的a室、b室也與大氣相通, 活塞1被推到左側極端位置。輔助缸活塞14與推桿16用銷連接,也處在左側極端位置。此時,片狀推叉15球端將球閥13推開,使輔助缸左右兩腔連通,增壓器處於不工作狀態,制動主缸和輔助缸油壓與大氣壓力相等。 (2)制動時–––制動主缸的控制油液進入輔助缸活塞14的左側,通過活塞14的中心孔,球閥13、出油閥11進入各自輪缸而制動。另一部分油液經節流小孔進入c室,推動活塞3和膜片7及芯管5右移。先消除排氣閥間隙使排氣閥8關閉,切斷d室和e室的通道,再將進氣閥9推開。貯氣筒的壓縮空氣進入d室,並經空氣管進入a室,推動活塞1、推桿16和活塞14右移。b室中的空氣經e室排出,並產生較小的噓聲。此時,由於輔助缸活塞14離開了左側的極端位置,片狀推叉15對球閥13的推力消失,球閥立即關閉,活塞14右腔的油壓升高。此時,作用在活塞14上的壓力,等於增壓推力和控制油壓推力之和。但前者比後者更大,因而減輕了操縱力。 (3)維持制動時–––若踏板停止不動時,隨著輔助缸活塞的右移,控制閥活塞左側的油壓趨於下降,膜片總成左移,進氣閥9關閉,控制閥即處於「雙閥關閉」的平衡狀態。此時,控制活塞左側的控制油壓推力與右側膜片上的氣壓推力平衡。輔助缸活塞左側的推力也與右側的總阻抗力平衡。 可見,制動主缸輸出的控制油壓,決定了控制閥隨動輸入的氣壓。當加力氣室的氣壓達到一定值時(0.6mpa),輔助缸輸出的油壓達13mpa。制動踏板再繼續踩下時,增壓器即進入定值加力段。 (4)放鬆制動時–––制動主缸的輸出油壓撤消,作用在控制閥活塞3和輔助缸活塞14左側的油壓即撤消回位。排氣閥8開啟,a室的壓縮空氣經空氣管返回d室,並經排氣間隙、芯管和e室帶著較大的噓聲排入大氣。活塞1、活塞3、活塞14都返回左側的極端位置。片狀推叉15又頂開球閥13,各輪缸油管的油液推開復合式單向閥11返回輔助缸和主缸,制動即解除。當閥門11外側油壓達到殘余壓力值時即關閉,使輔助缸輸出管路和各輪缸間保持一定的殘壓,制動主缸內無復合式單向閥,它和輔助缸間無殘壓存在。 (5)增壓器失效時和無壓縮空氣時 由於輔助缸活塞有中心孔和球閥13,在增壓器失效時和無壓縮空氣時,能進行應急制動。但制動力顯著降低,且踏板沉重。因此項應急功能必須存在,輔助缸只能是單活塞式,雙管路系統只能是並裝兩個空氣增壓器。 另外,從工作過程得知:在踩下制動踏板和放鬆制動踏板時,空氣濾清器6處會有一小、一大的排氣噓聲,這是人工檢驗空氣增壓器好壞的表徵。
㈣ 汽車上有幾根制動油管
汽車剎車管就兩根油管要是壞掉車子不能走看那一條管壞了把他弄死了油不流然後慢慢開到最近的修理廠維修
希望得到你的採納,謝謝
㈤ 汽車制動上什麼叫雙迴路供氣
汽車雙迴路制動系統
現代所有的汽車的行車制動系統均採用雙管路制動器。雙管路液壓制動傳動裝置利用彼此獨立的雙腔制動主缸,通過兩套獨立管路,分別控制兩橋或者三橋的車輪制動器。其特點是若其中一套管路發生故障失效,另一套管路仍能繼續起制動作用,從而提高了汽車制動的可靠性和行車安全性。
雙迴路液壓制動系統主要由制動主缸(制動總泵)、液壓管路、後輪鼓式制動器中的制動輪缸(制動分泵)、前輪鉗盤式制動器中的液壓缸等組成。制動主缸的前後腔分別與前後輪制動輪缸之間通過油管連接,並充滿制動液。真空助力器以發動機進氣支管或獨立安裝的真空泵的真空吸力為動力源,產生一個與制動踏板同向的制動力協助人力進行制動。制動調節閥調節進入前後制動輪缸的液壓大小,力圖使前後車輪同時被制動抱死。
雙迴路液壓制動系統在各類汽車上有多種布置方案:(1)
一軸對一軸(II)型:前軸(橋)制動器與後軸(橋)制動器各有一套管路。該布置方案最為簡單,可與單輪缸鼓式制動器配合使用,在發動機前置後輪驅動的汽車上得到廣泛應用,如南京依維柯、廣州標致等汽車;其缺點是當一套管路失效時,前後橋制動力分配關系被破壞。(2)
