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鏟雪車工作裝置及液壓系統設計

鏟雪車工作裝置及液壓系統設計

發布時間:2021-10-18 04:50:34

㈠ 鏟運機機的工作裝置由那些部分組成

A、 動力系統——包括柴油機及相關輔助設備
B、 傳動系統——包括變矩器、變速箱、前後驅動橋、轉動軸;
C、 行走系統——包括輪胎、輪輞、前後車架擺動車架;
D、 制動系統——包括停車制動器、工作制動器;
E、 轉向系統——包括上下鉸接體、轉向油缸及相應操作機構;
F、 工作系統——包括鏟斗、大臂、搖臂、連桿及相關銷軸;
G、 液壓系統——包括工作機構液壓系統、轉向機構液壓系統、制動機構液壓系統、制動系液壓系統、變速控制液壓系統、冷卻系統、潤滑系統;
H、 電器系統——包括所有電器控制與照明。
另外,有的地下鏟運機還有油門控制液壓系統。電動地下鏟運機中還有電纜排纜液壓控制系統。

㈡ 哪位大俠知道液壓系統設計工作的特點有哪些比如有哪些優缺點、難易點,以及發展方向等等,越詳細越好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能說清楚的,不知道你到底想關注什麼。

㈢ 我想學習設計液壓系統,和液壓元件,有沒有老師傅帶帶我

機電一體化(Mechatronic)亦可稱為機電整合或電子機械.

它的技術基礎是來自機械製造和微電子控制,並配合電腦軟體,因此是整合了機械、電子電路、電機和電腦等相關領域的一種多門的技術,現今已經從機械工程的附屬學科,獨立成為了前沿科學,也代表了一個國家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

機電一體化著重以電子硬體、電腦程式或軟體,對機械進行控制,有別於以往機械工程專科較少觸及電子方面。當中較為人熟悉的機電一體化成品為機器人,其技術亦會應用到工業生產中所使用的機械臂及生產線自動化上。不單在工業生產上,在一般我們常接觸的,如小至體內微血管手術機械臂,大至太空梭、空間站都有應該其技術。現時不少固有的產品亦開始加入自動化控制的元件,如汽車及鐵路。

機電一體化專業主幹課程介紹簡介

1、機械設計基礎

掌握通用機械零件的設計原理、方法和機械設計的一般規律,具有選用通用機械傳動裝置和初步具有設計簡單機械的能力,具有運用標准、規范、手冊、圖冊和查閱有關技術資料的能力,是機電專業的一門主幹技術基礎課。本課程為學生在今後的工作中解決機械技術問題打下一定的基礎。

2、工程材料及機制基礎

課程學習應達到以下要求:掌握機械加工工藝的基礎知識,主要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特點和應用范圍。熟悉制訂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基本知識。具有確定零件加工方法和制訂典型零件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初步能力。具有綜合運用工藝知識,分析零件切削加工與裝配結構工藝性的初步能力。熟悉常用的機械工程材料的成分,組織結構,加工工藝與性能之間的關系及變化規律。

3、電子技術

掌握模擬電路、數字電路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熟悉半導體、二極體、三極體、場效應管、放大電路、負反饋放大電路、集成放大電路、集成運算放大電路的線性與非線性應用、波形發生電路、功率放大電路、數字邏輯基礎、邏輯門電路基本知識及D\A與A\D轉換電路等基本知識。

4、可編程式控制制器

可編程序控制器是以微處理器為基礎,綜合了計算機控制技術和通訊技術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通用的自動控制裝置,近來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得到越來越廣泛應用。本門課程作為機電工程技術專業的必修課。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PLC的硬體和軟體資源及其簡單的系統設計,為學生將來在生產中的具體應用打下良好的基礎。

5、單片機與介面技術

了解微機組成與結構,熟悉並掌握微機指令系統和匯編程序編制方法。熟悉擴展存儲器、輸入輸出電路AD和DA等、介面電路的使用方法,具有分析、調試匯編程序和簡單系統硬體能力。使學生從應用角度出發,在理論和實踐上掌握單片機的基本組成,工作原理、基本介面及其介面擴展方法。使學生學習後具有單片機應用系統硬、軟體的初步開發能力。

6、數控機床及編程

了解數控機床的基本組成和工作原理,熟悉數控機床的機械結構,掌握典型的機械傳動和控制數控機床運動的插補原理及刀具補償運算。了解數控編程的一般方法,熟悉數控編程指令,能對需要編程的機械零件進行必要的工藝分析和軌跡計算,能對典型的加工零件進行數控編程。

