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桑代克惡貓實驗裝置圖

桑代克惡貓實驗裝置圖

發布時間:2021-10-16 23:33:45

① 桑代克的迷籠實驗

貓走迷籠實驗

桑代克將一隻飢餓的小貓放入一個裝有開門設施的迷籠(如下圖)中,把食物放在籠外可望不可及的地方,然後觀察並記錄小貓在籠子中的表現。

結果發現,小貓剛剛被放進去時,想用爪子直接抓取籠外的食物,但沒有成功。接著便表現出極度的不安和逃脫的沖動,竭力想「擠」出籠子。它在籠中亂叫、亂抓、亂跳,在一系列盲目、紊亂的行為之中,偶然觸到了開門的設施,逃出迷籠並取到食物。

當第二次將小貓放入迷籠中時,它雖然仍舊表現出類似於第一次的多餘動作,但大多是在靠近開門設施附近活動,而且逃出迷籠所需時間比第一次短。

經過多次重復後,小貓明顯地表現出在迷籠中錯誤、盲目的動作隨練習次數的增加而逐步減少的趨勢,以至最後一被放入籠中即可觸動開門機關,逃出並得到食物。

這表明,小貓通過不斷嘗試,已經完成了一個開啟籠門的學習。

(1)桑代克惡貓實驗裝置圖擴展閱讀:

桑代克主要貢獻

(1)創立了教育心理學這門學科,使教育心理學從教育學和兒童心理學中分化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因此,桑代克被稱為教育心理學的奠基人。

(2)借用大量生物學和生理學的概念來建立他的聯想主義心理學說。其結論大多是建立在心理實驗的基礎上的,這使他的理論具有較強的客觀性,為實驗心理學的研究作出了貢獻。

(3)發展了古典聯想主義心理學。他的學習心理學是以「聯結」一詞貫穿始終的,所以他自稱為「聯結主義者」。其聯結主義的主要特點就是強調情境與反應之間的聯結,而不講觀念之間的聯想或聯結。因此將完全客觀的參照系與他的心理學理論結合起來。

他所提出的學習規律在提法上也與早期聯想主義心理學者有所不同。 主要缺點表現在:桑代克的學習理論具有機械性。他只注意人的外部行為,為了研究這種行為把它分解成最簡單的要素,即刺激—反應單元。但是他忽視了對心理元素和意識的研究。

毫無疑問,桑代克是心理學發展中的重要人物之一。盡管他的很多見解引起人們的爭論和反駁,但是他的學習理論在心理學上始終佔有重要的地位。他的一些觀點,特別是他的效果律一直是人們爭論的一個主題,至今仍有人為驗證效果律和強化的作用,而埋頭進行細致的實驗研究工作。

雖然在桑代克之後又出現了一些新的學習理論和模式,但他對動物和人類學習的研究方法和結論在心理學史上的影響是不可抹殺的。

參考資料:網路-桑代克

② 愛德華·李·桑代克的桑代克的「八嘎箱」實驗

桑代克用木條釘成的箱子里,有一能打開門的腳踏板。當門開啟後,貓即可逃出箱子,並能得到箱子外的獎賞――魚。
試驗開始了。一開始,餓貓進入箱子中時,只是毫無目的地亂咬、亂撞,後來偶然碰上腳踏板,餓貓打開箱門,逃出箱子,得到了食物。
接著第二次,桑代克再把餓貓關在箱子中,如此多次重復,最後,貓一進入箱中即能打開箱門。
桑代克據此認為,學習的實質就是有機體形成「刺激」(S)與「反應」(R)之間的聯結。他明確地指出「學習即聯結,心即是一個人的聯結系統。」同時,他還認為學習的過程是一種漸進的嘗試錯誤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無關的錯誤的反應逐漸減少,而正確的反應最終形成。根據他的這一理論,人們稱他的關於學習的論述為「試誤說」。

③ 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納的學習理論之間有什麼區別

主要區別是觀點不同。

1、巴甫洛夫認為「所有的學習都是聯系的形成,而聯系的形成就是思想、思維、知識」。他所說的聯系就是指暫時神經聯系。巴甫洛夫利用條件反射的方法對人和動物的高級神經活動作了許多推測,發現了人和動物學習的最基本的機制。