交叉(X)型:一軸的一側車輪制動器與另一軸對角車輪制動器同屬一套管路。該布置方案中任一管路失效時,剩餘的總制動力都能保持管路正常時總制動力的一半,而且前後橋制動力分配關系不發生改變,有利於提高制動穩定性。該布置方案多用於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的轎車上,如上海桑塔納、奧迪100、神龍富康、天津夏利等轎車。(3)
一軸半對半軸(HI)型:每側前輪制動器的半數輪缸和全部後輪制動器輪缸同屬一套管路,其餘的前輪輪缸則屬於另一套管路。(4)
半軸一輪對半軸一輪(LL)型:兩側前輪制動器的半數輪缸和一個後輪制動器分別屬於相互獨立的兩套管路。(5)
雙半軸對雙半軸(HH)型:前、後輪制動器的半數輪缸分別屬於相互獨立的兩套管路。在以上布置方案中,HI型、LL
型、HH
型較為復雜,在汽車上應用較少;II型、X
型由於優點較多而被廣泛應用。
㈥ 、簡述制動系統中為何要設置雙管路液壓傳動裝置
雙管路液來壓制動傳動裝置利用源彼此獨立的雙腔制動總泵,通過兩套獨立管路,分別控制兩橋的車輪制動器。其特點是若其中一套管路發生故障而失效,另一套管路仍能繼續起$|動作用,從而提高了汽車制動的可靠性和行車安全性。雙管路的布置力求當一套管路發生故障而失效時,只起制動效能的降低,但其前、後橋制動力分配的比值最好變,以保持汽車良好的操縱性和穩定性。雙管路的布置』案應用最廣泛的是如下兩種形式:前後獨立式(n形)和多叉式(X形)。
㈦ 氣壓增壓式液力制動傳動裝置有那些主要部件組成
空氣液壓制動傳動裝置(油氣復合式) 一、目的 氣壓制動的長處是小的踏板力和小的踏板行程,能產生大的促動力。液壓制動之長是滯後時間短,摩擦件少,性能穩定,非懸架支承件少,行駛平順性好,適用多種高性能制動器,可用雙輪缸,更合理的布置雙管路系統。 為了兼取氣壓制動和液壓制動兩者的優點,不少重型汽車採用了空氣液壓制動傳動裝置。它和真空加力裝置的原理一樣,只是以壓縮空氣作為動力源。由於壓縮空氣的工作壓力較大,多為(0.45~0.6)mpa,而真空式所具有的最大壓力差,只能略等於大氣壓力。故加力氣室小巧緊湊,安裝位置不受限制,系統布局合理。 二、控制型式 這種制動傳動裝置,由於控制閥的安裝和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兩種控制型式: (1)直接控制式--利用氣壓控制閥同時直接控制兩個單腔的增壓器或一個雙腔的增壓器(又稱氣頂油式)。 (2)間接控制式--利用一個單腔液壓主缸,同時控制兩個帶有氣壓控制閥的增壓器(又稱油控氣、氣頂油式)。 三、間接控制式的空氣液壓制動傳動裝置 (一)組成和構造特點 圖20-67所示為雙管路油控氣、氣頂油制動系統的組成。它由空氣壓縮機1、調壓器2、貯氣筒3、4組成加力氣源。各管路分別裝有2各自的空氣增壓器,用一個單腔液壓主缸34控制。 圖20-67 間接控制式的空氣液壓制動傳動裝置 1-空氣壓縮機;2-調壓器;3、4-貯氣筒,5、7-輪缸;6、9-空氣增壓器;8-制動主缸;10-氣壓表(二)空氣增壓器 1、空氣增壓器的組成 從圖20-68看出:空氣增壓器是由加力氣室17、輔助缸12和控制閥三部分組成。是氣壓和液壓制動結構的變型體,故省略結構內容。 圖20-68 間接控制的空氣增壓器簡圖 1-加力氣室活塞;2-回位彈簧;3-控制閥活塞;4-放氣螺釘;5-膜片芯管;6-空氣濾清器;7-膜片;
8-排氣閥;9-進氣閥;10-放氣螺釘;11-復合式單向閥;12-輔助缸;13-球閥;14-輔助缸活塞;
㈧ 底盤考試 38、由於雙管路制動傳動裝置結構復雜,現已逐漸被更為簡單可靠的單管路制動傳動裝置所取代
這個是對的,制動器管路由abs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