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華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1)調節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大
(1)做凸透鏡成像實驗,要使燭焰的焰心,凸透鏡的光心,光屏的中心三者位於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故答案為:成像在光屏的中心.
(2)如圖,物距大於像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於照相機.
在凸透鏡不動的情況下,在光屏上再成一個更小的實像,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可知,小華應當把蠟燭向左移動.
故答案為:照相機;左.
(3)近視眼鏡是凹透鏡,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使會聚的光線錯後會聚,光屏向右移動才能接到清晰的像.
故答案為:右.
(4)如果蠟燭燃燒時間較長,蠟燭變短,根據凸透鏡成像原理可知向下移動凸透鏡,使成的像向下移動,這樣可以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故答案為:下.
⑵ 小明和小華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
(1)因為兩電阻串聯,所以通過它們的電流相等,由Q=I 2 Rt可知,在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的情況下,導體的電阻越大,產生的熱量越多;由於甲中的電阻大於乙中的電阻,所以乙燒瓶中溫度計的示數升得較快.
(2)利用此電路還可探究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電流的關系,實驗時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觀察 同一燒瓶(甲或乙)內的溫度計示數升高的快慢.
故答案為:(1)乙;(2)電流;同一.
⑶ (1)在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首先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使______;小華用如圖所示的裝
(1)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後,杠桿上的刻度能表示力臂(或便於測量力臂);
力臂是指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線段的長度,當彈簧測力計傾斜時L1不是F的力臂,因此,不滿足杠桿平衡的條件;
(2)該滑輪組有3段繩子承擔滑輪的重故F=
G |
3 |
180N |
3 |
⑷ .小華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二力平衡條件,平衡時系於小卡片的兩根細線_________(
二力平衡條件是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並且在同一直線上,所以平衡時系於小卡片的兩根細線在同一直線上.
小卡片所受的施力物體是鉤碼;
如果在左邊再掛一個鉤碼,左邊鉤碼對小卡片的拉力大於右邊鉤碼對小卡片的拉力,所以,鬆手後小卡片不能在原位置平衡.
故答案為:在;鉤碼;不能.
⑸ 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華同學探究二力平衡條件時的實驗步驟如下,請完成各步驟中的填空:(1)小華
(1)小華將系於小紙板M兩邊中點的線分別跨過左右支架上的滑輪,使紙板M在水平方版向上受到權兩個力F1、F2的作用,在兩個盤子里裝有質量相同的砝碼時,這兩個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紙板處於平衡狀態.當右邊盤子里砝碼的質量大於左邊盤子里砝碼的質量時,紙板將會向右加速運動;
(2)小卡片轉過一個角度,小卡片兩端的拉力就不在一條直線上,紙片就會轉動,說明了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不能平衡;
(4)小華實驗用的小卡片重力小,懸在空中不受摩擦力影響;
小明實驗用的小車放在水平桌面上,小車和桌面之間存在摩擦力,摩擦力是不能消除的,實驗要受到摩擦力影響,所以選擇A.
故答案為:
(1)相等;相反;能;向右加速運動;
(2)轉動;在同一直線上;
(3)A.
⑹ 小華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判斷重力的方向,球a所受重力的施力物體是____________.
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一切物體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這個力叫重力,所以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重力的方向始終是豎直向下的,小球A由於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對繩子施加了一個豎直向下的拉力,使繩子處於豎直方向,改變木板的傾角α,
可觀察到懸線OA的方向保持不變;
若要進一步驗證重力方向向下的結論,可以剪斷懸線OA,觀察小球的下落情況.
故答案為:地球;不變;剪斷懸線OA.
⑺ 小華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步驟是:①先用彈簧夾夾緊橡皮管;②點燃
(1)由於紅磷燃燒是與氧氣反應生成了五氧化二磷.所以,實驗中可觀察到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消耗了空氣中的氧氣.
(2)紅磷燃燒消耗了空氣中的氧氣,使得瓶內壓強減少,打開彈簧夾後,可觀察到: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其體積約占瓶容積的
1 |
5 |
1 |
5 |
4 |
5 |
1 |
5 |
1 |
5 |
1 |
5 |
⑻ 小華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實驗後發現測得的氧氣的體積分數低於15,針對這一事
A、沒有冷卻就讀數,氣體體積膨脹,測得的氧氣的體積分數低於
1 |
5 |
1 |
5 |
1 |
5 |
⑼ 在做「探究水的沸騰」實驗中,小華使用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根據實驗數據作出的「溫度-時間」圖象如圖所
(1)實驗室中常用的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製成的.
(2)由圖可見,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
(3)水的沸點就是水沸騰時的溫度,由圖可見水在沸騰時保持97℃不變,因此水的沸點是97℃;
(4)圖中有了一個紙蓋,可以減少向外放熱,從而縮短沸騰前的加熱時間,這樣增大了杯子中的氣壓,水的沸點比實際的要偏高.
故答案為:(1)熱脹冷縮;
(2)不變;
(3)97;
(4)偏高.
⑽ 小華所在的實驗小組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牛頓第二定律,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頻率f=50Hz,當地的
(1)在實驗前必須進行平衡摩擦力,其步驟如下:取下細線和砂桶,把木板不帶滑內輪的一端適當墊高並反復調容節,直到輕推小車,使小車恰好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樣小車所受的摩擦力與小車沿斜面向下的重力的分力平衡.
(2)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可知:B點的瞬時速度等於AC間的平均速度,則有:
vB=
s1+s2 |
2T |
2.02+4.00 |
2×0.1 |
1 |
M |
1.2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