他認為,學習就是形成條件反射,一個原是中性的刺激與一個原來就能引起某種反應的刺激相結合,而使動物學會對那個中性刺激作出反應。主要是無條件刺激與條件刺激相結合而產生作用,從而發生反射反應,是一種刺激辨別學習。

2、桑代克提出的嘗試——錯誤學習理論,認為學習的實質是「通過嘗試在一定的情景與特定的反應之間建立某種聯結」。

他認為:「學習就是聯結,心即是人的聯結系統」。「所謂聯結,即指某情境僅能喚起某種反應的傾向而言」。「假如有某一情境(簡稱為S1)出現在某人的生活中,此人所能做出的反應可能有千萬種,但非個個都有同樣出現的機會。

是常常有一種明顯的傾向,僅能喚起某一反應,或少反應其中的某一個」。這就是學習的結果。

3、斯金納認為操作學習與反射學習是不同的。反射學習是S—R的過程,而操作學習則是(S)—R—S的過程,重要的是跟隨反應之後的刺激(強化物),而不是反應之前的刺激。

他認為,操作性行為在人類生活中比應答性行為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斯金納認為,行為分為兩類:應答性行為和操作性行為。

(3)桑代克惡貓實驗裝置圖擴展閱讀:

巴甫洛夫在學術上的貢獻,主要在於三方面:

1、心臟的神經功能;

2、消化腺的生理機制(獲諾貝爾獎);

3、條件反射研究。

對以後心理學發展影響最大的是由他的條件反射研究所演變成的經典條件作用學習理論。

桑代克主要貢獻:

1、創立了教育心理學這門學科,使教育心理學從教育學和兒童心理學中分化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因此,桑代克被稱為教育心理學的奠基人。

2、借用大量生物學和生理學的概念來建立他的聯想主義心理學說。其結論大多是建立在心理實驗的基礎上的,這使他的理論具有較強的客觀性,為實驗心理學的研究作出了貢獻。

3、發展了古典聯想主義心理學。他的學習心理學是以「聯結」一詞貫穿始終的,所以他自稱為「聯結主義者」。其聯結主義的主要特點就是強調情境與反應之間的聯結,而不講觀念之間的聯想或聯結。因此將完全客觀的參照系與他的心理學理論結合起來。

他所提出的學習規律在提法上也與早期聯想主義心理學者有所不同。 主要缺點表現在:桑代克的學習理論具有機械性。他只注意人的外部行為,為了研究這種行為把它分解成最簡單的要素,即刺激—反應單元。但是他忽視了對心理元素和意識的研究。

他長期致力於研究鴿子和老鼠的操作性條件反射行為,提出了「及時強化」的概念以及強化的時間規律,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論。

斯金納的主要貢獻:  

斯金納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應用於對人的研究,他認為,人是沒有尊嚴和自由的,人們作出某種行為,不做出某種行為,只取決於一個影響因素,那就是行為的後果。

人並不能自由選擇自己的行為,而是根據獎懲來決定自己以何種方式行動,因此,人既沒有選擇自己行為的自由,也沒有任何的尊嚴,人和動物沒有什麼兩樣。  

斯金納還將自己的強化理論推廣到教育心理學領域,他提出了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並研製設計出了新型的教學機器。在他的領導之下,新教材開始編制,教學機器也在各大中學校廣為應用,一時間在教育界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程序教學運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伊萬·彼得羅維奇·巴甫洛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桑代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伯爾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納

④ 迷籠實驗 什麼意思

迷籠實驗;將餓貓關入籠中,籠外放一條魚,餓貓急於沖出籠門去吃籠外的魚,但是要想打開籠門,餓貓必須一氣完成三個分離的動作,首先要提起兩個門閂,然後是按壓一塊帶有鉸鏈的台板,最後是把橫於門口的板條撥至垂直的位置。

