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有哪些特點
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是指:通過執行規定功能來實現某一給定目標的一些相互關聯單元的組合,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是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現代電子技術、通信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等實現對變電站二次設備(包括繼電保護、控制、測量、信號、故障錄波、自動裝置及遠動裝置等)的功能進行重新組合、優化設計,對變電站全部設備的運行情況執行監視、測量、
特點:
1)功能實現綜合化。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技術是在微機技術、數據通信技術、自動化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它綜合了變電站內除一次設備和交、直流電源以外的全部二次設備,
2)系統構成模塊化。保護、控制、測量裝置的數字化(採用微機實現,並具有數字化通信能力)利於把各功能模塊通過通信網路連接起來,便於介面功能模塊的擴充及信息的共享。另外,模塊化的構成,方便變電站實現綜合自動化系統模塊的組態,以適應工程的集中式、分部分散式和分布式結構集中式組屏等方式。
3)結構分布、分層、分散化。綜合自動化系統是一個分布式系統,其中微機保護、數據採集和控制以及其他智能設備等子系統都是按分布式結構設計的,每個子系統可能有多個CPU分別完成不同的功能,由龐大的CPU群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高度協調的有機綜合系統。
4)操作監視屏幕化。變電站實現綜合自動化後,不論是有人值班還是無人值班,操作人員不是在變電站內,就是在主控站內,就是在主控站或調度室內,面對彩色屏幕顯示器,對變電站的設備和輸電線路進行全方位的監視和操作。
5)通信區域網絡化、光纜化。計算機區域網絡技術和光纖通信技術在綜合自動化系統中得到普遍應用。
6)運行管理智能化。智能化不僅表現在常規自動化功能上,還表現在能夠在線自診斷,並將診斷結果送往遠方主控端
7)測量顯示數字化。採用微機監控系統,常規指針式儀表被CRT顯示器代替。人工抄寫記錄由列印機代替。
綜合自動化實現的兩個原則:
一是中低壓變電站採用自動化系統,以便更好地實施無人值班,達到減人增效的目的;
二是對高壓變電站(220kV及以上)的建設和設計來說,是要求用先進的控制方式,解決各專業在技術上分散、自成系統,重復投資,甚至影響運行可靠性。
2. 當前最經典的智能變電站系統結構指什麼
由上海聚仁電力提供解決方案,該系統是由智能化一次設備(電子式互感器、智能化開關等)和網路化二次設備分層(過程層、間隔層、站控層)構建,建立在IEC61850標准和通信規范基礎上,能夠實現變電站內智能電氣設備間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現代化變電站。在此基礎上實現變電站運行操作自動化、變電站信息共享化、變電站分區統一管理、利用計算機模擬技術實現智能化電網調度和控制的基礎單元。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優勢採用先進、可靠、集成、低碳、環保的智能設備,以全站信息數字化、通信平台網路化、信息共享標准化為基本要求,自動完成信息採集、測量、控制、保護、計量和監測等基本功能,並可根據需要支持電網實時自動控制、智能調節、在線分析決策、協同互動等高級功能的變電站。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主要功能特點系統包含多專業的綜合性技術,它以微機為基礎來實現對變電站傳統的繼電保護、控制方式、測量手段、通信和管理模式的全面技術改造,實現對電網運行管理的變革。變電站從一次設備、二次設備、繼電保護、自動裝置、載波通訊等與現代的計算機硬、軟體系統和微波通信以及GIS組合電器等相結合,使變電站走向綜合自動化和小型化。