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傳動裝置的機械間隙會造成什麼誤差

傳動裝置的機械間隙會造成什麼誤差

發布時間:2021-10-17 18:03:44

『壹』 分析影響機械傳動裝置傳遞運動平穩性因素有哪些

(1)結構簡單、操作抄方便、自動化程度高數控機床需要根據數控系統的指令,自動完成對進給速度、主軸轉速、刀具運動軌跡以及其他機床輔助功能(如自動換刀、自動冷卻等)的控制。

(2)高的靜、動剛度及良好的抗振性能。

(3)採用高效、高精度無間隙傳動裝置數控機床進行的是高速、高精度加工。

(1)傳動裝置的機械間隙會造成什麼誤差擴展閱讀

(1)齒廓偏差:為了齒輪質量分等,只需檢驗齒廓總偏差即可。

(2)切向綜合偏差:主要反映由刀具好分度蝸桿的安裝及製造誤差所造成的,齒輪上齒形、齒距等各項短周期綜合誤差,是綜合性指標。

(3)一齒徑向綜合誤差:在齒輪與測量齒輪雙面嚙合一整圈時,對應一個齒距的徑向綜合偏差值。

(4)單個齒距偏差:單個齒距精度的檢測,常用兩種裝置,一種是齒距比較儀,另一種是角度分度儀。沿齒輪圓周上同側齒面間的實際齒距與理論齒距做比較測量。

(5)基圓齒距偏差:由於單個齒距PT與基圓齒距pb有固定關系,故可用基圓齒距偏差做檢測項目。基圓齒距偏差時在沿基圓切平面上測量,與齒輪軸線無關。

『貳』 機械設備零件製造誤差的產生原因有哪些

機械零件是在由機床、刀具、夾具和工件組成的工藝系統內完成的,零件表面的幾何尺寸、幾何形狀和表面之間的相互位置關系取決於工藝系統間的相對運動關系。由於在零件製造過程中,機床、夾具、刀具的製造誤差及磨損、工件的裝夾誤差、測量誤差、工藝系統的調整誤差以及加工中的各種力和熱所引起的誤差等,最終導致機械零件成品誤差的產生。下面分別介紹下產生誤差的常見原因:
一、工藝原理誤差
工藝原理誤差是指採用了近似的刀刃輪廓或近似的傳動關系進行而產生的誤差,常見的工藝如下:
(1)漸開線齒輪用的齒輪滾刀,為使滾刀製造方便,採用了阿基米德基本蝸桿或法向直廓基本蝸桿代替漸開線基本蝸桿,使齒輪漸開線齒形產生了誤差。
(2)車削模數蝸桿時由於蝸桿的螺距等於蝸輪的周節,但是車床的配換齒輪的齒數是有限的,這就將引起刀具對於工件成形運動的不準確,造成螺距誤差。
二、工藝幾何誤差
由於工藝系統中各組成環節的實際幾何參數和位置,相對於理想幾何參數和位置發生偏離而引起的誤差,統稱為工藝系統幾何誤差。工藝系統幾何誤差只與工藝系統各環節的幾何要素有關。
三、工藝受力誤差
工藝系統在切削力、夾緊力、重力和慣性力等作用下會產生變形,從而破壞了已調整好的工藝系統各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關系,導致誤差的產生並影響穩定性。
四、工藝受熱誤差
由於受切削熱、摩擦熱以及工作場地周圍熱源的影響,工藝系統的溫度會產生復雜的變化。在各種熱源的作用下,工藝系統會發生變形,導致改變系統中各組成部分的正確相對位置,導致誤差的產生。
五、工藝應力誤差
內應力是工件自身的誤差因素。工件冷熱處理後會產生一定的內應力。通常情況下內應力處於平衡狀態,但對具有內應力的工件進行切削時,工件原有的內應力平衡狀態被破壞,從而使工件產生變形。
六、工藝測量誤差
在工序調整及工藝過程中測量工件時,由於測量方法、量具精度等因素對測量結果准確性的影響而產生的誤差,統稱為測量誤差。
七、切削油品誤差
切削油是金屬切削工藝必須採用的一種介質,在加工過程中主要起到潤滑、冷卻、清洗等作用。當使用菜籽油、機械油及再生油等作為切削油使用時,可能會引起刀具磨損、切削精度差等問題導致誤差,並且會因其穩定性不達標而對設備、人體、環境等產生危害。

