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繼電保護中這個「備投」是什麼意思
兩路電源互為備用。
例如:當1號進線失壓時,2號進線自動投入
2. 什麼是備自投
備自投是備用電源自動投入使用裝置的簡稱。當主電源故障,繼電接觸器控制系統的控制觸頭自動閉合,自動將蓄電池與應急照明電路接通。
一般有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一備一用,一路出現問題,另外一路自動投入,有電網對電網模式, 有電網對發電機模式。
備自投的條件:
首先應該有備用電源或備用設備。其次,當工作母線電壓下降時,由備自投跳開工作電源的斷路器後才能投入備用電源或設備;
另外一種情況是工作電源部分系統故障,保護動作跳開工作電源的斷路器後才投入備用電源或設備。第三個條件是備用電源的母線電壓滿足要求。
3. 國家電網有電的情況下如何轉換到自發電裝置上
冷切換,也叫做停電切換,不利用裝置的話,用電設備會短時停止。採用接觸器延時2.5S切換,95-100%的幾率帶負載切換成功,成本也比較低。快速切換器價格很高,一般MW級以下小負載用的少,當然主要還是看負載的重要程度哈
4. 雙電源自動切換開關的CB級和PC級的區別
兩者主要在轉換結構模式、基礎控制器、保護功能上面有區別。具體區別如下:
1、PC級ATS採用一體式轉換結構,勵磁驅動,簡單可靠,動作時間快,一般100-200MS。觸頭為銀合金,觸頭分離速度大,有專門設計的滅弧室。體積小,只有CB級的1/2.具有耐短時電流。
2、CB級ATS是由兩台斷路器為基礎,由控制器控制帶有機械連鎖的電動傳動機構來實現2路電源的自動轉換。切換時間1-2s。
3、pc級有無短路保護功能,而cb級有短路保護功能。
(4)國家電網備用電源自動投切裝置擴展閱讀:
分類:
一、接觸器類
1、此類電源切換系統以接觸器為切換執行部件,切換功能用中間繼電器或邏輯控制模塊組成二次迴路完成控制功能。
2、因為是非標產品,其組成元器件較多,產品質量受元器件、製造工藝制約,故障率較高,現已逐漸被新產品代替。
二、塑殼斷路器類
1、此類電源切換系統以塑殼式斷路器為切換執行部件,切換功能用ATS自動控制單元完成,有機械和電氣連鎖,功能完善,操作性能好,使用壽命高,組成元器件較少,安裝方便。
2、該類屬CB級轉換開關電器,由兩個斷路器作為電流分斷單元,並配備電流脫扣器 ,具備一定的保護能力,斷路器的接通/分斷能力比繼電器高很多。
5. 電力系統中的「備自投裝置」是什麼什麼原理有什麼作用
備自投裝置全稱微機線路備自投保護裝置一種保護裝置。
核心部分採用高性能單片機,包括CPU模塊、繼電器模塊、交流電源模塊、人機對話模塊等構成,具有抗干擾性強、穩定可靠、使用方便等優點。
其液晶數顯屏和備自投面板上所帶的按鍵使得操作簡單方便,也可通過RS485通訊介面實現遠程式控制制。
原理
裝置採用交流不間斷采樣方式採集到信號後實時進行傅立葉法計算,能精確判斷電源狀態,並實施延時切換電源。
備自投具有在線運行狀態監視功能,可觀察各輸入電氣量、開關量、定值等信息,其有可靠的軟硬體看門狗功能和事件記錄功能。
產品在不同的電壓等級如110kV、10kV、0.4kV系統的供配電迴路中使用時需要設定不同的電氣參數,在訂貨時必須註明。
作用
在選擇備自投功能時則一定不可以投入低電壓保護,以免沖突引起拒動或誤動。
由於在現代電力系統中廣泛使用了微機線路備自投保護裝置,使得不間斷供電的需求有了更加可靠的保證,在電力自動化的進程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5)國家電網備用電源自動投切裝置擴展閱讀
備自投裝置的使用條件:
首先應該有備用電源或備用設備。
其次,當工作母線電壓下降時,由備自投跳開工作電源的斷路器後才能投入備用電源或設備;另外一種情況是工作電源部分系統故障,保護動作跳開工作電源的斷路器後才投入備用電源或設備。
第三個條件是備用電源的母線電壓滿足要求。電壓互感器應該安裝在母線處。如果是雙母線,都應該安裝。在有的地方為了實現重合閘,在線路側也安裝電壓互感器。