7、伺服系統與機床電氣控制

本課程是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必修專業課。讓學生初步了解機床電拖動系統的工作原理,簡單的設計計算方法,提高分析與解讀具體控制系統的能力,為全面掌握機床的控制和工作原理奠定基礎。

8、數控機床故障分析與維修

了解和掌握數控機床常見故障,熟悉引起故障的多種原因。掌握數控機床故障分析所需使用的常用設備儀器和常用手段及數控機床常見故障的維修方法,熟悉典型數控系統參數調整方法。初步掌握判斷已損壞電路的能力。

9、《工程力學》

是機電工程技術專業的一門技術基礎課程,為專業設備的機械運動分析和強度分析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力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注重理論在工程實踐中的應用,以利於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0、《電工技術》課程

該門課程為機電一體化專業學生的一門專業基礎課,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應使學生對於電路基礎知識常用電機以及繼電一接觸器控制,電工測量等理論知識掌握,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強調重要內容的合理性和系統性。

11、畫法幾何及機械制圖課程

工程圖樣被喻為"工程界的語言",它是科技工作者藉以表達和交流技術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術部分的一項重要技術文件。本課程是一門技術基礎課,研究用投影法繪制工程圖樣的理論和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制圖、讀圖的基本技能和空間想像能力。

12、計算機繪圖

計算機繪圖部分,是適應現代化建設的新技術,在本課程中應使每個學生對計算機繪圖及其發展的意義的初步的了解,並基本掌握AutoCAD軟體的二維繪圖方法。

13、《液壓氣動技術基礎》

本課程為機電一體化專業人員的一門專業技術基礎課,是工程技術人員必修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機類技術人員可獲得必要的液壓傳動基礎知識,熟悉液壓控制閥的特點,對簡單的液壓迴路具有設計能力。對能力培養的要求

通過理論教學使學生具有設計簡單液壓系統的能力;具有分析典型液壓系統工作原理的能力;具有正確使用液壓控制閥的能力。掌握流體力學基礎知識。掌握流體傳動概念。重點掌握液壓泵及液壓馬達的工作原理重點掌握單向閥、液控單向閥的導通原理掌握常用基本迴路。了解氣動元件。

14、工程檢測技術

《工程檢測技術》是機電一體化專業的一門技術基礎課,強調動態測試中構成信號流程的基本理論、基本手段和基本技能。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較正確地選用測試裝置和初步掌握進行動態測試所需要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追問:

哥們這對我來說什麼用都沒有... 你能幫忙找個圖紙 論文 之類的嗎

回答:

畢業論文參考:
發展「機電一體化」的思路和對策
主題詞:機電一體化、對策

一、機電一體化技術發展歷程及其趨勢

自電子技術一問世,電子技術與機械技術的結合就開始了,只是出現了半導體集成電路,尤其是出現了以微處理器為代表的大規模集成電路以後,"機電一體化"技術之後有了明顯進展,引起了人們的廣泛注意.

(一)"機電一體化"的發展歷程

1.數控機床的問世,寫下了"機電一體化"歷史的第一頁;

2.微電子技術為"機電一體化''帶來勃勃生機;

3.可編程序控制器、"電力電子"等的發展為"機電一體化"提供了堅強基礎;

4.激光技術、模糊技術、信息技術等新技術使"機電一體化"躍上新台階.(二)"機電一體化"發展趨勢

1.光機電一體化.一般的機電一體化系統是由感測系統、能源系統、信息處理系統、機械結構等部件組成的.因此,引進光學技術,實現光學技術的先天優點是能有效地改進機電一體化系統的感測系統、能源(動力)系統和信息處理系統.光機電一體化是機電產品發展的重要趨勢.

