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敘述液壓鎖緊迴路的鎖緊原理(帶圖片)
【工作原理】
鎖緊迴路的作用是在執行元件不工作時,准確地停留在原回來的位置上,不答能因泄漏或外界因素而改變位置。使液壓缸鎖緊的最簡單方法是利用三位換向閥的M形或0形中位機能來封閉缸的兩腔。但由於滑閥的泄漏,不能長時間保持在某位置停止不動,鎖緊精度不高。最常用的方法是採用液控單向閥作鎖緊元件。
圖7.30為起重機液壓支腿的鎖緊迴路。迴路中採用了兩個液控單向閥(雙向液壓鎖),液控單向閥具有良好的錐面密封性,油缸可以長時間地被鎖緊。配合液壓鎖最好採用H形或Y形中位機能的換向閥,這種換向閥一旦回到中位,液控單向閥的控制壓力立即卸掉,因而液控單向閥馬上關閉。雙向液壓鎖一般直接裝在油缸上,中間不用軟管連接,這樣就不會因軟管爆裂而發生事故,具有安全保護作用。
當執行元件是液壓馬達時,切斷其進、出油口後理應停止轉動,但因馬達還有一泄油口直接通人油箱,當馬達在重力負載力矩作用下變成泵工況時,其出口油液將經泄油口流
回油箱,使馬達出現滑轉。為此,在切斷馬達進、出油口的同時,需通過液壓制動器來保證馬達可靠的停轉,如圖7.31所示:
Ⅱ 推推式按鈕開關的機械自鎖原理是啥那位大俠有非常細致的工作原理圖有清晰的結構圖更好,工作原理
原理:
在底座1和外罩8之間並列安裝有相同的兩個手搖裝置,然後通過螺絲5將二者固定。每個手搖裝置控制著一根拉繩,分別與升降晾衣架的兩根驅動拉繩連接。在每一個手搖裝置的傳動軸14軸向開設內角槽,與公用手搖把手9插接配合,然後由螺絲5固定。手搖裝置由手搖把手9驅動轉動軸14,在轉動軸14上固定連接著拉繩10和拉繩纏繞輪7。在外罩8的內壁與傳動軸14結合部裝有彈簧墊片15限定傳動軸外出,也可以由拉繩纏繞輪7的外輪直接與外罩8內壁相接。底座l上有與牆體4螺栓連接的螺孔2,沿傳動軸14的任一端帶有鎖緊裝置。
鎖緊裝置是在底座1上沿傳動軸14徑向開設一個圓形凹槽,左凹槽內安裝彈簧3,彈簧3的兩端部水平向內彎曲並指向圓心。在彈簧3被裝入凹槽內後,兩個端部的水平彎曲形成一個30-60度夾角。凸輪6的下部帶有凸沿與底座1配合將彈簧3定位在凹槽內,在凸輪6的外周邊軸向開設開口槽,開口槽的寬度與裝入凹槽內彈簧3兩端部的水平彎曲配合。拉繩纏繞輪7直接固定(或用螺栓固定)在傳動軸14上並與凸輪6相接,在拉繩纏繞輪7外側設有凸片13。凸片13沿軸向置於凸輪6的開口槽內,凸片13和凸輪6的開口槽配合將彈簧3的兩個端部的水平彎曲限定在其間隙內。當需要將晾衣架提升時,手搖把手9順時針轉動,帶動拉繩纏繞輪7上的凸片13推動彈簧3的水平彎曲向內收縮,減輕彈簧3與凹槽之間的摩擦;將晾衣架提升到一定位置後,由於晾衣架的重力作用,在傳動軸上產生反向作用力,凸片13反向推動彈簧3的水平彎曲向外擴張,從而增加了彈簧3與凹槽之間的摩擦力,由此實現將拉繩鎖緊在一定位置上。」
Ⅲ 機械萬向表架結構與鎖緊原理
機械萬向表架結構與鎖緊原理:
Ⅳ 求自鎖裝置原理圖
自鎖裝置的具體原理:
摩擦角與自鎖現象法向反力N與摩擦力F的合力R稱為支持面對物體的全反力。 即摩擦力F達到最大值Fmax時,這時的夾角a也達到最大值b,把b稱為摩擦角。
自鎖裝置原理圖如下:
