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檢測裝置氣密性的理由

檢測裝置氣密性的理由

發布時間:2021-10-23 15:12:46

㈠ 為什麼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密封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加氣體的壓力,進而理由氣體來實現能源到動力的轉換!
比如柴油機、汽油機等等

㈡ 怎樣用簡單的方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依據是什麼

用檢測氣密性的儀器塞住試管口,然後把儀器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試管,觀察水中是否有氣泡產生,如果有,則氣密性良好,沒有的話,松開手,觀察儀器中是否有水柱出現。依據是氣體受熱膨脹。
氣密性: 指化學實驗儀器的氣體密封性能
氣密性試驗主要是檢驗容器的各聯接部位是否有泄漏現象。介質毒性程度為極度、高度危害或設計上不允許有微量泄漏的壓力容器,必須進行氣密性試驗。
壓力容器應按以下要求進行氣密性試驗:
(1)氣密性試驗應在液壓試驗合格後進行。對設計要求作氣壓試驗的壓力容器,氣密性試驗可與氣壓試驗同時進行,試驗壓力應為氣壓試驗的壓力。
(2)碳素鋼和低合金鋼製成的壓力容器,其試驗用氣體的溫度應不低於5℃,其它材料製成的壓力容器按設計圖樣規定。
(3)氣密性試驗所用氣體,應為乾燥、清潔的空氣、氮氣或其他惰性氣體。
(4)進行氣密性試驗時,安全附件應安裝齊全。
(5)試驗時壓力應緩慢上升,達到規定試驗壓力後保壓10分鍾,然後降至設計壓力,對所有焊縫和連接部位塗刷肥皂水進行檢查,以無泄漏為合格。如有泄漏,修補後重新進行液壓試驗和氣密性試驗。
氣密性試驗與氣壓試驗是不一樣的。首先,它們的目的不同,氣密性試驗是檢驗壓力容器的嚴密性,氣壓試驗是檢驗壓力容器的耐壓強度。其次試驗壓力不同,氣密性試驗壓力為容器的設計壓力,氣壓試驗壓力為設計壓力的1.15倍。

檢測裝置的氣密性

裝置不漏氣
手捂時溫度升高,瓶內壓強增大,會有氣體冒出,手離開時溫度降低,壓強減小,由於之前放出了氣體,所以水面會上升。

㈣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沒有出現氣泡的原因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1,用手緊握試管,觀察水中的導管口有沒有氣泡冒出,如果有氣泡冒出,說明裝置不漏氣(為什麼?);如果沒有氣泡冒出,要仔細找原因,如是否應塞緊或更換橡膠塞,直至不漏氣後才能進行實驗。
2,裝置的氣密性是保證實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檢查氣密性的方法是:把反應裝置中的導管一端浸入水裡,用手掌貼反應器的外壁(或用酒精燈微熱),如果裝置不漏氣,容器里的空氣受熱膨脹,導管口就有氣泡逸出;容器冷卻後,又會有水升到導管內形成一段水柱;若裝置漏氣,則不會有氣泡冒出。
3,對於該裝置的氣密性檢查,主要是通過氣體受熱後體積膨脹,壓強增大。
具體方法為:把導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用雙手緊握試管底部。如果觀察到導氣管口有氣泡冒出,則證明裝置氣密性好,不會漏氣。
注意:若外部氣溫較高,實驗現象不明顯,我們可以使用酒精燈對試管底部微微加熱,但現象一定要注意撤走酒精燈後,導管中能形成一段水柱,並且一段時間不下降,才能說明氣密性好。
4,要進行其氣密性檢查,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是如何使試管不直接通過漏斗與大氣相通。要解決這一問題,顯而易見的用水(或液體)做液封,從而實現這一目的。
具體方法為:夾緊彈簧夾,從漏斗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內的水面高於試管內的水面,停止加水後,漏斗中與試管中液面差(即水柱高度)保持不變,說明該裝置不漏氣。

㈤ 怎麼檢驗錐形瓶和長頸漏斗的氣密性,說明理由

在橡自膠管處加一個注射器,如圖

(5)檢測裝置氣密性的理由擴展閱讀:

使氣壓改變的常見方法:

1、對容積較大的容器加熱(用手、熱毛巾、或微火)容器內受熱氣體膨脹,壓強變大,現象是從導管出口(應浸沒在水下)排出氣泡,冷卻時氣體收縮,液體迴流填補被排出的氣體原來的位置,從而形成一段液柱;

2、通過漏斗向密閉容器內加水,水佔領一定空間使容器內氣體壓強變大。現象是使加水的漏斗頸中的水被下方的氣體「托住」,形成一段穩定的液柱;

3、借用注射器抽氣或打氣,改變氣壓。

㈥ 要檢查裝置氣密性為什麼要檢查氣密性

化學實驗在任何情來況下都應該檢查源裝置的氣密性,尤其是有氣體參與或生成的反應,怕漏氣影響實驗目的或效果,如果中間有毒性氣體會造成可想像的後果.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可以使用熱敷法或注水法.一般有試管用熱敷法,將試管用橡膠塞插好導管後將導管的另一端插入水槽中(盛水的),用手緊握試管,若水中有氣泡,則裝置不漏氣;有集氣瓶用注水法,將集氣瓶用橡膠塞插好導管後,通過導管向集氣瓶中注水,導管的水註上升到一定高度後便不能再向其中注水了,則說明裝置不漏氣.(註:集氣瓶的導管伸入的深一些,試管則不用)