2.自律分配系統化——柔性化.未來的機電一體化產品,控制和執行系統有足夠的「冗餘度」,有較強的「柔性」,能較好地應付突發事件,被設計成「自律分配系統」。在自律分配系統中,各個子系統是相互獨立工作的,子系統為總系統服務,同時具有本身的「自律性」,可根據不同的環境條件作出不同反應。其特點是子系統可產生本身的信息並附加所給信息,在總的前提下,具體「行動」是可以改變的。這樣,既明顯地增加了系統的適應能力(柔性),又不因某一子系統的故障而影響整個系統。

3.全息系統化——智能化。今後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全息」特徵越來越明顯,智能化水平越來越高。這主要收益於模糊技術、信息技術(尤其是軟體及晶元技術)的發展。除此之外,其系統的層次結構,也變簡單的「從上到下」的形勢而為復雜的、有較多冗餘度的雙向聯系。

4.「生物一軟體」化—仿生物系統化。今後的機電一體化裝置對信息的依賴性很大,並且往往在結構上是處於「靜態」時不穩定,但在動態(工作)時卻是穩定的。這有點類似於活的生物:當控制系統(大腦)停止工作時,生物便「亡」,而當控制系統(大腦)工作時,生物就很有活力。仿生學研究領域中已發現的一些生物體優良的機構可為機電一體化產品提供新型機體,但如何使這些新型機體具有活的「生命」還有待於深入研究。這一研究領域稱為「生物——軟體」或「生物系統」,而生物的特點是硬 件(肌體)——軟體(大腦)一體,不可分割。看來,機電一體化產品雖然有向生物系統化發展趨,但有一段漫長的道路要走。

5.微型機電化——微型化。目前,利用半導體器件製造過程中的蝕刻技術,在實驗室中已製造出亞微米級的機械元件。當將這一成果用於實際產品時,就沒有必要區分機械部分和控制器了。屆時機械和電子完全可以「融合」,機體、執行機構、感測器、CPU等可集成在一起,體積很小,並組成一種自律元件。這種微型機械學是機電一體化的重要發展方向。

三、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產品

機電一體化產品分系統(整機)和基礎元、部件兩大類。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系統有:數控機床、機器人、汽車電子化產品、智能化儀器儀表、電子排版印刷系統、CAD/CAM系統等。典型的機電一體化元、部件有:電力電子器件及裝置、可編程序控制器、模糊控制器、微型電機、感測器、專用集成電路、伺服機構等。這些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產品的技術現狀、發展趨勢、市場前景分析從略。

四、北京發展「機電一體化」而臨的形勢和任務

機電一體化工作主要包括兩個層次:一是用微電子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其目的是節能、節材,提高工效,提高產品質量,把傳統工業的技術進步提高一步;二是開發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機電產品,促進產品的更新換代。

前者是面上的工作,普及工作;後者是提高工作,深層次工作。

(一)北京「機電一體化」工作面臨的形勢

1.北京用微電子技術改造傳統工業的工作量大而廣,有難度

(1)在700餘家北京市屬工業系統的企業中,有60%以上的企業用微電子技術改造機床設備、工業窯爐、風機電泵、生產過程的任務還未完成需要量的一半。

(2)北京工業系統還有2000餘台機床設備亟需用微電子技術進行改造;在已改造的近6500台機床設備中,大約有15%需進一步改造。

(3)北京工業系統尚有近250座工業爐窯亟需用電子信息技術進行改造;且610座已改造過的工業爐窯也很有進一步應用模糊技術進行二次改造的必要。

(4)北京工業系統CAD應用還有較大差距。目前,北京工業品設計,CAD應用率僅17%(而美、日等國已超過85%;國內先進地區也超過了30%);CAD的覆蓋率才達到11%(而全國CAD應用工程領導小組指出,「八五」期間大中型企業要達到35%,中小型骨幹企業要達到15%—20%;到「九五」時,按國務委員宋健的要求,基本上要甩掉繪圖板)。

(5)北京工業系統共有改造價值的各種風機電泵裝機容量50萬千瓦,尚49萬多千瓦用變調速技術進行改造的任務,占總任務量的99.5%左右。

(6)工業是全市能源消耗大戶。1992年,北京工業系統佔全市能耗總量的59.5%。而北京是一個能源嚴重缺乏的城市,1992年北京工業系統萬元產值能耗摺合標煤為2.47噸,比上海的1.57噸高57%,比天津的2.15噸高14%,比先進的工業化國家高近9倍。因此,北京工業系統節能降耗的任務非常重,而電力電子技術是節能降耗的王牌。

2.北京用機電一體化技術加速產品更新換代,提高市場佔有率的呼聲高,有壓力。北京市的工業產品大約有3萬種,每年約開發試制新產品3000種,更新周期很長。由於更新換代速度跟不上市場變化的需要,影響了北京工業產品的競爭能力。

