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射流曝氣機
新型渦凹曝氣機(曝氣頭)是通過散氣葉輪,將「微氣泡」直接注入未經處理的污水中,在混凝劑和絮凝劑的共同作用下,懸浮物發生物理絮凝和化學絮凝,從而形成大的懸浮物絮團,在氣泡群的浮升作用下「絮團」浮上液面形成浮渣,利用刮渣機從水中分離;不需要清理噴嘴,不會發生阻塞現象。
❷ 機械曝氣、射流曝氣與膜片曝氣的比較,各自優點、缺點
膜片式曝氣無疑是效率最高的,不管誰說都一樣,這是沒有什麼爭論。雖然很多版射流曝氣器廠家鼓吹,權強於膜片曝氣器。其實根本比不了!一般不用膜片微孔曝氣器,而採用機械曝氣,主要是考慮到具體水質狀況的問題;比如某些水質中,怕結垢問題相當嚴重。
單一從能耗上考慮,機械曝氣、表面曝氣、射流曝氣、甚至什麼混和潛水曝氣,和膜片微孔曝氣還是具有相當大的差距,不具可比性。
❸ 旋混曝氣還是射流曝氣好,各有什麼優缺點
微孔爆氣盤曝氣均勻壓力小、氣體流量小
旋混曝氣盤曝氣壓力大、氣量足、曝氣分散不均勻、最好二者結合使用、效果會跟好、這樣會增加
❹ 射流曝氣效果
1 射流曝氣的基本原理
射流器採用文丘里噴嘴, 工作水泵出水通過射流器的噴嘴,隨著噴嘴直徑變小,液體以極高的速度從噴嘴噴射出來,高速流動的液體穿過吸氣室進入喉管,在喉管形成局部真空,通過導氣管吸入(或壓入)的大量空氣進入喉管後, 在噴水壓力的作用下被分割成大量微小的氣泡, 與水形成混合體。氣液混合體通過擴散管向外排出, 其速度減慢, 壓力增強,形成強力噴射流,對廢水攪拌充氧。氣泡經多次切割,噴射擾動後, 變成無數的細小氣泡, 其表面積很大,使空氣中的氧更易快速溶解於水中。由於氣泡直徑小,上升速度緩慢,從而延長了大氣中氧氣溶解於水的時間,促使廢水和氧氣充分混合接觸。
2 廢水生物處理中射流曝氣的獨特作用
射流曝氣作為一種曝氣充氧方法, 它的作用不僅僅是作為一種氣泡擴散充氧裝置(如鼓風曝氣中的各種空氣擴散裝置) , 也不能單純看作是一種機械曝氣設備,而是介於兩者之間,利用氣泡擴散和水力剪切兩個作用達到曝氣和混合的目的。實際上,在活性污泥法廢水處理系統中,由於通常採用廢水與活性污泥的混合物作為工作介質, 當吸入空氣後在射流器的喉管內發生相當劇烈的混合作用。這一混合作用一方面進行著氣- 液- 固(活性污泥) 之間的紊動擴散與能量交換及氣-液-固三相間的轉移過程, 還有更加突出的是發生在被高速劇烈紊動「切割」得非常細微的氣泡、活性污泥的微小顆粒以及廢水(液相)中有機物這三者之間的生物學上的作用。大大增加活性污泥的表面更新率與吸附表面積,從而使活性污泥的細小絮狀體能與氣泡中的氧及廢水中的有機物有充分的接觸吸附作用, 使吸附能力大大提高。這是其它類型曝氣設備所不能達到的。
3 射流曝氣技術的主要性能特點
射流曝氣法與其它曝氣方法的區別在於其核心設備射流曝氣器。射流曝氣法的優點:
(1)射流曝氣器混合攪拌作用強,具有較高的的充氧能力、氧利用率和氧動力轉移效率。
(2)構造簡單、工作可靠、運轉靈活、便於調節、不易堵塞、易維修管理。