經觀察,貓第一次被放入迷箱時,拚命掙扎,或咬或抓,試圖逃出迷箱。終於,它偶然碰到踏板,逃出箱外,吃到了食物。在這些努力和嘗試中,它可能無意中一下子抓到門閂或踩到台板或觸及橫條,結果使門打開,多次實驗後,餓貓的無效動作越來越少。

最後一入迷籠就會立即以一種正確的方式去觸及機關打開門,桑代克記下貓逃出迷箱所需時間後,即把貓再放回迷箱內,進行下一輪嘗試。貓仍然會經過亂抓亂咬的過程,不過所需時間可能會少一些,經過如此多次連續嘗試,貓逃出迷箱所需的時間越來越少,無效動作逐漸被排除。

以致到了最後,貓一進迷箱內,即去按動踏板,跑出迷箱,獲得食物。根據實驗,可以畫出貓的學習曲線。桑代克把貓在迷籠中不斷地嘗試、不斷地排除錯誤最終學會開門出來取食的過程稱為嘗試錯誤學習,並提出了學習的「嘗試-錯誤」理論。

他認為,動物在每次嘗試的過程中,都建立起一種刺激-反應型聯系,那些能夠導致成功的反應被保留,而那些無效的反應則會逐漸被排除,所以,動物學習就是從各種刺激-反應中挑選那些導致成功的刺激反應型。

(4)桑代克惡貓實驗裝置圖擴展閱讀;

迷籠實驗實驗結論:桑代克認為貓是在進行「嘗試錯誤」的學習,經過多次的嘗試錯誤,餓貓學會了打開籠門的動作。根據這些實驗,桑代克認為,動物的學習並不具有推理演繹的思維,並不具備何觀念的作用。

動物的學習方式是試誤式的,即動物是通過反復嘗試錯誤而獲得經驗的。這種學習的實質就是在刺激和反應之間形成聯結,即「感應結」。因此學習即聯結的形成與鞏固。通過大量的人和動物的實驗,桑代克總結出三條學習定律。

①准備律:強調學習開始前預備定勢的作用,用於對學習的解釋以及動機性原則;

②練習律:強調聯結的應用。反應在情境中用得越多,它與這個情境發生的聯結越牢固。反之,長期不用這個反應,這種聯結就趨於減弱。

③效果律:如果個體對某種情境所起的反應形成可變聯結之後伴隨著一種滿足的狀況,這種聯結就會增強,反之,如果伴隨的是一種使人感到厭煩的狀況,這種聯結就會減弱。

⑤ 桑代克聯結學習理論對學習的界定及學習要遵循哪些重要的原則

桑代克聯結主義學習理論關於學習的本質:通過不斷的嘗試錯誤而形成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學習的過程即不斷嘗試錯誤的過程。
桑代克的這種理論源於他的餓貓開迷箱實驗:
把一隻飢餓的貓放在關鍵的箱子里,通過箱子餓貓可以看見外面放的魚。箱子上有個按鈕,可以打開箱子。餓貓在箱子里胡亂撲騰的過程中無意按到了開關,逃出來吃到了外面的魚。經過多次嘗試錯誤,貓學會了碰按鈕開箱門的行為。
桑代克主張學習無關推理,而是直接選擇和聯結。他把對動物的研究結論推廣到人類學習,任務動物學習所展現的那種基本的機械現象對人類學習也同樣適用。

桑代克關於學習的規律:
1、效果律
喜悅加強聯結,厭煩減弱聯結。(後來桑代克修改了效果率,認為有時懲罰比獎勵更能加強聯結,懲罰間接影響學習,即產生厭煩。)
2、准備律
分三種情況:(1)做好了准備讓其行動,將會產生滿意的結果。(2)做好了准備不讓其行動,將會產生煩惱的結果。(3)沒有準備強迫其行動,將會產生煩惱的結果。
3、練習律
聯結的強度取決於使用聯結的的頻次。(後來桑代克通過蒙眼畫線實驗放棄了練習律。)