Ⅳ 機械中鎖緊的常見方法有哪些
復機械鎖緊的常見方法
1.螺紋鎖制緊是最常用的,其產品已經標准化。在一般情況下推薦使用。使用螺紋鎖緊時應注意配合的螺紋長度。一般說來,超過八個牙後多餘的配合長度意義不大,少於三個牙則聯接不可靠。螺紋鎖緊的一個最大優點是行程長,全行程均可作為有效作用點,且各處增力均勻。其缺陷是當工作行程要求較長時,操作起來較麻煩。一般情況下均可採用,但在要求快換的情況下不宜單獨使用。
2.偏心輪鎖緊機構能快速鎖緊,但其鎖緊作用點較為固定且行程很小,對零件精度有一定的要求。對於塑膠件來說,因其容易產生蠕變而影響鎖緊效果。對於鎖緊點常作小范圍變動的情況,可能偏心輪與螺紋鎖緊配合使用。
3.斜面鎖緊增力較小,行程較小,但行程有一定的調節能力,一般以斜鍥的方式使用。在實際設計中,常利用塑膠的彈性在較小的鎖緊力情況下使用。另外,也常用於調節零件間的間隙。一般不用於較大鎖緊力的情況。
4.四桿機構鎖緊行程可設計得很大,鎖緊點較為固定。對於精度較高的機構可單獨使用。除行程可以設計得較大外其它情況與偏心輪相似。一般與螺紋鎖緊配合使用。其結構較為復雜,應用於經常使用的快換機構。
Ⅵ 機械設計高手來,梯形螺紋可不可以用於鎖緊裝置
看你是用在什麼地方,是要求自動鎖緊還是手動鎖,想自動鎖的話比較困難。手動就簡單,把螺母橫切條槽,類似於圖中形式
Ⅶ 如何設計氣缸機械鎖緊機構
早些年行業上就有一種叫「鎖緊氣缸」的,在活塞任何位置都能實現自鎖。一內旦氣源失氣,活塞就被鎖死,容再同期,鎖死機構解鎖。
鎖死裝置是機械裝置,內置在氣缸內部的。
我們當時用的是40mm缸徑的,具體最大、最小缸徑能做到多少,就不太清楚了。
Ⅷ 求簡單的機械裝置圖。
這是我畫的一種限位裝置的圖片,僅供參考。
Ⅸ 轉動鎖緊原理
沒有規范的命名,在傳動上常用的,叫錐套。
兩個錐面的外套和軸套,外面的套是內孔帶錐面,
裡面的套是外圓帶錐,且切有斷槽,平行於軸線。
外套靠外力夾向內套,內套被錐面夾緊,向內收縮。
Ⅹ 機械中鎖緊的常見方法
機械鎖緊的常見方法
1.螺紋鎖緊是最常用的,其產品已經標准化。在一般情況下推薦使專用。屬使用螺紋鎖緊時應注意配合的螺紋長度。一般說來,超過八個牙後多餘的配合長度意義不大,少於三個牙則聯接不可靠。螺紋鎖緊的一個最大優點是行程長,全行程均可作為有效作用點,且各處增力均勻。其缺陷是當工作行程要求較長時,操作起來較麻煩。一般情況下均可採用,但在要求快換的情況下不宜單獨使用。
2.偏心輪鎖緊機構能快速鎖緊,但其鎖緊作用點較為固定且行程很小,對零件精度有一定的要求。對於塑膠件來說,因其容易產生蠕變而影響鎖緊效果。對於鎖緊點常作小范圍變動的情況,可能偏心輪與螺紋鎖緊配合使用。
3.斜面鎖緊增力較小,行程較小,但行程有一定的調節能力,一般以斜鍥的方式使用。在實際設計中,常利用塑膠的彈性在較小的鎖緊力情況下使用。另外,也常用於調節零件間的間隙。一般不用於較大鎖緊力的情況。
4.四桿機構鎖緊行程可設計得很大,鎖緊點較為固定。對於精度較高的機構可單獨使用。除行程可以設計得較大外其它情況與偏心輪相似。一般與螺紋鎖緊配合使用。其結構較為復雜,應用於經常使用的快換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