1993年,北京市工業系統生產的機電一體化產品約837種,在當年生產的產品品種總數中僅佔7.8%左右。其中:機械局系統主要產品約1200種,機電一體化產品不到150種機電一體化產品所佔比例僅4%強;儀器儀表總公司系統主要產品350種,機電一體化產品210種,機電一體化產品所佔比例為60%;輕工系統主要產品總數為649種,機電一體化、智能化產品15種,機電一體化、智能化產品所佔比例約2.3%;汽車工業總公司系統平均每輛汽車的總成本為3.5萬元,每輛汽車平均裝用電子產品的費用約300元,不是總成本的1%;與國外約28%的先進水平相差甚遠;與國內先進水平相差一半左右。

3.北京用機電一體化產品取代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低,耗能、耗水、耗材高,污染、擾民產品的責任重,有意義。在北京工業系統中,能耗、耗水大戶,對環境污染嚴重的企業還占相當大的比重,且不少地處城區和近郊區。近年來北京的工業結構、產品結構雖然幾經調整,但由於多種原因,成效一直不夠明顯。這裡面固然有上級領導部門的政出多門問題,有企業的「故土難離」「守故業」問題,但不可否認也有優化不出理想的產業,優選不出中意的產品問題。上佳的答案早就擺在了

㈣ 求一些液壓系統設計方面的書

書名:液壓系統設計圖集
作者:周士昌編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8-1

簡介:
液壓技術在各行各業中得到廣泛的應用,而且不同行業的液壓系統也各有特點,作者在多年科研和教學的基礎上,又參考了大量文獻,匯編了本圖集。本書的特點是資料來源比較廣泛,內容上既有各行業比較經典的系統,又注意收集了新出現的系統。編寫本圖集的目的是給設計人員設計液壓系統時參考,也為研究人員及高校師生提供研究及教學參考資料。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液壓系統在工程中的應用
1.2 液壓傳動系統的優缺點
1.3 液壓系統的分類及液壓功能迴路的作用
第2章 液壓系統設計方法
2.1 液壓系統的設計步驟與設計要求
2.2 進行工況分析. 確定液壓系統的主要參數
2.3 制定基本方案和繪制液壓系統圖
2.4 液壓元件的選擇與專用件設計
2.5 液壓系統性能驗算
2.6 設計液壓裝置, 編制技術文件
2.7 液壓系統設計計算實例——250克塑料注射機液壓系統設計計算
第3章 液壓系統基本功能迴路
3.1 壓力控制迴路
3.2 速度控制迴路(流量控制迴路)
3.3 方向控制迴路
3.4 插裝閥液壓系統迴路
3.5 伺服閥. 比例閥液壓迴路
第4章 液壓系統應用圖例
4.1 農業
4.2 林業
4.3 農林加工
4.4 造紙
4.5 紡織
4.6 橡膠
4.7 塑料
4.8 礦山
4.9 石油
4.10 煉鐵. 煉鋼
4.11 軋鋼
4.12 金屬熱加工
4.13 電力
4.14 建材. 建築
4.15 公路
4.16 汽車
4.17 工程車
4.18 機床
4.19 船舶
4.20 航空
4.21 其他
參考文獻

㈤ 1、分析裝載機的功能工作的動作循環及對液壓的要求。 裝載機的功能是什麼 它在工作中完成些

液壓系統排氣通常指新安裝或檢修後第一次動作時,要排除管道中空氣。
通常是把執行機構的排氣裝置(測壓接頭或按頭)打開,使執行機構緩慢動作,同時觀察是否有空氣排出,直到沒有空氣為止,裝上排氣塞,反復1到3次即可。有些液壓執行機構沒有排氣裝置,那麼只要使液壓缸全行動作3到5次即可。也可能在管路的最高點按頭打開排氣,方法和在液壓裝置上排氣一樣。