(3)當採用自吸式射流曝氣器時,可取消鼓風機,消除噪音污染。
(4)在射流曝氣器喉管內,由於射流的紊動及能量交換作用,形成了劇烈的混摻現象, 不僅在瞬間( 10- 2s)完成氧從氣相向液相中的轉移,而且射流曝氣的工作水流是進水和迴流污泥的混合液或曝氣池混合液,因此在混合液內迅速地進行著泥(微生物) - 水(有機物) - 氣(溶解氧)三者間的傳質與生化反應,這是一個在特定條件下發生的快速生物反應與三相間傳質的綜合過程。
(5)提高了污泥的活性,基質降解常數較其它活性污泥法高。
(6)土建投資省,佔地面積小。
其它
可適用於較大池深,裝機容量略高於鼓風曝氣(約10-20%),當水量較大時,曝氣泵數量較多(與風機比較)。
❺ 射流曝氣器比較其他的曝氣器,優勢在哪裡
1. 射流曝氣機應用廣泛,適用於各種污水處理系統,譬如:推流式曝氣池、混合曝氣池、延時曝氣池、氧化溝、氧化塘等;
2. 射流曝氣機無需鼓風機等設備,系統簡單,除吸氣口外,其餘部分均潛入水中運行,噪音小;曝氣機選用帶切割潛污泵,高效無堵塞;
3. 射流曝氣機可以在10米深的水池裡使用。
❻ PVDF射流器的原理用途
射流器(氣液混合腔)又稱水射器,它是由噴嘴、吸入室、擴壓管三部分組成,是利用射流負壓原理發展起來的一種多用途曝氣方式,獨特的混合氣室設計,強勁的水流與空氣混合噴射,使攪拌均勻、完全,產生的氣泡多而細膩,溶氧效率高,傳統的曝氣設備氧的轉化率一般低於10% ,採用射流形式的曝氣設備氧的轉化率可達25%以上。
射流器材質為PVDF(氟塑料),抗臭氧、酸鹼腐蝕,對水質、溫度變化的兼容範圍廣,適應不同工況的運行要求。用戶在吸氣口增加可調閥門,可調整吸入氣量, 它能對污水進行高效曝氣,既提高了污水處理中所需的溶解氧,又除去了部分的BOD,在有污泥迴流時,降低後級處理設施的負荷;用於生物接觸氧化池中時,取代了傳統的生化曝氣方法,無需復雜的鼓風機管路系統和曝氣頭等曝氣設備;應用於水產養殖中,可有效提高單位功率氧的轉化效率。產品結構緊湊、管理維修簡便、安裝快捷、運行可靠,可隨時啟動或停止,亦可自動運作,效率高、能耗低、使用壽命長、噪音低、性能佳、不會對環境產生二次污染。
廣泛用於水處理(溶臭氧及二氧化氯殺菌、加氧除鐵等)、化工、水產養殖、直飲水機等領域。
❼ 污水處理中有哪些曝氣裝置
污水處來理中曝氣裝置自的類型有:
鼓風機曝氣:使用具有一定風量和壓力的鼓風機利用連接輸送管道,將空氣通過微孔散氣盤(或微孔散氣管)強制加入到污水池中,使池內污水與空氣充分接觸。
表面曝氣:是利用馬達直接帶動軸流式葉輪,將廢水由導管經導水板向四周噴出並形成一薄片(或水滴狀)的水幕,在飛行途中和空氣接觸形成水滴,在落下時撞擊液面,液面產生亂流及大量的氣泡,使水中含氧增加。
潛水射流曝氣:曝氣設計專用水泵,進氣導管、噴嘴座、混氣室、擴散管所組成,水流經連接於泵出口之噴嘴座高速射入混氣室,空氣由進氣導管引導至混氣室與水流結合,經擴散管排出.也稱射流曝氣機。