㈦ 化學實驗為啥要檢查裝置氣密性怎樣檢查

為了防止漏氣啦,檢查很簡單,稍微加熱
導管口進入水中,看是否有氣泡冒出
氣密性檢驗的原則是,先讓裝置和附加的液體(一般指水),構成封閉的整體,改變這個整體的溫度,導致壓強的變化,來判斷氣密性好壞,由於裝置的不同,檢驗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1.升高溫度法,升高氣體發生裝置體系內氣體的溫度,可以臨時增大其壓強,從而使這個整體部分空氣外逸(在液體處可觀察到有氣泡放出),當溫度恢復到初始溫度時,這個整體壓強減小,導致浸沒在水中的導氣管內倒吸有一段水柱。
(1)對於一些製取氣體量較小的裝置,可採用手握法,把導管的一端浸在水裡,兩手緊貼容器(試管)的外壁,如果裝置不漏氣,裡面的空氣受熱膨脹,導管口有氣泡放出,手移開後,導氣管內水柱上升,且較長時間不回落,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如果裝置漏氣須找出原因,進行調整、修理或更換,然後才能進行實驗。
(2)上述方法有其缺點,如果環境的溫度與人體的溫度接近,用手握的方法,現象就不夠明顯,就應該採用微熱法。也就是說手的溫度與環境的溫度差不多時,手握改變不了這個整體的溫度及壓強,用酒精燈在容器(可以用酒精燈直接或間接加熱的容器)底部微微加熱,或把容器浸在熱水中,如果水中有氣泡放出,停止加熱後,導管內有一段水柱,且在一段時間內不回落,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2.液面差法。用止氣夾夾住橡膠導管部分,向長頸漏斗中加水,使之下端浸在水中,繼續加水形成一段水柱,產生高度差,在一段時間內水柱不發生回落,說明氣密性良好。
對於具體問題。要具體對待,比如:實驗室製取氫氣,經除雜質(HCI氣體及水分)後,再做它用。
這個裝置如何檢驗氣密性呢?此裝置比較復雜,但檢驗原理是一樣的,向長頸漏斗中加水,使之下端浸在水中,用熱水微熱B或C裝置,如果在D處有氣泡放出,A的長頸漏斗水面上升,停止加熱,A中長頸漏斗液面恢復正常,D中導管倒吸—段水柱,證明氣密性良好。

㈧ 為什麼收集氣體必須首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若沒有檢驗裝置的氣密性,就有可能收集不到氣體或收集到的氣體不純;若在檢查氣密性之前先將葯品裝入了容器,一旦發現由於儀器漏氣,就會造成葯品的浪費。

有一個變形-比如設置一個實驗,讓你明確從氣體產生,到氣體去雜、乾燥,並驗證氣體的全流程,這時我們不僅要掌握氣體的收集方法,還要了解氣體的性質、所以不管如何我們一定要掌握最基本的原理,才可以以不變應萬變。

(8)檢測裝置氣密性的理由擴展閱讀:

氣體的收集方式一般有三種:向上排空氣法、向下排空氣法、排水法,這是最基本的,要在提到的時候立即想到。

1、向上排空氣法是指在實驗化學中製取氣體時的一種方法。在氣體的密度明顯大於空氣且不與空氣反應時,用此方法。氣體的密度明顯比空氣大,如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氯化氫,氯氣,氧氣等。密度小的則用向下排空氣法。且該氣體不與空氣中成分發生反應。

2、向下排空氣法是指用於收集密度明顯小於空氣密度的氣體的方法,如氫氣,氨氣。

3、排水法,即排水收集氣體法,在實驗化學中是一種收集氣體的方法。在氣體不與水反應、不易溶於水時,用此方法。

對於一種氣體,應採用具體的哪種方式,要看氣體的性質-密度、水溶性、是否與水和空氣發生反應等。能否用排水法,要看氣體是否難溶或不溶於水。能否用排空氣法,向上或者向下則需要看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是否接近29或者能與空氣發生反應。

㈨ 為什麼要先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答案: 解析: 若沒有檢驗裝置的氣密性,就有可能收集不到氣體或收集到的氣體不純;若在檢查氣密性之前先將葯品裝入了容器,一旦發現由於儀器漏氣,就會造成葯品的浪費.

㈩ 檢查裝置氣密性的原理是什麼

氣密性的原理,就是封閉式的物體在內壁受壓的情況下,是否有漏氣現象。
如果檢查的是焊接零件的氣密性,探傷也是可行的。
現實中的完全封閉狀態不可能存在,要根據氣孔的允許偏差而定。

閱讀全文

與檢測裝置氣密性的理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儀器可以測甲醛 瀏覽:910
怎麼改善機械臂放偏率 瀏覽:903
數據恢復工具箱最新 瀏覽:386
樓宇暖氣自動調節裝置 瀏覽:847
錐軸承如何安裝 瀏覽:685
為什麼機床需要預熱 瀏覽:814
實驗室水泵關閉前閥門應該怎麼樣 瀏覽:635
乙醇和水的分餾實驗報告裝置圖 瀏覽:743
數控機床維護有什麼 瀏覽:992
軸承202zz是什麼意思 瀏覽:852
設備的支架怎麼計算公式 瀏覽:469
自動排氣閥和閥門安裝圖片 瀏覽:619
減震器壓力軸承損壞有什麼症狀 瀏覽:860
螺旋運輸機傳動裝置的設計圖紙 瀏覽:848
73開頭是什麼軸承 瀏覽:342
鏜床自動拉刀裝置液壓壞了怎麼辦 瀏覽:504
南海區金屬五金製品廠 瀏覽:308
設備防腐發票系統怎麼開具 瀏覽:418
物理中機械效率的有用功和總功怎麼求 瀏覽:703
閥門fte是什麼意思 瀏覽: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