6. 國家電網公司繼電保護培訓教材的目錄
前言
上冊
第一章 專業基礎理論
第一節 單相交流電路分析與計算
一、正弦交流電的基本概念
二、正弦交流電的相量表示法
三、單一元件的交流電路
四、RLC串並聯交流電路
五、交流電路的功率及功率因數的提高
第二節 三相交流電路分析與計算
一、對稱三相交流電源
二、三相交流電源的連接
三、三相交流電路分析
第三節 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
一、非正弦周期信號
二、非正弦周期函數的分解
三、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平均值及電路的平均功率
四、對稱三相電路中的高次諧波
第四節 線性動態電路的時域分析
一、換路定律及初始值計算
二、RC串聯電路的過渡過程
三、RL串聯電路的過渡過程
四、一階電路的三要素法
五、RL串聯電路的正弦響應
第五節 電磁與磁路分析計算
一、磁場及基本物理量
二、鐵磁物質的磁化
三、磁路及磁路定律
四、交流鐵芯線圈
第六節 微機保護基礎
一、簡單邏輯元件介紹
二、微機保護裝置硬體系統
三、微機保護演算法介紹
第二章 電力系統運行及故障分析
第一節 電力系統正常運行時的電壓、電流及功率傳輸
一、正常運行時的電流、K點電壓
二、功率傳輸
三、電壓降落
與電壓損失
四、傳輸功率與電流、電壓間的相量關系
五、測量阻抗
第二節 標幺制
一、標幺值
二、三相系統基準值選取
三、三相系統中標幺值計算特點
第三節 對稱分量法應用
第四節 電力系統各元件序阻抗及其相應等值電路
一、同步發電機
二、變壓器
三、輸電線路
四、電抗器
五、非同步電動機
六、綜合負荷
第五節 電力系統橫向短路故障分析
一、三相短路故障分析
二、兩相短路故障分析
三、單相接地故障分析
四、兩相接地短路故障分析
五、正序等效定則
第六節 三繞組自耦變壓器接地中性點電流
一、自耦變電器中壓側接地故障
二、自耦變壓器高壓側接地故障
第七節 電力系統縱向不對稱故障分析
一、單相斷線分析
二、兩相斷線分析
第八節 不對稱短路故障時YN,d接線變壓器兩側電流、電壓關系
一、基本概念
二、YN,d11接線變壓器d側ab相短路
三、YN側B相接地短路
四、YN側AC相短路
第九節 電力系統穩定和電力系統振盪
一、電力系統穩定概念
二、提高電力系統暫態穩定水平的主要措施
三、電力系統振盪時電氣量特點
第三章 輸電線路保護及重合閘
第一節 零序電流方向保護
一、零序電流方向保護的基本原理
二、零序方向繼電器的原理、實現方法、性能評述
三、零序方向繼電器在非全相運行期間和在有串聯補償電容線路上的動作行為分析
四、零序電流和零序電壓的獲取
第二節 距離保護
一、距離保護的作用原理和時限特性
二、短路時保護安裝處電壓計算的一般公式及阻抗繼電器的接線方式
三、過渡電阻產生的附加阻抗及對阻抗繼電器工作的影響
四、阻抗繼電器的工作電壓
五、阻抗繼電器的動作方程和動作特性
六、以正序電壓為極化電壓的阻抗繼電器
七、方向阻抗繼電器的暫態動作特性
八、工頻變化量的阻抗繼電器
九、分支電流(助增電流和外汲電流)對阻抗繼電器工作的影響
十、交流失壓對距離保護工作的影響以及斷線閉鎖原理
十一、系統振盪對距離保護的影響及振盪閉鎖原理
十二、YN,d11接線變壓器三角側短路,星側阻抗繼電器的測量阻抗
十三、阻抗繼電器在有串聯補償電容線路上發生短路時的動作行為分析及其對策
第三節 縱聯保護
一、概述
二、閉鎖式縱聯方向保護
三、閉鎖式縱聯距離保護
四、超范圍與欠范圍允許式的縱聯保護
五、光纖縱聯電流差動保護
六、工頻變化量方向繼電器
七、基於暫態分量的能量積分方向元件
八、平行線路線間互感對縱聯零序方向保護的影響
第四節 自動重合閘
一、自動重合閘的作用及應用
二、自動重合閘方式及動作過程
三、自動重合閘的起動方式
四、自動重合閘動作時間整定中應考慮的問題
五、雙側電源線路三相跳閘後的重合閘檢查條件
六、重
合閘的前加速和後加速
七、重合閘的充電與閉鎖