以上全部資料出自莫雷主編的2005年初版的《教育心理學》。

⑥ 桑代克 遷徙理論

桑代克

把聯想和習慣融合進自己的理論體系,把聯想主義改變成聯結主義,即最早的刺激-反應學習理論。

人物小傳

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1874~1949),桑代克作為動物心理學的鼻祖,聯結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創建了教育心理學,與吳偉士共同研究學習遷移,並設計了心理測驗,為美國教育測驗運動的領袖之一。他是一位站在行為主義學派邊上的心理學家。生於美國麻省一位牧師家庭,他生性害羞、孤獨,只有在學習中才能找到樂趣,也特別有學習的天賦,他一生致力於心理學研究,著述頗多。 他於1895年到哈佛大學受教於詹姆斯,做小雞走迷津實驗。後轉到哥倫比亞大學學習,繼續利用貓和狗等做實驗。1898年在卡特爾的指導下,以《動物的智慧:動物聯想過程的實驗研究》的論文獲得博士學位。在該校教育學院工作40年,先後任教員(1899)、副教授(1901)、教授(1903),於1940年退休。1942年又回哈佛大學任詹姆斯講座,繼續從事心理學研究,直到1949年去世。

桑代克的研究興趣十分廣泛,他是美國哥倫比亞學派的主要代表,又是動物心理實驗的首創者,教育心理學體系和聯結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並設計了心理測驗,為美國教育測驗運動的領袖之一。正因為如此,一些史學家將他劃歸美國機能主義心理學派,但也有不少人認為他更象行為主義學派的人物,可他本人卻認為他並不屬於任何一個學派。

桑代克的著作很多,有500多種,其中有不少是巨著和專著。主要著作有《動物智慧》(1911)、《教育心理學》(三卷本,1903/1913-1914)、《智力測驗》(1927)、《人類的學習》(1931)、《需要、興趣和態度的心理學》(1935)、《人類與社會秩序》(1940)等。

經典實驗:

桑代克的「問題箱」實驗

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桑代克(E.L. Thorndike ) , 他曾做過許多動物學習的實驗,並用以解釋學習的實質與機制。其中,讓餓貓逃出「問題箱」的學習是他的經典實驗之一。

具體實驗情況是這樣的。

桑代克用木條釘成的箱子里,有一能打開門的腳踏板。當門開啟後,貓即可逃出箱子,並能得到箱子外的獎賞――魚。

試驗開始了。一開始,餓貓進入箱子中時,只是無目的地亂咬、亂撞,後來偶然碰上腳踏板,餓貓打開箱門,逃出箱子,得到了食物。

接著第二次,桑代克再把餓貓關在箱子中,如此多次重復,最後,貓一進入箱中即能打開箱門。

(結論:行為改進是通過一種機械過程自動完成)

人類被試的實驗

(結論:人類被試可以學會始終以根據特定的刺激作出反應但同時又完全沒有意識到這種刺激)

桑代克據此認為,學習的實質就是有機體形成「刺激」(S)與「反應」(R)之間的聯結。他明確地指出「學習即聯結,心即是一個人的聯結系統。」同時,他還認為學習的過程是一種漸進的嘗試錯誤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無關的錯誤的反應逐漸減少,而正確的反應最終形成。根據他的這一理論,人們稱他的關於學習的論述為「試誤說」。

動物的學習方式是試誤,人的學習方式要復雜些,根據復雜性程度分四類:

1、 形成動物學習中所發生的那種聯結

2、 形成含有觀念的聯結

3、 分析和抽象

4、 選擇性思維式推理

通過大量的人和動物的實驗,桑代克總結了三條學習定律:

1. 准備律:強調學習開始前預備定勢的作用。

2. 練習律:強調聯結的應用。

3. 效果律:凡導致滿意結果的行為被加強,而帶來煩惱的行為則會被削弱或淘汰。

「效果律」後來被持這種學習觀的理論家發展成為「強化」學說,其中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斯金納(B.F.Skinner ) 對桑代克的「試誤說」進一步研究並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同時提出學習原則:

