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液漏斗加錐形瓶的裝置,製取氧氣,分液漏斗用伸至液面以下嗎
實驗室製取氧氣的裝置中,如果採用分液漏斗,分液漏斗下端管口不需要伸入液面以下。
因為分液漏斗有活塞。加入液體完畢後把活塞關閉就可以了。
2. 圖是李華同學設計的實驗室製取並收集二氧化碳的裝置圖(①為分液漏斗,活塞可隨時開關以控制液體滴加速度
(1)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 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2)空氣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專為29.如果某氣體的屬相對分子質量大於29,則這種氣體的密度比空氣的大;如果小於29,則密度比空氣的小.二氧化碳的相對分子質量是12+16×2=44,則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大,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若錐形瓶中有50g質量分數為80%的石灰石,則碳酸鈣的質量為:50g×80%=40g,設則最多可製取x二氧化碳氣體.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10044 40gx
x=17.6g 故答為:(1)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2)44,向上排空氣法.17.6g. |
3. (2009宜春模擬)圖是李華同學設計的實驗室製取並收集二氧化碳的裝置圖(①為分液漏斗,活塞可隨時開關
(1)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2)空氣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版29.如果某氣體的相權對分子質量大於29,則這種氣體的密度比空氣的大;如果小於29,則密度比空氣的小.二氧化碳的相對分子質量是12+16×2=44,則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大,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若錐形瓶中有50g質量分數為80%的石灰石,則碳酸鈣的質量為:50g×80%=40g,設則最多可製取x二氧化碳氣體.CaCO3+2HCl═CaCl2+H2O+CO2↑;
10044
40gx
100 |
40g |
44 |
x |
4. 用分液漏斗的裝置
1A 2A 3C 4A 5B 6A 7A 8B 9C 10C
5. 分液漏斗的裝置圖
那是過濾裝置圖,分液漏斗是用來分離液體的。
6. 化學實驗室用過氧化氫製取氧氣時,分液漏斗的作用是什麼
分液漏斗。
原因:
1.使氧氣不會從上端溢出,減少產量。
2.可以控制過氧化氫的流量與使用量。
不明白歡迎來求助!
望採納,多謝了!
7. 分液漏斗的原理(作用)和圖示
分液漏斗的原理是分液時根據「下流上倒」的原理,打開活塞讓下層液體全部流出,關閉活塞。。
分液漏斗的頸部有一個活塞,這是它區別於普通漏斗及長頸漏斗的重要原因,因為普通漏斗和長頸漏斗的頸部沒有活塞,它不能靈活控制液體。分液漏斗在使用前要將漏斗頸上的旋塞芯取出,塗上凡士林,但不可太多,以免阻塞流液孔。
當分液漏斗中的液體向下流時,活塞可控制液體的流量,若要終止反應,就要將活塞緊緊關閉,因此,可立即停止滴加液體。放液時,磨口塞上的凹槽與漏鬥口頸上的小孔要對准,這時漏斗內外的空氣相通,壓強相等,漏斗里的液體才能順利流出。
上層從上口倒出。分液漏斗不能加熱。漏斗用後要洗滌干凈。長時間不用的分液漏斗要把旋塞處擦拭乾凈,塞芯與塞槽之間放一紙條,並用一橡筋套住活塞,以防磨砂處粘連。
(7)分液漏斗模擬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對於一些可逆反應,通過不斷滴加液體同時蒸餾出反應生成物,促使平衡不斷向目標產物方向移動,實驗中,滴液漏斗的下端要伸到液面以下。
在現用的磨口玻璃儀器中,無論是常壓筒形滴液漏斗還是恆壓筒形滴液漏斗, 其下端均為雙層套管,並且內管略長於外管,主要用於有機反應中液體的滴加,外管帶有磨口,用於插入反應容器使其接觸處密封,同時對滴液漏斗的固定起到一定作用。
內管通過活塞與漏斗容器相連,用於液體的滴加,該結構保證液體滴加時呈滴狀加入,而非沿反應器壁流入,既便於觀察液體的滴加的速度,又液滴滴入靠容器中間位置,便於反應物的攪拌混合。
提高反應速率,減少副反應,若使用磨口分液漏斗,由於分液漏斗下端管柄為單層玻璃管,液體滴加時液體將沿器壁流入反應容器,不利於實驗的操作,同時可能減慢反應速率或降低產率。
8. 怎麼檢驗分液漏斗裝置的氣密性
有三種方法。
一.將實驗儀器組裝好後,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加熱試管,若過一會兒,導管口有連續的氣泡冒出時,說明裝置的氣密性好。若沒有上述現象,則氣密性不好,這時要一段一段的仔細用上述方法檢驗。
二.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捂住試管一會兒,若導管口有連續的氣泡冒出時,則氣密性好.
三.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若導管的另一端插在組裝儀器上,連成的儀器中最前面的是有插孔的空反應瓶時,先用分液漏斗向瓶中滴加半瓶水,將分液漏斗的下端插入液面以下,再滴加水.若瓶中液面上升,則氣密性不好.
總結:前兩種方法是利用了熱脹冷縮的特性,而第三種方法是利用了壓強的緣故,一般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就從這兩方面因素考慮.
分液漏斗檢驗氣密性原理
夾緊止水夾,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較多水後,開啟分液漏斗活塞,過一會兒,若分液漏斗中液面不再下降說明氣密性良好;否則漏氣。
檢驗裝置氣密性的方法主要有兩種:
(1)長頸漏斗:常用加水法,通過是否形成液面差,判斷氣密性。
(2)分液漏斗:常用加熱法。將裝置末端的導管通入水中,能反應器加熱,觀察導管末端是否有氣泡冒出,若有氣泡冒出,停止加熱,導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則證明氣密性良好。
不用是否能滴水的方法,原因:
(1)由於重力的作用,即使氣密性良好,開始也會有液體滴下,只有滴下體積足夠多的液體時,壓強達到足夠大時,水才不會滴下。
(2)加水法,不如加熱法方便,且加水會使相關儀器變濕,有可能會給後而加葯品帶來不便。
9. 下圖是實驗室製取氧氣的裝置圖. 回答下列問題:(1)分液漏斗中應放入的物質是______,錐形瓶中應放入
(1)A裝置是固液常溫型制氣體裝置,所以分液漏斗中應該放過氧化氫溶液,在錐形瓶里放二氧化錳,通過調節分液漏斗的閥門,即可控制滴加速度,也就能控制反應速度; (2)過氧化氫分解後生成水和氧氣,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2H 2 O 2
(3)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放出的熱量很多,生成物呈熔融狀態,直接落到瓶底,會使瓶底破裂,因此常在實驗前預先放少量的水或細沙,將鐵絲繞城螺旋狀,是增大鐵絲與氧氣的接觸面積,有利於鐵絲燃燒; (4)由於空氣中氧氣的濃度較小,因此鐵絲在空氣里不能燃燒,而在氧氣的集氣瓶中由於氧氣很純,所以鐵絲能劇烈燃燒,生成黑色的固體,是四氧化三鐵,該反應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3Fe+2O 2
故答案是: (1)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 (2)2H 2 O 2
(3)留有少量的水、增大鐵絲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4)不能、氧氣的濃度、3Fe+2O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