『叄』 滾珠絲杠螺母副傳動時的正反向間隙會造成哪些影響

如果沒有光柵尺,非閉環系統,會造成振動大,雜訊大,並且會影響定位精度,並會進一步劣化;
如果有光柵尺,閉環系統,會造成振動大,雜訊大,並且可能振動會非常嚴重,因為間隙造成絲杠行走誤差,實際行走位置與光柵尺讀書不一致的話,在小的范圍內可能會反復糾正,從而造成振動更加嚴重。

『肆』 機械加工產生誤差主要原因有哪幾點

機械加工精度通常包括尺寸精度、形狀精度和位置精度等方面的內容,根據我司多年回的加工經驗總結,機答械加工產生誤差主要原因有下面10點:
(1)主軸回轉誤差,機床主軸跳動精度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
(2)導軌誤差,機床中導軌精度而導致工件形狀的誤差。
(3)傳動鏈的誤差,包括齒輪、螺母、蝸桿、絲桿等傳動元件。影響工件表面加工精度的誤差因素中,主要因素就是機床的傳動鏈誤差。
(4)刀具、夾具的誤差,刀具種類的不同,對於加工精度的影響程度也不同。
(5)切削過程中受力點位置變化引起的,引起系統變形的差異,使被加工表面產生形狀誤差。
(6)切削力大小變化引起的加工誤差。
(7)工藝系統受熱變形導致的誤差,機械加工過程中,工藝系統會在各種熱源的作用下產生一定的熱變形。
(8)機床熱變形。
(9)刀具熱變形。
(10)工件熱變形,工件熱變形主要是由切削熱所導致的。

『伍』 機械加工有哪些常見誤差

1、主軸回轉誤差。主軸回轉誤差是指主軸各瞬間的實際回轉軸線相對其平均回轉軸線的變動量。產生主軸徑向回轉誤差的主要原因有:主軸幾段軸頸的同軸度誤差、軸承本身的各種誤差、軸承之間的同軸度誤差、主軸撓度等。
2、導軌誤差。導軌是機床上確定各機床部件相對位置關系的基準,也是機床運動的基準。導軌的不均勻磨損和安裝質量,也是造成導軌誤差的重要因素。
3、傳動鏈誤差。傳動鏈的傳動誤差是指內聯系的傳動鏈中首末兩端傳動元件之間相對運動的誤差。傳動誤差是由傳動鏈中各組成環節的製造和裝配誤差以及使用過程中的磨損所引起。
4、刀具的幾何誤差。任何刀具在切削過程中,都不可避免要產生磨損,並由此引起工件尺寸和形狀的改變。
5、定位誤差。一是基準不重合誤差。在零件圖上用來確定某一表面尺寸、位置所依據的基準稱為設計基準。在工序圖上用來確定本工序被加工表面加工後的尺寸、位置所依據的基準稱為工序基準。在機床上對工件進行加工時,需選擇工件上若干幾何要素作為機械加工時的定位基準,如果所選用的定位基準與設計基準不重合,就會產生基準不重合誤差。二是定位副製造不準確誤差。
6、工藝系統受力變形產生的誤差。一是工件剛度。工藝系統中如果工件剛度相對於機床、刀具、夾具來說比較低,在切削力的作用下,工件由於剛度不足而引起的變形對加工精度的影響就比較大。二是刀具剛度。外圓車刀在加工表面法線方向上的剛度很大,其變形可以忽略不計。鏜直徑較小的內孔,刀桿剛度很差,刀桿受力變形對孔加工精度就有很大影響。三是機床部件剛度。機床部件由許多零件組成,機床部件剛度迄今尚無合適的簡易計算方法,目前主要還是用實驗方法來測定機床部件剛度。

