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以下是我們熟悉的實驗室製取氣體的發生裝置、收集裝置以及凈化裝置(裝置⑦中鹼石灰為固體氫氧化鈉和氧化
(1)將裝置①中的固體加熱時應先預熱,再集中在有葯品的部位加熱;若用裝置⑥凈化氣體,則氣體應從b 端通入; (2)根據驗室用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製取CO 2 ,是固液起反應,反應不需加熱,應選用②作發生裝置,二氧化碳可用向上排空法收集,可選用③收集; (3)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可認為是固液起反應,反應不需加熱,應選用②作發生裝置;氧氣不易溶於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可選用⑤收集,又由於氧氣氣的密度略大於空氣的密度,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可選用③收集;過氧化氫溶液是液體,可通過長頸漏斗加入;二氧化錳起催化作用;根據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氧氣時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寫出反應的方程式是:2H 2 O 2
(4)實驗室用加熱氯化銨與氫氧化鈣固體混合物的方法製取氨氣,是加熱固體製取氣體,應選用①作發生裝置,製取的氣體應先乾燥再收集,由於通常情況下氨氣密度比空氣小且極易溶於水,只能用向下排氣法收集,應選用④作收集裝置,所以,欲製得乾燥的氨氣,裝置的連接順序為 ①⑦④; (5)若利用加熱碳酸氫鈉的方法製取CO 2 ,屬於加熱固體製取氣體,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①,他不選用碳酸氫銨製取CO 2 的理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氨氣,使製取的氣體不純凈. 故答為:(1)預熱,然後集中在有葯品的部位進行加熱,b;(2)②③;(3)②,③或⑤,長頸漏斗,催化,2H 2 O 2
|
⑵ 實驗室製取氣體所需裝置如圖a19
(1)熟記常見儀復器的名稱和制用途,a是長頸漏斗,b是集氣瓶;
(2)用大理石和稀鹽酸製取二氧化碳時,應選擇固液反應不需加熱型的發生裝置B;方程式是: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3)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將裝置A和C連接進行此實驗,實驗結束,停止加熱前要先將導管移出水面,防止熄滅酒精燈後,試管內壓強減小,水沿著導管倒吸入試管,使試管炸裂;
答案:(1)長頸漏斗集氣瓶;
(2)B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3)防止水倒吸造成試管炸裂
⑶ 下圖是實驗室製取氣體的發生、收集、凈化等裝置,請回答 (1)圖A中,試管口向下傾斜的目的是
(1)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試管炸裂 (2)B;節能(操作簡單;無專CO 2 的屬排放等);向上排空氣 (3)2HCl+CaCO 3 =CaCl 2 +H 2 O+CO 2 ↑;揮發出的HCl要與CaCO 3 反應; HCl+NaHCO 3 ="NaCl+" H 2 O+CO 2 ↑;濃硫酸,a ⑷ 實驗室製取x氣體裝置圖 應該是選B。理由是連著一個水槽加倒置的漏斗,說明產生的氣體極易溶解在水中,回越易溶解的氣答體在吸收時越易產生倒吸現象,漏斗就是一個防倒吸的裝置。此外,根據集氣瓶,長進短出可知收集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所以只有B符合要求。 ⑸ 實驗室中某些氣體的製取、收集及尾氣處理裝置如圖所示(省略夾持和凈化裝置).僅用此裝置和表中提供的物
A、氨氣的密度比空氣密度小,應該採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裝置c中的導管應該改為短進長出,故回A錯誤; ⑹ 實驗室製取氣體的裝置有哪些
發生裝置:固體和固體加熱反應裝置:如氯酸鉀和二氧化錳製取氧氣的裝置 ⑺ 下圖是實驗室常見的製取氣體的裝置:(1)寫出儀器名稱: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2)
(1)儀器為:①試管,②酒精燈,③集氣瓶,④水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