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實驗室製取氣體發生裝置,收集裝置的選擇依據
(1)實驗室製取氣體時,選擇氣體發生裝置的依據是 :
反應的條件和 反應物的狀態(2)收集裝置的選擇依據:
.生成物是否與水反應和氣體與空氣的密度大小關系
2. 實驗室製取氣體時要確定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在確定發生裝置要考慮______和______,而確定收集裝置時要考
實驗室製取氣體時要確定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在確定發生裝置要考慮反應版物的狀態、反應條件;而權確定收集裝置時要考慮所製取氣體的溶解性、氣體的密度,是否能選用排水法要考慮氣體的溶解性和是否與水反應,是否能選用排空氣法要考慮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還是小.
由題意,實驗室在製取SO2時常用亞硫酸鈉晶體(Na2SO3)與稀硫酸常溫下就能反應,同時還生成硫酸鈉和水,反應化學方程式為:Na2SO3+H2SO4=Na2SO4+H20+SO2↑.
已知SO2易溶於水生成亞硫酸,不能選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硫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2+16×2=64,大於29,其密度比空氣的大,可選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故答案為:反應物的狀態;反應條件;溶解性;氣體的密度;Na2SO3+H2SO4=Na2SO4+H20+SO2↑;向上排空氣.
3. 實驗室製取氣體時,選擇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要考慮的依據分別是什麼
發生裝置要考慮是固固反應還是固液反應等
收集裝置要考慮如何濾去其中雜質及如何收集保存(如與空氣的比重)
4. 實驗室製取氣體時,選擇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要考慮的依據分別是什麼
要考慮製取氣體的密度與是否溶於水.這樣可以選擇向上(向下)排空氣發,或者排水發,若溶於水也能用排HCL發.
5. 實驗室製取氣體發生裝置,收集裝置的選擇依據
發生裝置:首先看反應物的狀態,第二看反應是否需要加熱
收集裝置:首先看生成物是否與水反應,反應的話再看與空氣的密度誰大,大於空氣的話向上排空氣法
6. 在實驗室中製取氣體時,應如何確定氣體發生裝置和氣體收集裝置
選擇氣體的發生裝置考慮製取氣體的反應物狀態和反應條件,可分為兩種「固體加熱型」、「固液常溫型」;選擇收集裝置通常考慮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密度比空氣大的用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小的用向下排空氣法,不易溶於水或不溶於水的用排水法,同時考慮氣體是否有毒,是否與空氣中氣體發生反應;
故答案為:選擇氣體的發生裝置考慮製取氣體的反應物狀態和反應條件,性質氣體的收集裝置應考慮氣體的溶解性、密度、是否有毒、是否與空氣中氣體反應.
7. 實驗室製取氣體,選擇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應考慮哪些因素
根據反映類型來確定發生裝置.
比如固自體加熱型、固液加熱型、液體加熱型……
收集裝置主要考慮生成氣體的性質.
比如能與空氣反應:排水法.
能與水反應:排空氣法或者排不溶解該氣體的溶劑.
密度比空氣大,用向上排空氣法.
密度比空氣小,用向下排空氣法.
8. 實驗室製取氣體時,發生裝置的選擇是根據______和______決定的,收集裝置的選擇是根據______和______決定
常見的氣體發生裝置有:反應物的狀態是固體和液體,不需要加熱;固體與固回體反應製取氣體答需要加熱型;所以發生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反應發生的條件有關;若氣體不易溶於水,可以採用排水法收集;若密度比空氣大,可以採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若密度比空氣小,可以採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故收集裝置的選擇依據氣體本身的密度、溶解性等.
故答案為:反應物的狀態;反應發生的條件;氣體的溶解性;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