載機是一種廣泛用於公路、鐵路、建築、水電、港口、礦山等建設工程的土石方施式機械,它主要用於鏟裝土壤、砂石、石灰、煤炭等散狀物料,也可對礦石、硬土等作輕度鏟挖作業。
液壓系統工作原理:
液壓傳動系統包括工作裝置和轉向系統。工作裝置系統又包括動臂升降液壓缸工作迴路和轉斗液壓缸工作迴路,兩者構成串並聯迴路。當轉斗液壓缸換向閥3—離開中位,即切斷了通往動臂升降液壓缸換向閥11—的油路。欲使動臂升降液壓缸動作必須使轉斗液壓缸換向閥3回到中位。因此,動臂與鏟斗不能進行復合動作,所以各液壓缸的推力較大,這是轉載機廣泛採用的液壓系統形式。
根據裝載機作業要求,液壓傳動系統應該完成下述工作循環:鏟斗翻轉升起(鏟裝)→動臂提升鎖緊(轉運)→鏟斗前傾(卸載)→動臂下降.
1.鏟斗收起與前傾 鏟斗的收起與前傾由轉斗液壓缸工作迴路實現.當操縱手動換向閥3使其右位工作時,鏟斗液壓缸活塞桿伸出,並通過搖臂斗桿帶動鏟斗翻轉收起進行鏟裝.其油路為: 進油路:液壓泵2(液壓泵1)→手動換向閥3右位→鏟斗液壓缸無桿腔。 回油路:鏟斗液壓缸有桿腔→手動換向閥3右位→精過濾器6→油箱。 當操縱手動換向閥3使其左位工作時,鏟斗液壓缸活塞桿縮回,並通過搖臂斗桿帶動鏟斗前傾進行卸載。其油路為:
進油路:液壓泵2(液壓泵1)→手動換向閥3左位→鏟斗液壓缸有桿腔。 回油路:鏟斗液壓缸無桿腔→手動換向發3左位→精過濾器6→油箱。 當鏟斗在收起與前傾的過程中,若轉向液壓泵17輸出流量正常,則流量轉換閥18中的流量分配閥工作在左位,使輔助液壓泵1與主液壓泵2形成並聯供油(動臂升降迴路也是如此)。 當操縱手動換向閥3使其處於中位時,鏟斗液壓缸進,出油口被封閉,依靠換向閥的鎖緊作用,鏟斗在某一位置處於停留狀態。
在鏟斗液壓缸的無桿腔油路中還沒有雙作用安全閥10。在動臂升降的過程中,鏟斗的連桿機構由於動作不相協調而受到某中程度的干涉,即在提升動臂時鏟斗液壓缸的活塞桿有被拉出的趨勢,而在動臂下降時活塞桿又被強制壓回。而這時手動換向閥3處於中位,轉斗液壓缸的油路不通,因此,這種情況回造成鏟斗液壓缸迴路出現過載或產生真空。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系統中設置了雙作用安全閥10,它可以起到緩沖和補油的作用。當鏟斗液壓缸有桿腔受到干涉而使壓力超過雙作用安全閥10的調定壓力時,該閥回被打開,使多餘的液壓油流回油箱,液壓缸得到緩沖。當真空時,可由單向閥從油箱補油。鏟斗液壓缸的無桿腔也應該設置雙作用安全閥,使液壓缸兩腔的緩沖和補油過程彼此協調的更為合理。
2.動臂升降