1、 多重反應律:學習者對同一刺激情境可能會作出多種多樣的反應

2、 定勢律:或稱為「態度」或「順應」的原則。

3、 選擇性反應律:有機體在學習時往往會有選擇地對刺激情境中的某些要素作出反應,而對其他要素不予理會。

4、 同化律:或稱「類推」的原則,當有機體對新的刺激情境作出反應時,這種反應往往是他在以往類似情境中習得的反應相類似的。

5、 聯想性轉換律:有機體已習得的對一組刺激的反應,可以逐漸轉換成對一組新的刺激的反應。

理論弱點:過於簡化學習過程的本質,以人為被試的實驗方法比較粗糙簡單,經不起他人的檢驗

⑦ 用餓貓逃出籠箱的著名實驗,解釋試誤學習現象的心理學家是誰

桑代克提出了學習的嘗試一錯誤說,
他最初研究學習問題是從各種動物實驗開始,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小貓逃出迷籠的實驗。

⑧ 有哪些關於心理學動物實驗的案例急!!

4個精彩的心理學實驗

俄國生理學家伊凡.巴浦洛夫觀察到狗的唾液分泌是對食物的一種反應。他又發現如果隨同食物反復給狗一個響鈴的刺激,只有鈴響沒有食物也會引起狗分泌唾液,這就是條件反射。

(1)鈴聲的誘惑

習得、強化和泛化

狗在進食時由於自然的生理反應會分泌唾液,是非條件反射,食物是無條件刺激,狗的反應是無條件反射;狗聽到鈴聲不會引起唾液分泌,鈴聲與唾液分泌無關,稱為無條件刺激;如在每次給狗進食之前先聽鈴聲,反復多次後,鈴聲一現,狗就會分泌唾液,此時鈴聲已成為進食的信號,即條件刺激;當鈴聲單獨出現引起唾液分泌時,條件反射就習得了。無關刺激與無條件刺激在時間上的結合稱為強化,增加強化的次數可以對條件反射進行鞏固。條件刺激並不限於聽覺刺激。一切來自體內外的有效刺激只要跟無條件刺激的時間上結合,就可以成為條件刺激,形成條件反射。當一種條件反射鞏固後,再用另一個新刺激與條件反射結合,還可以形成第二級條件反射或第三級條件反射。在條件反射建立後,與條件刺激相似的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條件刺激的效應,這是條件反射泛化。

消退與分化

如果條件反射沒有得到強化,就會出現條件反射的抑制,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如果多次只進行條件刺激而不用無條件刺激給予強化,那麼條件反射的反應強度將逐漸減弱,直至消失,即條件反射的消退。如狗只對經常受到強化的刺激產生食物分泌條件反射,而對其他近似的刺激產生抑制效應,這是條件反射的分化。

巴浦洛夫認為,消退的原因是原先在皮質中可以產生興奮過程的條件刺激變成了引起抑制的刺激。這種抑製成為消退抑制,使大腦皮質產生主動的抑制過程。如果將已消退的條件反射放置一個時期不做實驗,它可以自然恢復;同樣,如果重新強化條件刺激,條件反射也會恢復,因此,條件反射的消退不是原先已有的暫時聯系的消失,而是暫時聯系的抑制。一般來說,消退速度與條件反射的穩固程度成正比。

(2)在「斯金納箱」里學習成癮

斯金納是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他通過動物實驗建立了操作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曾給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和世界的中小學教育帶來廣泛影響。斯金納的理論發現是從動物學習的實驗開始的,他設計了一隻被稱為「斯金納箱」的實驗裝置。

「斯金納箱」

「斯金納箱」是一個四周有隔音板裡面有自動記錄裝置的金屬箱。箱子里有一隻飢餓的老鼠和一個按鈕。箱內的老鼠在熟悉這個新的環境後,總會無意地觸到這個按鈕,每當它觸到這個小按鈕時,一小顆食物就會落入箱中。反復幾次之後,它就把按壓按鈕與得到食物聯系了起來。為了解決飢餓的問題,它會「有意識」地去按壓按鈕,這就是一種「學習」行為。