八、3/2接線方式對重合閘和斷路器失靈保護的要求
九、220kV及以上電壓等級同桿並架雙回線路的按相自動重合閘方式
第五節 選相元件
一、概述
二、兩相電流差突變數選相元件
三、工作電壓突變數選相元件
四、比較零序電流與A相負序電流的相位結合阻抗元件動作行為的選相元件
五、比較零序電流與A相負序電流的相位結合阻抗元件動作行為的選相元件性能評述
六、低電壓選相元件
第六節 過電壓保護及遠方跳閘保護裝置
一、概述
二、超高壓遠距離輸電線路產生過電壓的機理
三、工頻過電壓保護和過電壓起動遠跳
四、遠方跳閘保護裝置
第七節 繼電保護通道
一、縱聯保護的載波通道及高頻通道衰耗簡介
二、繼電保護專用收發信機
三、光纖通道與介面
參考文獻
下冊
第四章 元件保護
第一節 變壓器保護
一、變壓器的故障和保護配置
二、縱差動保護
三、變壓器縱差動保護需要解決的問題
四、其他差動保護
五、復合電壓閉鎖的(方向)過電流保護
六、零序電流(方向)保護
七、阻抗保護
八、變壓器過勵磁保護
九、變壓器中性點間隙保護和零序電壓保護
十、非電量保護
第二節 母線保護
一、概述
二、母線差動保護
三、母聯死區保護、母聯失靈保護、母聯充電保護、母聯過流保護
四、非全相運行保護
五、斷路器失靈保護
第三節 斷路器保護
一、斷路器保護裝置的配置與應用范圍
二、3/2接線方式的斷路器失靈保護
三、3/2接線方式的自動重合閘
四、充電保護
五、死區保護
六、斷路器三相不一致保護
七、瞬時跟跳迴路
八、交流電壓斷線判別
九、跳閘位置異常告警
第四節 並聯電抗器保護
一、並聯電抗器的縱差保護和電流速斷保護
二、並聯電抗器匝間短路和單相接地短路保護
三、主電抗器的過負荷保護及過電流、零序電流後備保護
四、中性點電抗器的過電流保護、過負荷保護
五、乾式空心並聯電抗器的保護
第五節 並聯電容器組保護
一、電容器組與斷路器之間連接線、電容器組內部連線上的相間短路故障保護
二、電容器內部故障保護
三、多台電容器切除後的過電壓保護
四、電容器組為雙星形接線時常用中性線不平衡電流保護
五、電容器組的過負荷保護
六、電容器組的過電壓保護
七、電容器組的低電壓保護
八、其他保護
九、電容器組在系統運行中異常問題
參考文獻
第五章 電力系統安全自動裝置
第一節 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
一、概述
二、對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的要求
三、微機式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
第二節 微機型自動按頻率減負荷裝置
一、概述
二、電力系統低頻運行的危害
三、限制頻率下降的措施
四、電力系統負荷的靜態頻率特性
五、電力系統頻率動態特性
六、自動按頻率減負荷裝置
第三節 電力系統安全穩定控制裝置
一、電力系統穩定控制的概念
二、電力系統穩定控制的三道防線
三、電力系統緊急控制的類型及其作用
四、分布式穩定控制裝置
第四節 故障錄波器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統
一、故障錄波器
二、故障信息管理系統概述
參考文獻
第六章 二次迴路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二次迴路的接線圖
一、二次迴路圖紙的分類
二、二次迴路的讀圖方法
三、二次迴路標號
四、二次迴路連接導線截面的選擇
第三節 繼電保護用電流互感器
一、電流互感器的一次參數
二、電流互感器的二次額定電流
三、電流互感器的額定輸出容量
四、電流互感器的10%誤差校核
五、電流互感器的其他參數
第四節 繼電保護用電壓互感器
……
第七章 繼電保護整定計算基礎
第八章 繼電保護相關知識
附錄 事故分析案例
7. 電力專業英語翻譯:備用電源自投裝置
備用電源自投裝置:auto back-up power switching device
自投方式 automatic-switching mode
