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圖是巴斯德著名的「鵝頸瓶」實驗示意圖.甲、乙兩瓶內裝有等量的同種肉湯,甲瓶煮沸,乙瓶不做處理.一
甲瓶煮沸相當於滅菌,因此甲瓶內無菌,而乙瓶不做處理沒有滅菌,因此乙瓶內有細菌,故肉湯仍然保鮮的是甲瓶,容易變質的是乙瓶;將其瓶頸打斷後,空氣中的細菌進入了肉湯,並大量繁殖,使肉湯變質. A、瓶頸打斷後肉湯變質是因為空氣中的細菌進入了肉湯,並大量繁殖,使肉湯變質.故不符合題意; B、未打斷瓶頸時內湯變質的是乙瓶,因為乙瓶不做處理沒有滅菌,乙瓶內有細菌,故不符合題意; C、甲、乙形成的對照實驗的變數是否有細菌,而不是否煮沸.故符合題意; D、此實驗證明了細菌不是自然發生的,而是肉湯中的細菌是由空氣中存在的細菌產生的.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C. |
❷ 下圖是巴斯德著名的「鵝頸瓶」實驗,甲圖中A瓶、B瓶內都裝有肉湯。將A瓶內的肉湯煮沸,B瓶不做處理。一段
(1)A 細菌 (2)B 有無煮沸 (3)是 |
❸ 圖是法國科學家巴斯德的實驗他使用了兩種瓶來作實驗,寬口瓶和鵝頸瓶.兩瓶中放入相同的肉湯,並敞口放入
(1)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其中這種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數.在巴斯德曲頸瓶實驗中,鵝頸瓶被拉成鵝頸似的彎曲細長的形狀,細菌不能進入,寬口瓶的口敞開,細菌能進入,其他條件都一樣,是一組對照實驗,變數是細菌.
(2)由上可知,鵝頸瓶被拉成鵝頸似的彎曲細長的形狀,細菌不能進入,寬口瓶的口敞開,細菌能進入,其他條件都一樣,是一組對照實驗,變數是細菌.
(3)鵝頸瓶被拉成鵝頸似的彎曲細長的形狀,細菌不能進入,為實驗組.寬口瓶的口敞開,細菌能進入,為對照組.
(4)實驗的結果是寬口瓶內的肉湯很快就腐敗變質了;而鵝頸瓶中的肉湯在較長時間內肉湯仍然保持無細菌,不變質.可得出的結論是:肉湯變質是由空氣中原來已經存在的細菌引起的,即細菌是由原已存在的細菌產生的.
故答案為:(1)對照
(2)細菌
(3)寬口瓶;鵝頸瓶
(4)由原已存在的細菌分解食物而變質.
❹ 40.如圖為巴斯德的鵝頸瓶實驗示意圖,結論是( a.細菌繁殖需要漫長的時間 b.細
如圖是巴斯德設計的鵝頸瓶實驗的裝置圖,巴斯德將瓶中液體煮沸,使液體中的微生物全被殺死,他將營養液(如肉湯)裝入帶有彎曲細管的瓶中,彎管是開口的,空氣可無阻地進入瓶中,而空氣中的微生物則被彎曲的頸阻擋而沉積於彎管底部,不能進入瓶中,結果瓶中肉湯未腐敗,說明沒有微生物進入.此時如將曲頸管打斷,使外界空氣不經「沉澱處理」而直接進入營養液中,不久營養液中就出現微生物了,可見微生物不是從營養液中自然發生的,而是來自空氣中.
