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了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小明所在的興趣小組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其中A、B為兩個規格相同的彈
(1)由於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抵消物體一部分重力,版故彈簧秤A所受拉力減小權,減小數值就是浮力大小;排開的水流入薄塑料袋中,水的重力對彈簧秤B產生一個向下的拉力,故B讀數增大,增大數值即為排開水的重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故彈簧秤A減小數值(浮力)等於彈簧秤B增大數值(排開水的重力);
(2)由圖象可知,物體的重力G=5.0N,當物體所處深度為10cm時,拉力F=3.0N,則物體受到的浮力F浮=G-F=5.0N-3.0N=2.0N.
由曲線圖可知,金屬塊的重力G=5N,
∵G=mg,
∴金屬塊質量m=
=
=0.5kg=500g,
因為浮力為F
浮=2.0N,金屬塊浸沒,
V=V排=
=
=2.0×10
-4m
3=200cm
3金屬塊的密度ρ=
=
=2.5g/cm
3;
(3)該實驗的裝置優點是:便於直接比較A、B兩個彈簧測力計示數的變化量,得出結論.
故答案為:(1)變小;變大;等於;
(2)2.0;2.5;
(3)便於直接比較A、B兩個彈簧測力計示數的變化量,得出結論.
2. (1)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物塊在水平桌面上的運動規律.物塊在重物的牽引下開始運動,
①根據某段的平均速度等於中時刻的速度,則有:v5=
=
=1.00m/s
②由紙帶可知,計數點7往後做內減速運容動,根據作差法得:
a=
=
(0.0660+0.0460)?(0.106+0.0861) |
(2×0.1)2 |
=-2.00m/s
2.
在減速階段產生的加速度的力是滑動摩擦力和紙帶受的阻力,所以計算結果比動摩擦因素的真實值偏大.
故答案為:1.0,2.0,偏大.
3. 用如圖a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物塊m1、m2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恆.m2從高處由靜止開始下落,m1上拖著的紙帶打
(1)根據瞬時速度等於平均速度,則有:v2=
=
m/s=2.4m/s.
在0~2過程中系統動能的增量△E
K=
(內m
1+m
2)v
22=
×0.2×2.4
2J≈0.58J.
系統重力勢容能的減小量為(m
2-m
1)gx=0.1×9.8×(0.384+0.216)J≈0.60J.
(2)計數點2時m
2物塊所在位置為零勢面,計數點3時m
2的重力勢能為:E
P=-m
2gh=-0.15×0.264×10=-0.40J;
(3)根據系統機械能守恆有:(m
2-m
1)gh=
(m
1+m
2)v
2則
v
2=
gh
知圖線的斜率k=
g=
解得g=9.7m/s
2.
故答案為:(1)0.58,0.60;(2)-0.40J;(3)9.7.
4. 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重力加速度.①請指出該同學在實驗操作中存在的兩處錯誤:a______;b
(1)打點計時器使用交流電源,而該題中接了直流電;重物離打點計時器太回遠,這樣紙帶上上所打點答很少,不利於減小誤差.