『陸』 齒輪齒條傳送磨損後間隙增大會有什麼影響

床身上的齒輪和小車上的齒條在安裝時較難保證其齒側的間隙,而床身上軌道的加工和安裝誤差容易導致齒輪的受力不均,造成齒的局部磨損;長期運行會導致軌道、車輪或齒輪齒條的嚴重磨損;在鋸切鋼管時小車的彈跳等都會破壞齒輪齒條的正常嚙合關系;如果齒輪齒條磨損嚴重,就會導致齒側的間隙過大,當小車往復運動時會產生過大的沖擊;軌道、車輪磨損嚴重會使小車下移,導致齒側間隙變小,從而破壞齒面的潤滑,造成齒面過早失效;磨損嚴重時可使齒輪卡死,影響正常生產。確定的位置,並緩解啟動和制動時對齒的沖擊。
固定齒輪浮動齒條傳動這種傳動形式,齒輪固定在床身上,齒條與小車採用浮動連接,即運動方向由定位塊定位,而齒條在齒輪徑向可相對移動。彈簧的作用是將齒條以一定的預緊力壓在齒條導向架,導向架上的導向輪,對齒條進行上下左右方向的定位,以確保齒輪齒條正確的嚙合關系。這種傳動裝置因齒條與小車非剛性接觸,故鋸切的振動不會波及到齒條,安裝時齒側間隙容易保證。軌道及車輪的磨損不影響正常的嚙合。但近3m的齒條需57個齒條導架支撐和導向,而各導向架又獨立地安裝在床身上,故安裝精度較難保證。由於小車往復工作,齒條與導向架之間的間斷接觸使得其間的沖撞經常發生,再加上冷卻水的沖刷及鋸屑的影響,致使導向架的導向輪頻繁損壞,失去導向作用而影響正常工作。