故選:D
❺ 如圖是巴斯德著名的「鵝頸瓶」實驗示意圖.A瓶、B瓶內都裝有肉湯,甲圖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處理.一段時
A、巴斯德利用鵝頸瓶實驗證明細菌不是自然發生的,而是由原已存在的細菌產生的.A敘述正確;
B、甲乙兩圖所示的兩組實驗中,所做的操作是為了控制變數,煮沸和不處理,瓶頸彎曲和打碎,都是為了控制變數:有無細菌.B敘述錯誤;
C、甲圖中的變數是有無細菌,控制變數的辦法是A瓶煮沸,裡面沒有細菌,而B瓶不作處理,裡面有細菌.C敘述正確;
D、鵝頸瓶的優點是空氣能進入,而細菌不能進入.這樣乙控制的變數是有無細菌.D敘述正確;
故選:B
❻ 如圖是巴斯德著名的「鵝頸瓶實驗」示意圖.A瓶、B瓶內都裝有肉湯,甲圖表示A瓶煮沸,B瓶不做處理.一段時
(1)甲圖中的A瓶煮沸即高溫滅菌,A瓶是無菌的,A瓶雖然與空氣相通但細菌只落在鵝頸瓶的彎曲處,肉湯仍然保鮮;而將其瓶頸打斷後,空氣中的細菌進入了肉湯,並大量繁殖,使肉湯變質.
(2)甲圖中A瓶與B瓶對照,A瓶煮沸即高溫滅菌,因此A瓶內無菌,而B瓶不作處理,沒有高溫滅菌,因此B瓶內有細菌,實驗變數是細菌.甲圖中的A瓶雖然與空氣相通但細菌只落在鵝頸瓶的彎曲處;將瓶頸打斷,因為空氣中的細菌可以進入肉湯,因此乙圖的實驗變數也是細菌.
(3)甲圖中的A瓶煮沸即高溫滅菌,A瓶是無菌的,所以甲圖控制該變數的方法則是高溫滅菌.
(4)為了排除由於偶然性引起的誤差,增加實驗的重復次數,提高實驗的准確性.所以巴斯德的「鵝頸瓶實驗」要經過重復多次才能得出科學的結論.
(5)法國科學家巴斯德利用鵝頸瓶實驗證明細菌不是自然發生的,而是由原已存在的細菌產生的.巴斯德還發現了乳酸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術感染的方法,後人稱他為「微生物學之父「.
故答案為:(1)A;細菌;(2)B;(3)高溫滅菌.(4)是;為了排除由於偶然性引起的誤差,增加實驗的重復次數,提高實驗的准確性(5)A
❼ 如圖是巴斯德著名的「鵝頸瓶」實驗示意圖。A瓶、B瓶內都裝有肉湯,甲圖表示A瓶煮沸,B瓶不做處理。一段時
(1)A (1分) 細菌(2分) (2)B(1分) 煮沸殺菌(高溫滅菌)(2分) (3)B(1分)
❽ 巴斯德的鵝頸瓶實驗
(1)一個探究實驗中只能有一個實驗變數,因此甲、乙兩瓶的肉湯要煮沸,殺死湯中的細菌,排除細菌可能來源於食物中這一因素,使實驗具有說服力. 與巴斯的鵝頸瓶實驗裝置的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鑄造牙用什麼材料最好
瀏覽:219
辦公設備的凈殘值如何
瀏覽:736
騰亞南京塑料五金製品有限公司
瀏覽:744
購機工具箱
瀏覽:720
注塑後機械手用來干什麼
瀏覽:50
水表閥門s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533
博世電動工具木工專用
瀏覽:38
8匹柴油機飛輪軸承怎麼拆下
瀏覽:884
收割機軸承拿不下來怎麼弄
瀏覽:634
電療儀器指哪些
瀏覽:134
病房測心跳的儀器叫什麼
瀏覽:191
大型設備上崗證怎麼列印
瀏覽:86
諾信數控機床控制系統怎麼連網
瀏覽:839
直播賣貨用什麼設備清晰度好
瀏覽:190
機械裝置拆裝工具
瀏覽:888
防護閥門用字母怎麼代表
瀏覽:115
影視器材設備包括哪些
瀏覽:802
空冷軸承運行中內外溫差多少
瀏覽:769
matlab安裝遺傳演算法工具箱
瀏覽:367
冰櫃為什麼製冷頻繁
瀏覽:4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