8. 繼電保護,自動裝置,直流電源裝置都是屬於二次設備嗎
所謂二次設備,就是對一次設備進行控制、測量、監察、保護及調節的設備,它包括控制和信號器具、測量儀表、繼電保護裝置、自動裝置、遠動裝置、操作電源及二次電纜等。
反應二次部分的圖紙有原理與和接線圖:原理圖主要反映二次裝置的工作原理(通常使用展開圖);接線圖主要用於安裝維護。
控制迴路:對斷路器進行合、跳閘操作以及監視斷路器位置狀態的的電路。按監視迴路完好性的方式不同分為燈光監視和音響監視兩種。
中央信號:由事故信號和預告信號組成,主要通過跳閘及發信號的方式反映電力系統的故障與不正常,由燈光和音響兩部分組成。
測量監視系統:主要由電流、電壓變換裝置和各種測量儀表等構成,其主要作用是通過對運行參數的測量來監視一次設備的運行情況,以便運行人員調整、控制運行狀態、分析處理運行中的問題。
同期迴路:電力系統中的發電機並列運行的條件電壓幅值相等;頻率相同;相位差為零,為此在電力系統的發電廠與變電所中均有同期裝置,以進行並列操作
操作電源:在發電廠、變電站中為二次設備提供工作電能的電源。現常用的有:
(1)蓄電池組直流系統:可靠性高,容量大,電壓平穩,在系統中普遍應用,但附屬設備多,維護工作量大。
(2)整流直流系統:利用變換裝置將交流變為直流供二次部分使用,根據工作原理分為電容儲能整流系統及復式直流系統,因可靠性較差,只適用於中、小型變電所中。
繼電保護的作用
反映電力系統故障,自動、可靠、快速而有選擇地通過斷路器將故障元件從系統中切除,保證無故障部分繼續運行,這是繼電保護的首要任務
反映電力系統不正常工作狀態,是繼電保護的另一任務,此保護一般作用於信號,有時也作用於跳閘,但要帶有一定的延時。
繼電保護的基本構成
測量:反映被保護元件運行參數的變化,並與保護的整定值進行比較,若達到整定值,則向邏輯部分發出信號;
邏輯部分:對測量部分傳送來的信號進行綜合判斷,決定保護裝置是否動作
執行部分:根據保護裝置的性質與作用,向斷路器發出跳閘脈沖或發出信號。
電力系統中常用的保護分析:
過電流保護:利用短路時電流增大的現象實現的保護。為保證選擇性與快速性,通常設為三段,Ⅰ段為速斷,只保護線路的一部分;Ⅱ段保護線路全長,但要加一時間延時;Ⅲ段作為後備保護。在雙側有電源的線路中通常加入功率方向來保證動作的可靠性。其缺點是受系統運行方式以及短路類型的影響較大,一般應用於110KV以下線路。
低電壓保護:電力系統短路時另一個現象是電壓降低,由此構成的繼電保護就稱為低電壓保護。由於電壓信號一般取自母線,所以低電壓保護往往與別的保護配合使用,如低壓閉鎖的過流保護。
距離保護:線路正常運行時,電壓與電流的比值(阻抗)較大,而系統發生短路時,此比值將降低,利用電壓與電流比值降低而動作的保護,稱為距離保護(或阻抗保護),該保護的優點是受系統運行方式影響較小,其缺點是不能全廠速動,通常也設為三段。一般作為110KV線路的主保護以及220KV線路的後備保護
差動保護:線路正常運行時,流過線路兩端的電流方向相反,而線路內部短路時電流的方向相同,利用此原理構成的保護稱為差動保護。其優點是不受系統運行方式及短路類型的影響,主要作為主要設備及重要線路的保護,有縱差動和橫差動之分。
高頻保護:利用高頻信號比較線路兩端的電氣量的差動保護稱為高頻保護,根據比較的信號分為方向高頻保護(功率方向)及相差高頻保護(電流相位)。作為220KV線路的主保護以及500KV線路的後備保護。
光纖差動:其造價高,一般作為500KV線路的主保護。
為避免保護故障造成的影響,一般電力系統的元件都有多重保護,分為:
主保護:能按要求的速度切除被保護線路(或元件)范圍內的某種短路故障
輔助保護:一般用於彌補主保護某些性能的不足而設
後備保護:當主保護或斷路器拒絕動作時起作用的繼電保護,有近後備和遠後備之分
繼電保護技術發展歷史過程中經歷了四個時期:(1)電磁型:(2)晶體管型:(3)集成電路型:(4)微機型:
微機保護裝置的特點:
維護調試方便
可靠性高
動作正確率高
易於獲得各種附加功能
保護性能易得到改善
使用方便靈活
具有遠方監控特性
我國微機保護發展概況