動臂的升降由動臂升降液壓缸工作迴路實現。當操縱手動換向閥11使其工作在右位時,動臂升降液壓缸的活塞桿伸出,推動動臂上升,完成動臂提升動作。其油路為:
進油路:液壓泵2(液壓泵1)→手動換向閥3中位→手動換向閥11右位→動臂升降液壓缸無桿腔。
回油路:動臂升降有桿腔→手動換向閥11→精過濾器6→油箱。當動臂提升到轉運位置時,操縱手動換向閥11使其工作在中位,此時動臂升降液壓缸的進出油路被封閉,依靠換向閥的緊鎖作用使動臂固定以便運轉。 當鏟斗前傾卸載後,操縱手動換向閥11使其工作在左位時,動臂升降液壓缸的活塞桿縮回,帶動動臂下降。其油路為:
進油路:液壓泵2(液壓泵1)→手動換向閥3中位→手動換向閥11左位→動臂升降液壓缸有桿腔。
回油路:動臂升降無桿腔→手動換向閥11中→精過濾器6→油箱。
當操縱手動換向閥11使其工作在左位時,動臂升降液壓缸處於浮動狀態,以便於在堅硬的地面上鏟取物料或進行鏟推作業。此時動臂能隨地面狀態自由浮動,提高作業技能。另外,還能實現空斗迅速下降,並且在發動機熄火的情況下亦能降下鏟斗。 裝載機動臂要求具有較快的升降速度和良好的低速微調性能。動臂升降液壓缸由主液壓泵2和輔助液壓泵1並聯供油,流量總和可達320L/min。動臂升降時的速度可以通過控制手動換向閥11的閥口開口大小來進行調節,並通過加速踏板的配合,已達到低速微調的目的。
3.轉載機鉸接車架折腰轉向
輪式裝載機的車架採用前,後車鉸接機構,因此其轉向機構採用交接車架進行折腰轉向。裝載機鉸接車架折腰轉向過程是由轉向液壓缸工作迴路來實現的,並要求具有穩定的轉向速度(即要求進入轉向液壓缸的油液流量恆定)。轉向液壓缸的油液主要來自轉向液壓泵17,在發動機額定轉速(1600r/min)下轉向液壓泵的流量為77L/min當發動機受其他負荷影響而轉速下降時,就會影響轉向速度的穩定性。這時就需要從輔助液壓泵1通過流量換向閥18補入轉向泵17所減少的流量,以保證轉向油路的流量穩定。當流量換向閥18在相應位置時,也可將輔助液壓泵多餘的或全部液壓油共給工作裝置油路,以加快動臂升降液壓缸和鏟斗液壓缸的動作速度,縮短作業循環時間和提高生產效率。 裝載機轉向機構要求轉向靈活,因此,轉向隨動閥13採取負封閉式的轉向過渡形式,這樣還能防止突然轉向時使系統壓力突然升高。同時還設置了一個緊鎖閥14來防止轉向液壓缸發生竄動。若操縱轉向盤使轉向隨動閥13工作在左為和右為時,系統的壓力升高,立即打開緊鎖閥14,使油液進入轉向液壓缸以驅動活塞伸縮,使車輛轉向。同時,前車架上的反饋桿隨著前,後車架的相對偏轉而通過出齒輪齒條傳動使轉向隨動閥的閥體同時移動並關閉閥口,使轉向動作停止。當轉向盤停止在某一角度上時,轉向液壓缸也停止在相應位置上,裝載機便動作沿著相應的轉向半徑運動。若繼續轉動轉向盤,隨動閥的閥口將始終打開,轉向過程也將繼續進行。 因此,前,後車架的相對轉角始終隨著轉向盤的轉角。鎖緊閥14的作用是在裝載機直線行駛時防止轉向液壓缸竄動時產生液壓沖擊,造成管路系統損壞。另外,當轉向液壓泵1和輔助液壓泵1出現故障或管路發生損壞時,鎖緊閥14將復位並關閉轉向液壓缸的油路,從而保證裝載機不擺頭。
4.換擋。換擋的工作原理:
蓄能器端部的活塞裝在活塞缸內,右端頂在彈簧上,大小彈簧右端分別頂在主壓力閥和殼體的凸台上。活塞左端與端部的螺塞間形成油室,並通過油道與換向閥從而使油路中油壓降低,蓄能器油室的油室經單向閥補充油液,使制動器或離合器迅速結合。同時由於油室的油流出,在主壓力閥控制油道的作用下,閥桿左移使系統的油壓下降,當主、從動盤貼緊時,油缸停止移動,油壓上升,一部分油液經節流孔流向油室,油室的壓力逐漸升高,推動活塞右移,壓縮彈簧,主壓力閥的閥桿右移,這樣系統的油壓便逐漸升高,使主、從動部件結合平穩,實現平穩可*換擋。
單向閥的作用在於及時向換擋制動器或離合器的油缸補油,使換擋迅速。同時在補油後,使主壓力閥的閥桿左移,降低換擋開始時系統的壓力。節流孔的作用在於換擋後使系統的壓力逐漸地上升,從而換擋制動器或離合器的主、從動摩擦片逐漸壓緊,使換擋柔和無沖擊。
5.自動限為裝置
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和避免液壓缸活塞達到極限位置而造成安全閥的頻繁啟閉,在工作裝置和換向閥上裝有自動限位裝置,以實現工作中鏟斗的自動放平。在動臂後鉸點和轉斗液壓缸處裝有自動限位行程開關。當動臂舉升到高位置或鏟斗隨動臂下降到與停機面最好水平的位置時,觸點碰到行程開關,發出信號使電磁換向閥8動作,使其右位工作。這時,氣動系統接通氣路,儲氣筒內的壓縮空氣進入換向閥11或3的端部,松開彈跳定位鋼球。閥心便在彈簧的作用下回到中位,液壓缸停止動作。當行程開關脫開觸點時,電磁換向閥斷電而使其回到常位,這時進氣通道被關閉,閥體內的壓縮空氣從放氣孔排出。