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的基本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監控子系統功能:數據採集、事件順序記錄、故障測距和錄波、控制功能、安全監視和人機聯系功能。■微機保護子系統功能:通訊與測控方面的故障應不影響保護正常工作。微機保護還要求保護的CPU及電源均保持獨立。■自動控制子系統功能: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故障錄波裝置等與微機保護子系統應具備各自的獨立性。■遠動和通信功能:變電站與各間隔之間的通信功能;綜合自動化系統與上級調度之間的通信功能,即監控系統與調度之間通信,故障錄波與測距的遠方傳輸功能。■變電站系統綜合功能:通過信息共享實現變電站VQC(電壓無功控制)功能、小電流接地選線功能、自動減載功能、主變壓器經濟運行控制功能。■在線自診斷功能:具有自診斷到各設備的插件級和通信網路的功能。系統結構在變電站自動化領域中,智能化電氣的發展,特別是智能開關、光電式互感器機電一體化設備的出現,變電站自動化技術進入了數字化的新階段。在高壓和超高壓變電站中,保護裝置、測控裝置、故障錄波及其他自動裝置的I/O單元,如A/D變換、光隔離器件、控制迴路等將割列出來作為智能化一次設備的一部分。反言之,智能化一次設備的數字化感測器、數字化控制迴路代替了常規繼電保護裝置、測控等裝置的I/O部分;而在中低壓變電站則將保護、監控裝置小型化、緊湊化,完整地安裝在開關櫃上,實現了變電站機電一體化設計。智能化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結構在物理上可分為兩類,即智能化的一次設備和網路化的二次設備;在邏輯結構上可分為三個層次,根據IEC61850通信協議定義,這三個層次分別稱為"過程層"、"間隔層"、"站控層"。所謂「過程層」就是由數字化變電站技術引進的合並單元和智能終端組成。
3. 智能變電站中的智能終端裝置有什麼作用
終端設備有很多種,總得來說就是通過弱電控制強電,二次側控制一次側,確保人員安全,當然二次側還有計量、保護等功能。
4. 對智能變電站智能終端有哪些要求特點為是什麼
一般分為以下四種的具體情況:
(1)智能終端具有開關量和模擬量採集功能,輸入量點數可根據工程需要靈活配置;開關量輸入宜採用強電方式採集;模擬量輸入應能接收4~20mA電流量和o~5v電壓量。
(2)智能終端具有開關量輸出功能,輸出量點數可根據工程需要靈活配置,繼電器輸出接點容量應滿足現場實際需要。
(3)智能終端具有斷路器控制功能,可根據工程需要選擇分相控制或三相控制等不同模式。並且祥泰電氣提示至少提供兩組分相跳閘觸點和一組合閘觸點,跳、合閘命令需可靠校驗。
(4)智能終端應具有接收保護跳合閘命令、測控的手合/手分斷路器命令及隔離開關,接地開關等GOOSE命令,輸入斷路器位置、隔離開關及接地開關位置、斷路器本體信號(含壓力低閉鎖重合閘等),具備跳合閘自保持功能,具備控制迴路斷線監視、跳合閘壓力監30視與閉鎖功能。
5. 智能變電站高級應用功能有哪些
智能變電站高級應用功能有:
1、智能變電站與大用戶互動
智能變電站具有向大用戶實時傳送電價、電量、電能質量及電網負荷信息的功能,支持電力交易的有效開展,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激勵電力市場主體參與電網安全管理,從而實現智能電網各環節的協調運行。
2、智能變電站標准介面服務
①電能質量評估與決策
基於變電站電能質量監測系統,實現電能質量分析與決策的功能,為電能質量的評估和治理提供依據與決策。
②站間廣域保護
基於網路通信、多點信息綜合比較判斷的廣域保護利用廣域信息來改善繼電保護的性能。從縮短動作延時、減小故障切除范圍等方面提高後備保護系統性能。保護IED 關聯域的搜索是關鍵技術之一。廣域信息下的集中協調控制系統不可能取代分散安裝的主保護裝置。
③電網運行狀態自適應
在電網正常運行狀態下,綜合利用FACTS、變壓器調壓、無功補償設備投切等手段,控制和優化潮流分配,提高輸送能力和運行效率。
4、支撐智能電網功能
①支持安全狀態評估/預警/控制
智能變電站為不同調度層面在線安全穩定防禦系統提供信息交互介面,為在線安全狀態評估系統提供實時可靠的信息,以便其進行實時在線評估、預警和控制,實現智能電網預防控制和緊急控制的協調。