『柒』 機械零件的檢測與誤差原因解析

對壓縮機單螺桿專用加工機床的介紹更新時間

摘要:本文從四個方面介紹了國內現有單螺桿加工機床的布局和結構,並把優缺點一一列舉出來,由於壓縮機生產廠的單螺桿加工機床和機床資料對外保密,以上介紹難免有片面、不妥之處,因此僅供單螺桿壓縮機生產廠參考。
一、介紹機床的布局
壓縮機排氣量的大小決定了星輪、螺桿直徑的大小和嚙合中心距的大小,因此螺桿直徑的不同,機床的主軸與刀具的回轉中心也不同。為滿足加工不同直徑的螺桿,目前國內單螺桿加工機床的布局大致有以下幾種方案。
第一種:機床的主軸與刀具回轉中心的中心距為固定式
機床的主軸與刀具回轉中心的中心距為固定式,中心距不可調整。加工幾種直徑的螺桿就需要幾種中心距規格不同的機床。
優點:機床的結構簡單。
缺點:每種機床只能加工一種規格的螺桿,當市場上某種規格的壓縮機螺桿需要量大時,造成一台機床加工,其他機床閑置。
第二種:機床的主軸箱為可回轉式
機床可根據加工螺桿直徑的大小在加工前把主軸箱旋轉一個角度。這種主軸箱能夠回轉的機床是對上述第一種機床在使用方法上的改進,與第一種機床的結構基本相同。
優點:機床的結構簡單,能適應多種規格螺桿的加工。
缺點1:主軸箱旋轉後主軸回轉中心線與刀具回轉中心線間的距離不易精確測量。
缺點2:主軸箱旋轉後主軸前端面與刀具的回轉中心線間的距離減少,因此加工較大直徑的螺桿受到限制。
第三種:機床的主軸箱為橫向移動式
主軸箱底部與底座之間布置有矩形滑動導軌,主軸箱移動的方向垂直於主軸回轉中心線並垂直於刀具回轉中心線。主軸箱的動力通過花鍵軸傳給底座內的刀具進給機構。
根據加工螺桿直徑的大小,在加工前用手輪絲杠進給機構把主軸箱移動到適當位置,然後用螺釘將主軸箱固定在底座上。主軸箱的移動距離可用光柵尺檢測,位置誤差±0.005mm。
採用主軸箱可橫向移動的一個機床就可以加工直徑φ95~φ385mm之間任何一種規格的螺桿。
由於加工φ95~φ385mm直徑的螺桿,造成主軸前端面與刀具回轉中心線間的距離差值過大,因此在實際應用時設計成兩種規格的機床,一個機床加工φ95~φ205mm直徑的螺桿,另一個機床加工φ180~φ385mm直徑的螺桿。
優點:機床能適應多種規格螺桿的加工,每種規格的螺桿不需要配備相應的加工機床。
缺點:機床的結構和機床的裝配較前二種機床復雜,機床的造價也較前二種機床高。
二、介紹機床的主軸結構
機床主軸箱的水平主軸和底座上的立式的主軸精度的高低決定了被加工螺桿的精度,同時螺桿在壓縮機中以幾千轉的速度高速旋轉時,精度較差的螺桿會使壓縮機產生發熱、振動、效率低、磨損快等現象。
國內目前現有的單螺桿加工機床主軸結構大致有以下兩種方案。
第一種:軸承徑向游隙不可調的主軸結構
主軸前軸承採用1個雙列圓柱滾子軸承和兩個推力球軸承組合,該主軸使用雙列圓柱滾子軸承承受徑向切削力,使用兩個推力球軸承承受軸向切削力。
主軸後軸承一般採用1個雙列圓柱滾子軸承或採用1個向心球軸承。
這種主軸結構的優點:主軸的加工和裝配簡單,造價較低。
缺點1:由於主軸軸承的徑向游隙不可調整,所以主軸精度較差。雖然可以利用軸承的內徑和軸徑的過盈配合來消除軸承的徑向游隙,但每個軸承的內徑和徑向游隙不是一個固定值,因此設計和加工時很難給准軸徑與軸承內徑的配合公差。
缺點2:在市場上很難買到國產或進口的C、D級或P4、P5級的推力球軸承,機床生產廠常用普通級軸承替代使用,此舉也影響了主軸精度的提高。
軸承徑向游隙不可調的主軸結構適用於一般精度的普通機床,不適用於對主軸精度要求較高的機床。
第二種:軸承徑向游隙可調的主軸結構
主軸前軸承採用一個P4級圓錐孔的雙列圓柱滾子軸承和1個P4級的雙列向心推力球軸承組合。該主軸使用圓錐孔的雙列圓柱滾子軸承承受徑向切削力,使用雙列向心推力球軸承承受軸向切削力和部分徑向切削力。
主軸後軸承一般採用1個P5級圓錐孔的雙列圓柱滾子軸承。
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的內圈和配合軸徑均為1:12圓錐,用圓螺母鎖緊軸承則使軸承在軸向產生一個位移並使軸承的內圈膨脹,從而達到減少或消除軸承徑向游隙的目的。
這種主軸結構的優點:主軸精度較高。在主軸前端面φ230mm直徑上測量主軸的端面跳動值為0.010mm。在主軸前端φ230mm外圓上測量主軸的徑向跳動值為0.005mm。第二種結構的主軸精度比第一種主軸精度提高50%左右。
這種主軸結構的缺點:
主軸的加工工藝較復雜,主軸的裝配也需要有經驗的工人操作才能使主軸精度達到理想數值。
三、刀具進給深度的控制
不同直徑的螺桿需要加工螺旋槽的深度也不同,螺旋槽的深度從幾十毫米到一百多毫米不等,刀具進給機構大約需要旋轉進刀幾千圈才能完成一個螺桿零件的加工。
由於刀具進給機構在刀具旋轉的同時還要完成進刀動作,所以一些在普通機床上常用的機械、電氣控制切深的方法都不適用於單螺桿加工機床。
單螺桿加工機床的刀具進給機構採用以下不同的方法都可以達到控制進刀深度的目的。
第一種:摩擦離合器和電氣開關控制刀具進給深度
它的控制原理是刀具切深增大時刀具進給機構的負載扭距增大,使刀具進給機構傳動鏈中的摩擦離合器打滑,一個機械連桿機構觸發電氣開關並發出聲、光信號提示操作者,此時操作者人工操作斷開刀具進給機構的動力。
這種控制方法的優點是:控制方法簡單及零件加工和操作不受突然斷電的影響。
缺點是:加工不同直徑的螺桿需要調整摩擦離合器壓緊碟簧的預緊力。
由於每個螺桿材質的密度、硬度存在細微差異及刀具鋒利程度也存在差異,因此使這種控制方法的精度不太准確,可能導致螺桿螺旋槽的深度公差過大。
第二種:用電磁離合器、編碼器組合控制刀具進給深度
刀具進給系統中,裝有電磁離合器及一對用於檢測刀具轉動圈數的測速齒輪和一個編碼器。