(2)勻變速直線運動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於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則有:vE=
(3)根據mgh=
m
v2?mv | 2
5. 為了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小明所在的興趣小組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其中A、B為兩個規格相同的彈簧測力
(1)由於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抵消物體一部分重力,故彈簧秤A所受拉力減小,減小數值就是浮力大小;排開的水流入薄塑料袋中,水的重力對彈簧秤B產生一個向下的拉力,故B讀數增大,增大數值即為排開水的重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故彈簧秤A減小數值(浮力)等於彈簧秤B增大數值(排開水的重力); (2)由圖象可知,物體的重力G=5.0N,當物體所處深度為10cm時,拉力F=3.0N,則物體受到的浮力F浮=G-F=5.0N-3.0N=2.0N. 由曲線圖可知,金屬塊的重力G=5N, ∵G=mg, ∴金屬塊質量m= = =0.5kg=500g, 因為浮力為F 浮=2.0N,金屬塊浸沒, V=V排= = 2.0N | 1.0×103kg/m3×10N×/kg× |
=2.0×10 -4m 3=200cm 3金屬塊的密度ρ= = =2.5g/cm 3; 故答案為:(1)等於;(2)2.0;2.5
6. (1)在做《研究平拋物體運動》這一實驗時,實驗裝置如圖1甲所示, ①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A.安裝
(1)①只有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小球才具有水平初速度,其運動才是平拋運動;每次在同一位置由靜止釋放小球,是為了使小球有相同的水平初速度;如果小球在運動過程中與木板相接觸就會改變它的運動軌跡,使其不是平拋運動,所以木板不僅要放平穩還要在豎直平面內.故A、C選項正確,D選項中,每次釋放小球的位置必須相同,以保證小球有相同的水平初速度; 故選為AC ②做「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實驗時,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鉛筆、圖釘、白紙之外,還需要的是器材是米尺、重垂線.米尺的作用是能讀出軌跡上某點的坐標.重垂線的作用是確保木板與白紙是在豎直面內,使其與小球運動平面平行. 故選D; ③O、A、B是平拋運動軌跡上的三個點,由題意可知O點是拋出點. 豎直方向:由自由落體運動可得,h= g t 2 ,則有 t=
7. 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探究加速度與力關系」.現使小車A連接紙帶後置於水平放置的一端帶有定滑輪的
(1)在勻變速抄直線運動中,中襲間時刻的瞬時速度大小等於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故有: v2= = =0.504m/s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a= = 0.0579+0.0730?0.0280?0.0429 | 0.22 |
=1.50m/s 2(2)實驗中是將物體的重力充當了小車的拉力,由於小車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故會使合力小於物體的重力,造成較大的誤差,故應未平衡摩擦力(或小車受到的摩擦阻力的影響).措施是把木板不帶定滑輪的那一端適當墊高,以平衡摩擦力. 故答案為:①0.504,1.50;②小車運動時所受摩擦力較大,使導軌傾斜一定角度以平衡摩擦力.
8. 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做「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實驗.(1)對於實驗的操作要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
(1)為了來保證小自球做平拋運動,斜槽末端必須水平,故C錯誤;而為了讓小球每次做同樣的平拋運動,小球每次應從同一位置滾下,故A正確;小球在運動中摩擦力每次都相同,故不需光滑,故B錯誤;為了得出更符合實際的軌跡,應盡量多的描出點,故D正確;故選AD; (2)因兩段對應的水平距離相等,故兩段運動的時間相等,而豎直位移分別為:6l和10l;故在豎直方向由△h=gt 2 可得t=2
9. (1)在做《研究平拋物體運動》這一實驗時,實驗裝置如圖1甲所示,①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A.安裝斜
(1)①只有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小球才具有水平初速度,其運動才是平拋運動;每次在同一位置由靜止釋放小球,是為了使小球有相同的水平初速度;如果小球在運動過程中與木板相接觸就會改變它的運動軌跡,使其不是平拋運動,所以木板不僅要放平穩還要在豎直平面內.故A、C選項正確,D選項中,每次釋放小球的位置必須相同,以保證小球有相同的水平初速度; 故選為AC ②做「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實驗時,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鉛筆、圖釘、白紙之外,還需要的是器材是米尺、重垂線.米尺的作用是能讀出軌跡上某點的坐標.重垂線的作用是確保木板與白紙是在豎直面內,使其與小球運動平面平行. 故選D; ③O、A、B是平拋運動軌跡上的三個點,由題意可知O點是拋出點. 豎直方向:由自由落體運動可得,h= g t2,則有t=
10. 如圖甲所示是「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的實驗裝置圖.(1)關於這個實驗,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A.小球
(1)A、小球從適當高度釋放即可,釋放小球的初始位置太高,需要的木板越寬專,不利於實驗屬,故A錯誤; B、要保證小球初速度相等,每次小球要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故B正確; C、小球在一豎直面內做平拋運動,實驗前要用重錘線檢查平板是否豎直,故C正確; D、小球做平拋運動時要靠近平板但不能與平板接觸,故D正確; 故選BCD. (2)小球的水平距離x 1 =x 2 =12.40cm,則小球從A到B的運動時間與從B到C的運動時間相等, 在豎直方向上,小球做自由落體運動,△h=gt 2 ,則t=
與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物體a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錐軸承如何安裝
發布:2025-10-08 06:35:13
瀏覽:685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