沉水式曝氣:利用馬達直接傳動葉輪之旋轉來造成離心力,使附近的低壓吸進水流,同時,葉輪進口處也製造真空以吸入空氣,在混氣室中,這些空氣與水混合之後由離心力作用急速排出,稱之為沉水式曝氣機。
❽ 曝氣裝置的曝氣方法與設備
1、曝氣裝置的技術性能指標:
① 動力效率(Ep):每消耗1度電轉移到混合液中的氧量(kgO2/kw.h);
② 氧的利用率(EA):又稱氧轉移效率,是指通過鼓風曝氣系統轉移到混合液中的氧量占總供氧量的百分比(%);
③ 充氧能力(R0):通過表面機械曝氣裝置在單位時間內轉移到混合液中的氧量(kgO2/h)。
2、鼓風曝氣裝置:
鼓風曝氣系統由鼓風機、空氣輸送管道以及曝氣裝置所組成。鼓風曝氣裝置可分為:(微)小氣泡型、中氣泡型、大氣泡型、水力剪切型、水力沖擊型、等
① (微)小氣泡型曝氣裝置:
由微孔透氣材料(陶土、氧化鋁、氧化硅或尼龍等)製成的擴散板、擴散盤和擴散管等;氣泡直徑在2mm以下(氣泡在200nm以下者,為微孔);氧的利用率較高,EA=15~25%,動力效率在2 kgO2/kw.h以上;缺點:易堵塞,空氣需經過濾處理凈化,擴散阻力大。
② 中氣泡型曝氣裝置:
氣泡直徑為2~6mm。1) 穿孔管;2) 新型中氣泡型曝氣裝置;
③ 水力剪切型空氣擴散裝置:
利用裝置本身的構造特點,產生水力剪切作用,將大氣泡切割成小氣泡,增加氣液接觸面積,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如:定螺旋曝氣器等。
④ 水力沖擊型曝氣器:
射流曝氣:分為自吸式和供氣式——自吸式射流曝氣器由壓力管、噴嘴、吸氣管、混合室和出水管等組成;EA = 20%;噪音小,無需鼓風機房;一般適用於小規模污水廠。
3、機械曝氣裝置
又稱表面曝氣裝置
① 曝氣的原理:
1) 水躍——曝氣機轉動時,表面的混合液不斷地從周邊被拋向四周,形成水躍,液面被強烈攪動而捲入空氣;
2) 提升——曝氣機具有提升作用,使混合液連續地上下循環流動,不斷更新氣液接觸界面,強化氣、液接觸;
3) 負壓吸氣——曝氣器的轉動,使其在一定部位形成負壓區,而吸入空氣。分類:按轉動軸的安裝形式,可分為豎軸式和橫軸式兩大類。
② 豎軸式機械曝氣裝置:泵型葉輪曝氣器、K型葉輪曝氣器、倒傘型葉輪曝氣器和平板型葉輪曝氣器等。
③ 橫軸式機械曝氣裝置:曝氣轉刷、曝氣轉盤等。
1) 泵型葉輪曝氣器
由葉片、進氣孔、引氣孔、上壓罩、下壓罩和進水口等部分組成;
2) K型葉輪曝氣器
呈雙曲線形;浸沒深度為0~10mm;線速度為4~5m/s。
3) 倒傘型葉輪曝氣器
由圓錐形殼體及連接在外表面的葉片所組成;轉速在30~60r/min;動力效率為2~2.5
4) 平板型葉輪曝氣器
由葉片與平板等部件組成;葉片與平板半徑的角度在0~25之間;線速度一般在4.05~4.85之間。
❾ 曝氣器的概述
曝氣器是給排水曝氣充氧的必備設備,按使用方法可分為表面曝氣器和水下曝氣器,水下曝氣器主要有懸掛鏈曝氣器、微孔曝氣器和射流曝氣器。常用微孔曝氣器有以下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