結論:本文從四個方面介紹了國內現有單螺桿加工機床的布局和結構,並把優缺點一一列舉出來,由於壓縮機生產廠的單螺桿加工機床和機床資料對外保密,以上介紹難免有片面、不妥之處,因此僅供單螺桿壓縮機生產廠參考。

近年來,PLC在工業自動控制領域應用愈來愈廣,它在控制性能、組機周期和硬體成本等方面所表現出的綜合優勢是其它工控產品難以比擬的。隨著PLC技術的發展, 它在位置控制、過程式控制制、數據處理等方面的應用也越來越多。在機床的實際設計和生產過程中,為了提高數控機床加工的精度,對其定位控制裝置的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永宏FBs系列PLC的NC定位功能較其它PLC更精準,且程序的設計和調試相當方便。本文提出的是如何應用永宏PLC的NC定位控制實現機床數控系統控制功能的方法來滿足控制要求,在實際運行中是切實可行的。整機控制系統具有程序設計思路清晰、硬體電路簡單實用、可靠性高、抗干擾能力強,具有良好的性能價格比等顯著優點,其軟硬體的設計思路可供工礦企業的相關數控機床設計改造借鑒。

2 數控機床組成結構及工作過程

本例數控機床由輸入、輸出裝置、數控裝置、可編程式控制制器、伺服系統、檢測反饋裝置和機床主機等組成,如圖1所示。

圖1 數控機床組成機構圖

輸入裝置可將不同加工信息傳遞於計算機。在數控機床產生的初期,輸入裝置為穿孔紙帶,現已趨於淘汰;目前,使用鍵盤、磁碟等,大大方便了信息輸入工作。輸出指輸出內部工作參數(含機床正常、理想工作狀態下的原始參數,故障診斷參數等),一般在機床剛工作狀態需輸出這些參數作記錄保存,待工作一段時間後,再將輸出與原始資料作比較、對照,可幫助判斷機床工作是否維持正常。數控裝置是數控機床的核心與主導,完成所有加工數據的處理、計算工作,最終實現數控機床各功能的指揮工作。它包含微計算機的電路,各種介面電路、CRT顯示器等硬體及相應的軟體。可編程式控制制器對主軸單元實現控制,將程序中的轉速指令進行處理而控制主軸轉速;管理刀庫,進行自動刀具交換、選刀方式、刀具累計使用次數、刀具剩餘壽命及刀具刃磨次數等管理;控制主軸正反轉和停止、准停、切削液開關、卡盤夾緊松開、機械手取送刀等動作;還對機床外部開關(行程開關、壓力開關、溫控開關等)進行控制;對輸出信號(刀庫、機械手、回轉工作台等)進行控制。檢測反饋裝置由檢測元件和相應的電路組成,主要是檢測速度和位移,並將信息反饋於數控裝置,實現閉環控制以保證數控機床加工精度。數控機床的工作過程如圖2所示。

圖2 數控機床的工作過程框圖

數控加工的准備過程較復雜,內容多,含對零件的結構認識、工藝分析、工藝方案的制訂、加工程序編制、選用工裝及使用方法等。機床的調整主要包括刀具命名、調入刀庫、工件安裝、對刀、測量刀位、機床各部位狀態等多項工作內容。程序調試主要是對程序本身的邏輯問題及其設計合理性進行檢查和調整。試切加工則是對零件加工設計方案進行動態下的考察,而整個過程均需在前一步實現後的結果評價後再作後一步工作。試切成功後方可對零件進行正式加工,並對加工後的零件進行結果檢測。前三步工作均為待機時間,為提高工作效率,希望待機時間越短越好,越有利於機床合理使用。該項指標直接影響對機床利用率的評價(即機床實動率)。