㈥ 急求數學建模鏟雪車鏟雪問題(復制的滾)

樓上說得對 要從鏟雪車的速度來考慮
應該是轉化與劃歸方面的問題 轉化為求鏟雪車的速度滿足怎樣的要求可以滿足條件 進而分類討論(還有,要注意到,這是個關於數列的比較綜合的問題)
解:設鏟雪車的速度為v 時間為t
由題意得雪的速度V=1/18000t(t<=1800s) V=0.1-1/18000(t-1800)(t>1800)
積雪的厚度為
(0+1/18000t²)*t/2(t<=1800)①
{90+[0.1-1/18000(t-1800)t]}(t-18000)/2(t>1800)②
至此,分類討論的思路應該就很清楚了,分為前三十分鍾和後三十分鍾。利用的是等差數列求和的知識來求雪的厚度。
因為列式中涉及到時間t
下面我們向時間方向和速度方向轉化。

當滿足題意的時候需滿足
vt>=10000
分類①=0.4
②=0.4
的時候來看 代入 可以求出鏟雪車的速度范圍
那麼在這個范圍里的速度都可以滿足題意
同理,范圍的補集即為不能完成任務的鏟雪車的速度。
(剩下的就是純計算的問題了,應該就不需要我了吧,嘿嘿~~)
如果還不明白的話,發郵件問我好了。
[email protected]

㈦ 液壓系統設計涉及哪些方面

這個世界上沒有單純的液壓系統.,液壓是一種傳動方式,是整個產品的有機組成部分..液壓系統是為了完成這種傳動,由動力源,控制閥,執行元件構成的一個相對獨立的組合.在這一點上來說,液壓是為了機械服務的.

所以系統是"倒著"設計的.首先要確定機械要你提供多大的推力(或者轉矩),是否需要長時間保持推力,需要多大的速度,勻速還是變速,啟動和停止時的慣性力大不大,時候需要減小沖擊.等等.

確定執行元件的速度和推力之後,就可以選擇動力源,包括原動機和油泵兩方面.在車間使用,電力足夠,優先選擇電動機,生產線上的小流量系統可以用氣動,野外流動使用要用柴油機.等等.按照機械的工作環境,使用頻率,壓力等級,流量范圍,成本限制等元素,考慮使用哪種液壓泵.

按照機械的動作要求,確定液壓閥的選擇.需要保壓的用電磁球閥和蓄能器,推力隨時變化的用比例閥.高速往復的用伺服閥等等.復雜的系統常常需要隨時調節壓力和流量,並且幾個壓力不同的油缸同時動作,都是依靠液壓閥完成的.現在液壓閥的發展比液壓泵復雜的多

系統中剩下的都叫做"附件",過濾器,冷卻器,油箱,管路和管接頭等等,這些元件也不能輕視,"跑冒滴漏"是液壓系統的老問題,到現在也沒有真正解決.

電氣控制也是液壓系統的組成部分,壓力和位移感測器,流量計,控制位置的接近開關和行程開關.,PLC,比例放大器等等..都可能是液壓系統的必要組成.控制液壓系統的電器部分最好由同一家工廠完成,否則以後容易扯皮

閱讀全文

與鏟雪車工作裝置及液壓系統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辦公設備的凈殘值如何 瀏覽:736
騰亞南京塑料五金製品有限公司 瀏覽:744
購機工具箱 瀏覽:720
注塑後機械手用來干什麼 瀏覽:50
水表閥門s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533
博世電動工具木工專用 瀏覽:38
8匹柴油機飛輪軸承怎麼拆下 瀏覽:884
收割機軸承拿不下來怎麼弄 瀏覽:634
電療儀器指哪些 瀏覽:134
病房測心跳的儀器叫什麼 瀏覽:191
大型設備上崗證怎麼列印 瀏覽:86
諾信數控機床控制系統怎麼連網 瀏覽:839
直播賣貨用什麼設備清晰度好 瀏覽:190
機械裝置拆裝工具 瀏覽:888
防護閥門用字母怎麼代表 瀏覽:115
影視器材設備包括哪些 瀏覽:802
空冷軸承運行中內外溫差多少 瀏覽:769
matlab安裝遺傳演算法工具箱 瀏覽:367
冰櫃為什麼製冷頻繁 瀏覽:474
生產不銹鋼管的設備多少錢 瀏覽: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