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完成下列實驗所選擇的裝置或儀器(部分夾持裝置已略去)正確的是() A B C D 實驗
A.加熱條件下,氯化鋁水解生成氫氧化鋁,不能得到氯化鋁,故A錯誤;回
B.膠體、溶液都可透答過濾紙,應用滲析的方法分離,故B錯誤;
C.四氯化碳不溶於水,且密度比水大,有機層在下層,可用分液的方法分離,故C正確;
D.0.10mol?L-1 NaCl溶液,應用容量瓶配製,量筒精確度較小,故D錯誤.
故選C.
② 完成下列實驗所選擇的裝置或儀器都正確的是()A.分離植物油和氯化鈉溶液B.除去氯化鈉晶體中混有的
A.植物油和氯化鈉溶液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離,故A正確;
B.除去氯化鈉晶體中專混有的氯屬化銨晶體,可用加熱的方法,氯化銨在加熱條件下易分解,不能用蒸餾的方法,故B錯誤;
C.分離CCl4中的Br2應用蒸餾的方法,不能用過濾的方法,二者互溶,但沸點不同,故C錯誤;
D.除去CO2氣體中的HCl氣體,應用飽和碳酸鈉溶液洗氣,不能用NaOH溶液,因二者都與NaOH反應,故D錯誤.
故選A.
③ 下列實驗中,所選裝置不合理的是()A.粗鹽提純,選①和②B.用CC14提取碘水中的碘,選③C.分離苯
A.粗鹽提純,用到溶解、過濾和蒸發操作,故A正確;
B.用CC14提取碘水中的碘,碘易溶於回四氯化碳,且四答氯化碳與水互不相溶,應用萃取、分液的方法,故B正確;
C.苯和甲苯沸點不同,可用蒸餾的方法分離,裝置缺少溫度計,故C錯誤;
D.硝酸尾氣中含有氮氧化物,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硝酸鈉、亞硝酸鈉,則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氣,故D正確.
故選C.
④ 完成下列實驗所選擇的裝置或儀器都正確的是() A. 分離植物油和氯化鈉溶液 B. 除去氯化鈉
A.植物油和氯化鈉溶液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離,故A正確;版 B.除去氯化鈉晶體中混有權的氯化銨晶體,可用加熱的方法,氯化銨在加熱條件下易分解,不能用蒸餾的方法,故B錯誤; C.分離CCl 4 中的Br 2 應用蒸餾的方法,不能用過濾的方法,二者互溶,但沸點不同,故C錯誤; D.除去CO 2 氣體中的HCl氣體,應用飽和碳酸鈉溶液洗氣,不能用NaOH溶液,因二者都與NaOH反應,故D錯誤. 故選A. |
⑤ 下列實驗所選擇的裝置或儀器正確的是() A B C D 實驗 配製100mL1.00mol/L NaCl溶
A.配製抄100mL1.00mol/LNaCl溶液,應使用100mL容量瓶,圖中缺少必需的儀器,故A錯誤;
B.銨鹽與鹼共熱製取氨氣,應利用加熱裝置,圖中為製取氫氣等無需加熱的實驗裝置,故B錯誤;
C.NO不溶於水,可利用排水法收集,且導管短進長出,裝置合理,故C正確;
D.圖為蒸餾裝置,萃取碘水中的碘應利用分液漏斗,分離原理與裝置不配套,故D錯誤;
故選C.
⑥ 完成下列實驗,所選裝置正確的是()ABCD實驗目的實驗室制備乙烯分離苯和溴苯的混合物(沸點:苯為80
A.製取乙烯,應加熱到170℃,缺少溫度計,故A錯誤;
B.為充分冷凝,應從下端專進水,上端屬出水,故B正確;
C.加熱固體用坩堝,蒸發皿常用來蒸發液體,故C錯誤;
D.純鹼為粉末固體,則多孔隔板不能使反應隨時停止,故D錯誤.
故選B.
⑦ 完成下列實驗所選擇的裝置或儀器(夾持裝置已略去)正確的是()A.用CCl4提取溴水中的Br2B.除去乙
A.溴不易溶於水,易溶於四氯化碳,則用CCl4提取溴水中的Br2,萃取後分液,圖中裝置合理,故專A正確;
B.乙醇屬與苯酚互溶,不能利用過濾操作來分離,故B錯誤;
C.碘易升華,可利用固體在試管中加熱,在管口得到碘單質,不能利用蒸發皿,故C錯誤;
D.配製溶液應使用100mL容量瓶,量筒用來量取濃硫酸,不能在量筒中配製溶液,故D錯誤;
故選:A.
⑧ 完成下列實驗所選擇的試劑、裝置或儀器(夾持裝置已略去)正確的是()A.用酒精提取溴水中的Br2B.
A.酒精與水混溶,不分層,則不能利用酒精提取溴水中的溴,可選擇苯或四氯化專碳,故A錯誤;
B.滴定屬管讀數應讀到小數點後兩位數,正確讀數應為10.60mL,故B錯誤;
C.根據強酸製取弱酸可知,酸性硫酸>碳酸>硅酸,又非金屬性越強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強,則非金屬性S>C>Si,故C正確;
D.氯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大,應利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圖中氯氣進入的導管應長,故D錯誤;
故選C.
⑨ 下列實驗中,所選裝置不合理的是()A.分離Na2CO3溶液和CCl4,選④B.用CC14提取碘水中的碘,選③C
A.Na2CO3溶液和CCl4互不相溶,不能用蒸餾的方法分離,應用分液的方法分離,故A錯誤;
B.碘專易溶於四氯化碳屬,可用萃取法分離,故B正確;
C.FeC12可與C12反應,則可用⑤吸收,故C正確;
D.提純粗鹽,常用到溶解、過濾、蒸發等操作,可選①和②,故D正確.
故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