3 機床數控系統需要解決的幾個問題

機床是由機械和電氣兩部分組成,在設計總體方案時應從機電兩方面來考慮機床各種功能的實施方案,數控機床的機械要求和數控系統的功能都很復雜,所以更應機電溝通,揚長避短。機床控制系統選件、裝配、程序編制及操作都應該比較合理,精度和穩定性都必須滿足使用要求。同時為便於調試和檢修,各項操作均設手動功能,如手動各軸快慢移動、主軸高低速旋轉、切削液及潤滑開關等。PLC按照邏輯條件進行順序動作或按照時序動作,另外還有與順序、時序無關的按照邏輯關系進行聯鎖保護動作的控制,PLC發展成了取代繼電器線路和進行順序控制的主要產品,在機床的電氣控制中應用也比較普遍。

在實際控制中如何既能提高定位速度,同時又能保證定位精度是一項需要認真考慮並切實加以解決的問題。精度是機床必須保證的一項性能指標。位置伺服控制系統的位置精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數控機床的加工精度。因此位置精度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指標。為了保證有足夠的位置精度,一方面是正確選擇系統中開環放大倍數的大小,另一方面是對位置檢測元件提出精度的要求。因為在閉環控制系統中,對於檢測元件本身的誤差和被檢測量的偏差是很難區分出來的,反饋檢測元件的精度對系統的精度常常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高精度的控制系統必須有高精度的檢測元件作為保證。當現場條件發生變化時,系統的某些控制參數必須能作相應的修改,為滿足生產的連續性,要求對控制系統可變參數的修改應在線進行。盡管使用編程器可以方便快速地改變原設定參數,但編程器一般不能交現場操作人員使用;所以,應考慮開發其他簡便有效的方法實現PLC的可變控制參數的在線修改。另外為了防止電壓過高損壞PLC,電源輸入端加上壓敏電阻。為了防止過熱, PLC不許安裝在變壓器等發熱元件的正上方,變頻器與PLC、伺服驅動器等保持一定距離。在元件間留有適當的空隙,以便散熱,並且在配電箱上安裝風扇降溫。此外,為保證控制系統的安全與穩定運行,還應解決控制系統的安全保護問題,如系統的行程保護、故障元件的自動檢測等。

4 永宏FBs系列PLC的NC機床定位伺服控制系統分析

數控機床是一種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動化設備,提高數控機床的可靠性就顯得尤為重要。可靠度是評價可靠性的主要定量指標之一,其定義為:產品在規定條件下和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功能的概率。對數控機床來說,這里的功能主要指數控機床的使用功能,例如數控機床的各種機能,伺服性能等。數控機床的功能部件對機床的功能擴展和性能的提升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它不同於一般配套件和附件的選用,不僅須與數控機床的整體結構諧和協調,融入整機系統具有最佳的匹配性能,而且還能很好地彰顯出該數控機床的個性化特徵。用於高速化的數控系統不能僅是提高數據處理能力,而是應具備熱誤差補償單元以及能實現速度前瞻控制、位置環前饋控制和加減速平穩控制等先進控制技術的功能。所以必須選擇穩定可靠的控制單元才能保證數控機床正常高效運行。

鑒於以上各項要求,筆者採用台灣永宏電機股份有限公司的FBs-44MN PLC作為該機床控制主單元,該型機具有較高的性價比,體積小,使用起來非常方便,接線簡捷。其編程軟體WinProladder有梯形圖大師之稱,易學易用且功能強大,編輯、監視、除錯等操作非常順手,按鍵、滑鼠並用及在線即時指令功能查詢與操作指引,使編輯、輸入效率倍增。同時配以人機界面進行程序參數修改、設定以及運行狀態顯示監控,可編程設置人機界面的內容。該控制系統具有可靠性高,價格便宜,結構緊湊等特點,非常適合機床的控制要求,具體控制思路如圖3所示。