②支持全網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
智能變電站支持設備信息和運行維護策略與調度中心實現全面互動,實現基於狀態的全壽命周期管理。通過建立精益化的評估體系,從資產全壽命周期的安全、效能和成本角度,逐步建立全壽命周期綜合優化管理體系,提供綜合最優的資產投資、運行維護和資產處置方案,提高變電站運行的安全性,為規劃、生產、管理等一系列工作提供智能輔助決策支持。
③ 支持繼電保護的自適應性等技術研究。
支持智能甩負荷研究,提供快速甩負荷。智能甩負荷通過計算擾動的類型、負荷、結構,結合負荷分配和優先順序,計算出最小必需的被甩負荷。然後,智能甩負荷選擇滿足這要求的負荷最佳組合,通過順序控制完成這一甩負荷操作。 所有這些在系統里發生擾動後200ms內即可完成。實現智能甩負荷控制可以甩較少負荷。在一個擾動中甩負荷時間越長,必須最終甩掉的負荷就越多。因為智能甩負荷的智能性和快速性,甩掉的實際數量遠比用像頻率繼電器和PLC基礎方案這樣的傳統方法要少,提高了供電的可靠性。
6. 變電站監控系統的功能是什麼
監視和錄像功能
利用安裝在監視目標區域的高清IP網路攝像機對生產設備和環境進行監控,並利用網路將被監視目標的高清動態實時圖像傳輸到監控中心,監控中心可將控制信號發送到設在變電站的監控主機,實現各種控制。
監控中心、變電站運行維護人員通過監控主機對變電站監控范圍的目標區域中設備或現場進行監視,同時在監控主機上完成對畫面切換的控制和錄像控制。畫面切換可設置為手動切換或自動輪詢切換,當設置為自動輪詢切換時,可設置輪詢切換時間,以適應不同的需求。錄像控制應包含手動錄像,定時錄像和事件觸發錄像。其中,事件觸發錄像結合了先進的智能視頻分析技術,當特殊事件發生時自動啟動錄像,相對於傳統的7*24小時不間斷錄像,提高了錄像質量和效率,節省了存儲空間。
錄像功能還包括對錄像的檢索和回放。檢索應採用先進高效的演算法,在盡量短的時間內快速准確地定位到檢索點。另外,還可以通過事件檢索進行定位,根據指定的時間類型對錄像進行檢索,找出符合要求的檢索點。
報警功能
報警功能能夠兼容消防報警、防盜報警和智能分析檢測報警。
對於消防報警和防盜報警,系統能夠對各種報警器產生的信號進行採集,編碼和傳輸,到達監控中心後在恢復成原始的報警信號,能夠聯動相關設備,如燈光、警笛等,產生聲光電報警。
智能分析檢測報警能夠藉助智能視頻分析技術,對特定事件進行自動檢測和報警,如無關人員闖入高壓區域,接地刀閘分離等。
所有的報警信號均能觸發錄像功能,啟動錄像,記錄告警事件。
分級管理和許可權控制
為保證監控信息的安全,以及對整個電網系統的綜合指揮調度,需要實現分級管理和許可權控制,按照現行的電網管理機制,至少需要支持省級監控,市級監控和站級監控三級管理體系,其中,站級監控點能夠看到站廠內所有的視頻監控信號和報警信號;市級監控點能夠看到市內各變電站的狀態;省級監控中心可以看到省內各變電站的狀態。每級均有不同的控制許可權,同一級別不同用戶也可根據操作需求擁有不同的控制許可權。
以上是變電站監控系統的功能作用介紹。
7. 新一代智能變電站實現什麼目的
你好,系統是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現代電子技術、通信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等實現對變電站二次設備(包括繼電保護、控制、測量、信號、故障錄波、自動裝置及遠動裝置等)的功能進行重新組合、優化設計,對變電站全部設備的運行情況執行監視、測量、控制和協調的一種綜合性的自動化系統。通過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內各設備間相互交換信息,數據共享,完成變電站運行監視和控制任務。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替代了變電站常規二次設備,簡化了變電站二次接線。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是提高變電站安全穩定運行水平、降低運行維護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向用戶提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