1972年世界上第一台微機保護樣機——PRODAR-70投入試運行,1978~1980年前後我國在一些高校(華北電力大學、華中理工大學等)展開了微機保護的研究,我國首台微機保護樣機MDP-1(距離保護)投入試運行,第二代「11」型微機保護裝置於1990年投入試運行,其代表產品WXH-11和WXB-11,第三代產品是CS系列,如CSL-101、CST-200等。國家電力公司自動化研究院的LFP-900系列突破了我國快速保護的現狀。
微機保護裝置的硬體結構
信號輸入電路:對開關量和模擬量信號進行處理。
微機系統:由單片機和擴展晶元構成的控制系統,以完成數值測量、計算、邏輯運算、控制和記錄等智能化任務,此外微機保護還具有遠方功能。
人機介面部分:如鍵盤、顯示器、列印機等,完成整定值的輸入、工作方式的變更、系統狀態的檢查等
輸出通道:對控制對象實現控制操作
電源
為了提高供電可靠性、保證電能質量、提高電能生產和分配的經濟性、減輕運行人員的勞動強度,電力系統中還廣泛裝設有自動裝置。
電力系統自動化一般有兩方面的內容:
(1)常規自動裝置:重合閘裝置、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發電機的自動勵磁調節裝置、自動按頻率減負荷裝置、自動准同期裝置;
(2)電力系統調度自動化:即電力系統的實時調度,對電力系統的運行狀態實時監視和控制,以提高系統安全、經濟運行水平,提高電能質量。主要通過遠動裝置、利用四遙(遙測、遙控、遙信、遙調)技術實現。
傳統變電站存在的問題:安全性、可靠性不能滿足現代電力系統高可靠性的要求;供電質量缺乏科學的保證;佔地面積大;不是應電力系統快速計算和實時控制的要求;維護工作量大
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是將變電站的二次設備(包括測量、信號、繼電保護、自動裝置、遠動裝置等)經功能組合與優化,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現代電子技術、通信技術、信號處理技術,實現對全變電站的主要設備和輸、配電線路的自動監視、測量、自動控制和微機保護,以及與調度通信等綜合性的自動化功能。是自動化技術、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在變電站領域的綜合應用。因此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具有功能綜合化、結構微機化、操作監視屏幕化、運行管理職能化等特徵。
9. 為什麼發電廠要裝設備用電源自投裝置
發電廠或重要的抄負荷一般都有兩套或三套獨立的電源裝置。在用的電源通常稱為工作電源,其他的稱為備用電源。當工作電源失去後,應及時的將備用電源投入,以保證負荷的供電。但是要人為操作時間長,還需要有人值守。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的作用是不需要人為操作,當工作電源失去後,自動將備用電源投入運行,保證負荷的供電。
10. 低壓備用電源自投互投工作原理是什麼
自投——自動投切,一般是對備用電源而言,常用電源無電時,備用電源自動投入(當然,常規電源也要先自動切斷);
互投——切換,一般指自備發電機電源與市電互相切換。
自投的條件:首先應該有備用電源或備用設備。其次,當工作母線電壓下降時,由備自投跳開工作電源的斷路器後才能投入備用電源或設備;另外一種情況是工作電源部分系統故障,保護動作跳開工作電源的斷路器後才投入備用電源或設備。第三個條件是備用電源的母線電壓滿足要求。
互投的條件:當工作電源發生故障或者斷電時,由自動轉換裝置介入備用電源。
進線自投:兩個進線開關,互為備用,當任一段失壓無流後,跳失壓段開關,合有壓段開關;
母聯備自投:兩個進線開關,一個分段開關;一般兩個進線開關同時工作,任一段失壓無流後,跳失壓段開關,和分段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