圖3 採用永宏PLC FBs-44MN 的NC 機床定位電氣控制系統圖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是該機床各項功能的邏輯控制中心,集成於數控系統中,主要是指控制軟體的集成化,而PLC硬體則在規模較大的系統中往往採取分布式結構。由圖3可以看出,系統控制中心採用永宏PLC FBs-44MN控制,並配以人機界面進行程序參數修改、設定,以及運行狀態顯示監控,可編程設置人機界面的內容。三軸均為全數字交流伺服系統,各軸伺服電機通過連軸器帶動滾珠絲杠,以移動配有直線導軌的工作台和主軸銑頭,其定位準確,速度快。主軸銑頭由變頻器控制,根據刀具及工件和進給量,來設置主軸合理的轉速,並在程序中設定它的啟動停止。各軸均設二端極限感測器和原點感測器,冷卻和潤滑也都有異常檢測,在報警燈和人機界面處顯示報警信息由光柵、感應同步器等位置檢測裝置測得的實際位置反饋信號,隨時與給定值進行比較,將兩者的差值放大和變換,驅動執行機構,以給定的速度向著消除偏差的方向運動,直到給定位置與反饋的實際位置的差值等於零為止。閉環進給系統在結構上比開環進給系統復雜,成本也高,對環境室溫要求嚴。設計和調試都比開環系統難。但是可以獲得比開環進給系統更高的精度,更快的速度,驅動功率更大的特性指標。早期使用一般電機作為定位控制,由於速度不快、或者精度要求不高,所以足夠應對所需場合;當機械運轉為了獲取效率而將速度加快時,當產品質量、精度要求越來越高時,電機停止位置的控制就不是一般電機所能達到的了。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方法是採用NC定位控制配合步進或伺服電機作定位控制。但在過去,由於它的價格很高,而限制了它使用的普遍性,近年來由於技術的發展及成本的降低,其價位已被用戶所接受,使用數量也越來越多。為配合這一趨勢,永宏PLC FBs系列將目前市面上專用的NC定位控制器功能整合在PLC內部SoC晶元內,除了免掉PLC與專用NC 定位控制器之間復雜的數據交換與連結程序外,更大幅降低整體成本,為用戶提供一種價廉物美、簡單方便的PLC整合NC定位控制的方案。永宏PLC FBs-44MN內部的SoC晶元含有多軸高速脈沖輸出以及高速硬體計數器,並且提供簡易使用和設計的定位程序編輯,對於這方面的應用,更是如虎添翼、如魚得水、得心應手了。PLC結合伺服驅動器所構成的NC閉環迴路控制系統中,PLC負責發送高速脈沖命令給伺服驅動器,除了裝在伺服電機的位移檢測信號直接反饋到伺服驅動器外,外加位移檢測器裝在傳動機構之後,真正反映實際位移量,並將此信號反饋到PLC 內部的高速硬體計數器,這樣就可作更精確的控制,並且可避免上述半閉環迴路的缺點。永宏PLC FBs系列的定位功能將市面上專用NC定位控制器整合在PLC內,使PLC與NC控制器能共享相同的數據區,而不需要作兩個系統之間的數據交換與同步控制等復雜的工作,但仍可用一般常用的NC 定位控制指令(例如DRV、SPD…等)。PLC控制4軸的定位工作,並可作多軸同動控制,除了提供點對點的定位速度控制,還提供了各軸間直線插補功能。當系統應用超過4軸時還可利用永宏PLC的CPU LINK功能達到更多的定位運動控制。數控機床對位置系統要求的伺服性能包括:定位速度和輪廓切削進給速度;定位精度和輪廓切削精度;精加工的表面粗糙度;在外界干擾下的穩定性。這些要求主要取決於伺服系統的靜態、動態特性。對閉環系統來說,總希望系統有較高的動態精度,即當系統有一個較小的位置誤差時,機床移動部件會迅速反應。在數控機床的加工中,伺服系統為了同時滿足高速快移和單步點動,要求進給驅動具有足夠寬的調速范圍。

單步點動作為一種輔助工作方式常常在工作台的調整中使用。伺服系統最高速度的選擇要考慮到機床的機械允許界限和實際加工要求,高速度固然能提高生產率,但對驅動要求也就更高。此外,從系統控制角度看也有一個檢測與反饋的問題,尤其是在計算機控制系統中,必須考慮軟體處理的時間是否足夠。全閉環伺服系統是將位置檢測元件置於被測坐標軸的終端移動部件上,以檢測機械傳動鏈中螺距誤差、間隙及各種干擾所造成的傳動誤差,並進行反饋補償控制,從而提高機床的位置控制精度。在全閉環伺服控制系統中,對位置檢測元件和反饋元件的選擇很關鍵。感應同步器具有精度高、重復性好、抗干擾能力強,耐油耐污及維護簡單等優點,特別適合於高精度全閉環數控機床的工作場合。數控機床要求具備穩定性、快速性和准確性,而大型數控機床的機械傳動裝置轉動慣量較大,固有頻率低,要使其大大高於系統截止頻率很困難,全閉環包括了該進給系統軸幾乎所有不穩定的非線性因素,調整不當很容易使機床產生抖動現象。

