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下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
(1)確定像的位置 (2)1 (3)放在玻璃板後面的蠟燭無法與像完全重合 (4)不可靠;一組數據具有偶然性,實驗次數越多,結論越可靠 |
⑵ 如圖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於_
(1)因為平面鏡不透明,無法找到像的位置,所以,不能用平面鏡做實驗.而玻璃板是透明的,便於找到像的位置,可以達到預想的實驗效果;
(2)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關於平面鏡對稱,如果玻璃板沒有放正,蠟燭的像與蠟燭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蠟燭成的像不與蠟燭重合,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
(3)不合理;實驗次數太少,僅一次,具有偶然性,只有多次實驗才具有普遍性;
(4)平面鏡成像時,成像物體越亮,環境越暗,物體成像越清晰.因此用手電筒照亮跳棋子,棋子反射出的光線增多,棋子成像更清晰.
故答案為:(1)確定像的位置;(2)蠟燭在桌上移動時不能與像重合;(3)不合理;實驗次數太少,僅一次,具有偶然性;(4)用手電筒照亮作為物的跳棋.
⑶ 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於____________________
1.便於尋找像的位置。
2.2mm
3.前面的物與後面的像無法重合。
4.不合理。測量次數太少容易出現誤差,要測量三次以上。
⑷ (2014泰安)現將一密閉透明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於晴天的凌晨置於室外,並進行24小時的氣體分析測定,
將一密閉透明的實驗裝置凌晨置於室外,一開始沒有光,所以植物只進行呼吸作回用,不斷吸收氧氣,釋放二氧答化碳,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漸升高,氧氣的含量減少.然後太陽出來以後,植物進行光合作用,不斷消耗二氧化碳,也能進行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但光合作用的強度大於呼吸作用的強度,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漸降低,氧氣的含量逐漸升高.到了晚上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不斷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漸升高,氧氣的含量減少.因此該氣體是氧氣.
故選:A.
⑸ 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於___
(1)透明的玻璃制板,可以觀察到玻璃板的另一側.故答案為:確定像的位置. (2)因為厚玻璃板的兩個面都可以當作反射面,會出現兩個像,影響到實驗效果,所以應選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故答案為:2. (3)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關於平面鏡對稱,如果玻璃板沒有放正,蠟燭的像與蠟燭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蠟燭成的像不與蠟燭重合,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 答:有可能找不到像. |
⑹ 如圖所示的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
(1)實驗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在物體的一側能看到物體的像,同時透過玻璃板也能觀察到代替物體的另一個物體,便於確定像的位置.
(2)實驗時,盡量採用薄玻璃板,避免出現明顯的兩個像,簡化實驗.所以選擇2mm玻璃板進行實驗.
(3)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關於平面鏡對稱,玻璃板沒有放正所成的像不在水平面上,不能重合.
(4)只有一次實驗數據總結實驗結論,實驗結論具有偶然性,多測幾組數據得出的結論才具代表性.
(5)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玻璃板另一側沒有蠟燭,所以不會燒痛.
故答案為:(1)找到並確定像的位置;(2)2;(3)後面的蠟燭跟像不能完全重合;(4)不合理;數據太少,結論帶有偶然性;(5)不會;虛.
⑺ 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於_____
(1)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觀察到玻璃板的另一側,便於找到像的位置.
(2)折射專會使像錯屬位,所以玻璃板越薄越好,故選2mm.
(3)實驗時平面鏡必須要豎直放置,如果不豎直,不論怎樣移動後面的蠟燭都不可能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
(4)不合理,因為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是一個普遍規律,需要多次測量,僅憑一次實驗具有偶然性.
要得出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的結論,在實驗中,需注意兩只蠟燭相同,且一支點燃,另一支不點燃;
(5)因為光屏只能接收實像,不能接收虛像,光屏不能接收到蠟燭燭焰的像,所以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
故答案為:(1)確定像的位置;(2)2;(3)很難使未點燃的蠟燭與點燃蠟燭所成的像完全重合;(4)不合理;大小一樣,且一支點燃,另一支不點燃;(5)虛.
⑻ 如圖是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此實驗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
厚玻璃板易使像發生錯位現象,所以應選用2mm薄玻璃板.一次實驗就得出結論偶然性較大,要多進行幾次實驗得出結論才可以.兩支同樣的蠟燭是為了比較物像的大小關系.平面鏡所成的像不能呈現在光屏上,所以是虛像. 答案為:(1)2; (2)不恰當;應多次實驗測量,尋找普遍規律,避免偶然性; (3)大小; (4)虛. |
⑼ 如i是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h)此實驗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
厚玻璃板易使像發生錯位現象,所以應選用711薄玻璃板.一次實驗就得出結論偶然性較大,要多進行幾次實驗得出結論才可以.兩支同樣3蠟燭是為了比較物像3大小關系.平面鏡所成3像不能呈現在光屏上,所以是虛像.
答案為:(1)7;
(7)不恰當;應多次實驗測量,尋找普遍規律,避免偶然性;
(o)大小;
(c)虛.
⑽ 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於透過
(1)實驗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在物體的一側能看到物體的像,同時透過玻璃板也能觀察到代替物體的另一個物體,便於確定像的位置.
(2)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關於平面鏡對稱,如果玻璃板沒有與桌面垂直,蠟燭的像與蠟燭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蠟燭成的像不與蠟燭重合,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
(3)只有一次實驗數據總結實驗結論,實驗結論具有偶然性.
故答案為:(1)像的位置;(2)有可能找不到像;(3)實驗結論具有偶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