斯金納又發現,如果被實驗的老鼠在經過幾次壓按鈕得不到食物後,那麼它就會停止;但是,如果按壓按鈕後每隔一次或不定時地掉進一粒食物的話,它會幹得比先前更起勁。於是,斯金納在老鼠對按鈕與食物建立聯系後,又增加了一個條件刺激物:箱內的一盞小燈。將燈打開時,壓按鈕,老鼠可以得到食物;在黑暗的環境中,老鼠無論怎樣壓按鈕也得不到食物。於是,老鼠很快學會了只在燈亮的時候才去壓按鈕。

操作條件作用理論

斯金納所設計的實驗,測得的這種「學習」行為被稱之為「操作條件反射」。強化物是指反應發生概率增加或維持某種反應水平的某種刺激。在實驗過程中,食物和小燈是斯金納用來強化老鼠行為的強化物。斯金納區別了強化物的兩種類型:正強化物和負強化物。前者是當環境中增加某種刺激,由機體反應概率增加;後者是當某種刺激在有機體環境中消失時,反應概率降低。斯金納還區分了強化的兩個來源:一級強化物和二級強化物。前者是所有在沒有任何學習發生情況下也起強化作用的刺激,如食物和水等滿足生理基本需要的東西;後者則包括那些在開始時不起強化作用的刺激,如權力、財富、社會地位等。

(3)開啟「桑代克燈籠」

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通過運用實驗法對動物心理的研究,創立了學習心理聯接主義學說。在「餓貓逃出迷籠」的實驗中,桑代克沒有像以往那樣通過引導來訓練動物完成某些動作,而是讓動物自己學會了開籠的動作。

開啟迷籠

桑代克設計了一個籠子,後來被稱為「桑代克迷籠」。他把一隻飢餓的貓關進籠子里,在籠外面放了食物。打開迷籠需要按壓一塊帶有鉸鏈的台板,這樣兩個門閂就會被提起,橫在門口的板條轉為垂直的位置。剛放入籠中的餓貓總是表現出本能反應,採取抓、咬、鑽、擠等各種方式試圖逃出籠子。通過這些連續不斷的努力和嘗試,它可能會在無意中碰開門閂或踩到台板以及橫條打開了門,吃到了魚。這種情況多次出現後,餓貓無效的動作逐漸減少,並學會了一進迷籠就立刻打開門的方法。這種通過不斷的嘗試和排除錯誤並最終學會某種動作的過程被桑代克稱為嘗試錯誤學習。

「嘗試-錯誤」理論

桑代克認為,動物在每次嘗試之後都會建立起一種刺激-反應型聯系,其中會帶來成功的反應被保留,而那些無效的反應則被排除,這就是學習的實質。通過對動物心理的試驗和研究,桑代克提出了關於人類學系的三條規律。

1)准備律:在學習開始前,學習者需要預備定勢,既增強學習的動機。如果學習者按照準備好的步驟去做,就會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滿足感;如果學習者有充分准備卻沒有按准備去做,則會產生煩惱感;如果學習者沒有準備而被強制去從事某種活動,則會產生厭惡感。

2)練習律:如果可以獲得獎勵的刺激,那麼學習者將不斷的重復學會的反應,以增強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

3)效果律:任何導致滿足感的行為都將被加強,而帶來厭惡感的行為則會被削弱或拋棄。學習者在同樣的情境中作出不同的反應後,那些獲得滿足感的反應或緊跟著滿足感的反應,就會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更加牢固地與這種情景產生聯結。

(4)猩猩的頓悟

人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遭遇挫折時,頓悟會經常造訪,它在思維的陰影里投下一道「靈感」的光芒,帶來人們苦縈的答案。不僅人會頓悟,心理學家苛勒發現非洲沿海小島上的黑猩猩也會頓悟。

取香蕉的難題

德國心理學家苛勒曾在1913年至1917年,應「普魯士科學院」的邀請,到非洲沿海的西班牙屬地特納利夫島研究猩猩的行為。1925年,他出版了《猩猩的智慧》一書,其中「取香蕉」的實驗非常有名。