因此數控機床全閉環伺服系統在保證快速性的基礎上主要是解決機床進給運動的穩定性而獲得比半閉環伺服系統高的位置精度。伺服電機的編碼器將位移檢測信號反饋到伺服驅動器,驅動器將輸入信號的脈沖頻率和脈沖數與回饋信號的頻率和脈沖數,經內部的偏差計數器與頻率轉電壓電路處理後,得到脈沖偏差值與轉速誤差值,這樣使控制伺服電機實現高速、精密的速度與位置閉環迴路處理系統。伺服電機的轉速與輸入信號的脈沖頻率成正比,而電機的移動量則由脈沖數決定。圖4是PLC控制下的伺服電機工作示意圖。

圖4 數控機床伺服電機工作示意圖

5 相關程序設計與操作

PLC通過編程器輸入程序,達到控制目的。由於PLC工作過程是循環,所以程序執行速度很快。另外軟體故障檢測設計在採用硬體設計的基礎上採用軟體檢測外部行程開關狀態,當行程開關失靈後,通過程序控制停止機床的運行,有效地減少了機床因元件失靈造成的事故。

圖5是使用編程軟體WinProladder編輯定位程序參數設定指令圖,圖6是具體操作加工程序圖。

圖5 定位程序參數設定指令圖

圖6 加工程序圖

6 結束語

我國是一個機床生產和應用大國,但數控技術的應用水平還不高,嚴重製約著我國製造業水平的提高。國際上的相關開發計劃對我國的數控技術的發展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同時也帶來了機遇。只有選擇合適的PLC才能使定位達到預期的效果。永宏FBs系列PLC的NC定位功能在機床數控系統設計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該機床經過長期運行表明,整個系統設計合理,控制精度高,運行可靠,提高了生產的自動化水平,減小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由於採用了PLC控制,使電氣部分的抗干擾能力增加,提高了機床的運行可靠性,因而增加了設備的柔性,提高了設備的使用效率。

『捌』 機械原理,齒輪傳動比誤差是什麼怎麼算跪求🙏🙏🙏

傳動比誤差主要是由於製造誤差、齒輪間隙等因素造成的,這個誤差很小,平常實際設計計算基本不考慮,主要關心的是齒輪傳動的效率損失,這裡面也包含有傳動比誤差的成分。

『玖』 傳動間隙對系統性能的影響有哪些

1:對需要定位的環節傳動間隙將大大影響其定位精度。包括軸向和角向。2:系統的傳動剛性降低,將造成額外的震動,磨損等。

『拾』 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中,機械傳動間隙的存在影響是什麼

動作精度下降,傳動有噪音,零件使用壽命縮短!

閱讀全文

與傳動裝置的機械間隙會造成什麼誤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辦公設備的凈殘值如何 瀏覽:736
騰亞南京塑料五金製品有限公司 瀏覽:744
購機工具箱 瀏覽:720
注塑後機械手用來干什麼 瀏覽:50
水表閥門s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533
博世電動工具木工專用 瀏覽:38
8匹柴油機飛輪軸承怎麼拆下 瀏覽:884
收割機軸承拿不下來怎麼弄 瀏覽:634
電療儀器指哪些 瀏覽:134
病房測心跳的儀器叫什麼 瀏覽:191
大型設備上崗證怎麼列印 瀏覽:86
諾信數控機床控制系統怎麼連網 瀏覽:839
直播賣貨用什麼設備清晰度好 瀏覽:190
機械裝置拆裝工具 瀏覽:888
防護閥門用字母怎麼代表 瀏覽:115
影視器材設備包括哪些 瀏覽:802
空冷軸承運行中內外溫差多少 瀏覽:769
matlab安裝遺傳演算法工具箱 瀏覽:367
冰櫃為什麼製冷頻繁 瀏覽:474
生產不銹鋼管的設備多少錢 瀏覽: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