取香蕉的實驗在一間房子里進行。房頂上懸掛著一串香蕉,猩猩可以看到卻夠不著,地上放著幾只箱子。苛勒觀察到:起初,猩猩試圖跳起來抓香蕉,但它夠不到,於是它不再跳了,而是在房間里走來走去,彷彿在觀察房間里的東西。又過了一段時間,,猩猩突然走到箱子前,一動不動,又過了一會,它把箱子挪到香蕉下面,站到箱子上抓香蕉。當一隻箱子不夠高時,猩猩還會把兩個或更多的箱子疊起來。

頓悟學習

克勒得出的結論是,猩猩不是通過嘗試-錯誤的方法來學會取香蕉,而是突然學會的。用「知覺重組」的理論可以解釋這種學習行為:猩猩突然發現了香蕉和箱子之間的關系,於是在它的知識結構中將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了重新組合,從而發現解決問題的新方法。這就是頓悟學習。

頓悟出現的原因尚待研究,已有的看法是:首先,頓悟依賴於情景,只有當答案與當前情景之間的關系容易覺察時,頓悟才有出現的可能,例如,在取香蕉的實驗中,只有在箱子里香蕉很近的情形下,猩猩才會把取香蕉與箱子二者聯系起來考慮;其次,頓悟產生之後,可以重復出現,如猩猩在學會疊一個箱子後會想到疊更多的箱子來取香蕉的方法。所以,苛勒認為猩猩的學習行為不是刺激和反應之間建立一個特定的聯系,而是在某種手段和特定目的之間形成了一種認知關系。

⑨ 桑代克的三大定律

1、准備律

准備律( law of readiness )是指學習者在學習開始時的預備定勢。當某一刺激與某一反應准備聯結時,給予聯結就引起學習者的滿意,反之就會引起煩惱 。

2、練習律

練習律(law of exercise)是指一個學會了的反應的重復將增加刺激反應之間的聯結。也就是刺激—反應(S-R)之間的聯結,練習和使用越多,就越來越得到加強,反之會變弱。

3、效果律

效果律(law of effect)是指如果一個動作跟隨著情境中一個滿意的變化,在類似的情境中這個動作重復的可能性將增加,但如果跟隨的是一個不滿意的變化,這個動作重復的可能性將減少。導致滿意後果的行為被加強,帶來煩惱的行為則被削弱或淘汰。

(9)桑代克惡貓實驗裝置圖擴展閱讀

在進入某種學習活動之前,如果學習者做好了與相應的學習活動相關的預備性反應(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學習者就能夠比較自如地掌握學習的內容。實驗中,桑代克丟進去的貓,必須是餓貓。只有這樣這只貓才會努力地想從籠子中逃出去,學會開籠門。

同樣,我們老師在實踐中會發現,如果當學生本身並沒有做好學習的准備,讓他學習的效果是非常不理想的,所以作為老師,切記不要搞突擊測驗,應該讓學生進行預習做好學習的准備,才能夠取得更高的學習效率。准備律給予我們的教育啟示: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幫助其獲得准備狀態。

閱讀全文

與桑代克惡貓實驗裝置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鑄造牙用什麼材料最好 瀏覽:219
辦公設備的凈殘值如何 瀏覽:736
騰亞南京塑料五金製品有限公司 瀏覽:744
購機工具箱 瀏覽:720
注塑後機械手用來干什麼 瀏覽:50
水表閥門s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533
博世電動工具木工專用 瀏覽:38
8匹柴油機飛輪軸承怎麼拆下 瀏覽:884
收割機軸承拿不下來怎麼弄 瀏覽:634
電療儀器指哪些 瀏覽:134
病房測心跳的儀器叫什麼 瀏覽:191
大型設備上崗證怎麼列印 瀏覽:86
諾信數控機床控制系統怎麼連網 瀏覽:839
直播賣貨用什麼設備清晰度好 瀏覽:190
機械裝置拆裝工具 瀏覽:888
防護閥門用字母怎麼代表 瀏覽:115
影視器材設備包括哪些 瀏覽:802
空冷軸承運行中內外溫差多少 瀏覽:769
matlab安裝遺傳演算法工具箱 瀏覽:367
冰櫃為什麼製冷頻繁 瀏覽:474